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多城地鐵齊漲價,票價定多少才合理?

2020-12-14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國多座城市接連提出地鐵漲價。

首先是武漢和南京。今年2月,武漢率先實行新的地鐵票價:原先2元起步價可以坐9公裡,現在只能坐4公裡,而且後續裡程價格也上漲了。

南京也已宣布,將於3月31日正式調整地鐵票價,起步價裡程由此前的10公裡縮短到4公裡。

深圳發改委在2月底發布了「公開徵求《深圳市軌道交通票價調整聽證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將於近期正式召開價格聽證會,計劃將起步價上調。瀋陽則在3月18日舉行了聽證會,不久將正式公布地鐵漲價方案。

此外,長沙也在3月22日召開了地鐵票價聽證會,討論結果是暫不加入漲價行列,維持現有票價政策。

繼2014年北京地鐵漲價以來,這是近年最密集的一輪地鐵票價調整。

三城「補差」,深圳「提優」

目前,內地共有32座城市開通了地鐵(濟南4月1日開通後為33座),其中只有天津、哈爾濱、瀋陽3城採取區間分段計價的方式,其餘城市均按裡程分段計費。起步價一般是2元,北京和上海為3元,起步裡程在4-6公裡不等,超出起步距離後根據路程計算,坐得越遠,單位價格越低。

這種票價模式始於廣州,2006年正式實施後一直沿用至今,並成為業界標杆。

這一輪漲價或即將漲價的四座城市中,武漢、南京的地鐵價格原先均低於國內平均水準,漲價後將與其他城市看齊;深圳則將在漲價後超越北京和上海,成為國內地鐵最貴的城市。

南京地鐵目前是全國最便宜的,2塊錢可以坐10公裡,3塊錢可以坐16公裡。從3月31號開始,南京地鐵票價將正式上調,變為2元坐4公裡,3元坐9公裡(具體如下圖)。例如,從南京站坐地鐵到南京南站,目前票價是3元,漲價後將變成5元。

武漢地鐵的價格水平原本排在全國低位,僅高於南京,2月1日之後也採用了2元4公裡的新價格。合肥地鐵則以2元8公裡的價格,成為新的全國最低。

瀋陽地鐵在漲價的同時,還將對計價模式進行調整。瀋陽3月18日召開的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上提出,今後將效仿國內主流模式,將區間分段計價改為裡程分段計價,初步商討的方案為起步價2元6公裡,後續每增加1元分別增加4、4、6、6、8、8公裡。

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徐衛華表示,南京地鐵漲價前,對廣州、深圳和杭州地鐵進行了調研參考。「廣州地鐵票價政策2005年制定,一直用到今天,深圳也已經用了8年,說明這個票價對地鐵運營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比較強。」

徐衛華還表示,預計這一票價標準會在未來幾年內成為主流。「不管發達還是落後城市,國內城市主城區的公交車基本票價都是2塊錢,現在全國不同類型的城市地鐵票價也開始出現趨同化的趨勢。」他說。

深圳則是個例外。與其他三城不同,深圳地鐵這輪漲價旨在跨過2元門檻,邁向3元大關。

深圳市發改委對即將召開的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提出了三個方案,三個方案均要求將起步價由2元變為3元,區別只在於起步裡程數和是否實行高峰期差異票價。

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地鐵起步價是3元,如果深圳提出的漲價方案得到通過,深圳將成為全國第三個「3元起步」的城市。由於深圳後續裡程價格貴於北京和上海,調整起步價後,深圳將成為全國地鐵最貴的城市。

地鐵漲價該不該

地鐵票價上調,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討論。

武漢地鐵漲價後,不少乘客在社交媒體上抱怨票價不符合當地人均收入水平,「坐不起地鐵了」;南京地鐵漲價消息公布後,也有類似的聲音。

新浪微博推出了一項「地鐵是否應該漲價」的投票調查,共有6711人參與投票,其中近96%的人不支持地鐵漲價。

專業人士對此卻另有看法。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劉岱宗認為,地鐵漲價涉及日常民生,公眾感到不滿很自然。但事實上,如果地鐵不漲價,入不敷出的部分就要由公共財政補貼,最終還是全體納稅人買單。

以南京為例,南京地鐵自2005年開通以來,票價水平基本持平,但隨著勞力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一直在增加,設備經過多年使用也已老化,陸續進入大、中修周期。這些因素導致地鐵運營和維護成本激增,現行票價政策對地鐵運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下降。

