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這個千年古鎮,不生產茶,卻因茶而火,更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0-12-18 少年的旅行

淮北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是有名的能源城市,更是大運河故裡。這裡的大運河指的是宋朝時期有名的河流,名叫汴水,又名渙水。汴水與淮北結下了深刻的聯繫,位於濉溪縣中南部的臨渙古鎮名字就是由此而來。臨渙古鎮距離濉溪縣約37公裡,臨靠汴水修建,是古時是連接南北兩地的重要樞紐。佔地面積約168平方千米,別名古茶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

臨渙是民間藝術匯集之地,有淮北墜子戲、絲弦、大鼓、梆子戲、泗洲戲等數種戲曲文化,其中大鼓的特點是一人連唱帶說,一手擊鼓,一手打板,在秋冬農閒時節,走街串巷,多為戲曲改變的片段與故事,民間稱作大鼓書,被評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渙的古建築也是數不勝數,城內有文昌宮、山西會館、袁氏宅院,城外有眾多古墓群。臨渙的城牆充滿歷史痕跡,修造於春秋戰火時期,為東西等長的正方形結構。在古時被當作防禦工程修建的,除了城牆高大厚實之外,城牆在四面皆有一個城門,城門上四角都有角樓,用作監測和防禦。西面有六座烽火臺,東面有三座烽火臺。

臨渙古鎮的茶更是一絕。臨渙是不生產茶的,在臨渙南側200裡左右的地方有個名叫六安的產茶地,生產一種紅茶,這種茶可用於解酒、提神、消暑,還可暫時緩解饑渴。但是臨渙古鎮喝的不是茶葉而是茶梗,用泉水衝泡紅茶棒製成的「棒棒茶」,色澤紅豔,味香悠長,品上一品更是甘甜無比。傳聞紅茶棒只有用臨渙的泉水衝泡,才有獨特地道的香味,其他地方的泉水都衝泡不出這種味道。以前茶館用的是回龍泉水,後來因為渙水水質遭到汙染,改為古城牆腳下的龍鬚泉水,不過口感並沒有變差。

在唐朝時,臨渙就出現了茶館,宋朝開始臨渙鎮內經營茶館的遍地都是,臨街都會設有茶攤,根據當地的縣誌記載,往來的商人途徑此地都是帶上臨渙的泉水和紅茶棒,作為日常送禮之用。明清時期更是達到鼎盛時期,鎮上有20多家茶館,臨渙鎮民好飲茶的習慣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臨渙對於擇水、選器、沏泡都有一定的講究,選用的泉水皆是來自回龍泉水。如今的保存下來的茶館依舊有20多間,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

臨渙古鎮有三種特別傳統的小吃,一是培腐乳,在臨渙存在了上千年,要經過數十道工藝流程,從生產到製作需要10個月的時間,在秋季涼爽時節才可以售賣,分為臭乳、香乳兩種。二是馬蹄燒餅,因形狀似馬蹄而得名,橙黃焦蘇,滿口溢香。三是包瓜,是一種醬培包瓜,內部有各類醬菜,稱其為菜中菜,已存在數百年之久。

