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京長江五橋:建設實現多個世界創新,通車後5G全覆蓋

2020-12-10 澎湃新聞

近日,作為江蘇省交通強國過江通道建設樣板、南京第4條免費過江通道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完成了交工驗收,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將於12月底通車。這座過江通道如何完善南京城市交通系統?其「一橋一隧」的設計有哪些技術亮點?12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南京進行了實地探訪。

據悉,南京長江五橋於2017年5月開工建設,路線全長約10.3公裡,採用「橋+隧」設計,在鋼混組合、隧道設計、數位化建設等方面均有全國甚至世界首創的創新。記者了解到,長江五橋建設全程全國首創地應用了信息化平臺管理,通車後將實現5G信號全線覆蓋。

早在1996年國務院批准的《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長江五橋就是南京「五橋一隧」規划過江通道之一。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建設南京長江五橋。

南京公路規劃圖,黑色圓圈處為長江五橋,本文圖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武煥陵介紹道,長江五橋不僅是重要的過江通道,也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統」中繞城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京市「十三五」期間重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隨著南京江北新區發展速度加快,長江五橋將與已有的繞城公路形成閉環,將江北新區、南京浦口科學城、河西新城、南站地區和南部城區都聯繫起來,緩解過江交通壓力。

作為長江五橋項目指揮部指揮長,武煥陵表示,長江五橋建設最大挑戰在於兩方面,同時也實現了兩個世界級創新,一是世界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橋上採用鋼混組合索塔,二是世界首次採用了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橋面板。

國內直徑最大的水下公路盾構隧道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考慮到水源保護地管控等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長江五橋在夾江(江心洲與南部市區之間的長江支流)段採用隧道設計。

南京長江五橋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沈斌在隧道現場向記者介紹道,該隧道分成三層,分別是排煙層,即消防排煙用通道;三車道行車道;下層逃生通道。

夾江隧道內部

隧道牆面的藍色標識代表位於夾江水下,黃色代表未到夾江

中鐵集團十四局南京長江第五大橋A3標項目部副經理梁長茂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夾江隧道全長只有1159米,但開挖直徑達15.46米,盾構方式與明挖的隧道建造方式不同,是使用盾構機掘進完成的。該隧道在開始建設時是國內在建公路中直徑最大的公路隧道,因此參數調整、掘進速度、掘進過程中各部門的協調都存在一定難度。

整個盾構機的重量達到4000多噸,這臺盾構機整機長140米盾構機刀盤上安裝了237把不同類型的刀具

值得關注的是,沈斌表示,目前長江五橋的隧道部分正在進行5G信號發射基站的埋設,在大概20天後大橋通車時,將實現5G信號全覆蓋。

作為建設在水面下30至40米的過江隧道,對突發交通事件的應對和安全疏散是隧道建設過程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在隧道最底層的逃生通道,記者了解到,一旦隧道起火,人員來到逃生通道後,其兩頭各500米位置的電瓶車將迅速對人員進行運送疏散。同時該隧道通過一鍵系統與整個南京市的應急系統聯動,保證消防、救護、交警等人員都將在規定時間到達。

沈斌稱,在實際模擬中,隧道車輛堵塞狀態下對200人的疏散大約需要5分鐘。

夾江隧道下方疏散通道

研發全自動生產線,費用一半強度五倍

在長江五橋橋上,沈斌介紹道,五橋橋面採用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橋面板,該面板為世界首創,其強度是普通混凝土面板的5倍,同時成本只有國際通用費用的約一半,能夠保證路面10年至15年的耐久性與長壽命。

「以前我們國內橋的瀝青都用美國、日本的材料,現在用了這種面板以後,從材料到工藝全部是國產。」沈斌表示,這種新面板解決了全鋼的表面疲勞開裂問題,同時能夠促進瀝青與面板更好地結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面板應用過程中,建設團隊世界首創地發明了第一條製造該面板的全自動生產線,生產設備成本約1000萬元。據沈斌介紹,該生產線可以基本達到無人操作,「從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到灘鋪再到最後的養護,基本上都是觸控式的。」

沈斌表示,該生產線目前已經應用於國內多個橋梁建設項目中,例如南京本地的橋梁項目,或將應用於廣東黃茅海大橋的建造中。

南京長江五橋橋上

除了橋上面板外,長江五橋還創下兩大「世界之最」,即世界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橋上採用鋼混組合索塔、世界首次採用短線法預製拼裝波形鋼腹板節段梁。

沈斌表示,雖然名稱複雜,但短線法預製拼裝方式就像「搭積木」,即將在工廠預製好的鋼梁直接拼搭起來,這種拼裝方式耐久性好,且施工時間特別快,在部分橋段「一天就可以拼一節」。但如果採用此前的現澆法,則需要大概6至10天拼裝一節橋梁,創新的拼裝方式一方面提升了工程質量,另一方面減小了對工程周圍環境的影響。

