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院派畫家亨納,以在繪畫作品中運用模糊和明暗對比法而聞名

2021-01-20 滄海一礁石

#油畫藝術推介#

讓·雅克·亨納故居

在位於法國巴黎十七區維埃大街的十九世紀建築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讓·雅克·亨納故居「MUSEE NATIONAL J.J. HENNER」,裡面展示著法國學院派畫家讓·雅克·亨納當年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以及他的許多藝術作品,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

讓-雅克斯·亨納(Jean-Jacques Henner,1829- 1905年),以擅長運用模糊和明暗對比法而聞名,創作了許多具有自然主義風格的肖像畫和眾多宗教作品。

讓-雅克斯·亨納作品

亨納出生在法國伯恩威勒,從小開始學習藝術,師從過著名畫家米歇爾·馬丁·德羅林(Michel Martin Drolling)和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Francois-Edouard Picot)。可見,每一位成功的藝術家,天賦必然重要,老師的啟迪與引導更不可少。

讓-雅克斯·亨納18歲自畫像 1847年

1848年,亨納進入巴黎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學習,並於1858年憑藉一幅《亞當和夏娃發現亞伯屍體》參加了羅馬大獎賽(Prix de Rome),並獲得羅馬獎,從而有機會到羅馬留學。

《頭戴蝴蝶結的女孩》1870年

在羅馬,亨納在弗蘭德林 (Flandrin的指導下,為科爾馬畫廊(Colmar gallery)畫了四幅畫。1863年,亨納第一次在沙龍展出《沉睡的沐浴者》(Bather Asleep)。

《浴中的蘇珊娜》上局部

隨後的1865年他又在奧賽博物館(Musee d』orsay)展出《浴中的蘇珊娜》(the chaste susannah )。

《浴中的蘇珊娜》下局部

這幅世界名畫中,美麗的蘇珊娜正在沐浴,她低頭、彎腰、曲膝,構成了一個優美的S形,特別是強烈的明暗對比,更突出了她窈窕秀美的體態與風韻。善良的她哪裡會想到,暗中的歹徒正在設計中傷她。

這是一個流傳於西方的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是繪畫大師們不厭其煩描繪過的題材。亨納所畫的《浴中蘇珊娜》,已不似古典主義的冷靜與嚴謹,而是充滿了浪漫的抒情氣息。

《阿爾薩斯女孩》1873年 切斯特·戴勒私人收藏

亨納的另一幅著名代表作《阿爾薩斯女孩》構圖獨特,他繪畫了女孩的側面肖像,卻也清晰地展示出了人物的表情和情緒。尤其是畫中利用紅色的帽帶提彩,屬於點睛之筆,使得作品更富有魅力,仿佛這位阿爾薩斯女孩正在款款前行,並若有所思。

《抹大拉》1878年

亨納其他著名繪畫作品包括:《抹大拉(1878)》;《哈耶姆肖像(1878)》;《耶穌基督埋葬(1879)》;《聖傑羅姆(1881)》;《希羅底(1887)》;《基督裹著他的裹屍布》和《卡洛魯-杜蘭的肖像(1896年)》;《福奎爾小姐畫像(1897)》和《夢想(1900)》。他最廣為人知的繪畫作品是創作於1885年的《聖法比奧拉肖像》,雖然原作現已失傳,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出於虔誠的目的複製了它。

讓-雅克斯·亨納作品

亨納於1873年被任命為榮譽軍團騎士,1878年被任命為軍官,1889年被任命為指揮官。1889年,亨納在法蘭西學院接替卡巴內爾(Cabanel) 。

讓-雅克斯·亨納作品

亨納有許多學生,其中包括美國畫家瑪蒂爾德·穆登·雷辛(Mathilde Mueden Leisenring)和羅馬尼亞藝術家迪米特裡·塞拉菲姆(Dimitrie Serafim)。亨納還參加了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繪畫大獎賽。

