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玉雕主題創作過程分享。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
來到2019年年末時分,四會的翡翠市場一反以往熱鬧備貨的繁榮,無論是毛料市場還是成品市場都冷淡了許多,來往的玉商少得可憐,一些當地的檔口也提前回老家過年了。毛料市場上的新料子比較少,種水較好一點的料子也是有價無市,一些特色料子卻受到玉雕師傅的喜愛!
今天與玉友分享一件特色料的創作過程,料子雖然很一般,但做出來的成品也不是錯的!
這是一塊種、水、色都非常一般的玉料,料子的個頭不大,底子雜質比較多,很多時候這樣的料子都不會用心去創作,隨便雕琢一下題材,能夠賣個工錢就算了。
取形後的玉料可見玉質是非常差,種水差,肉質雜質多,而且底色偏髒灰色。所以不會拿肉的部分來創作,唯一能雕琢出價值的做法,就是以肉作為背面,正面利用褐色的皮殼來創作題材。
褐色、黑色、灰色等顏色偏深的皮色,一般比較適合鍾馗、達摩、關公等人物題材的創作,經過對玉料的審視分析,玉雕師最後決定用這個毛料雕刻達摩。
雕題材中,達摩的形象一般是渦旋狀的捲曲須髯,下垂的眉毛、及高大的鼻子,突出的顴骨、下垂的眼袋、滄桑的肌膚等。這樣的形象特點與毛料的自然特性結合起來非常完美,粗礦的雕刻風格讓達摩更有滄桑感!
拋光後的成品,雖不能與種水好,顏色正的正裝題材比,但這樣獨一無二,別具匠心的特色小件,也是玩翡翠的另一個不錯方向,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