2017年,南京地鐵營業收入約20億元,營業成本高達32.1億元,缺口超過12億。南京市財政當年給南京地鐵補貼了15.18億元,其中運營虧損補貼14億元,其餘1億多包括安檢補貼、崗位補貼和稅費返還。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順平也認為,地鐵票價應該動態調整。他對界面新聞表示,地鐵作為公共運輸的一部分,應獲得政府補貼,但這並不意味著票價不能變動。票價是否上漲,跟當地的經濟發展、財政負擔、居民收入水平等都有關係,並且應當經過公開合理的程序。

武漢原先的地鐵票價是2012年制定的,根據武漢市統計局數據,2012年武漢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061元,到2018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7359元,比2012年增長了75%。從這個角度來說,地鐵價格小幅上漲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武漢的劉女士算了一筆帳:她每天通勤需從武漢地鐵3號線沌陽大道站坐到1號線東吳大道站,漲價前這趟路線來回票價共9元,現在是10.8元(有折扣),每個月總體的交通成本增加了40元左右。

劉女士並不覺得這樣的漲幅有太大影響。「軌道交通非常準時,這對上班族來講非常便利。我雖然有車,但不喜歡開,因為很堵。」劉女士說。她認為,現在物價都在漲,如果地鐵運營成本確實提高了,調升票價也是支持的。

調整地鐵票價還有另外一個意義。

賈順平表示,城市公共運輸制定價格時會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成本,二是通過價格調節乘車習慣。地鐵是城市公共運輸的骨幹網絡,適合長距離出行,因此地鐵定價會有意鼓勵市民在短途出行中儘量使用地面公交。

目前國內地鐵票價採用「遞遠遞減」的原則,即乘坐的裡程越長,平均下來每公裡的票價越便宜。以武漢為例,起步價2元可以乘坐4公裡地鐵,平均每公裡5角錢;而坐18公裡地鐵的價格是5元,平均下來每公裡只要2.7角。部分城市5元地鐵票可乘坐25公裡以上(即2角/公裡),其中鄭州最長,達到30公裡。

南京和深圳均明確表示,此次調節地鐵起步裡程,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分流一部分短途客流。南京地鐵目前有近一半的乘客出行距離不足10公裡,漲價後,他們需要支付的票價將從2元上升至3元乃至4元,一部分人會因此轉移到公交,從而使地鐵的運營壓力得到緩解。

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排除遠途出行,在地鐵和公交耗時差不多的情況下,地鐵貴1元會讓15%的人轉乘公交,貴2元會讓53%的人轉乘公交。

劉岱宗對界面新聞表示,三公裡之內的出行方式很多,除了地鐵,還有常規公交,現在還多了共享單車,即使地鐵起步價提高,乘客也有其他選擇。

「南京地鐵10公裡2元的價格跟公交差不多,但地鐵的建設成本更高,硬體設施和環境也更好,理應在價格上體現出跟公交車的差異。」劉岱宗說。此外,常規公交公司的運營也有很多困難,地鐵作為公共運輸的頭部系統,漲價也能給公交留出一定發展空間。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公眾反對漲價,跟溝通工作沒做好有一定關係。「漲價要按照程序來進行,除了舉行聽證會,如果地鐵公司能主動公開他們的成本和運營情況,做到有依據的漲價,公眾可能會更理解。」

深圳發改委也表示,將要求地鐵集團公開更多經營管理信息,讓公眾了解地鐵運營狀況和未來規劃,做到科學、規範、透明定價。

地鐵公司的帳本

目前,國內地鐵的建設成本往往由政府承擔或和地鐵公司分擔,建成後的運營成本以乘客負擔為主,政府補貼為輔。

在大部分城市,地鐵的客票收入遠遠不能覆蓋運營成本。前面提到,南京地鐵2017年總收入僅20億元,其中客運收入約15億元,其餘收入來自廣告、租賃、物業、施工等。

武漢和深圳地鐵相比之下「賺錢」得多,2017年武漢地鐵總收入達到了120億,是南京的6倍,主要因為武漢地鐵在土地一級開發方面獲得了近100億的收入。深圳地鐵則在房地產開發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7年141億元的營業收入中,房地產開發佔到了91億,錄得淨利潤67億元。

