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東片區 留下多少名人的印跡

2021-01-10 中國僑網

  北京站東片區 發生多少不為人知的往事 又留下多少歷史名人的印跡

  提起北京站,都知道它在東南二環附近,馬路寬敞,建築整齊現代,明城牆遺址公園近在咫尺。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熱鬧繁華的北京站東地區,其實曾由一條條狹窄綿長、錯綜複雜的老胡同組成。這裡曾經發生過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也住過不少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印跡的名人。

  春暖花開的四月,北京青年報天天副刊「青睞」胡同尋訪團隊走進北京站東片區,挖掘藏在這個街區的隱秘歷史。斯諾夫婦的曾住地盔甲廠胡同、徐悲鴻曾經生活過的東受祿街、前身是元大都城角臺的古觀象臺,還有從崇文門內大街東側一直流到南城根的泡子河,都在這次實地尋訪中漸漸清晰起來。

  被拓寬的大羊毛胡同

  消失的「溝沿頭」和「鬧市口」

  主講嘉賓還是「青睞」的老朋友、胡同研究專家王蘭順老師,他在北京市檔案局(館)展覽陳列處工作多年。從1999年開始,他先後策劃舉辦過祿米倉胡同、總布胡同、外交部街、崇內胡同、大柵欄街區、西交民巷街區等多項歷史文化展覽。可以說,北京的大部分胡同,他都親自實地走過。

  1958年,北京火車站開始修建,拆除了復興裡、梅竹、二眼井等胡同,並將毛家灣、江擦胡同等東西兩側胡同部分拆除,拓寬了原溝沿頭和鬧市口,命名為北京站街。而溝沿頭與毛家灣、釣餌胡同交匯的南部成為北京站。

  大羊毛胡同也是因為建設北京站而被「改變命運」的胡同之一。大羊毛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小羊毛胡同,南至盔甲廠胡同,東與柳罐胡同相通,西與老錢局胡同、豐收胡同、東綬祿胡同、抽屜胡同相通,八十年代末開闢北京站東街,把大羊毛胡同分為南北二截,全長349米。

  在位於大羊毛胡同北口的中國海關博物館裡,王蘭順開始了對北京站東片區的介紹:「現在北京站最南邊的幾個站臺就在老城牆的南牆根,過去這裡還有德國墳地,臭名昭著的克林德墓就位於這裡。」

  王蘭順展示出了一張1916年這片街區的歷史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這裡有兩個很重要的胡同,一個是大羊毛胡同,它在這個地區是縱貫南北的,再有一條就是溝沿頭胡同,也是縱貫南北的,兩條胡同一東一西。再有就是一條泡子河。」從地圖上清晰可見,一條沿著明代城牆自北向南,到明城牆東南角之後再向西流的水道,形成了一個直角。

  大羊毛胡同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原來只有6米寬,2004年擴寬到35米。拓寬後成功從現在的海關總署東側新開闢了一條連接北京站東街與長安街的紐帶,與北京站前街形成了交通環線。北京站東路修通後,大羊毛的地名仍然存在,而與之相連的小羊毛胡同卻已經消失了。

  溝沿頭胡同,曾是明初形成的一條水道,原來水道邊的土路叫溝沿,最早只有北邊一小段有人家,故稱溝沿頭,南邊大部分是泡子河的荒地和水窪。

  由於北京站的建設,包括溝沿頭胡同在內的抽屜胡同南頭、馬匹廠南頭和盔甲廠的一部分都被畫入佔地範圍,溝沿頭胡同被拆掉了。過去,溝沿頭胡同往北與鬧市口大街相銜接,從現在的北京站口往南500米左右這段就是原來的鬧市口大街。鬧市口和溝沿頭過去也是個比較熱鬧的地方,從北到南街面上買賣鋪戶很多。

  1958年以前,現在的北京站前街北口的中心位置,是四條街道匯合的十字街口:東邊街道叫「東觀音寺街」;西邊街道叫「西觀音寺街」;北即「方巾巷」再接「朝陽門南小街」。這四條街道匯合的十字街口,就是當時的「鬧市口」。

