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世界電信日來臨之際,中國移動江蘇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移動)5G應用拓展再傳捷報:全國首個「5G+船舶製造」、省內首個「5G+智慧機場」分別落地南通、無錫,以5G技術為交通產業賦能。這是繼全國首例5G+MR遠程肺部手術順利完成之後,江蘇移動圍繞典型應用場景,孵化5G行業應用的兩項創新成果。
全國首個「5G+船舶製造」項目落地南通
5月15日,江蘇移動南通分公司(以下簡稱南通移動)聯合招商局郵輪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局郵輪)、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在南通海門招商重工基地成功開通5G基站,實現了招商局郵輪海門廠區的5G網絡全覆蓋。
在南通移動產品經理卞東良看來,全國首個「5G+船舶製造」項目的落地將大幅提高招商局郵輪的工業智能化水平,為船舶製造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今年,我們將共同探索基於船舶智慧設計及維護的5G+AR輔助生產應用。即在5G網絡下,通過可視化增強現實信息的疊加,進行遠程設備安裝維護、快速巡檢、設備交互等操作。」此外,合作還將研究廠區無人機巡視方案及更多製造場景的5G應用部署。
而對於招商局郵輪的工程師們來說,廠區內信息化展廳中的5G+VR全景直播則讓他們先過了一把5G癮。某王姓工程師在體驗後告訴記者,「一戴上VR頭盔,我就看到了廠區各生產環節的動態畫面,特別清晰流暢」。另外,招商局郵輪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VR全景直播實時監控生產進度和人員安全情況。
省內首個「5G+智慧機場」亮相無錫
「非常好,聲音和畫面都非常清晰流暢……」5月16日,身處無錫市民中心的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向十幾公裡外的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南碩放機場)總裁朱永健撥通了本市第一個5G網絡視頻電話。這是江蘇移動無錫分公司(以下簡稱無錫移動)與蘇南碩放機場聯合召開的5G戰略合作籤約發布會上的一幕。不久之後,機場候機旅客將在這裡享受到超高速的5G網絡體驗。
作為省內重要的入境門戶和幹線機場之一,蘇南碩放機場年吞吐旅客量超720萬,包含交通、物流、旅客等多項服務。「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5G網絡則能更好地滿足機場「智能化」的發展目標。據無錫行動網路部經理助理馮新華介紹,早在4月下旬,無錫移動就已通過5G室內分布技術,完成了蘇南碩放機場候機區域的5G網絡覆蓋,這是目前省內第一張建在機場內的5G室分網絡。
「勘察現場後,我們項目組連夜商討建設方案,並在一周內部署了30個5G新型室分系統。」馮新華告訴記者,施工中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不幹擾到機場的正常運營,以及旅客的上網體驗。「為儘量不打擾旅客,我們24小時『見縫插針』地在人流少的時候施工;我們還將數據業務遷移到臨時開通的4G網絡上,以便5G網絡施工不影響用戶上網」。整個工程期間,機場運營及旅客上網均未受到絲毫幹擾。經現場5G終端實測平均速率達1.1Gbps,「今後網速還會進一步提升」。
未來,無錫移動、蘇南碩放機場將共同推進「5G+智慧機場」建設,積極探索5G技術在機場的落地應用,為旅客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體驗。對此,機場經營部王煒表示,「我們將開展5G在安全監控、網絡安全、智慧定位、智慧調度、智慧跑道等領域的新應用研究,促進5G在交通、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拓展。比如藉助5G無人駕駛技術,實現機場的無人駕駛託運行李服務,助力機場運營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