不過,地鐵公司的收入不能全部用來支付日常運營成本,更多投入了後期建設。深圳發改委表示,地鐵建設資本金50%由政府撥付,另外50%由企業通過土地開發、銀行貸款等多元化融資辦法來解決。也就是說,雖然深圳地鐵盈利了,但目前仍處於大規模地鐵建設階段,這些「創收」將重新用於地鐵建設和追加投資。

此外,地鐵公司也有不少負債。武漢地鐵2017年底的負債為1648億元,當年僅利息就支付了34億。

南京和深圳均強調,這樣的責任劃分是為了保持地鐵能夠可持續發展。深圳發改委還表示,財政資金的投入要保證公平性,要在公共安全、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社會保障、交通運輸等各項民生領域均衡投入。

在提高票價的同時,地鐵公司也在尋找其他方法增加收入,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學習香港地鐵的「軌道+物業」模式。深圳地鐵已嘗到了房地產開發的甜頭,杭州也建成了2個地鐵上蓋物業綜合體,未來還有6個將落地。

不過,對內地許多城市來說,推進地鐵物業上蓋建設仍面臨一定的政策困難。

有待提升的服務

和票價相比,部分乘客對地鐵的服務質量意見更大。

曾在武漢生活的胡先生對界面新聞表示,考慮到武漢之前是全國地鐵票價最低的城市之一,漲價可以理解,但不得不看到,武漢地鐵運營公司的服務水平也應該相應提高。

例如,武漢地鐵晚上10:30就收班,在國內二線城市中算是早的;武漢地鐵的速度也比較慢;部分線路的發車間隔時間過長;地鐵和公交之間沒有換乘優惠,等等。

相比之下,廣州地鐵的價格和漲價後的武漢地鐵齊平,體驗卻好得多,包括速度更快、車次頻繁、有WiFi、上下都有電梯、乾淨、站點密集、線上支付普及等。

劉岱宗也指出,乘客支付了更高的價格,就應該同樣提高服務質量標準,而公共運輸服務質量的提升,也能減少部分乘客對於漲價的抱怨。「社會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到底是要低價,還是要更好的出行服務?」他問。

專家們還認為,地鐵公司在漲價的同時,也應優化運營策略。

賈順平提到,地鐵公司應給予高頻乘客一定的優惠,例如北京地鐵每月車費超過100元後,多出部分可享受折扣。

劉岱宗則建議在票種組合方面進行更多探索。臺北、香港、東京等城市的地鐵均推出了多種套票,比如臺北地鐵除了固定的單程票和交通IC卡外,還有旅遊票、定期票、團體票等,其中僅旅遊票就有14個種類,包括不同有效期、不同線路的車票,還有與旅遊景區合作的包含景點門票的車票。