  1958年,為迎接建國10周年,北京開始擴寬東西長安街街道並向東西方向延長,同時興建北京站、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等十大建築,鬧市口周圍正屬拆遷地區,於是這裡的部分住戶開始搬遷,這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鬧市口消失了,部分胡同消失了,數以百計的住戶遷走了……

  明城牆東南角下

  曾經淌過一條美麗的泡子河

  「泡子河過去是跟通惠河通著的,泡子河沿岸不光有寺廟,還有一些私家的園林,所以能夠想像到過去的泡子河還是很漂亮的!」王蘭順這麼描述著人們已經無法再看到的那條曾經流淌的泡子河,大家只能一邊聽一邊想像了。

  泡子河名稱的起源以及其發展變化可追溯到元、明、清三代。據清朝人吳長元在《宸垣識略》一書中記載:「泡子河即元人所開之通惠河。」是元代漕運的必經之路。

  起初泡子河和觀象臺都在元大都的城牆外,即文明門外。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北京拓寬南城,將元大都南城牆向南推進約二裡有餘到現在前三門一線。文明門改稱崇文門,泡子河就被圈到城裡了。所以明朝初年,城裡南段水道已改由御河橋經南水關入護城河向東流,廢棄了元朝經船板胡同迂迴東流的一段舊通惠河,在城東南角留下一段殘跡就是泡子河。

  歷史記載,泡子河東岸有一座建於明成化初年(1465年)的呂公堂。後來,萬曆皇上賜名,改叫護國永安宮,崇禎年間又叫呂公祠。祠內供著呂洞賓,春秋進京趕考的學子,紛紛來乞夢求願。除了呂公祠,泡子河周圍還有慈雲寺、華嚴禪林、太清宮、關帝廟等。

  「我們在1916年的地圖上看泡子河的時候,它中間有一個鼓肚,河面很大。到了1949年,泡子河就是一條溝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泡子河河道日益變窄,水越來越少,直至變成死水,淤積了許多城市垃圾,臭氣燻天,所以在城市的治理過程中就被填埋了,今天河道上面還搞起了建築。」泡子河就這樣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

  從海關博物館出來,王老師帶領大家順著大羊毛胡同一路往南,走到與現在的北京站東街交叉口位置,他停下了腳步。「這裡的建築還發生過地基下沉,因為人們並不知道這裡以前是古河道,底下的淤泥、沙子不是幾年形成的,而是幾百年形成的,所以地基下陷的問題就出現了。」

  住在神路街的徐悲鴻:

  第一座由美術家故居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個人紀念館

  王蘭順在介紹泡子河的時候,曾說到泡子河沿岸有許多寺廟和道觀,所以與之距離很近的「神路街」的得名就跟這些建築有關係。

  「神路街」後來被訛化為「受路街」,在東受路街曾經居住著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徐悲鴻。「為什麼徐悲鴻要住在這兒呢?如果跟我走過之前的胡同尋訪,就會記得我們在尋訪東總布胡同的時候講到過北平國立藝專。徐悲鴻當時在北平國立藝專當校長,他住在這兒離國立藝專很近,上班比較方便。」

  王蘭順老師提到,徐悲鴻紀念館就曾經坐落在這裡,建立於1954年,周恩來總理親書「悲鴻故居」匾額。這也是第一座在美術家故居基礎上建起來的個人紀念館。1966年「文革」開始後,原紀念館被拆除。1973年,在周總理的指示下,新館於西城重建。

  盔甲廠胡同13號

  《西行漫記》在這裡誕生

  77年前的深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北京租住的小院裡開始寫作《西行漫記》,這本書後來成為經典,也讓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首次完整地出現在西方視野之中。這部巨著的誕生地,就在如今北京站東的盔甲廠胡同內。

