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為世界第一海上力量的美國海軍選出一個弱項,那麼巡洋艦或許是當前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儘管目前美國海軍現役巡洋艦數量甚至超過了很多國家海上力量大型水面戰艦的數量總和,但限於現役唯一一型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自身的問題,以及美國海軍新的發展規劃與「提康德羅加」級設計和任務能力的衝突,目前美國海軍在巡洋艦方面的短板正在日漸顯現。為解決這一頑疾,美國海軍將投資2億美元用於新一代巡洋艦的前期研發。按照目前美國海軍的規劃,新一代巡洋艦將在2021年撥款4640萬、和2022年撥款1500萬美元。如果這一計劃進展順利,美國海軍將有望在十年後獲得新一代巡洋艦的首艦。
□「提康德羅加」級是目前美國海軍唯一一型現役巡洋艦,但該艦目前已顯老舊、剩餘服役期限也不長,已經需要替換
目前,美國海軍仍然有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役,但多數已經服役期過半。其中,艦齡最長的「邦克山」號到今年已經進入第34個服役年頭,艦齡最短的「皇家港」號也已經服役25年。作為對比,與「提康德羅加」級同期建造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和「佩裡」級護衛艦,早已從美國海軍中退役。「提康德羅加」級的另一個問題在於缺乏升級空間。「提康德羅加」級的艦體設計基於「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其滿載排水量不足萬噸、艦體空間容積有限、結構不甚合理。同時,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作戰系統過於老舊,進行升級性價比並不高,且在數位化和隱身設計方面的先天缺陷無法克服。從單艦作戰能力方面來說,「提康德羅加」級並不比「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更強,其「宙斯盾」系統版本甚或還不如「阿利·伯克」級Flight 3型,這意味著「提康德羅加」級無法使用新一代的武器和裝備。
□「邦克山」號巡洋艦(CG-52)
而對於不斷老化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美國海軍早就打算以新型巡洋艦取而代之。2001年,美國海軍提出新一代主戰艦船計劃,其中即包括建造19艘新一代巡洋艦的CG(X)項目,但該計劃由於需求變化和技術難度過高,最終於2011年流產。2018年7月9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文章聲稱美國海軍將重啟CG(X)項目,但其後該消息並沒有下文。從目前美國海軍的計劃來看,新一代巡洋艦可以視為CG(X)的再次重啟,但與CG(X)項目的立項時機相比,目前美國海軍面臨的實際威脅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同時技術上的革新也為新一代大型水面戰艦的研發創造了新的條件。特別是「朱姆沃爾特」級和「阿利·伯克」Flight 3型兩種戰艦,其技術基礎能夠很好地成為新一代巡洋艦的設計基礎。
□「阿利·伯克」Flight 3型技術先進、符合美國海軍需求,可以視為新一代巡洋艦的技術來源之一
CG(X)計劃在「朱姆沃爾特」級的艦體基礎上進行設計,這一打算確實有其合理性。「朱姆沃爾特」級雖然是一種以對岸火力支援為主要任務的戰艦,但該艦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信息化因素,方便容納和升級傳感器。同時,「朱姆沃爾特」級艦體空間大,能夠兼具同時兼容巡洋艦所必須的武器系統、作戰系統和指揮系統。在為去除火力支援作戰的一些不必要的設備、重新設計艙室後,「朱姆沃爾特」級的艦體還能進一步擴容,可以為後續升級預留空間,這能夠確保以此為基礎設計的新一代巡洋艦能夠確保較長的服役期限。另一方面,「朱姆沃爾特」級採用全電動力系統,動力系統效率更高、供電能力更強,因此也適合用於新一代巡洋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可作為美國海軍新一代驅逐艦技術來源的另一種戰艦是「阿利·伯克」Flight 3型驅逐艦。「阿利·伯克」Flight 3型預定採用AMDR多功能S/X波段相控陣雷達系統,該雷達系統不但天線尺寸更大,而且處理能力更強,很適合用於艦隊防空指揮艦。而「基線」9版本的「宙斯盾」系統,則能夠在全面提升作戰能力的同時還使得「宙斯盾」系統具有了反導作戰能力,這很符合未來美國海軍對巡洋艦任務的定位。「阿利·伯克」Flight 3型事實上可以看作是美軍新一代巡洋艦的技術前置階段,也就是說雖然「阿利·伯克」Flight 3型暫時停止發展,但目前為「阿利·伯克」Flight 3型所開發的技術,基本上都可以用於新一代巡洋艦的研發。