劉岱宗認為,內地地鐵公司可以借鑑香港等地的經驗,多樣化的票種有助於吸引不同需求的乘客,也有利於地鐵公司增加收入。(唐俊/文

相關焦點

  • 多城地鐵齊漲價,票價定多少才合理?
    記者 | 唐俊編輯 | 韋杭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國多座城市接連提出地鐵漲價。首先是武漢和南京。今年2月,武漢率先實行新的地鐵票價:原先2元起步價可以坐9公裡,現在只能坐4公裡,而且後續裡程價格也上漲了。此外,長沙也在3月22日召開了地鐵票價聽證會,討論結果是暫不加入漲價行列,維持現有票價政策。繼2014年北京地鐵漲價以來,這是近年最密集的一輪地鐵票價調整。
  • 上海地鐵潮汐票價,早高峰入城方向漲價,是否可行?
    上海地鐵有一個現象:早高峰時期,入城方向人更多;晚高峰時期,出城方向人更多。參考高峰低谷票價的觀點,有人提出,早高峰時期入城方向地鐵票價上浮,有經濟槓桿調整潮汐客流。小喵奇談認為「早高峰入城方向地鐵漲價」的觀點有待商榷,需要改進從市中心的角度,早高峰入城大勢所趨按照國際管理,市中心人口少,就業崗位多是必然的現象,上海也不例外。
  • "北京模式"地鐵低票價面臨改革 準確定位是關鍵
    1987年底,環線地鐵建成通車後,一線、環線開始獨立運行。一線及環線兩線地鐵票分別調價為2角,連續乘坐一線及環線兩條線的票價定為3角。1991年北京地鐵再次漲價,調至5角。之後5年,到1996年,北京地鐵再次漲價,票價調至2元,任意換乘。而隨著北京地鐵"復八線"於2000年與原一線相連並貫通試運營,地鐵票價漲至3元。
  • 國際地鐵票價盤點:莫斯科8成人不滿漲價
    坐趟地鐵要花多少錢?——來自國際化大都市的經驗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新媒體專電 北京市日前公布《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工作方案》,表示將制定尖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並擇機出臺,這意味著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宣告終結。
  • 最新地鐵票價階梯圖表!快來看看得多掏多少錢吧!
    瀋陽地鐵票價擬調整為:按裡程計費,2元起步,上不封頂!上面的幾張圖,分別為地鐵一號線新舊票價、地鐵二號線新舊票價、兩條線路間的換乘票價圖,仔細看看,應該都能看懂。由圖表中不難看出,以前2元可以坐8站,漲價後2元差不多只能坐4站,坐8站需要3-4元不等,漲價幅度幾乎翻倍。地鐵漲價後,中遠途出行的乘客,考慮到票價問題有可能會選擇改乘公交。以最遠票價十三號街到蒲田路為例,以前票價4元,調整後8元。
  • 坐趟地鐵要花多少錢?——來自國際化大都市的經驗
    其他國際化大都市地鐵定價是怎樣的體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梳理了香港、臺北、倫敦、莫斯科的地鐵定價方案,他們的經驗或可供借鑑。香港:分段計價 最低4港元港鐵實行分段計價制,最低票價為4港元(約合人民幣3.12元),其後隨乘坐距離逐段遞增,最高為46港元(約合人民幣36元)。
  • 每日電訊:巴黎地鐵漲價的「藝術」
    原標題:巴黎地鐵漲價的「藝術」 進入新的一年,巴黎地鐵迎來一波「漲價潮」,單票、套票、月票、通行票等多個票種,價格紛紛上浮。可是,一向愛抱怨的巴黎民眾,對此卻顯得十分淡定。雖然媒體上也有反對漲價的聲音,但並沒有出現類似北京懷念「2元時代」的熱潮。巴黎人為何對地鐵漲價那麼看得開呢?
  • 市民吐槽地鐵票價太低 此話一出激怒廣大網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市民吐槽地鐵票價太低 此話一出激怒廣大網友 近日,一則瀋陽市民建議地鐵上調票價的消息受到關注。 新華社 資料圖 有瀋陽市民通過12345市民熱線吐槽瀋陽地鐵票價太低,建議適當上漲。瀋陽市地鐵運營分公司回應稱,瀋陽地鐵已開展相關工作的論證與研究。
  • 國外火車票價如何構成? 日本車票漲價需聽證
    日本車票漲價需聽證   火車票價是如何構成的,對於中國旅客來說,還是很陌生。  日本:票價上漲需聽證  火車票價構成:公裡數×單價+製作車票成本+售票成本+消費稅  在日本工作生活,利用軌道交通極為便利。尤其是作為日本高速鐵路的新幹線,幾分鐘就有一趟,使日本各大城市之間的聯繫如同乘坐地鐵一樣方便。  據在日華僑創辦的中國通訊社營業部長姜德春介紹,日本的鐵路票價,既複雜也簡單。
  • 南京聽證地鐵票價改革 一二號線票價估計變化不大
    此次改革一是要將區間計價改成裡程計價,今後無論再建多少地鐵線路,都按一個標準收費,二是將取消票價封頂,但是裡程單價將越遠越低。  官方回應  一二號線票價估計變化不大  有了1號、2號和1號南延線,越來越多的南京人愛坐地鐵,最主要就是快。目前南京一二號線單日客流量已達128萬人次,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新街口站都要排起長隊。