  尋訪團隊伍穿過北京站東街,往南走上七八米,再向右一拐,就能看到一座寫著「中安賓館」字樣的建築,賓館的外牆上標註著《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寫作地舊址,還掛有斯諾夫婦的照片。史料顯示,斯諾自1928年來到中國後,曾經旅居北京5年,並在1935年10月至1937年11月租住在盔甲廠胡同中一處屬於教會的四合院裡。

  「據說斯諾住的時候房子不小,裡面還有亭子、假山等等。但是現在原有的歷史形態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這個中安賓館實際上是後來重建的,原來的東西和建築一點都沒剩下。」王蘭順告訴大家說。

  不過,在中安賓館裡,人們還是給這位中國的老朋友設立了專門的紀念牆和雕像,中安賓館大堂裡還貼著斯諾夫婦住在這裡的照片,甚至還有一架舊鋼琴。

  斯諾對於中國革命來說,不僅只是《西行漫記》作者這麼簡單;而原來的盔甲廠13號,也並非只有「著作地」一層身份。

  「一二·九運動前夕,許多愛國進步學生常去斯諾家,陸璀就是其中一個,這裡還有她躲在斯諾家時拍下的照片。」王蘭順指著中安賓館內院牆上陸璀的照片說。在這張老照片上,「曾在一二·九」運動中進行抗日演講的陸璀,在斯諾家的院子裡抿著嘴笑得正甜。

  走進中安賓館內部,牆上掛著那張由斯諾拍攝的堪稱經典的毛澤東紅軍戎裝照。王蘭順老師說:「照片上毛澤東帽子和衣服的顏色並不完全一致,據說帽子是為了拍照臨時向斯諾借的。」

  帕梅拉慘案:

  東南城牆腳下至今未解的外國人被殺之謎

  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裡交待過一個外國少女被殺的故事,就跟這個有點兒關係,連被害人的名字都沒變,就叫帕梅拉。

  王蘭順提起了這樁至今還懸而未決的兇殺案,就與盔甲廠有點關係,因為兇殺案的受害者就住在盔甲廠胡同。

  尋訪團中,有一位吳先生從小就住在盔甲廠胡同,他說解放以後城牆角下很偏僻,人也不愛來,自己小時候都不敢單個兒出門。

  1937年1月一個寒冷的早晨,一位遛鳥老人在東南角樓下發現了退休英國外交官維爾納的養女帕梅拉的屍體,已經面目全非。起初,海倫·斯諾曾懷疑,戴笠為了阻撓他們的報導和出版,想要暗殺她,只是手下殺錯了人,於是鄰居家的帕梅拉遇了害,因為她們長得還真有點像。但是軍統局下手一般都是手腳麻利,一槍斃命,帕梅拉卻不是這種死法。王蘭順介紹說:「當時斯諾夫人嚇得夠嗆,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幫助很多進步學生,總擔心像戴笠這樣的人會對他們實行暗殺,斯諾夫人擔心是不是殺錯了。帕梅拉的屍體後來就運到了協和醫院進行解剖,養父維爾納懷疑是給帕梅拉看牙的牙醫幹的,後來還發現了作案現場。由於緊接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了,英美是盟友關係,維爾納必須要離開這裡,不然就有可能被日本人抓起來,因此案件沒有再繼續追查下去,就成為了懸案。」

  後來,還有一本小說叫《午夜北平》以此為題材,專門寫了這件事,王蘭順說他看了這本書,與檔案記載相差不大。

  五百年風雲後

  由高地變窪地的古觀象臺

  從斯諾曾住地出來,大家跟著王蘭順老師的步伐繼續實地尋訪,下一個目標便是位於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的古觀象臺。

  「元大都的城牆不包磚,是土城牆,如果到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去看,我們會看到一溜土埂,那就是過去元大都城牆塌了以後形成的土坡。所以古觀象臺西北側還有一塊地兒叫黃土大院,有人考證說那個地方大大的土坡可能就是元大都城牆塌了以後形成的。也有人說元代的時候郭守敬在那搞過一個司天台從而形成高坡,說法不一。」

