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

2020-12-11 騰訊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任思雨)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來源:河南博物院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長啥樣?

最近,一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火了,有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盲盒開箱的經歷,用小鏟子小刷子搗鼓半天,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

來源:微博截圖。

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乍一看上去,它像是個不起眼的「土坨坨」,設計者們提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

而當你把土一塊塊鏟開,就有可能看到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雜件……

來源:河南博物院。

當然,這些「寶物」不是真正的古文物,為了還原考古體驗,他們放進去的是真材實料的文物仿製品。

據了解,這款考古盲盒有六種尺寸:傳說小、史詩小、傳承小、傳說大、史詩大、傳承大,最低價格40元,大號盲盒還贈送「考古神器」洛陽鏟。客服人員介紹,級別不一樣出好東西的機率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

來源: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還溫馨提醒,請在發掘過程中注意力度,避免損壞。

更有意思的是,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你還有可能會「挖空」,但不用擔心,其中仍有精美的禮品可留作紀念。

親自體驗考古的快樂,誰不想試試呢?於是,這款考古盲盒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手快的買家們更是直接把它買到斷貨,還有一些人跑去了隔壁洛陽博物館買相似款。

截至12月4日下午17時,這款盲盒仍然顯示缺貨狀態,根據產品描述,新款盲盒的補貨預計還要等待10-20天。4日一大早,就有好多網友跑去河南博物院的官微催補貨,中午時,店鋪剛補貨就在半小時內售罄,工作人員表示正在加緊補貨中。

來源:微博截圖。

盲盒+文物,能玩出哪些花?

這些年,「小而美」的盲盒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更成為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新寵」。

在考古盲盒上熱搜的前一天,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也成了熱門,設計者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和紋樣為基礎,參考鴞、饕餮、觥大、觥二、犧尊、鳳鳥等形象創作出趣味性滿滿的Q版手辦,這款盲盒的抽獎微博收到了4萬多的轉評贊。

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

《國家寶藏》的文創產品店「你好歷史旗艦店」也推出了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手辦擺出了樹式、雙手鴿王式、弓式等各種瑜伽造型,據介紹,這款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河北博物院彩繪散樂浮雕中的唐代仕女。

來源:你好歷史旗艦店。

三星堆博物館則將收藏的青銅大立人、青銅戴冠縱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銅鳥等文物設計成了60mm到80mm不等的模型,創意感十足。

來源:三星堆博物館。

不過,真用「泥土」包裹「文物」的盲盒創意,還是讓許多人眼前一亮。

盲盒頁面的「設計師說」寫道,體驗者可用「考古工具」體驗考古過程,通過對器物的材質、工藝、造型等特徵來判斷該類型寶物的時代特徵,歷史文化背景等知識。從而達到由呆板的被動學習變為有趣的主動探索。

買家評論裡,有人寫道:「考古盲盒讓我們過了考古的癮。」「太有趣了,超級欣慰博物館有這樣的文創周邊。」

來源:河南博物院。

除了盲盒,這些博物館文創也好玩

考古盲盒上熱搜的背後,離不開博物館對於文創產品開發的重視。據媒體報導,今年的河南省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河南博物院攜手各博物館為創意者們提供了53個文物IP素材,吸引了多地高校、文創公司報名參賽,數量創下歷屆之最。

文物向來被稱為「凝固的歷史」,如何讓它們更貼近大眾的生活?趣味科普之外,文創產品也是一個途徑。近年來,各個博物館各顯神通,除了傳統的書籤手帳等文具產品,他們還結合館藏文物開發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產品。比如:

蘇州博物館:文衡山先生手植紫藤種子

每年金秋時節,總有網友等待蘇州博物館的特殊文創產品上市——紫藤種子。一棵由文徵明種植的紫藤樹如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每年,老藤的種子都會落在地上,於是,博物館將其做成了文創商品。不過因為種子有限,這款產品每年都是「限量款」,錯過了可要再等一年的時間!