□從艦體平臺規模,能顯著地看出「朱姆沃爾特」級和「提康德羅加」級的差異,很顯然「朱姆沃爾特」級的平臺規模很適合用來設計新一代巡洋艦
對於美國海軍來說,以「朱姆沃爾特」級的艦體配用「阿利·伯克」Flight 3型的艦載設備、並根據巡洋艦的任務特性進行部分修改,能夠讓美國海軍很快獲得一種新型巡洋艦,其綜合性能也不會太差。但這個方案同樣存在很多問題。2月3日,美國代理海軍部長託馬斯·莫德利聲稱美國海軍需要重新配置其水面作戰力量,而按照之前披露的發展規劃,美國海軍到2034年時現役艦船總計將達到355艘艦船,其中巡洋艦和驅逐艦總計將達到104艘。目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現役和列入建造計劃的數量為71艘,加上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未來十年內美國海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總計為93艘,若再算上「朱姆沃爾特」級為96艘。這一數量距離104艘的目標還有一些差距,因此在增加「阿利·伯克」級或後續型號驅逐艦的建造數量的同時,新一代巡洋艦的建造數量可能也將達到與「提康德羅加」級持平的水平(算上已經退役的「基線0」和「基線1」型,「提康德羅加」級總計建造了27艘)。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造型的確頗具科幻元素
但考慮到「阿利·伯克」級首艦到明年已經服役期滿30年、且美國海軍還在打算封存一部分瀕海戰鬥艦、同時新一代護衛艦建造計劃又遲遲不能敲定,到2034年時美國海軍可能面臨「阿利·伯克」級早期批次面臨退役或封存、中型水面戰艦數量不足、新一代巡洋艦又沒有完成建造計劃的局面,這可能導致屆時一方面美國海軍未能守住355艘艦船/104艘巡洋艦和驅逐艦這個基本目標,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擴大巡洋艦的建造數量規模來填補空白,這種「老坑填不上、新坑越挖越大」的局面或許將對美國海軍下一代巡洋艦的建造產生諸多幹擾。
□「阿利·伯克」級早期批次不但建造時期早、服役時間長,而且系統較為老舊,升級較為困難。到2034年時,或許將面臨退役
另一方面,來自外部的壓力對於美國海軍的影響,也將對美國海軍新一代巡洋艦的發展產生影響。目前,美國海軍的作戰重心正在從「由海到陸」的幹涉型行動轉向高強度正規海上力量間的對抗,這就導致美國海軍對巡洋艦的定位和應用必然會「回歸傳統」。因為全球範圍內新一代萬噸驅逐艦增多,美國將新一代萬噸級驅逐艦視為前所未有的威脅。從設計上來說,新一代萬噸級驅逐艦的無論是火力、傳感器、隱身能力還是作戰系統設計都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綜合射頻系統的應用更是將當代水面作戰艦船的信息化標準提升了一個檔次。從技術水準來說,單純結合「朱姆沃爾特」級和「阿利·伯克」Flight3型的技術仍然難以與新一代萬噸級驅逐艦抗衡,這或許將讓美國海軍被迫選擇另起爐灶,然而這又將導致美國海軍獲得新一代巡洋艦的時間點進一步錯後。
□美軍「羅斯」號阿里·伯克級驅逐艦進入黑海
總之,目前美國海軍雖然對新一代巡洋艦需求迫切,但在面臨內部換裝壓力、時間過於緊迫、外部挑戰升級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的新一代巡洋艦發展計劃必然不會一帆風順。而如果再考慮到項目競標需要時間、預算撥款可能受到阻力、美國國內造船行業退化等問題,新一代巡洋艦對於美國海軍來說難免會成為鏡花水月。這不僅僅將影響美國海軍作戰能力的提升和裝備的正常更新換代,甚至還將影響到美國海軍未來的戰略部署。因此,美國海軍的新一代巡洋艦計劃到底能否如期進行,實在是難以打包票。或許,在反覆折騰之後,美國海軍新一代巡洋艦計劃又將重蹈CG(X)項目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