元朝之後重修了大運河,整改了河道,臨渙也失去了水運的優勢,逐漸沒落,直到被一組拍攝臨渙茶館中茶客的照片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個皖北的小鎮才可是活了起來。也許這裡沒有什麼盛名,但一把茶壺,傳承了數百年,茶裡茶外都是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長樂古鎮掠影
    長樂古鎮位於汨羅市東北部,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曾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長樂古鎮是國家級AAA旅遊景區,人文資源豐富。長樂古鎮位於汨羅市東北部,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曾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長樂古鎮是國家級AAA旅遊景區,人文資源豐富。
  • 千年的古鎮、百年的茶館——安徽臨渙。
    安徽臨渙是淮北大地上一個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美術攝影基地,古茶館更是全國有名。慕名了很久,今天騎行去古鎮臨渙一看究竟。臨渙古鎮位於淮北市濉溪縣西南35公裡處。進入古鎮就看見許多掛著茶字招牌的茶館。
  • 安徽這個千年古鎮有點奇怪,不喝茶葉喝茶梗,卻因此成為「一絕」
    佔地面積約168平方公裡,外號古茶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臨渙是民間藝術聚集的地方,有淮北吊墜劇、變現、鼓、訪刺激、私酒劇等多種戲曲文化,其中大鼓的特點是一個人連唱帶設。其特點是,一隻手打鼓,一隻手打板,在秋冬農閒的季節走在街上,多講戲曲改變的片段和故事。
  • 安徽要被記住的古鎮,有著百年茶館文化,卻不生產茶葉
    文/老路小城探索計劃(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專注世界的每一寸風景,用文字了解一座城安徽一直都是一個詩情畫意的省份,這裡有著江南山水,有著高山奇景,也有不少的古村古鎮。尤其是粉牆碧瓦的徽派建築,展現了水墨畫中的寫意之感。
  • 江西又一千年古鎮走紅,「瓷之源、茶之鄉」,一生一定要來一次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有著眾多的古鎮美景,鳳凰古鎮、芙蓉古鎮、臺兒莊古鎮享譽全國,為我國代表性的景點。位於江西景德鎮的瑤裡古鎮,因是景德鎮陶瓷發祥地而得名,其地處黃山、廬山、西遞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鄉」的美稱。
  • 成都這座千年古鎮,被命名為火龍藝術之鄉,更是十大古鎮之一
    在成都這座以「休閒和慢」聞名的休閒旅遊城市,不僅在經濟和交通以及教育和醫療等多個領域領跑西部城市,更是在旅遊行業上表現突出,每年接待遊客數量在全國所有的城市中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成都這座城市不僅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更有古色古香的民居小鎮,一座不會讓遊客失望的城市。
  • 安徽一座被遺忘的古鎮,有著百年的茶館文化,卻不產茶
    安徽是詩情畫意的地方,有著不少的古村古鎮,這裡的很多的古鎮就像是一幅水墨畫,人們所熟知的宏村就數一個,高高的馬頭牆古色古香,染上時光痕跡的古建築讓人流連忘返,這樣詩情畫意的地方當然會吸引許多人的目光,而在安徽淮北有一座古鎮,卻是一個例外。
  • 茶知識科普:如何從徽茶崛起歷程中,看透中國飲茶文化的發展?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全國有20多個省份1000多個縣市種植生產茶葉。安徽作為其中重要的產茶大省,貢獻了十大名茶中的四種,分別是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和祁門紅茶。我們探尋安徽茶葉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封建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不斷的分裂和融合過程中逐漸南移。
  • 瀾滄 | 這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期待你的光臨
    近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通知,在經過各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選拔推薦、專家組綜合評定和完成公示後,決定將26個縣、鄉命名為「雲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景東彝族自治縣安定鎮在列。一般由「嘎麥巴」(拉祜語,意為會唱詩的人)以「嘎麥科」的形式流傳於拉祜族民間,因流傳年代久遠,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內容,演唱時須遵循嚴格的唱腔,嚴格的韻律來進行演唱。
  • 江西這座古鎮,景色驚豔不輸婺源,有「茶之鄉」美譽,卻少有人知
    江西這座古鎮,景色驚豔不輸婺源,有「茶之鄉」美譽,卻少有人知江西是我國遠近聞名的旅遊大省,地理位置和風俗文化使得江西省成了一個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還有著「魚米之鄉」的美稱,江西著名的景點有很多,像景德鎮,三清山,婺源等
  • 安徽古鎮門票真貴,遊遍古鎮太奢侈,免費的不多了
    迷上安徽也是這一年來的事情,安徽旅行是從皖南開始的,一直陶醉於粉牆黛瓦馬頭牆,沉迷於悠久迷人的徽州文化。經過了兩次的安徽之行,欣賞美景之餘,買門票也開始「肉疼」了,門票是真貴。先說黟縣的宏村,門票104元。宏村有「畫裡鄉村」之稱,全鎮現有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