來源:蘇州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葡萄花鳥紋香囊球鏤空掛件

唐代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是一件來自盛唐的金銀器,它的葡萄和錘揲工藝由西域而來,香囊內有陀螺儀的技術,被人稱作大唐的「黑科技」。這款香囊掛件製作工藝複雜,利用巧妙的重力原理,無論怎麼轉動都能保持平穩不會傾倒、香料也不會灑落。

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青花纏枝精釀白啤

博物館出啤酒?聽上去有點奇怪,但看到上海博物館的啤酒罐,你可能就明白了。這些啤酒罐上的精美圖案都有出處,比如南宋朱克柔的緙絲蓮塘乳鴨圖,清代乾隆景德鎮青花纏枝蓮紋雙耳瓶、戰國早期的鑲嵌畫像紋壺、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等等,有人評價說,這喝的是「底蘊」。

來源:上海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罐語千年熱水袋

這款高顏值的熱水袋,是根據有「彩陶王」之稱的「渦紋彩陶甕」和「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為原型創作的,它不僅保留了彩陶的外形和紋理,更傳承了古時彩陶瓶的盛水功能,冬天可當熱水袋,夏天時放入冰箱又可巧變冰袋,真正實現了「讓文物貼近生活」的意義。

來源:甘肅省博物館。

看到這些好玩兒的博物館文創,你心動嗎?(完)