  北京古觀象臺建於1442年(明正統七年),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臺。1279年(元十六年),郭守敬等在今建國門觀象臺北側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為北京古觀象臺最早的溯源。明正統七年在元大都城牆東南角樓舊址上修建觀星臺,放置了渾儀、簡儀、渾象等天文儀器,並在城牆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後來又增修了晷影堂。

  1644年清政權建立之後,改觀星臺為觀象臺,並接受湯若望的建議,改用歐洲天文學的方法計算曆書。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6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紀理安設計製造了地平經緯儀。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國傳統的渾儀再造一架新的儀器,命名為璣衡撫辰儀。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德、法兩國侵略者曾把這8件儀器連同臺下的渾儀、簡儀平分,各劫走5件。法國將儀器運至法國駐華大使館,後在1902年歸還。德國則將儀器運至波茨坦離宮展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儀器於1921年裝運回國,重新安置在觀象臺上。

  辛亥革命後,觀象臺改名為中央觀象臺,1927年,紫金山天文臺籌建,古觀象臺不再作觀測研究,於1929年改為國立天文陳列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進逼北京,為保護文物,民國政府將置於臺下的渾儀、簡儀、漏壺等7件儀器運往南京。如今這7架儀器的真品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臺和南京博物院,現在在觀象臺中看到的渾儀和簡儀都是複製品,

  古觀象臺一直是北京地區重要的天文觀測場所,跨越500年的漫長歷史。隨著北京城市的發展,如今的古觀象臺早已經淹沒在高樓大廈之中,根本不具備觀測星空的條件。可是作為珍貴的歷史遺蹟,北京古觀象臺依然被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小就住北京站東片區的吳先生回憶,小時候在古觀象臺一帶爬土城牆的時候,站在高地看過去可以把北京城看得清清楚楚,但現在,從古觀象臺的院子向外看去,四面全都是高樓大廈,再也看不了那麼遠了。「這邊兒成了『盆景』了!」王蘭順老師也打趣道。

  大家感慨,就連小時候能聽得很清楚的北京站整點鐘聲,如今似乎也不那麼清晰了,得豎起耳朵才能模糊地分辨出一點點聲音。

  遺憾和失落的情緒雖無法避免,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總有些東西消逝在時間和變遷裡,走過它,記住它,也許是紀念它最好的方式。

