旅遊:瀏河古鎮——鄭和下西洋的地方,中國「第一漁港之鄉」

2020-12-21 小張帶你遊遍天下

瀏河鎮,隸屬江蘇省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是江蘇省重點鎮。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嘉定兩區接壤,為長江口的第二道門戶、太倉市沿江的重要集鎮、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

瀏河鎮是太倉市區的衛星鎮,距市區約20公裡,瀏河到市區有太瀏公路連接。瀏河鎮,元改劉家港,為漕糧北運出海港口。明置巡檢司,復設鎮海衛於天妃宮,俗稱天妃鎮。

瀏河古鎮,位於蘇州太倉的瀏河鎮,古稱劉家港,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就是從這兒揚帆起錨的。古鎮好像剛開發維護不久,讓人可以盤桓流連的休閒店鋪還不太多,人氣也不太旺的樣子。

瀏河古鎮目前是免門票的,和其他的熱門古鎮不同,這兒老街上空空蕩蕩,遊人不多。主要景點有太妃宮、老浮橋,還有一些名人紀念館等。

瀏河鎮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東部,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嘉定縣接壤,為長江口的第二道門戶、太倉市沿江的重要集鎮、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目前景點建設尚在進行中。

是到上海最近的江蘇的地方,與上海交接,也是鄭和下西洋的地方。不像一般古鎮的仿古建築那樣庸俗和商業,而是井然有序。

相關焦點

  • 太倉瀏河,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
    太倉,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經薀川路一路向北就進入太倉境內,瀏河,古稱劉家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為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歷史上為江南地區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運新航線起點,古代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永樂元年(1403年)開港,享有「六國碼頭」之譽,明代航海家鄭和統領大明船隊
  • 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往日的輝煌盛景已不在,古鎮如今少有人知
    國內各大港口船隻絡繹不絕,各地海邊城市經濟蒸蒸日上,極大地增強了國內的綜合實力,為鄭和一次又一次的出海遠航譜寫了功績畫卷。而江蘇太倉市瀏河古鎮作為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它也借勢蓬勃發展。瀏河古鎮,在晉唐時只是一個漁村,北宋範仲淹將瀂漕塘與婁江打通,建立水閘,布兵看守,形成集市。
  • 萬裡長江第一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鮮為人知的瀏河古鎮
    瀏河古鎮位於江蘇太倉市瀏河鎮中心北街與鄭和路交叉處,鄭和路路南是古鎮北入口。入口外面東側有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北入口進去後就是中心北街,西側是瀂漕塘,塘西是河西街。瀏河古鎮就是指這「兩街一塘」,及臨街的八十幢明清時代的木結構古建築。
  • 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古鎮
    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港,位於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瀏河古鎮是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開港對外貿易是諸國商船聚集地,俗稱『六國碼頭』!瀏河古鎮是一個具有航海文化、鄭和文化和漁文化的江南古港老鎮。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鄭和為何對太倉情有獨鍾?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被稱為「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門戶」。元朝時這裡就「潮汐洶湧,可容萬斛之舟」,常年不淤不凍,很少有風暴侵襲。明初,劉家港被立為軍漕基地,設立船廠、儲備糧食,並在周圍建立倉庫91座,每年盡收江南蘇、松、杭、嘉、湖5府糧食數百萬石,俗稱「百萬倉」。這無疑為鄭和兩萬多人的龐大船隊的後勤保障提供了方便。
  • 太倉瀏河,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
    太倉,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經薀川路一路向北就進入太倉境內,瀏河,古稱劉家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為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歷史上為江南地區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運新航線起點,古代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永樂元年(1403年)開港,享有「六國碼頭」之譽,明代航海家鄭和統領大明船隊
  • 萬裡長江第一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鮮為人知的瀏河古鎮
    瀏河古鎮位於江蘇太倉市瀏河鎮中心北街與鄭和路交叉處,鄭和路路南是古鎮北入口。入口外面東側有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北入口進去後就是中心北街,西側是瀂漕塘,塘西是河西街。瀏河古鎮就是指這「兩街一塘」,及臨街的八十幢明清時代的木結構古建築。
  • 國慶、春節去哪裡,免費旅遊的好去處——江蘇太倉瀏河古鎮
