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牛家族!蜀漢丞相,東吳大將軍,魏國司空

2020-12-16 縱橫五千年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劉備、孫權在亂世中脫穎而出,成就一方霸業,鼎足三分。但如果說三國中哪個家族最牛,恐怕這三家都排不上,因為曹、劉、孫只能在稱霸一國,但有一個家族,卻能在三個國家中立足,且地位顯赫,位居三公之職,在三國歷史發展中有著重大作用。這是哪個家族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其實看標題就能知道,這就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家族,他是蜀漢丞相嘛!其實琅琊諸葛氏也算是兩漢時期的名門望族,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在西漢時期,曾擔任司隸校尉,以剛正不阿聞名天下。諸葛亮的的父親諸葛珪也做過泰山郡丞,但早年過世,因此諸葛亮兄弟由叔父諸葛玄撫養長大。後天下大亂,諸葛玄率家眷避亂荊州。

諸葛亮兄弟三人,大哥諸葛瑾,三弟諸葛均。200年,26歲的諸葛瑾在孫權的侄女婿的介紹,投靠孫權麾下,深得孫權器重。此時已經19歲的諸葛亮寄居荊州境內,既不想投靠親戚劉表,也無意投靠孫權,每日「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直到劉備的出現。諸葛亮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劉備稱帝後,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領司隸校尉。劉備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自223年至234年,諸葛亮掌握蜀漢政權長達11年。但他並沒有像歷史上的那些權臣那樣,大權獨攬,欺凌君主,謀權篡位,反而勵精圖治,鞠躬盡瘁,為蜀漢政權嘔心瀝血!

說完諸葛亮,再說說他的大哥諸葛瑾。諸葛瑾雖然是文學見長,但他一直參與東吳的軍事行動,如徵討關羽,抵抗劉備。之後,更是一度奉命鎮守荊州,與曹魏大將曹真交戰,絲毫不落下風。孫權稱帝後,諸葛瑾被封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東吳的軍職與其他國家不同,最高為上大將軍,陸遜擔任,第二為大將軍,諸葛瑾擔任。也就是說諸葛瑾在孫權稱帝後,是東吳軍隊中的二號人物。

孫權晚年,性情暴躁,經常誅殺大臣,但諸葛瑾為人謹慎,依然得到孫權的信賴,得以善終。孫權臨終前,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奉命輔政,實際掌握東吳政權達1年的時間,但後被東吳宗室誅殺。

除了蜀漢丞相、東吳大將軍外,諸葛家族在曹魏還有一位大人物,他就是諸葛誕!諸葛誕也是諸葛豐的後裔,是諸葛亮的族弟。與諸葛亮兄弟不同,諸葛誕一家並沒有南遷,而是留在北方。255年,毌丘儉起兵造反,諸葛誕第一時間傳遞消息,並參與平叛,因此被封為徵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成為節制一方的地方大員。

257年,朝廷下詔升諸葛誕為司空,位列三公,但諸葛誕知道這是司馬昭的計策,想削去他的兵權,於是他在淮南舉兵造反,但很快被平定,諸葛誕被殺。不過諸葛誕十分得軍心,手下數百親兵無一人投降,甚至說道「為諸葛公死,不恨」。諸葛誕雖死,不過他的後裔在東晉時候,還位居高位,參與輔政,家族十分興盛。

