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
16:21
全國首個5G隧道
今天在過江隧道裡接到的視頻電話一點也不卡頓了!5G信號滿格!
真的嗎?真是好消息啊
新購的5G手機有了用武之地啦
往日在隧道內信號不佳的困擾一去不復返啦
絕對是大驚喜呀
嗯嗯
今天
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
這是全國首例5G網絡
在水下長大隧道中得以運用
全國首個跨江隧道覆蓋5G網絡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是全省首個跨江隧道,全長5853米,其中水下部分3700米,連接河西新城與江北新區,於2010年5月通車。因技術難度大、地質條件複雜,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隧」。
由於身處水下70米的長大管狀隧道,過江市民常常出現手機移動信號不穩定的現象,長江隧道公司在日常開展信息化養護的過程中也因行動網路帶寬不足、接入數量有限而存在系統響應不及時、視頻數據傳輸卡頓的問題。2019年底,長江隧道公司聯合南京移動制定了過江隧道的5G覆蓋計劃,並做了全面勘測。3月以來,隨著疫情好轉,在市委市政府復產復工的整體部署下,響應國家「新基建」戰略布局,長江隧道公司聯合南京移動,加速開展隧道5G網絡建設工作,雙方工作人員嚴密防護、排除疫情風險日夜奮戰,用時一周完成移動5G通信設備建設開通和調測工作,實現隧道雙向移動5G網絡全覆蓋。
此次長江隧道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是在響應中共中央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要求下推進完成的,不僅創下了國內首例,而且多項指標全國領先:這是全國首個移動5G全覆蓋的跨江隧道,更是國內長大隧道5G運用的首例。這標誌著隧道運營養護管理將打開新紀元,一批國內領先的智能隧道管理體系將在水下長大隧道中得到運用。
5G時代隧道養護管理更智能
除了大幅提升過江市民移動通訊體驗以外,5G網絡實際上最大的作用是推進水下長大隧道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推動過江交通更高效、更便捷。
據悉,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移動5G全覆蓋工程是南京長江隧道公司、南京移動聯合打造的5G智慧交通試點樣板,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維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了充分融合。隨著隧道移動5G網絡建成,依託5G網絡高寬帶、低時延、大連接等特點,長江隧道公司將積極引入隧道內的基於無線感知的隧道交通數字鏡像、BIM化管理等一系列5G+物聯網技術創新應用,構建集隧道監控、運維、預警、應急處置等功能的一體化管控平臺,努力構建先進、智能的城市道路,為實現平安有序過江、推動擁江發展提供保障。
簡單來說,隧道裡監控視頻傳輸、信息化系統響應、應急處置救援的速度都將得以提升,隧道的日常養護將更加全面、科學,事故救援也將更為及時有效,同時,5G網絡也為過江隧道的物聯網智能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礎。
5G網絡將在全市過江隧道推廣
應天大街長江隧道洞體高、裡程長、施工難度大,且沒有長大隧道5G網絡建設方案可供借鑑,如何快速和高質量完成過江隧道5G網絡建設部署,一系列難題堆積在南京行動網路建設人員的面前。經過前期多次深夜隧道內徒步現場實勘,採用4/5G設備合路建設手段,在隧道內開斷點合路5G RRU引入5G信號,匹配2T2R雙路天線確保5G雙流。該方案具備周期短、施工難度相對較小的特點,同時可大幅降低漏纜配套和工程施工成本,為快速開展建設施工起到了關鍵作用。
據隧道內5G網絡實測,移動5G網絡可達到700/100M的上下行速率,完全滿足設計要求。依據此次設計施工的經驗,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的5G覆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目前單側施工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年內可實現覆蓋。
【5G網絡小知識】
什麼是5G :
5G是最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數據傳輸速率為4G網絡的100倍,響應延遲低於1毫秒。
5G能做什麼 :
5G將拉近萬物的距離,通過無縫融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光纖般的接入速率,「零」時延的使用體驗,便捷地實現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
5G的應用 :
5G的應用不僅是消費網際網路,更是車聯網、物聯網、工業製造、進銷存管理等萬物互聯的產業化應用,對交通行業來說,是實現智慧交通的前提和保障.
來源:南京日報 馮興
南京區街一號原創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