  • 南京地鐵票價聽證會工作日舉行 上班族有怨言
    上月,該市物價部門向社會發出通告:考慮到地鐵運營成本,將按照公益優先、合理分攤、裡程定價的原則對該市的地鐵票價進行改動,並組織了專家學者和市民代表舉行了票價更改座談會,做出了初步的三套備選方案。「這次則只是定了大方向,並沒有預定票價水平,具體的方案還在醞釀中。只有充分吸收了各方面意見,才將成熟的方案提交聽證會。」  然而,在10月18日下午舉行的聽證會上,來自社會各界的聽證代表面對的還是「當初預定好的三套方案」,顯然最終的結果也很可能是這三套方案裡之一。  「只是在漲得多和漲得稍微少一點裡選一個。這哪裡是聽證會,根本就是聽漲會。」
  • 北京地鐵公裡數計算查詢及北京地鐵漲價時間
    北京地鐵價格調整方案公布  北京地鐵2元時代結束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每天坐地鐵需要花費多少錢,還是很容易算得出來的,根本就不需要計算器。這次漲價,意味著北京2元坐地鐵將會成為歷史。  通勤族  兩種方案差不多,交通費用多一倍  公共運輸調價,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每天公交出行的通勤族,計算過自己未來出行費用的變化之後,人們各有想法——  黃彬(通勤族,乘車路線:地鐵蒲黃榆—西二旗)  ■算帳:我的通勤單程34公裡左右,漲價後按方案一,通勤日每天多支出
  • 豬肉多少錢一斤才合理?為啥豬肉一漲價,雞鴨魚牛羊肉都漲價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也不再滿足於日常的溫飽,怎麼能夠吃的好吃的健康才是他們最基本的追求。雖然都說多吃綠葉蔬菜有好處,但是肉類食物也得適當的攝入,否則的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而且現在農民口袋裡的錢漸漸多了,起來吃肉已經不再是什麼難事,很多家庭幾乎頓頓都有肉。
  • 北京地鐵漲價計算器出爐啦 快用算算你坐地鐵花多少錢
    12月28日起,北京市地鐵將正式進入3元時代。調整後北京地鐵價格6公裡內3元起,公交10公裡內2元起,隨後按裡程數加價。此外,每自然月內每張卡支出累計滿100元以後的乘次,價格給予8折優惠;滿150元以後的乘次,價格給予5折優惠。
  • 官方將公布北京地鐵準確票價表 涉站點間距花費
    「逃票神器」、「地鐵漲價快來算算你的交通成本漲多少」自從公共運輸調價方案公布以來,網絡上曝出很多地鐵計價神器。而《法制晚報》記者通過計算及對比發現,網絡神器同等距離算出來的價格卻有不少的差距,計算並不科學。記者發現地鐵算帳「神器」花樣多費用參考其他城市「地鐵漲價後每年我多花3600元,你還不來算算?」
  • 長沙地鐵票價聽證看過來,這次聽證沒漲價!
    方案擬定3、4、5號線票價繼續沿用先行地鐵1、2號線票制和票價,實行同網同價。21名聽證代表全部贊同或基本贊同此次地鐵票價聽證方案。 據悉,這也是截至目前長沙唯一一次不漲價、還問計於民的聽證會。 長沙地鐵4號線將於今年上半年試運營,3、5號線將於2020年試運營。今天我們來一起談談票價問題。地鐵票價究竟是怎樣計算的呢?
  • 《環球時報》調查:大城市地鐵票價定得都很細
    倫敦地鐵「便宜」沒信號英國倫敦地鐵始建於185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鐵。雖然因設備老舊、沒有手機信號等原因頻遭詬病,但地鐵仍是倫敦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每天有300多萬人穿行在總長408公裡的14條地鐵線上。
  • 太原地鐵票價定了!起步價2元……
    太原地鐵票價定啦! 今天上午9點,太原市舉行新聞發布會 公布了地鐵2號線票制票價 票價:起步價2元可乘坐5公裡,5公裡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裡程為5,5,6,6,7公裡,不設置封頂票價。即:3元可乘坐10公裡、4元可乘坐15公裡、5元可乘坐21公裡、6元可乘坐27公裡,6元以上每增加1元可乘坐7公裡,2號線一期全程最高票價6元。
  • 黃金周前景點票價齊漲 門票頻頻漲價為哪般
    今年景點票價齊漲  黃金周前,漲價儼然成為各景點一種默契的行為。  據了解,今年五一黃金周前夕,包括廬山、泰山、嶗山、敦煌等著名景點在內,很多熱門旅遊景點本月內都相繼提高了門票價格,幅度在20%-30%之間。  如今,再次到了黃金周前一個月的時間。
  • 北京地鐵調價上班族或享優惠 2元通票將終結
    1區之內的票價較低,1-2區之間的票價會更貴,1-9區的票價是最貴的,高峰期達到6.7英鎊(單程),非高峰期則是3.9英鎊(單程),如果沒有公交卡的話則要付7.8英鎊的現金。據新華社  方案2 普遍漲價  實行獨立的單一票價,比如北京目前執行的2元單一票價,可在全路網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