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運動,如何遠離運動性猝死?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為54.4萬。這個數字,遠遠高於自殺、交通事故和白血病引起的死亡人數,相當於每天近1500個人發生猝死,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原因猝死,並且搶救成功率不足1%。

現代人生活節奏變快,壓力山大,加上上班族工作繁忙,很多人將鍛鍊放在夜幕降臨以後。如夜跑、打羽毛球、健身等,而夜間運動猝死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防範猝死的發生呢?

夜晚如何安全運動

由於晚上的時間相對短暫,運動比較容易影響晚餐和睡眠。如果晚餐後一小時內開始運動,會讓餐後本應更多地分布在消化道的血液流向肌肉,導致消化不良。如果運動得太晚,人體的中樞神經會因運動處於興奮狀態,不利於睡眠。

經過日間忙碌的工作,人體機能下降,夜晚再去運動也不利於體能恢復。另外,夜間光線不佳,夜跑會增加受傷風險。

如果一定要選擇夜晚運動,時間不宜太晚。運動前1小時簡單補充碳水化合物,遵循科學訓練的原則,運動強度以中等強度為好,時間控制在30到60分鐘,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拉伸。

夜跑著裝應鮮豔一些,注意自身的安全,最好結伴進行運動鍛鍊,不要在偏僻的地方夜跑。

戒掉運動中的壞習慣

運動前不充分熱身。如果不做熱身運動,一上來就突然加大運動量,心臟就會受不了。充分的熱身活動,是讓心臟和各個器官有一個接受和準備的過程,無論你的身體平時有多麼的健康,這個環節一定不能忽略。

運動後馬上蹲坐休息。運動以後,特別是劇烈運動以後更應該做整理活動。否則,會因為馬上停止運動而出現意外。因為,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產生重力休克或猝死。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後應調整呼吸節奏,步行甩臂,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臟,加快體能恢復、消除機體疲勞。還要避免運動後立即進行冷、熱水浴,飽食後運動。

帶病運動。傷後、病後、身體不佳、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感冒發燒者參加運動時容易發生運動性猝死。如果最近身體很疲勞,最好減少劇烈運動,一旦感覺胸悶、缺氧、頭暈、背部放射性疼痛,應馬上停止運動併到醫院進行檢查。如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腦血管畸形、肥厚型心肌病等屬於運動禁忌範疇。患有感冒、急性扁桃體炎、麻疹患者愈後最好避免過早參加劇烈運動。

過分激動。運動性猝死與心理應激有關,情緒激動會增加心室顫動的發生率和激發冠狀動脈痙攣。激動、焦慮、憤怒等情感體驗掩蓋了超負荷下的身體疲勞,從而使已疲勞的機體沒有疲勞感,以致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超量運動、過分緊張、激動,超出身體承受限度而引發猝死。運動時,最好抱著娛樂的態度,不和人比賽、競爭,逞一時之強。情緒波動後也不宜做高強度體育鍛鍊。

預防運動猝死的措施

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自身狀況。運動性猝死發作突然、病程急、病情嚴重,很難救治,因此定期體檢、識別高危人群就是預防的關鍵。包括家族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以及猝死的病史;本人既往心臟病史,如胸痛、胸悶和昏厥以及有無病毒性感冒後心律失常等問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作為無創的診斷手段,可識別運動性猝死的高危風險,排除器質性心臟病。

科學生活,合理健身。科學的生活方式可大大減少猝死的機率:按生物鐘作息;強化三餐營養的均衡;學會主動休息,防止疲勞積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不吃高脂和高鹽類食品;進行健身運動時,要遵循循序漸進、全面性的原則;量力而行,避免過度運動和過度訓練。

運動時控制好靶心率。靶心率又叫「運動中適宜心率」,也就是在運動中用來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標準。當人們在靶心率範圍內進行運動時,既能收到最佳的鍛鍊效果,同時也能保證鍛鍊的安全性。非運動員運動時的靶心率應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齡)×85%為最佳。可以利用電子手環監測心率。