首次應用信息化管理平臺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長江五橋項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章登精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道,長江五橋建設過程中,一大特點在於現代工程管理理念的應用,通過BIM技術創新應用,施工管理過程通過手機APP即可實現,包括工序報驗、線上工程監管等。

章登精表示,長江五橋項目首次將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應用於工程建設管理。此前傳統的工序報驗需要填寫很多表格、層層遞交,現在則可以做到無紙化完成,點進手機APP就可以完成報驗、考核、線上工程監管等多項功能。例如,在APP中點進某一節橋梁結構,就能看到其材料、工序、加工、負責人等各項資料,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在信息化管理平臺APP上,不僅能看到大橋各標段施工的實時狀況,還有現場交通控制、火災等隱患分析、施工進度等。「工序建設情況一目了然,遇到存在隱患的情況可以直接手機上報。」章登精說。

在將該平臺應用於長江五橋建設的過程中,南京公建中心的相關團隊將工程各方面的數據、模型進行連接集合,探索信息化、智慧化、現代化的工程管理。據章登精介紹,該平臺於2017年開始開發,2017年12月25日,項目基於BIM技術的基坑監測平臺交付使用,實現了監測數據的批量導入、雲端存儲與管理,實現了監測日報的線上創建、實時共享和監測點位反查等。