  文/本報記者 雷若彤

相關焦點

  • 打卡「深圳印跡」 留下創意種子
    上圖:「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 下圖:觀眾在打卡點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圳印跡」。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作為首個聚焦深圳藝術文創的大型展覽,「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開幕式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136件文創作品,不僅記載了深圳文創藝術發展的歷史,同時也記錄了深圳文化藝術事業的脈絡,從相對單一的文創表達到多樣豐富的文創形式,觀眾可以從這些創意四射的作品中,感受到深圳創新的城市形象和氣質。
  • 南亞人在香港:自我打拼生生不息留下多樣印跡
    南亞人在香港:自我打拼生生不息留下多樣印跡 2008年09月05日 01: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南亞人在香港工作生活,留下了很多歷史文化印跡,例如位於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的錫克廟,跑馬地的印度廟等,有了這些精神殿堂的撫慰與自我的打拼,南亞人在香港生生不息。  南亞人在香港,主要有兩個聚居區,在香港的灣仔、跑馬地,圍繞著兩個宗教場所,居住著一批南亞人;在九龍的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等地,則是在港南亞人的另一個群居地。
  • 兩位老杭州合著《西湖印跡》,挖出我們不知道的西湖故事
    《西湖印跡》則從歷史文脈、名人履痕、湖山遊蹤三個板塊,以別具個性的影像和文字描繪了與西湖歷史相關的人、事、物,講述西湖的前世今生。全書展示了170幅攝影作品,大到各類名人故居、石碑遺蹟,小到親水平臺的旗杆石、湖濱石階上的魚紋雕飾,均以獨特的視角顯現,表達出不同於一般旅遊圖冊的「西湖印象」。
  • 梳理40年深圳文創歷史,這些作品留下「深圳印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作為首個聚焦深圳藝術文創的大型展覽,「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開幕式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三樓的展廳入口處設置了「深圳印跡」打卡點,觀眾們可以在留言本上與展覽互動,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圳印跡」。留言本裡有觀眾寫下的新年願望,有觀眾對展覽的評價,還有觀眾獻上了自己觀展深圳印跡後的手繪等。積澱城市文化,定格城市印跡,朱德才坦言,看到展覽全貌感到震撼。這些作品中,不乏受到熱捧的爆款文創產品。比如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城市藝穗節,聯合日本插畫家設計了一系列文創產品。
  • 中國鐵道旅行社北京站旗艦店開業了!
    中國鐵道旅行社北京站旗艦店開業了!地址:東城區老錢局胡同16號諮詢報名電話:51831886我們就在這裡(本店的坐標):東城區老錢局胡同16號我們位於北京站對面的北京鐵路辦事處一層。緊鄰北京站,恒基中心,中糧廣場,中國海關。
  • 大帽山遺址 :留下南島語族的原始印跡
    從東山縣東門嶼發現的史前太陽紋巖畫遺蹟和大帽山貝丘遺址等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上,都有著與南島語族居民相類似的文化和生活印跡,從而說明大帽山文化同樣屬於早期的南島語族文化之一。從東山縣東門嶼發現的史前太陽紋巖畫遺蹟和大帽山貝丘遺址等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上,都有著與南島語族居民相類似的文化和生活印跡,從而說明大帽山文化同樣屬於早期的南島語族文化之一。
  • 寧波:抗戰印跡遍布浙東大地 暑假帶孩子追尋紅色印跡
    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份份珍貴的文件、一件件斑駁的兵器、一座座安靜的院落,崢嶸歲月給寧波留下了珍貴印跡,市委黨史研究室普查結果顯示,寧波共有抗戰遺址165個,超過了全市革命遺址總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紅色印跡值得一看。」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員不遺餘力地吆喝著,在他們看來,這些紅色印跡值得大人帶上孩子一起去觸摸。  被稱為「浙東小延安」的梁弄,弄堂彎彎,流水潺潺。
  • 草埔東片區將設兩社區
    【本報訊】(記者金湧翁惠娟)位於原「二線」插花地,因矛盾交織導致積重難返的東曉街道草埔東片區,新年伊始謀求「大變臉」。昨天下午,羅湖區領導上門鎖定7大難題,拿出一攬子解決辦法,讓片區百姓吃了「定心丸」。
  • 回顧倉山領事館,重溫歷史時代印跡
    回顧倉山領事館,重溫歷史時代印跡 > 1845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福州的大門, 隨著《南京條約》的籤訂, 中外交往逐漸增多, 不同國家的人來到這裡, 並留下了自己國家的印記
  • 解讀北京站至北京西地下鐵路
