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校長推薦:
FC-31的問題恰恰在於他中型機的身板,而不在於他的隱形技術。
今年是珠海航展年,範堡羅航展也將於7月盛大開幕,雖然展位費趕得上北京房價,不過風博士覺得沈飛仍然會帶上FC-31模型去參展,珠海航展上沒準還有飛行表演。
想去看嗎?放心,你肯定買不到票的……
作為沈飛自行研發,一直得不到國家承認(也有消息說2017年國家給了殲-31的編號)的FC-31,一開始就定義為外貿產品,試圖在國際市場上和F35爭奪第三世界國家。
隨著我國航母的陸續下水,電磁彈射技術和電磁炮技術開始突破,FC-31又琢磨著作為航母艦載機的備選方案,一時間好像名花有主,齊天大剩嫁人可喜可賀。
呵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今天風博士就為大家剖析一下這款步肥電後塵的國產低檔戰鬥機。
事先說明,雖說是國產的,風博士噴起來絕不留情面!
✎中型機陷阱
FC-31是一款有脾氣的飛機,所以結果可能不會太好。為什麼?
這裡風博士要引入一個概念,叫做「中型機陷阱」,反過來也可以說是飛彈的崛起。
在越南戰爭之後,雖然沒有機炮不行,但機炮已經不再是主角,無論是中美蘇都把空軍建設的重點放到空空飛彈上來。這與當年動不動就是幾門沒良心炮的光景是大不一樣。
▲F-8是美軍最後的機炮戰鬥機,越戰證明了他的過時
當飛彈確立自己的地位之後,空戰就緊密的圍繞著飛彈展開,誰的雷達遠,誰的飛彈狠,誰就佔得先機。
顯然,重型機雷達大,飛彈多,航程遠,電子戰能力強,實戰中碾壓輕型機。從新世紀發生的局部衝突看,除了美帝吊打小學生的例子,比較公平的空戰中,重型機無一例外吊打輕型機(殲-10這種變態除外,有空另文詳述)!
比如非洲之角空戰,衣索比亞的Su-27對陣厄利垂亞的Mig-29,無論是中距離對射還是近距離格鬥,哪怕是菜雞互啄拼到油燒完,Mig-29也沒有一絲機會,被剃了光頭(5:0)。
同樣,為了壓制巴鐵的F-16和FC-1機群,印度引進Su-30MKI,不究其他,僅雷達探測距離一項,就算巴鐵換上最新的AN/APG-68,也和Su-30差了一倍多(400公裡對150公裡)。
▲印度Su-30MKI的雷達有「老花眼」的諢號,看不清不假,看得遠更不假
事實證明,三代機以後的設計,要麼是重型機,要麼是低成本輕型機,戰鬥力打個折扣,成本還接近重型機的中型機就被稱為「陷阱」。
簡單來說,原計劃戰力接近重型,價格接近輕型;現實戰力接近輕型,價格接近重型。——橫豎就是個坑好嗎!
▲很明顯FC-31比Su-27小了一圈
到了四代機這個層面,FC-31中型機的定位那就更尷尬了!一方面是戰力和殲-20有著本質差距(所以落選了),另一方面是價格不比殲-20差多少(研發成本極高)。
事實上,F-35號稱低成本戰鬥機,現在卻已經突破1.1億美元(日本版5億),F-22也才1.43億,這其中的貓膩就是一直居高不下的研發成本!
隨著訂單削減,平攤下來這價錢就非常貴了。如果美國人預知未來的話,不知道會不會重新選擇那隻「肥狗」。
▲雖然性能略差,好歹價錢便宜
在價錢沒有倍差,性能有代差的情況下,如果你是空軍領導,你是選擇裝備一水的殲-20還是要「肥電」?
所以空軍網紅@徐勇凌 建議海軍大量購買FC-31。
✎艦載機之爭
競爭空優戰鬥機是沒戲了,FC-31能不能成為艦載機呢?很多支持者的理由竟然是,殲-20太大太重,不適合滑躍航母。
真的嗎?
去年建軍節閱兵的鏡頭,請問殲-20比殲-16要大嗎?
既然殲-16可以上艦,那殲-20自然毫無問題,不僅如此,殲-20推重比更大,速度更快,是足以和F-22抗衡的制空戰鬥機,如果拿來揍F-35這種半吊子貨,根本就是屠殺。就像埃厄空戰Su-27打Mig-29一樣!
相反,倒是FC-31太小啦!因為四代機都是彈艙設計,而FC-31的身板決定了他的彈艙絕不可能太大!