相關焦點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開盲盒體驗考古快樂 體驗式旅遊大有作為
    最近,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火了,有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盲盒開箱的經歷,用小鏟子小刷子搗鼓半天,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當然,這些「寶物」不是真正的古文物,為了還原考古體驗,他們放進去的是真材實料的文物仿製品。
  • 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河南「土」文化:盲盒玩出考古的快樂,太有趣了!
    近日,河南博物館製作了一批考古盲盒。他們選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將「寶物」包裹起來,當把土一塊塊鏟開,就有可能看到青銅器、印章等文物仿製品,普通人也可以體驗考古學家的工作過程。傳統文化的魅力搭載大熱的「盲盒」模式,頓時收穫了許多網友的喜愛。誰不想體驗一把考古挖寶的快樂呢?
  • 盲盒+文物,能玩出哪些花?你想體驗這種驚喜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寓教於樂的考古文創打開「歷史的盲盒」
    ,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中國新聞網12月5日)  據報導,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名為「失傳的寶物」。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土坨坨」,可設計者們卻提取了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當玩家用配套的「考古工具」,把土一塊塊鏟開時,就會看到青銅器、元寶、銅佛等各色文物仿製品,感受到十足的考古樂趣。  盲盒之所以「好玩」,正因為滿足了消費者追求驚喜感的消費心理。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
  •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斷貨,在家就能挖「文物」,你心動了嗎?
    01想開盒,先考古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新品盲盒,可謂是圓了各位大齡兒童的一個考古夢。這款考古盲盒外面包裹著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裡面的出土文物仿製品根據尺寸大小的不同,形態和豐富程度也各不一樣。要想知道自己買的是哪款出土文物?你得耐心用工具一點點把「寶物」給挖出來才知道。
  • 能花錢買到的快樂已經很少了!買個盲盒怎麼了?!
    去年年底,全年42萬玩家在閒魚交易的「盲盒」入選「閒魚十大年度關鍵詞」。你是這些數據背後的娃友嗎什麼?你還不知道盲盒是啥?誰能相信,她只是去年剛入坑盲盒而已佛系玩家@伊薩 獨愛Molly ,規定自己一個系列只能拆一個。如果看到特別鍾愛的款,閒魚買別人已拆開的確認款。「我真的好節約哦~」「那你有算過這一年買盲盒花了多少錢嗎?」「...不想。」
  • 受年輕人追捧的盲盒福袋,你懂其中的快樂嗎?
    你會花錢去買一件未知的東西嗎
  • 央媒看河南丨當文物考古遇上潮流盲盒
    不同級別所能挖出的「寶物」稀缺程度不同,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寶物」都可能被挖到。  「當然,『寶物』並非真正的古文物,而是做工精美的文物仿製品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為還原考古發掘過程,包裹「寶物」的「土疙瘩」裡面摻有古都洛陽北邙山上的土質,自帶古代陵墓的神秘,盲盒還附贈有考古鑽探工具「洛陽鏟」。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大家不知道,甚至連廠家和賣家也不知曉,大家全靠的就是運氣,類似於以前的綜藝節目中的,猜猜猜那種,三個寶箱裡面各有價值不同的東西,你喜歡哪個就去打開那個,但是需要付出一點代價,當然如果你再不懂,你就當拿錢買了「非常六+一」的金蛋,裡面有啥沒人知道,運氣好的就是汽車,運氣不好就是「謝謝光臨」,又或者就是現代版的「可口可樂」開瓶中大獎,在90年代-00年代,可是風靡一時的,特別是「瘋狂的石頭」就有過這樣的一個梗
  • 95後花30億,盲盒是一場驚天騙局嗎?盲盒成癮,小心入坑
    買的是物質快樂,還是精神快樂 以及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踏上不歸路的心理機制 是如何形成的 所以王寧決定往產業鏈的上遊走 畢竟Sonny Angel是代理的日本人產品 自己只能做中間商賺差價 如果能自己開發一款類似的盲盒潮流玩具 利潤不就全進了自己的口袋嗎 2016年
  • 當文物考古遇上潮流盲盒——中國博物館文創新觀察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創產品。不同級別所能挖出的「寶物」稀缺程度不同,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寶物」都可能被挖到。「當然,『寶物』並非真正的古文物,而是做工精美的文物仿製品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
  • 書店扎堆兒賣盲盒 與玩偶盲盒相比書有那麼大魅力嗎
    名家盲選,其實是給大家一個閱讀榜樣  不可否認,最近書店扎堆兒賣盲盒,直接原因是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  2月25日,位於浙江海鹽的烏託邦書店發布了《結業通告》,這家開了4年的書店沒能挺過疫情。書店老闆小童為了生計,將重操舊業去做裝修、建材生意。書店正式結業時間定於5月1日,在此之前,對於店內庫存圖書以盲盒形式銷售。
  • 考古盲盒售罄,文旅行業如何抓住消費力越來越高的後浪?
    憑藉著「驚呆眾人」的市值和數據,盲盒再一次衝上了熱搜榜。#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買盲盒是衝動消費嗎#、#如何看待盲盒文化#等討論如火如荼。 許多人表示不理解,覺得買盲盒是交「智商稅」,而熱愛盲盒的人則認為,幾十塊錢給自己增添一些樂趣和小驚喜,是很好的解壓方式,也可以滿足收藏熱愛,堪稱「快樂源泉」。
  • 有聲中日雙語 丨「盲盒」用日語怎麼說?
    點進來收穫令你心動的offer吧! 大家知道什麼是盲盒嗎?盲盒就是將造型各異的小玩具裝進一個盒子裡進行售賣,一組系列一般12個基礎款,外加一個隱藏款。隱藏款價格和基礎款一樣,但數量稀少,抽到的概率只有1\144。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
  • 「盲盒」這麼火 英文可以用「blind box」表達嗎?
    借用電影《阿甘正傳》的一句經典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如果放在現在,可能會被改成"生活就像一盒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開出的是什麼。   近幾年,"盲盒熱"日漸成為我國潮玩文化的突出現象之一。   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
  • 你待盲盒如熱戀,盲盒只想賺點錢?
    第一步觸發,引導你認識和接觸產品,就像你和戀人在人群中看對了眼。第二步是行動,相當於你去追求人家,開始主動了解對方。第三步,追求的過程中,有無數不可預期的「驚喜甜蜜」等著你。最後,就像熱戀一樣,你沉浸其中,想擁有TA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