對於諸葛三兄弟在當時地位,東吳史官韋昭曾評論道:「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此外《世說新語》也論述道:「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所以說諸葛一門是三國時期最牛的家族,一點也不誇張!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相關焦點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其中,第一位李豐袁術的部將,在東漢末年被曹操擊殺;第二位李豐是魏國大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李豐參與了廢黜司馬師的謀劃,因為事情敗露,所以被司馬師除掉;第三位李豐是蜀漢大臣李嚴的兒子,也即為蜀漢效力。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
  • 每日三國英雄志092-東吳昭武將軍韓當
    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君主。韓當年輕時就長於弓箭、騎術,外加膂力過人,是名猛將胚子。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孫堅跟隨自己的同鄉、名將朱儁擔任佐軍司馬討伐黃巾。韓當因勇猛而為孫堅所賞識,追隨他四處徵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陷陣擒敵、屢立戰功。後被任命為別部司馬。
  •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姜維與東吳為何不派兵回援,致蜀漢滅國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諸葛瞻並沒有在阻擋住鄧艾的進攻,最終蜀漢最後的防線綿竹失守,都城成都,徹底暴露在鄧艾的兵鋒之下,那麼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蜀漢大將軍姜維與東吳方面為何沒去救援成都?小百科在這一一位大家分析下來。
  • 一門分三方 三方皆位極人臣 三國中權勢最大的家族
    在三國當中,很多人都是知道那個蜀漢的丞相諸葛亮的,然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諸葛亮所在的諸葛世家在整個三國中,可以算是整個三國中權勢最大的家族了。可能有人就會說,諸葛亮不過只是一個蜀漢的丞相,為什麼說他的家族是權勢最大的家族呢?
  • 每日三國英雄志022-東吳安國將軍朱治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東吳將領、重臣、三朝元老。朱治年輕時非常有才學,曾在本縣擔任縣吏,後來被察舉為孝廉,州裡徵辟他為從事。中平元年(184年),孫堅擔任名將朱儁的佐軍司馬,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批將士,隨從朱儁參加黃巾平定戰。就在此時,朱治開始跟隨孫堅南徵北戰,與他同時進入孫堅軍中的還有程普、黃蓋、韓當等人。
  • 三國權勢最大的家族,抬手間可覆滅三國,最後布局卻被司馬家所破
    而魏蜀吳三國爭戰多年,最後卻被司馬懿家族奪取了勝利果實。其實當時還有一個家族,比司馬懿家族更有希望坐上最後的帝位,這個家族在魏蜀吳三國,掌握巨大的權利,如果他們願意,隨時可以覆滅三國的政權,這個家族就是諸葛家族。
  • 歷史上第一位太師、丞相、大將軍、司空等高官分別是誰?
    說起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大家肯定會如數家珍一般,然而要是讓大家說下中國自古以來第一位太師、大將軍、丞相等人是誰,恐怕沒有幾個能回答上了吧。第一位丞相:商湯時候就有相的稱呼,當時伊尹為右相,仲虺為左相,他們二人是並列第一名,具體到丞相的稱呼是秦武王時期,樗裡疾是第一位丞相。第一位相國:漢高祖劉邦設立的職位,第一人是蕭何,原來蕭何的職位是丞相,後來改稱相國了。
  • 三國中佔據2/3天下的魏國為什麼不去主動攻打蜀國,而是常被攻打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個國家最強大的無疑是雄踞中原一帶的魏國,可以說三分天下有其二,讓魏國擁有對蜀漢和東吳的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在整個三國期間,不僅對東吳發動的戰爭少之又少,對他主要的對手蜀漢更是主要以防守為主,無論是諸葛亮主政時期還是姜維主政時期,在大多數情況下竟然是實力弱小的蜀漢主動發起攻擊,雙方的戰略態勢竟然與自身的國家實力相反,看上去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三國中姓鄧的將軍很少,但都是人中龍鳳!
    三國是一段動亂史,從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180年東吳滅亡三分歸晉朝,百年間群雄割據,漢朝名存實亡,岌岌可危。但亂世出英雄,由於眾多名將紛紛登場,造就了三國這段傳奇的歷史。什麼「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基本上很多姓氏都是名將輩出,今天咱們就看下三國中姓「鄧」的名將都有誰?但是三國中姓鄧的人很少,幾乎寥寥無幾,而可以稱為名將的更是不多。但三國中還是湧現兩位鄧氏大將,並且都是人中龍鳳!這二人是誰呢?第一位,魏國鄧艾。