讓-雅克斯·亨納作品

1905年7月23日,亨納在巴黎去世,享年76歲。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

相關焦點

  • 19世紀法國畫家讓-萊昂·傑羅姆,把學院派繪畫藝術推向了頂峰
    -萊昂·傑羅姆(Jean-Leon Gerome,1824 - 1904),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古典主義學院派畫家和雕塑家,他與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是同時代的法國學院派翹楚。
  •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法國學院派畫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理論家
    《nymph with morning glory flowers》(局部)朱·約瑟夫·勒費弗爾1836年3月14日出生於塞納-馬恩省,1851年考入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萊昂·柯涅(Léon Cogniet
  • 19世紀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保羅·德拉羅什,以歷史題材繪畫而聞名
    #畫家#法國學院派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 - 1856),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這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條件跟著啟蒙老師學習繪畫。自畫像 1838年德拉羅什的老師是擅長創作生活畫的著名畫家安託萬·簡。可謂是名師出高徒吧,1822年,德拉羅什的第一幅個人的作品在法國展出,受到了當時著名畫家傑裡科的關注。兩人因畫結緣,成為了好朋友。
  • 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繪畫作品欣賞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 - 1905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畫家,法國19世紀學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後在安格爾畫室、法朗索瓦·愛德華·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訓練,後入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以及到羅馬進修。
  • 細膩溫婉的清麗女性——法國學院派畫家朱爾斯·勒菲博爾油畫作品
    文| 大雨798朱爾斯·約瑟夫·勒菲博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年)法國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理論家,出生於法國塞納河畔馬恩省的圖爾南恩布裡。萊昂·科涅特是法國著名的歷史題材及肖像畫家,他所教授的學生中有一百多位在後來成為了頗有名氣的畫家。如:託尼·羅伯特·弗萊裡(Tony Robert Fleury 1837年—1911年)
  • 學賞畫: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Paul Delaroche作品賞析
    Paul Delaroche (1797-1856年)法國19世紀中期學院派畫家之一保爾·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年7月17日,生於巴黎,1816年,德拉羅什在C.H.瓦泰爾門下學習。1818年,轉到A.-J.格羅畫室。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但丁·迦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作為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的但丁·迦百利·羅塞蒂(1828-1882)顯然與同時代的其他幾位畫家不同。
  • 法國印象派畫家:Adouard Manet——小傳以及作品賞析
    馬奈夫人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於1832年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父母希望兒子學法律或當海軍軍官。16歲的馬奈在開往巴西輪船上當見習水手,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誘發了他那用色彩和線條描繪自然美的激情。在18歲時毅然走進巴黎古典主義畫家託馬斯?庫達爾的畫室學習繪畫。
  • 法國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奧諾雷·杜米埃,繪畫作品欣賞
    杜米埃20歲時,師從於法國皇家博物館館長、畫家涅努瓦學習繪畫,爾後又隨布登學習,還在業餘時,向石版畫家拉米列學習版畫藝術。他最初從事版畫創作,以尖銳的藝術語言,揭露和諷刺社會的黑暗,他的大量諷刺作品,可稱之為「沒落階級集體形象的辭典」。
  • 日本首展英國畫家多伊格作品:看似落伍的繪畫中有嶄新風景
    享有「畫家中的畫家」之美譽的英國當代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 ),以擅長描繪浪漫而富於神秘色彩的風景而聞名,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將高更、梵谷、馬蒂斯、蒙克等近代畫家作品的構圖和題材、電影場景和廣告招貼畫、自身在居住地親歷的風景等多種多樣的意象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濃厚個人色彩的畫作。
  • 少女迷離眼神的視覺解構——法國19世紀學院派天才畫家卡巴內爾