同時還應密切觀察運動時的各種體徵,如果運動中發生胸痛、呼吸困難、心慌、頭暈和極度疲勞等不適症狀,應停止運動。

運動是良醫,但只有科學的運動鍛鍊,才能減少運動性猝死的發生,更多地從運動中獲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怎樣遠離心源性猝死?益心舒膠囊提醒關鍵環節
    近年來,心源性猝死的報導可謂屢見不鮮,而這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壓力大、負擔重的中年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10萬人中就有41.84人因此病而喪命,因此,能夠益心氣、養心陰、活血化瘀以預防心源性猝死發生的益心舒膠囊,不止老年人需要,中年人同樣需要。
  • 我國每分鐘就有3人喪命心臟性猝死
    雖然疾病因素不可忽視,但不良生活習慣等猝死的誘發因素更應避免,只有及早樹立健康生活理念,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斬斷病源、遠離死亡,讓生命來日方長。■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陳姝近日,新華社記者徐勇和35歲的臺灣藝人高以翔相繼因心梗和心源性猝死而突然離世,讓人痛心,同時也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運動醫學專家給出解讀:不光這個不幸...
    27日中午,浙江衛視真人秀《追我吧》一紙白紙黑字的聲明顯示,醫院最終判定高以翔不幸離世的原因為「心源性猝死」。這個近年來因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流行而時有發生的病症,也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在節目組的聲明後面,網友們就《追我吧》專門選擇夜晚錄製,並且高以翔不幸發生時時間已經過了零點等細節,直指節目組「太過分」也登上了熱搜。到底夜間錄製是不是意味著風險更高?相對應的早已成為市民鍛鍊新風尚的夜跑是否也有隱憂?
  • 為何馬拉松頻繁死人 運動猝死非簡單運動過量
    11月18日,21歲的大學生參加馬拉松猝死的新聞讓人扼腕,一個「熱愛運動、體能充沛」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命喪運動?與此同時,北大、北師大等一批高校紛紛取消長跑項目……運動本身應該是給人帶來健康的,但為什麼會給熱愛它的人帶來傷害?在冬季寒冷的天氣條件下,如何能在鍛鍊的同時保證安全?
  • 演員高以翔錄節目時猝死 深夜高強度運動需謹慎
    目前,浙江衛視發布的聲明給出高以翔的死因為心源性猝死。我們昨天的報導中也提到,長期熬夜和過度勞累都會成為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到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還有中年人也加入運動大軍中。那麼,大家的科學運動意識是否跟得上熱情呢,我們夜班記者也對南寧市民進行了調查。
  • 九江男子劇烈運動後喝涼水「炸肺」而亡?專家:毫無醫學根據
    記者所採訪的當地醫院的醫生推測,該男子應該是死於心源性猝死。 而「炸肺」的說法是來自朋友圈的一則「評論」。 大量研究顯示,夏日高溫和/或高溼環境下圍運動期間喝冷(冰)飲料不但沒有害處,還有利於降低身體核心體溫,甚至增強運動能力。
  • 男子打球後喝冰鎮飲料猝死 盤點五大運動誤區
    [摘要]醫院急診專家表示,在劇烈運動後喝下冷飲可能是發生悲劇的一個主要誘因。對此,專家總結了運動的五大誤區,提醒市民合理運動。曾參與搶救的當地醫院急診專家表示,該男子在劇烈運動後喝下冷飲可能是發生悲劇的一個主要誘因。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因為不當運動,南京也曾接診過此類猝死的患者。專家總結了運動的五大誤區,提醒市民合理運動。
  • 好評率遠超小米手錶,50米超級防水+7種運動模式,咕咚運動手錶X3
    據張朝陽自己說,他每天也會堅持跑步,一周3-4次,一次至少5公裡,雖然他是個60後,但是身體素質卻不輸公司一些20-30歲的年輕人,這充分證明運動對一個人的健康是多麼重要。其實我身邊很多人每天都會堅持運動,有的晨跑,有的健身,還有遊泳的。而大家都有個習慣,希望能夠記錄一下自己的運動數據,就好像微信運動每天可以看到自己走了多少步。
  • 大一男生夜間鍛鍊猝死 專家稱年輕人應提防猝死
    疑似鍛鍊時突發心血管疾病大一男生夜間操場猝死專家:年輕人應提防「心源性猝死」 第一時間急救至關重要大一男生夜間操場身亡前天晚上,有網友發布微博稱,武昌某高校一名男生在操場上鍛鍊時突然發病猝死。因為天黑沒有引起注意,等到急救人員趕到時已經無力回天。該男生系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昨天上午,武漢晚報記者來到該校操場,一名值班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了此事。該工作人員稱,男生發病的時間在前晚9點鐘左右。
  • 晚上飯前運動好還是飯後運動好如何運動有利於促進消化
    最好是飯後半小時運動是比較好的。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對各種慢性疾病都能極好地預防。大部分人喜歡在飯後運動,其實飯後直接跑步或者運動是不可取的,會給腸胃帶來刺激,引起噁心、嘔吐、胃痙攣等不適症狀。同時,吃飽飯後身體的消化系統需要大量血液來幫助消化食物、吸收養分。
  • 如何開啟微信運動 微信運動開啟計步功能教程
