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卡脖子」技術 需要科技企業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此次會議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排在了2021年重點任務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會議提出要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我國現存的一些'卡脖子'技術問題,如晶片、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等,已經存在很長時間。
-
石墨烯晶圓亮相後,金剛石晶片迎來技術突破,國產晶片找到新賽道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目前,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無論是材料、設備,還是製造、封測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落後。為了改變這一境況,一方面中國半導體企業奮起直追,一方面不斷探索可替代的新材料。
-
20年時間,中國取得突破,美國壟斷的95%市場將打破,不怕卡脖子
未來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科技將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實在很早之前,美國的經濟發展比重就在調整,將重工業的比重降低,提升科技、金融、航空等行業的比重。確實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國家,美國有的地方是值得學習的,現在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家。
-
瞭望|科技創新從0到1怎麼突破?權威院士的解答來了——專訪中國...
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獲獎當日,他履新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下稱「南科大」)才20多天。履新之前,他是清華大學副校長,領銜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也是當年唯一的一等獎。
-
月亮工程之後,中國「太陽工程」也宣布突破,美國院士:太快了
中國「太陽工程」實現首次放電嫦娥五號成功奔月之後,標誌中國航天順利地完成了月球工程,成功躋身世界航空頂尖行列。時隔一個月,迅速發展的中國技術,再次迎來劃時代意義的突破,「太陽工程」首次放電!此次我國環流二號(HL-2M)的技術突破,是完全自主的中國技術,除了感嘆中國科技發展迅速之外,也不得不說我們一路走來,跨越了太多的荊棘,殊為不易,尤其是在西方技術封鎖的大環境下,自主研發難度可想而知。
-
十家企業在上海同時發布人工智慧晶片新品,三星電子高層也來...
AI晶片是算法與應用結合的橋梁,「無晶片,不AI」已成為業界共識。管小軍表示,近年來,浦東集聚精銳力量,落實人工智慧「上海方案」,創建了首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AI晶片產業蓬勃發展,優勢突出。依託AI+IC綜合優勢,未來浦東將加快突破AI晶片核心技術,持續完善AI晶片創新生態,全力打造AI+IC發展高地。
-
中國科技公司該如何美國「卡脖子」
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根據這項規則變動,即使晶片本身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只要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就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提供晶片。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獲得美國的許可。這意味著美國試圖切斷華為在全球的晶片供應。
-
總書記的牽掛丨萬華化學集團:突破「卡脖子」技術,搶佔自主創新...
現在我們不僅搬遷入住了,還正在高標準設計建設磁山二期工程,未來這裡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研發基地,帶動煙臺建設中國一流的環磁山研發走廊。」廖增太說,按照總書記「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向前」的指示要求,這兩年萬華在自主創新上又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
集成電路迎來重磅政策利好 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集成電路迎來重磅政策利好 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作者: 金葉子[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建設存在四點問題,分別是領軍和高端人才緊缺,對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培養師資和實訓條件支撐不足,產教融合有待增強;我國集成電路企業間挖角現象普遍
-
中國投資元攻破這項技術,「卡脖子」不再使用他,荷蘭:太快了
介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科學技術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建設中,社會要想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大力幫助,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天宮1、北鬥衛星等許多重要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在晶片領域,由於剛剛起步,一個好消息問世,中國投資3000
-
晶片零突破,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款,技術創新在「無人區」插上武漢...
多項國際電信標準、9納米光刻試驗樣機、128層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中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等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在漢問世。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在漢落地。
-
陸建國:赴美留學受限,華為被「卡脖子」,中國科技創新,如何突破...
整個20世紀,歐美國家在科技領域的領先發展,與其綜合國力的領先基本是對應匹配的。 近兩年,關於中國是否上馬大加速器的問題,物理學界展開爭論,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大加速器投入巨大且前途未卜。 日本政府砍掉超高能直線對撞機中心(ILC)項目,美國下馬超級加速器項目SSC,同樣是因為投入巨大。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2 基礎學科, 中國的「阿喀琉斯之踵」 2020年的諾獎,中國再次落空。 意料之中,因為大部分獎項都給到基礎學科。
-
突破「卡脖子」技術建設創新平臺 科技「硬核」加碼美麗河南
河南大學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劑關鍵技術,實現了鎘、砷等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安全修復,產品已在濟源、新鄉等地的重金屬汙染農田使用;許昌金科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關鍵技術,讓建築垃圾處理的「世界性難題」有了中國方案;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有限責任公司力推的金銅冶煉含砷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是我國含砷廢渣處理工藝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
【觀點】院士圓桌聚焦集成電路:立足「柴米油鹽」,追趕「星辰大海」
卡脖子技術體現在哪些方面?未來幾年「中國芯」最有可能在哪些方向突破?中國(上海)集成電路創新峰會院士圓桌會議17日在上海召開,與會多位專家院士、產業界人士談到,中國集成電路發展是一道「多選題」:既要立足「柴米油鹽」,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解決問題,主動融入全球生態;又要追趕「星辰大海」,在前沿科技和基礎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等領域加大投入、持續布局。
-
官方回應:中國突破ASML壟斷,可以不用EUV造5nm晶片了?
Ybrednc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的一則研究進展顯示,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獲得突破。半年來這則消息被以各種形式和標題刷屏,例如解讀為「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
-
機會在另一個賽場,押注碳基晶片,中國能擺脫光刻機的限制嗎?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教授在參加會議時表示:目前中國晶片技術整體產業鏈面臨被「卡脖子」的狀況,關鍵因素在於中國在晶片技術領域沒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沒有主導晶片從材料、設計到生產裝備的全套技術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沒有晶片技術,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
-
美國媒體:中國復旦大學傳出好消息,3nm技術正式取得突破!
在如今這個科技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科技產品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而這些科技產品的核心很多都是晶片,晶片就是現代科技產品的靈魂,可惜的是我國的晶片科技實力算是比較弱的,至少跟美國比起來相差巨大。
-
比晶片更「迫切」!美國壟斷95%市場,中國花20年時間嶄露頭角!
美國是世界上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掌握了科技霸權,然而隨著中美科技摩擦日趨激烈,近年來美國升級晶片出口管制,卡我們的脖子,一時間「缺芯少魂」引發廣泛關注。所謂的「芯」指的就是晶片,而「魂」則指的是作業系統。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環球時報》專訪:「中國體系」足以緩解...
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對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及一般的數據中心而言,採用先進的「中國體系」,足以緩解甚至基本不受高端晶片被「卡脖子」的影響。5月15日,為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