請看對比:
▲F-22彈艙全開
▲F-35彈艙全開
▲殲-20主彈艙展示
△對比圖
不用什麼數據對比,僅僅是肉眼就可以分辨,殲-20的彈艙深而且長,可以容納關鍵的反艦彈藥!F-22隻考慮了AIM-120系列,導致對地能力上有缺陷,後來居上的肥電屬於戰鬥攻擊機,所以彈艙非常深入。不過裡面掛上反艦彈藥之後,就沒法掛空空飛彈了(殲-20有側彈艙)。
尷尬的FC-31呢?身板小彈艙淺,綜合了美帝兩款作品的缺點,即便變胖了的2.0版仍然沒能挽回什麼。
FC-31改進版之所以要放大機身,明顯是感覺到彈艙無法容納大型彈藥的尷尬,但是無論你怎麼改,一定不可能超過殲-20的容量,因為你的體積就在那裡!
中國海軍航母編隊不僅僅需要防空截擊機,也需要攻守兼備的對艦攻擊機,FC-31上艦可以做什麼?
對空?你續航才1250公裡,需要頻繁起降;反艦?你打算外掛彈藥嗎!那一點體積小巧帶來的空間節省遠不如隨之而來的麻煩貴。
如果解決不了反艦彈藥的問題,帶你還要額外帶上殲-16作為攻擊機,那我還不如直接帶殲-20了。
在艦載機選擇輕型還是重型的問題上,蘇美都給了我們完美的答案,蘇俄選擇Su-33,美國在「省錢」拋棄F-14後,選擇讓F-18增肥。
▲超級大黃蜂和大黃蜂根本就是兩種飛機了
有鑑於此,海軍網紅@尹卓 建議空軍大量採購FC-31。
✎外騙狗大戶
我軍歷史上,空軍和海航通常是搶裝備,像今天這麼謙讓的,確實是頭一遭。國內「狗不理」,那就賣國外吧。
嗯!這世上有很多條路,這條是死得不能再死的路。
不錯,中國飛機賣到過很多國家,也算是全球暢銷貨,但大多數買主是亞非拉國家,家底不厚。
比如孟加拉空軍這種,買殲-10都摳摳搜搜的,你讓他去買四代機,那簡直是要了親命啊!
這些國家本來就不指望對抗國際警察,買來的東西主要是防備鄰居用的,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不可能有動機去升級自己的空軍裝備。除非有一些國家打破平衡,比如新加坡引進「豹2」之後,東南亞迅速掀起了三代坦克熱,中國的VT-4就給賣到泰國去了。
這麼說來,這個事情需要有人帶頭?誰呢?
印度是世界第一,不過他肯定不會買。沙特更不用說了,根本看不上。埃及?阿聯?澳大利亞?都不太靠譜。
略微靠譜點的也就是阿爾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只是有「中型機陷阱」在那,他們願不願意花大筆的銀子去買一款縮水四代呢?恐怕不太可能。
特別是巴鐵,要壓制印度的重型戰鬥機群,最好的武器就是殲-20,而且中巴關係這麼鐵,難說巴鐵沒有那麼點想法。咱兩什麼關係,大哥你就半賣半送了吧!
反正兩種飛機價錢也沒有性能上差的那麼多,對吧?
✎敢問路在何方
沈飛自行研發的FC-31,其背景是在三代機、四代機全部被宋總師拿走以後,保證沈飛人才不斷檔,能力不消退而搞出來的「高低搭配」。
錢肯定是花了不少,但東西呢?還比不過肥電。
如果這款飛機就此毫無出路,不僅國家要蒙受損失,軍迷朋友也不會答應。
所以風博士鬥膽,給沈飛謀劃一個出路。
FC-31的問題恰恰在於他中型機的身板,而不在於他的隱形技術,如果解決好這個問題,搞出一款低配版重型機投向市場,是絕對可以大賣的。因為確實有不少國家需要這麼一款飛機壓制F-35。
這麼看來,路已經在腳下了!
沒錯,蘇-57!作為全球首款不隱身四代機,蘇-57算是俄羅斯悲劇,但他的價錢確實是便宜的!
如果把FC-31的技術經驗和這款重型機結合起來,不僅解決了FC-31上面的問題,還可以收回部分投資。而且有了印度這樣優秀的接盤俠,說不定還能賺回來不少。
沈飛保證了自己的人才不斷檔,又沒有浪費國家投資,俄羅斯發展出自己的四代機,印度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十全九美,豈不皆大歡喜?
唯一的問題是,FC-31的老坑沒填,沈飛又要挖新坑……
世界越來越亂,中國越來越旺,
和校長一起浪一浪,約不約?
ID:txjxz034,校長等你
本文是風博士為《蔣校長精選》獨家撰稿,版權所有!
查看「河蟹」好文,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蔣校長App
差一點↑我們就擦肩而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