    微信已經是大家最常用的社交軟體了,微信裡的微信運動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功能。它不僅有很好的計步功能,還具有社交功能,很多微信上沒有事情不太聯繫的人,可能通過微信運動經常點點讚,也一直保持聯繫。並且,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微信運動也可接入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等,提供比手機更為精準的數據記錄功能。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微信運動如何開啟,下面我就一步步教大家如何開啟。首先在點擊微信的添加按鈕。在添加朋友頁面點擊公眾號。
  • 夏天運動鍛鍊頻繁猝死,很多人也經常也這樣做!
    ……單單在7月,全國各地就發生了多起因運動鍛鍊而猝死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猝死的人中,不僅僅有中老年人,還有年輕的小夥子。誰能想到,年輕人身體倍兒棒,跑個步都會猝死。據悉,發生猝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由心臟問題導致的猝死,比例佔到80.7%,其次為腦源性,比例佔到17%。
  • 運動業態層出不窮 購物中心如何在運動業態上創新?
    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開始"爭鮮"搶佔"運動經濟",充滿刺激與科技感的25大新興運動娛樂業態成為新晉"小鮮肉",其承租能力如何?有哪些優質案例可借鑑?未來趨勢怎樣?  一、熱點直擊:創新型運動娛樂業態承租能力如何   電商重壓之下,各種創新型運動業態層出不窮:上海嘉亭薈廣場設立了動感天地運動會所;成都大悅城則在屋頂設立戶外運動廣場—雲頂廣場……   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紛紛引入運動娛樂品牌,創造個性化的服務,提供「意想不到」的消費體驗,或是「水陸空」多棲發展:潛水、騎馬、賽車、衝浪、射擊、飛行……運動越來越娛樂化
  • 運動之後馬上喝水危害大 運動如何喝水才正確
    原標題:運動之後馬上喝水危害大 運動如何喝水才正確   運動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種鍛鍊方法,是人們增強身體素質的最簡單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迫切的希望有一種能夠消除人體慵懶狀態的運動來改善體質,而運動就是一種比較合適的運動,幾乎沒有什麼門檻,但是運動消耗大量的水分,
  • 空腹運動減肥效果如何
    核心提示:空腹運動減肥效果如何? 相信有很多人已經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任何事情其實都有雙面性,空腹運動有好處,也有不好的時候,至於空腹時的運動效果完全取決於運動計劃、根據個人情況、具體運動項……等因素。 空腹運動減肥效果如何?
  • 如何把跑步從「自虐運動」變成「治癒運動」?
    10年經驗的資深跑步教練,他希望通過《跑步治癒》告訴每位讀者,跑步完全可以說一種輕鬆到讓人上癮、能夠幫你恢復精力、戰勝負面情緒的治癒運動。他為跑步入門者提供了一種非常友好的運動方案,目的就是讓每個人成為輕鬆跑步的高手。  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老師在很多公開的場合都分享過他的運動經歷:從小就很怕長跑,長大後更是不會主動跑步,並且為了不跑步還給自己找很多理由,比如「跑步傷膝蓋」「遊泳更好吧」「做伏地挺身就夠啦」「我的基因決定就不適合跑步」,常常一般對自己的身體不滿,一邊容忍著自己什麼也不做。
  • 如何防止運動胸部下垂?選對運動內衣才是關鍵
    前言:健身需要的不僅僅是鍛鍊,健身前的準備也很重要,尤其是女生,如果健身時未選取合適的內衣,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有可能會導致胸下垂等問題,那麼如何選取合適的內衣,做好合理的前期準備呢?本篇將為您解答:1、運動必須要穿運動內衣嗎?2、怎樣挑選合適的運動內衣?一、運動必須要穿運動內衣嗎?從舒適程度來說,日常的大部分內衣是不適合運動穿著的。
  • 天氣轉暖 戶外運動如何防損傷?
    天氣轉暖,又到了戶外運動的好季節,運動方式不當,可能會造成肌肉韌帶拉傷、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我們該如何預防這些傷害?如果遇到運動損傷又該如何急救?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1、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系統的勞損,大多由於長期局部負荷過大所致。為了減少這些損傷,應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特點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不論室內或室外,跑跳較多的運動項目,比如路跑、馬拉松,還有一些大強度的球類運動,最好不要戴口罩。」在專家看來,年齡並非運動引發猝死的主因。「運動時猝死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主要還是因為這個群體對運動的需求和參與度高,特別是所謂的『劇烈運動』,老年人基本會自動遠離。在這樣的前提下,運動不夠科學,加上本身有心臟方面疾病又不自知,確實容易發生猝死。」戴口罩跑步媲美高原訓練?
  • 老年人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機能有所下降,運動是維持身體機能的好方法。那麼,中老年朋友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呢?中老年人運動的幾點建議1.不宜過早秋冬季節,氣溫低、霧氣重。過早出門,人體突然受冷容易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