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雙10」,阿里巴巴正式啟動「1元更香節」,1億件廠貨每件僅1元,而且包郵。活動將持續至「雙11」結束,今後每年10月10日起定期舉辦。
此舉被視作與拼多多硬剛——7月29日,拼多多宣布投入1億元補貼,啟動首屆「真香節」。而就在今天,10月10日,又恰好是拼多多的5周年慶。這一次,阿里旗下誕生不足7個月的淘寶特價版App掐準「雙10」推出「1元更香節」,難免被人猜測別有用心。
對此,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用戶直連製造)事業部總經理汪海卻回應,「各位想多了」。他稱,淘寶特價版在今年「618」期間就上線了1元包郵專區,旨在為產業帶工廠提供一個窗口,從而迅速將廠貨推銷給消費者。事實上,消費端的態度十分積極——1元包郵專區推出後,單日新註冊用戶數達上百萬。總體看,於3月26日上線的淘寶特價版截至8月底,月活躍用戶已超過5500萬。這給予平臺很大信心,「因此我們決定在『雙11』前的1個月,為產業帶工廠建立一個專屬節日,這就是我們的初衷。」
記者看到,「1元更香節」裡,1元錢可以是冬日必備保溫杯、大牌化妝品的平價替代品、襪子套裝,也可以是成人電動牙刷、電吹風、大牌平替籤字筆。不過,這些商品的售賣數量有限,每款數量從5萬至20萬件不等,用戶需限時搶購。
1元包郵商品
今天零時,記者親試,輕鬆搶到了質保1年的杜邦軟刷毛成人電動牙刷,以及6顆綠心大果獼猴桃,都是1元包郵到家。
但即便商品白送,批量運輸最便宜的運費每件也至少要2元。1元包郵,廠家不虧嗎?對此汪海明確表示,「1元更香節」由廠家與淘寶特價版平臺共同補貼。
該節啟動儀式上百餘位廠長前來捧場,他們代表著廣東的3C數碼產品、浙江金華的日用百貨、江蘇南通的家紡、福建的紙品、河北的箱包等產業帶,這本身似已說明,拼搏在內需路上的中國工廠們,算的是一筆大帳。以「1元」為切口,撬動的是消費者對已行銷全球的中國外貿工廠廠貨「極致性價比」的認知,爭奪的是遠未被激發的數萬億元甚至數十萬億元的巨大下沉市場。多位廠長表示,他們不在意一次促銷,而是相信通過參與1元購來打造爆款、建立口碑,「到後面,在商品的整個銷售周期中就能把錢賺回來。」
廠長們
當然更關鍵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技術和數據能力,致力於鎖定消費者需求從而指導生產和銷售,核心在降本提效,讓消費者能買到物美價平的商品,而非像過去以廠家惡性壓價、犧牲質量為代價,這是更吸引廠長們之處。
極致性價比究竟從哪裡來?記者為此採訪了多位廠長。
福建潤美紙業有限公司主打溼巾紙。公司總經理黃英祿說,公司常年以代工為主,出口美國、東南亞,疫情期間遭遇1500萬元外貿砍單損失。今年8月加入淘寶特價版C2M項目後,經數位化指導,推出一款嬰兒溼紙巾,主打農村及低線城市嬰童市場,7天即衝到全C2M類目前3名,單品銷量15萬單。「傳統製造業像是『野蠻人』,對市場需求和趨勢多只能盲目猜測,要開發一個新款,其實很難下決心,因為一旦開錯款,前期開模的投入、工人工資和產生的庫存很容易就把廠拖垮。但電商平臺的數據指導,會明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樣的商品,規格、定價、消費者畫像如何,生產、銷售、供應鏈的節奏按照計劃來,這就能快速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爺孫三代都做牙刷的揚州曙光牙刷廠,也在C2M模式下完成了逆襲。曙光廠是一家44年老廠,位於中國牙刷製造第一鎮揚州市杭集鎮,已有20多年出口史,客戶中不乏美國鹽湖城高端牙科診所等。疫情發生後,工廠的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客戶相繼取消或暫緩訂單,但在電商「能否為三四線城市設計一款高性價比電動牙刷」的建議及數據賦能下,「廠三代」屠新業接連試驗了10餘種版型,最終為國內下沉市場度身定製了一款9.9元電動牙刷。低價並不意味著低劣,牙刷刷絲末端進行了磨尖處理,電池蓋上專門設計了防水膠圈。屠新業告訴記者:「電商數據告訴我,2019年開年以來,在電商平臺購買電動牙刷及周邊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佔比超過6成,且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暴增了2.3倍,這說明小鎮青年同樣渴望擁有與大城市白領一樣的新興個護產品。這成為激勵我們全力定向開發高性價比產品的最大動力。」據悉,9.9元電動牙刷一經推出,僅「618」期間,銷量就達20萬支。這還直接幫助了曙光廠400多號員工迄今未被裁一人。
深圳日麗豐科技有限公司主打衝牙器,過去10年也是以對外貼牌為主。公司負責人李小瑞介紹,公司在阿里數據指導下的一款水牙線產品,每個細節都對應著數據所顯示的消費者痛點,又把不必要的花哨功能全部砍掉,這就極大降低了成本。另一塊成本大頭在庫存。「庫存對工廠而言是極大負擔,但現在我們基本可做到零庫存,因為真正是以需定產。刨去這兩大塊成本後,便有足夠空間讓利給消費者。」
就連看似不可控的秒殺、促銷,其實也可按「計劃」行事。李小瑞透露,此番在「1元更香節」期間,工廠計劃推出一新款水牙線,備多少貨是阿里算好的。「預計第一周5000支,第二周8000支,第一個月3萬支,下個月是5至8萬支。」浙江義烏市澤熙日用品廠廠長方昊也說,他的工廠這次主推收納箱,根據淘寶「雙11」的銷量分型,現已備貨10萬套。「這跟打仗一樣。古代打仗憑經驗甚至靠直覺,而今C2M就好比裝了雷達,先把戰況弄清楚後再制定作戰策略,企業參與感完全不同。」
記者發現,此次「更香節」,為了與「真香」的拼多多別苗頭,阿里確實有點拼。阿里B2B事業群總裁戴珊上臺演講時,甚至不惜透露,她穿的一身行頭,就是在淘寶特價版上買的,包括T恤、高腰牛仔褲、韓版潮鞋等,全部加起來不過68.8元。
這「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阿里的淘寶特價版,就是要與拼多多競爭下沉市場和C2M這兩條擁擠賽道。
兩條賽道上已站滿對手。拼多多近兩年來致力於發力反向定製,早在2018年12月就推出了C2M模式下的「新品牌計劃」,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優質製造企業。其他電商也並未坐視。京東去年9月推出「京喜」平臺,基於C2M模式打造產業帶「廠直優品」,蘇寧也已布局了反向定製的「蘇寧極物」。
而阿里與拼多多之間的「正面剛」無疑更有看頭。不過,無論「1元包郵」還是「億元補貼」,在吸引眼球的流量狂歡過後,最終不被流量所拋棄的關鍵還在於產品本身,這比拼的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對工廠的技術和數據賦能能力,還應包括對工廠供應鏈的數位化改造、金融等服務支持。
據悉,淘寶特價版已進駐到各產業帶,搭建「地面服務」,旨在讓工廠專心生產,無需操心其他。而拼多多則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將匯集在產業帶上的外貿工廠和商家批量引入平臺,並在致力於改造市場供需關係上頻頻著力。
一場大戲還剛剛開演。
(供圖及李曄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