    江蘇太倉瀏河古鎮,是一座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這裡被稱為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它還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吳健雄和百歲畫家朱屺瞻的故鄉,由於自古是一個重要的海港和漁港,所以對媽祖信仰甚深,其天妃宮還是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之一。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航拍新瀏河新面貌 瀏河宣傳辦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被稱為「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門戶」。元朝時這裡就「潮汐洶湧,可容萬斛之舟」,常年不淤不凍,很少有風暴侵襲。明初,劉家港被立為軍漕基地,設立船廠、儲備糧食,並在周圍建立倉庫91座,每年盡收江南蘇、松、杭、嘉、湖5府糧食數百萬石,俗稱「百萬倉」。這無疑為鄭和兩萬多人的龐大船隊的後勤保障提供了方便。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
  •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太倉修復遺址遺蹟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到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太倉訪古探幽,太倉市也加緊了對境內鄭和遺址遺蹟的修繕和復建。     記者近日在太倉瀏河天妃宮看到,已有不少上海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工人們正忙於復建天妃宮正殿遺址,寢殿建築也在修繕中。
  • 慢遊生態古鎮——太倉瀏河古鎮 吃地道三鮮
    昨天記者啟程前往「慢遊新景」第四站——太倉瀏河古鎮。從蘇州古城出發,路程1個多小時,儘管正值高速公路免費,但全程無「鴨梨」。記者了解到,江灘溼地公園是太倉長江口旅遊度假區精心打造的「長江口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街新貌依舊風情萬種來到了瀏河,不得不去的當然是老街。走在瀏河古鎮的老街上,看得出來,這條老街已經經過了改造,但這裡的建築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風格。
  • 蘇州瀏河海鮮街: 老漁港勁刮休閒風(組圖)
    我們走到了瀏河邊、漁港路,領略了江風海潮催生遠洋漁業的壯闊壯美,品味了這個江邊古鎮的海洋情節。  婁江的盡頭,轉個彎就是上海  濱江大道還未正式通車,這裡新鋪了瀝青。站在新瀏河大橋上,我們眼前是江海河交融的景象:橋下是寬闊的瀏河,密密麻麻停泊了大型輪船,有貨輪,有漁船。右面往西是華東水產市場,左面往東是貨運碼頭和在建的濱江新城。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
  • 這裡,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
    一行人本來準備到太倉瀏河的溼地公園看看長江,卻不料被告知現在正在整修,要15號以後才開放。門衛說,如果真想看長江,可以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他的普通話太不標準——幾個問路的人都聽成了月餅臺——在手機上搜了好半天,大家才發現是閱兵臺,於是一陣鬨笑。
  • 蘇州一個天然安靜古鎮,沒有喧囂,號稱「天下第一碼頭」
    談起蘇州的古鎮,想必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周莊!其實,除了周莊之外還有很多令人驚豔的存在。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蘇州天然安靜古鎮,沒有喧囂,民風淳厚,是一個最古樸完善的古鎮,號稱"天下第一碼頭",遊客贊其處處美景!
  • 印尼旅遊部長:啟動「鄭和下西洋之旅」願中印尼友好
    原標題:印尼旅遊部長:啟動「鄭和下西洋之旅」願中印尼友好   「今年是印尼與中國建交65周年,印尼旅遊部將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在巴淡啟動 『鄭和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之旅』,並在山口洋、棉蘭、三寶壟、梭羅、日惹特區及巨港6個城市舉行春節慶祝活動」,印尼旅遊部長阿里夫17日在雅加達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做此表示
  • 太倉筆記:江河湖海俱全的瀏河(上)
    其實這瀏河既是一條河,也是這條河即將匯入長江的時候的一個鎮。這個長江口上的瀏河鎮,既擁有長江瀏河也擁有數不清的湖泊和不遠處的大海。瀏河是太湖的出口,最終又匯入長江,不過是長江即將匯入大海的地方。這裡叫做瀏家港。長江上的輪船來往頻繁,兩個方向上都絡繹不絕。都像是漂浮在空中一般,無聲無息地移動著,讓看管了汽車火車的陸地居民不大習慣。
  • 江蘇這座千年古鎮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江蘇太倉沙溪古鎮,以完整的一河二街三橋一島為建築風格,保持著古老獨特的江南水鄉古鎮格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是典型的帶形水鄉城鎮。沙溪古鎮境內保存有明清時期的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歷史悠久的古橋和多座文化名人故居,現在已經列為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今日太倉港——鄭和下西洋起錨地見聞
    從「六國碼頭」到外商投資熱土  鄭和下西洋極大地促進了海外貿易,太倉更是得風氣之先,港市上各國貢使帶來的象牙、犀角、寶石、香料等「珍奇異寶無不畢集」。市民更一反中國「重農抑商」的傳統,竟至「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故喜逐末,仰機利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