    文| 大雨798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Alexandre Cabanel 1823—1889年)以學術風格繪畫歷史、古典和宗教題材,更以其肖像畫作而聞名。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天賦,11歲時,便參加了蒙彼利埃美術學院的繪畫課,該學院由法國肖像畫家查爾斯·弗朗索瓦·馬特(Charles Franois Matet 1791—1870年)主導管理。
  • 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Fucaschaikovi作品賞析
    萊頓 畫像不像19世紀大部分畫家那樣,萊頓並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纏毛線1878年 洛德·萊頓 英國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雪梨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藏   畫家沿用古典繪畫法則,以學院派繪畫的嚴謹,描繪了纏毛線的母女。年輕的母親坐在凳子上,姿態優美地繞著毛線,衣裙的表現呈現古典風格;小女孩全神專注地配合著母親,扭動著身體,一幅稚氣。
  • 布歇的學生和繼承人讓·奧諾雷簡歷及作品賞析
    在弗拉貢納爾的藝術中不僅受到布歇和義大利的藝術影響,還有來自北方的魯本斯的色彩和倫勃朗的明暗法,這使他能立足於廣博的藝術精華基礎之上,最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法國畫家讓·奧諾雷·弗拉貢納爾是法國洛可可繪畫的重要代表。
  • 田園詩般的巴比松畫派作品
    巴比松是法國楓丹白露森林入口處一個小村莊,19世紀30-40年代,一批不滿七月王朝統治和學院派繪畫的畫家,認為巴比松村是一塊心靈的淨土,陸續來此定居作畫,從而形成畫派。巴比松畫派不僅以寫實手法表現自然的外貌,並且致力於探索自然界的內在 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達出畫家對自然的真誠感受,以真實的自然風景畫創作否定了學院派虛假的歷史風景畫程式,揭開了19世紀法國聲勢巨大的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序幕,還從多方面為印象派繪畫奠定了基礎。現在就隨我的鏡頭去欣賞一下這個展覽的一些作品吧。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德拉克洛瓦,藝渡文化傾情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
    善於運用色彩,造型技巧可同提香或魯本斯相媲美,作品富於表現力,和諧統一。1816年進入美術學院,在 P.蓋蘭(大衛弟子)畫室學習。此時,他經常到盧佛爾宮,臨摹魯本斯、委羅內塞等的作品,同時又受到同窗席裡柯的影響,努力於現實的描寫。他崇尚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並且繼承和發展了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和P.P.魯本斯、J.康斯特布爾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
  • 唯美的浪漫-法國學院派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作品欣賞
    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Pierre Auguste Cot)(1837-1883),法國學院藝術畫家,繪畫主要以神跡為主題,以肖像畫著名。他出生於Bédarieux ,最初在法國土魯斯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然後來到巴黎。他師從雷歐、亞歷山大-卡巴內爾和威廉-阿道夫 。從19世紀70年代,他的人氣上升很快。
  • 最為成功法國女畫家路易絲·勒布倫作品賞析
    1783和1789之間,是維熱-勒布倫最有創造性和多產年代,這期間她展出的肖像和歷史作品的數量,超過當時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兩年一次的藝術沙龍的數量。即使在流亡期間也沒有停止繪畫,1801年返回巴黎後,維熱-勒布倫仍致力於肖像畫。一生共創作了八百多幅作品,其中大多是肖像畫。是一位非常勤奮而多產的畫家。
  • 色彩的絢爛與繽紛的呼吸——季宏偉的繪畫作品賞析
    進入繪畫的事情,就是讓自己的感覺生動起來,放棄已有的各種慣性手法,既沒有寫實技術的僵硬,也不走向抽象的觀念性,而是保持在一種中間狀態,一種模糊的過渡狀態,一種虛態!藝術家季宏偉之前接受過很好的學院派訓練,也畫過細膩的寫實作品,比如被收藏作品《魏氏莊園》,還有油田系列,都很好地處理了空間結構層次與色度細微的過渡關係,讓色彩與結構非常充分地傳達出了現實對象的空間性,讓一個古蹟獲得了新的感受,其明暗變化的微妙性,色彩在暗色中的細微變化,可以通過光線強弱把觀看者慢慢帶入,繪畫純粹以感覺的變化,色調的過渡性,把物象一步步引導出來,
  • 巴洛克美術——義大利(由光國繪畫課堂整理)
    早年師從於兄長盧多維科學畫,後來赴威尼斯和帕多瓦等地學習和研究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們的作品,逐漸顯露了傑出的繪畫才能,在他35歲時應詔赴羅馬,他第一次為古羅馬遺址的壯觀所吸引,這在他終生藝術創作活動中都留下深刻的影響。在1597年為羅馬法爾涅茲宮創作的以愛神為主的壁畫,表現出當時提倡的"永遠紀念性的大藝術作品"氣勢,因此他在羅馬獲得了"繪畫復興者"的崇高聲譽。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德加,藝渡文化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圖庫設計
    本書詳細介紹了他的一生和作品,無論是否學習一書,都會有所受益,歡迎品鑑:總評: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