  • 「國際茶界奧運會」落戶「茶祖之鄉」湖南茶陵
    徐志雄 攝中新網長沙10月11日電 (記者 徐志雄)記者11日從第十五屆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茶祖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有「國際茶界奧運會」之稱的茶文化研討會將於11月18日至20日在「茶祖之鄉」湖南株洲茶陵縣舉行。
  • 玉蒼之南:茶之源 尋覓長壽之鄉勐海
    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勐海,冬能避寒,夏能避暑,年平均氣溫18.9℃,勐海不僅是茶樹成長的天堂,更是長壽之鄉。>走到千年古鎮玉林鎮的街角其中百年以上的古茶群落高達當地流傳下來的貝葉文化,更是傣族先民流傳下來的文化記憶。遠處表演的布朗彈唱,敘說著武侯遺種的普洱茶秘密。
  • 益陽茶故事|古鎮江南的茶韻故事
    江南,一個茶鄉小鎮,地處梅山腹地,因鎮區位於資水南岸而得名。200多年來,109家茶行、14處碼頭、3條古商道、11座茶亭和7座風雨廊橋,無聲地訴說著古鎮的茶韻故事。此時,萬裡之外的中國南方江南小鎮,爆竹抒情,鑼鼓傳意,張揚著古鎮首家茶行——宏毅茶棧竣工的洋洋喜氣。據本土縣誌記載,安化黑茶繁盛時期,江南古鎮從東頭大橋拱到西頭的宏毅茶棧,綿延四五華裡,茶行連著茶行,且臨街面的頂方以不同形式遮擋著,即便下雨,人們從街頭走到街尾也不會溼鞋。當時,這裡與鄰近的黃沙坪、唐家觀兩鎮齊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地最高茶產量一年可達30萬擔。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長治:千年鐵府道蒼茫 萬裡蔭城見繁華
    古樸、自然、生態、靜謐、底蘊,山西有這樣一個古鎮,不應該只有我們知道。  蔭城古鎮,被稱為長治市「四大古鎮」之一,素以生產鐵器而名揚天下。從春秋戰國時期,蔭城古鎮延續保存到現在。  鐵匠之苦,日月可鑑,星火之照。入打鐵行一日起,便註定要與淬火、爐子、水盆分不開,升騰而起的火星子,劃破著一代代鐵匠默守的歲月,也逐漸成為「沉默的見證者」。  如今,作為民間技藝的鐵匠及鐵技正逐步消失,只有很少匠人還在堅守。  因鐵而生,因鐵而興,因鐵而榮。自古以來,蔭城古鎮的鐵貨天下聞名,這裡更是世代出鐵匠。
  • 山西晉城的大陽古鎮,有2600多年的歷史,以火文化聞名於世界
    大陽古鎮位於山西晉城,群山環繞,西北是吳神山,是群山之首,承其逶迤而下的龍脈而建村,西高東低,狀若大龜,頭俯川地,尾屏香山之麓。村莊沿前後河呈東西走向排列,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大陽人在古鎮南北築有四寨,古鎮的底蘊源自於火,千年來的發展更是衍生於火文化,可謂是火文化讓古鎮聞名於世界,而古鎮則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火文化。
  • 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的通渭縣,它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通渭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匯合區,是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匯點,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曾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等稱號。通渭縣通渭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發現有溫家坪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戰國時代秦長城遺址,歷史上有東漢末年的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今天的通渭縣也專門建造了秦嘉徐淑公園,因其環境優美
  • 發酵茶、不發酵茶、半發酵茶是什麼?
    綠茶就是不經過發酵過程的茶,因為不發酵,因此氣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綠。中國生產綠茶的範圍極為廣泛,河南、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陝西(陝南)、湖南、湖北、廣西、福建是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
  • 成都邛崍有個茶馬古道上的第一古鎮,也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對於喜歡旅行的人來說,四川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也因四川之大,景點之多,故值得一來再來。無論是「巴蜀之地」的古稱,還是「天府之國」的美譽,都讓這片依山傍水的福地更添幾分色彩放假之際來到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環境優美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該古鎮距成都80多公裡,邛名高速穿境而過。
  • 騰衝市固東鎮、隆陽區金雞鄉雙雙獲評「雲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近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通知,騰衝市固東鎮、隆陽區金雞鄉在全省16個州市推薦的40餘個候選項目中脫穎而出,雙雙獲評為「雲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騰衝市固東鎮被評為「皮影戲之鄉」,隆陽區金雞鄉被評為「永子圍棋之鄉」,兩個鄉鎮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