    除此之外還有 :成灌鐵路穿過都江堰市區的離堆支線 , 地下線路長 5.96 公裡 , 該線三個車站迎賓路站、李冰廣場站、離堆公園站均為地下車站成綿樂城際鐵路雙流機場段、鄭許城際鐵路新鄭機場段、海南東環鐵路美蘭機場段、長吉城際鐵路龍嘉機場段等。所以鐵路地下化是一個完全正常的並且很普通的事情。
  • 男人躺過的床單和枕頭,為何會留下黃色印跡?營養師帶你揪出兇手
    結果卻發現,同樣的枕頭套,男人的枕頭套破舊得更快,男人躺過的床單即使清洗的再多,總是留下黃色的印跡?有時候女人就感覺無法理解,為何男人躺過的地方總是留下印跡?同時購買的枕頭套,自己的枕頭套還是好端端的,而男人的枕頭套已經快要到了報廢的地步。不能再成對的枕頭套,扔掉可惜,不扔就有點不太好看。
  • 山東諸城陸續恢復名人故居古蹟 - 旅遊文化 - 中國旅遊新聞網
    臧克家故居、王統照故居、韓信壩舊址,這一個個曾在歷史上留下印跡的文化符號,將在名人輩出的諸城大地一一再現。目前,山東省諸城市恢復名人故居、名勝古蹟工程全面啟動。  諸城歷代名人輩出,湧現出了張擇端、臧克家、王統照、劉大為等一大批文學藝術家,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名人現象。
  • 2019北京站|ADEX 海洋嘉年華開展,細數大海的無限寶藏!
    15 年前,ADEX 在北京首次亮相,今年是 ADEX 亞洲潛水展北京站的第 6 屆慶典。7月12 日至14日,ADEX 海洋嘉年華北京站將與復興創展和國葉文化合作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ADEX 亞洲潛水展不僅是一個潛水類的博覽會。
  • 這段長城刻滿了字,遊客為何要留下「印跡」?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需要,遊客才不惜金錢,不惜時間也要來景區看一看玩一玩,也才會有遊客在景區的三令五申下,還屢屢犯禁,攀爬、塗鴉、觸碰,非要留下自己不光彩的「印跡」。而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明令禁止、嚴懲不文明行為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景區恐怕還要從滿足遊客需要上入手,在管理和技術、服務上多動腦子,多下功夫。
  • 被稱為「好客山東」的山東省,究竟誕生了多少千古名人?你知道嗎?
    山東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在金代之前,山東是一個地理概念,泛指崤山、華山或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直到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後,金朝在山東區域設置了山東東、西路統軍司,才讓山東一詞逐漸變為行政區劃的名稱。而直到明朝時期,才基本奠定了現代山東省的版圖範圍;到了清朝後,行省制度的推行,改明代的山東布政司為山東省,才使得"山東"一詞變為該區域的專名。
  • 東海岸超1177畝濱海遊樂商住綜合片區來了!
    近日,汕頭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一則公示,關於《汕頭市東海岸新城新溪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修編——D組團東片(LH—02201控制單元東片)》(草案)批前徵詢意見公示。,融合濱海遊樂、居住服務、商業配套、城市景觀功能為一體的濱海遊樂商住綜合片區。
  • 北京站地區距離長安街只有數百米,但是感覺卻比較遠
    北京行政區劃地圖上面的北京站地區從北京站地區附近的地圖中可見,北京站地區最主要的道路就是北京站東街和北京站西街,其中北京站東街是一個東西向的道路,北京站西街是一個北京內城中少有的斜街距離長安街370米的北京站東街
  • 北京站東至天壇體育場新開公交專線,回龍觀也有好消息
    2.新開專131路首末站:白各莊公交場站-霍營公交場站中途設站:白各莊公交場站、白各莊小區、白各莊新村西區、白各莊新區南、白各莊南、龍錦苑東一區北門、霍營西路、霍營西路南口、華龍苑北裡北門、霍營鄉、華龍苑南裡北門、地鐵霍營站東、霍營公交場站。
  • 日本水泥路面驚現青蛙印跡 網友:發生了什麼?
    近日,一張水泥路面出現清晰青蛙印跡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引來網友紛紛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本一條人行道水泥路面竟然出現了疑似青蛙形狀的印跡,有好奇的網友拍照之後上傳到網絡,迅速走紅,並引來超過6萬名網友討論其成因。這隻青蛙究竟遭遇了什麼?為什麼會留下這個印記?
  • 商丘處處留下包公深深印跡
    巡察古城賑民鍘奸 豫劇傳承包公精神商丘處處留下包公深深印跡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如今,商丘市在包公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人的精神指引下,湧現了中國好人李學生這樣的平民英雄典範。「15年來,捨己救人的李學生這個名字在商丘大地上傳頌,他驚鴻一躍讓生命化成永恆精神生生不息。」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鄉中華樓小學總務主任王廣正這樣向筆者介紹道。中華樓小學是李學生兒時就讀的學校。近年來,由李學生等英雄模範人物引發的「商丘好人」現象不斷升溫,形成了弘揚正氣、催人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