章登精向記者表示,這種集中在手機進行工程管理的方式為全國首創,目前也在推廣應用於南京市其他的道路建設項目中,例如仙新路長江大橋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免費、5G覆蓋、5分鐘疏散,年底通車的南京長江五橋有多牛?
    記者 | 唐俊南京作為一座跨江城市,長江大橋和隧道是聯通江南和江北的重要交通設施。目前南京已有6條跨江大橋或隧道,第七條跨江道路通道——南京長江五橋即將在年底通車。來源:百度地圖12月7日,界面新聞記者探訪了通車前夕的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項目總體上已經完工,已具備通車條件,正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 探訪南京長江五橋: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明年底通車
    乘坐工程用梯向上,映入眼帘的是伴著長江落日餘暉往來開行的船隻,與幾乎空無一人的橋面,腳下便是南京長江五橋。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跟隨設計單位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一同探訪建設中的南京長江五橋,了解該橋背後的技術創新及影響。
  • 長江五橋,正式通車!
    今天南京城市交通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長江五橋正式通車!通車儀式現場張敬華宣布「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林琨攝五橋概況(上下滑動觀看)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是1996年國務院批准的《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五橋一隧」規划過江通道之一,在2014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走廊規劃(2014-2020)》和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中再次被列為過江通道重點建設項目
  • 南京長江五橋將於年底通車 打造擁江發展新地標
    12月7日至8日,在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宣傳聯動機制建設座談會在寧召開期間,我們了解到,南京的第五座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將於今年12月底通車,成為南京擁江發展的新地標。創新:全國產,採用鋼混組合索塔南京長江五橋項目起於南京市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5公裡。長江五橋開通後,不僅將成為連通江南、江北的又一重要通道,還將進一步推進南京都市圈、寧揚鎮都市圈的一體化發展。
  • 長江五橋通車倒計時,最新通行提示出爐!
    近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通過國家驗收進入通車倒計時,將於本月底通車長江五橋建設全程應用信息化平臺管理通車後將實現5G信號全線覆蓋為全國首創今天,通行政策也出爐啦五橋跨江 一環快網南京長江五橋樹起擁江發展新坐標△建設中的五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位於南京長江第三大橋下遊約5公裡處,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
  •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將於12月底正式建成通車
    人民網南京12月8日電(王紫)近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完成交工驗收,將於12月底正式通車。作為1996年國務院批准的《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五橋一隧」規划過江通道之一,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建成通車後,對助推南京擁江發展、完善國家幹線公路和長江下遊地區過江通道布局有著重要意義。
  • 震撼了,長江五橋!|江北新區|南京長江五橋|五橋|長江
    南京長江五橋開通又近了!2020年2月25日,南京長江五橋開始復工後主橋首段箱梁的吊裝,4月8日、4月10日,南北邊跨分別合龍。5月10日,南北塔分別完成第十八段梁(倒數第三段梁)的吊裝,中塔近日也將進行最後三節梁段的吊裝,主橋合龍進入倒計時。
  • 南京兩長江隧道實現5G全覆蓋
    記者從長江隧道公司獲悉,繼今年3月應天大街隧道在國內率先實現首個移動5G全覆蓋後,南京的另一條過江隧道——定淮門長江隧道也於近日完成了5G全覆蓋。至此,南京現有的兩條過江隧道均實現5G信號直連。不僅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該目標,還為未來諸多基於5G場景的智能交通運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全國首個: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實現移動5G全覆蓋
    年5月通車。3月以來,隨著疫情好轉,在市委市政府復產復工的整體部署下,響應國家「新基建」戰略布局,長江隧道公司聯合南京移動,加速開展隧道5G網絡建設工作,雙方工作人員嚴密防護、排除疫情風險日夜奮戰,用時一周完成移動5G通信設備建設開通和調測工作,實現隧道雙向移動5G網絡全覆蓋。
  • 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本月底將通車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鳥瞰圖 南京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供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句話最早用來形容南京長江大橋。如今,天塹再添通途——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即將於本月底通車。目前,南京五橋隧道部分即將具備通車條件,主橋已經通過了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組織的交工驗收,正準備通車。南京五橋位於南京長江三橋下遊約5公裡處,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項目北起南京市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梅子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5公裡。
  • 震撼了,長江五橋!
    南京長江五橋開通又近了!2020年2月25日,南京長江五橋開始復工後主橋首段箱梁的吊裝,4月8日、4月10日,南北邊跨分別合龍。5月10日,南北塔分別完成第十八段梁(倒數第三段梁)的吊裝,中塔近日也將進行最後三節梁段的吊裝,主橋合龍進入倒計時。
  • 南京繞城公路閉環!靜待五橋、浦儀公路跨江大橋通車
    為了解決南京的過境交通問題,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長江三橋)、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長江四橋)陸續建成通車,與寧淮高速、繞越高速,形成了南京繞城高速外環的交通格局,南京繞城高速環線完全閉合。至此,繞越高速把寧滬高速、寧合高速、寧通高速、寧杭高速、寧淮高速、寧蚌高速、寧馬高速連成一體,歷時近十年、兩次跨越長江的166公裡「大外環」,終於實現成環聯網。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實現5G全覆蓋
    現代快報訊3月27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也稱「南京長江隧道」)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這是國內5G網絡在水下長大隧道中的首次運用。
  • 南京地鐵378公裡裡程實現5G全覆蓋
    2020-10-30 06:55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南京在運營的10條地鐵線路共378公裡裡程,宣布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每日超300萬地鐵乘客將享受新一代5G通信網絡服務。
  • 長江五橋來了!
    隨著南京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正式開通的日益臨近南京繞城一環呼之欲出!未來兩條通道都將24小時免費通行!龍翔路、機場二通道部分段已提前或將與五橋同步通車,結合油坊橋立交(17條匝道)可實現長江五橋、繞城公路(三橋、二橋方向)、鳳臺南路、機場二通道、龍翔路的交通轉換。
  • 二航局四公司參建的南京長江五橋開啟全線景觀燈調試階段
    近日,二航局四公司參建的南京長江五橋開啟全線景觀燈調試階段,為正式通車做準備。由於南京長江五橋連接江北新區、江心洲、河西新城三大區域,具有很好的景觀效應和價值,所以大橋設置了顏色多彩、變化多姿的景觀燈。
  • 2020年南京全面爆發!再增長江大橋、再建地鐵、再通5G……
    龍潭長江大橋在哪?未來誰走得多?龍潭長江大橋究竟在什麼位置?許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大橋北起儀徵境內江北長江大堤,向南跨越長江,經南京龍潭,止於S338省道交叉處。路線全長4.92公裡,按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00公裡/小時。
  • 地鐵9號線10號線、長江五橋、過江通道……南京交通有變化!
    ▼三南京長江五橋預計明年年底建成3月1日,南京長江五橋主橋索塔封頂順利完成,標誌著南京長江五橋跨江主橋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節段,預計到明年年底(即2020年底),長江五橋建成。長江五橋主橋索塔封頂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以下簡稱「南京長江五橋」)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橋面寬度35.6米,設計行車速度100公裡/小時,全程約10.335公裡。2017年5月主體工程開工建設,主橋主墩鑽孔樁於2017年10月底完成,承臺於2018年2月中旬完成。
  • 南京這座長江大橋要改名?還未建好,名稱即將敲定……
    前不久,長江第五大橋傳來最後一段橋面已順利實現對接的消息。五橋合龍在即,它的「大名」也即將敲定。2016年7月28日,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建設南京長江第五大橋。2017年7月6日凌晨3:30,南京長江五橋南主墩首根樁基Z5-17#樁混凝土灌注順利完成;7:10南引橋首根樁基S9-3#樁順利成孔。此次主墩首根樁基成功澆築和南引橋首根樁基成孔,均為南京長江五橋全線主橋、引橋首根樁成功施工,標誌著南京長江五橋主體工程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昨日,隨著312國道龍華到張店改擴建工程、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具備通車條件,與八卦洲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圖為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