  • 武廟七十二名將:蜀漢三位,東吳四位,良將千員的曹魏為何僅兩位
    諸葛亮唐武廟十哲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三國時期被選入武廟的名將不論是唐朝還是宋朝的武廟,三國時期的名將入選的都是九人。
  • 東吳軍中的四大統帥將軍,前兩位功成名就,後兩位卻徒有虛名
    前將軍位於四方將軍之首,擔任此職務的將領,其在軍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東吳歷史上曾有四位前將軍,他們都是東吳軍中的統帥,不過,這四位將軍最終的結局喜憂參半,其中兩人後來還投降了敵國。 東吳第一任前將軍是呂範,呂範雖然比不上東吳江表十二虎將,但其也算是東吳內部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 網友製作國產手機三國地圖,魅族是蜀漢?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憑藉名著《三國演義》的膾炙人口,三國成為了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曹操統一北方被封魏王,劉備入川建立蜀漢,孫權坐鎮江東號稱東吳,還有各方英雄豪傑曇花一現。
  • 三國殺各國家特點,魏國驚豔,吳國靈動,蜀國楚楚可人
    談到三國殺中的美女,三大勢力的美女各有各的風採。大魏美女的描繪偏重於冷色調,所以自然而然地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東吳美女們,往往遊弋於山川田野,色調生動活潑,洋溢著江南女子的水靈。蜀漢美女們,往往風頭被那些有著陽剛之氣的男武將們蓋倒,神情中往往有一種楚楚可人的氣息。大魏風姿:漢塞徵蓬胡笳成韻,洛水之濱羅裙搖曳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大魏的美女,那就只能是「驚豔」。
  • 龐統之死引發的骨牌效應,讓蜀漢成為魏國的甕中之鱉
    魏國和蜀國要打就在漢中打,魏國和吳國打就在合肥打,都未波及荊州這個三角緩衝地區,三邊關係都相對緩和。而關羽打破了平衡,荊州攻守易型,蜀國主要的戰略重心在漢中地區,上庸、江陵、公安等地區兵力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如若出兵而後戰役失敗,上庸三郡早晚易主,於是孟達拒絕了關羽出兵的要求。
  • 三國賺錢大計:曹魏屯田挖溝,東吳造船航海,蜀漢又靠什麼?
    二、東吳怎麼賺錢?一靠造船,二靠輸出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東獨特的地理環境,便決定了它將「造船業」確立為百年發展大計。眾所周知,江東最精銳的部隊便是它的水師。這是因為,在孫權「據長江以守江東」戰略之下,東吳只能大力發展造船業。
  • 三國六大文武全才:蜀漢得其一,東吳得其二,曹魏得其三
    三國時期名將和謀臣眾多,但是文能出謀劃策,武能領軍作戰文韜武略樣樣具備的全能之才卻也並不多見,今天就說一說三國六大文武全才:蜀漢得其一,東吳得其二,曹魏得其三。
  • 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誰的後代更牛呢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被後世並稱為「龍虎狗」,可見諸葛家族在三國後期的名氣有多大,同時期能與諸葛家族並稱的恐怕只有後來「三國歸晉」的司馬家族了。三國初期,諸葛家族的戰略絕對是最成功的:諸葛亮投蜀漢,成就一代名相;大哥諸葛瑾在江東官至太傅,深得孫權的信任;老三諸葛誕是諸葛丞相的堂弟,而且他得了「狗」的稱號,似乎不怎麼出名,但其實這裡的狗並非諷刺,而是「功狗」的意思,而且他的功勳絲毫不亞於大哥和二哥,在曹魏官拜徵東大將軍,屬於方面軍大將,並且與夏侯玄、鄧颺、田疇等人並稱「四聰八達」。
  • 祖父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自己年少勇冠三軍,鍾敬伯說他跨父軼祖
    在三國後期,魏國滅亡蜀國的過程中,蜀國雖然在後主劉禪的帶領下最後投降,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忠義的將軍。這其中就有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因此諸葛尚在官場上面一路順風順水,很快便成為鎮守一方的將軍。而諸葛尚也這樣跟在了父親身邊,成為了蜀漢軍中的一名將領。魏國伐蜀,死戰不退由於姜維的多次北伐無功,導致蜀漢國力疲憊,諸葛尚的父親諸葛瞻上表劉禪彈劾姜維,希望蜀漢能夠安定下來。
  • 東吳大將軍荊州牧丞相陸遜怎麼死的 陸遜墓在哪裡
    三國時期孫吳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年少喪父的他從小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長大。青年時期是一個遠近聞名,溫文爾雅的書生才子,可是歷史卻將他推向了政治舞臺,從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出世了。孫策死後,孫權繼任領導地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陸遜應召,成為孫權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