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約瑟夫·勒費弗爾,法國學院派畫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理論家

2021-01-20 滄海一礁石

#油畫藝術推介#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藝術理論家。

《nymph with morning glory flowers》(局部)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1836年3月14日出生於塞納-馬恩省,1851年考入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萊昂·柯涅(Léon Cogniet,1794 - 1880年)的學生。

萊昂·柯涅作品《bataille dheliopolis》

約瑟夫的這位老師萊昂·柯涅可不簡單,他1794年出生於法國巴黎,1812年進入巴黎藝術學院學習,1817年贏得了羅馬獎。他的油畫作品起初具有古典主義風格,但後來轉向了浪漫主義。他的學生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除了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外,還有法國畫家保羅·多米尼克(Paul Dominique Philippoteaux,1846-1923年)。

《lefebvre springtime》

作為一位典型的學院派藝術家,約瑟夫以傳統的歷史題材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1861年,以歷史畫《普裡阿摩斯死亡》他贏得了著名的羅馬大獎。這也追平上了他的老師成績,可謂不負師名。

後來,也許是考慮到大眾的喜好和市場行情,他開始專注於繪畫人像,特別是女性的肖像畫,這帶給他巨大成功。

《僕人》1880年

1855-1898年間,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多次參加巴黎的沙龍展覽,共展出了72幅肖像畫,都是單一的美女肖像,好評如潮!

1891年,他也如願成為了法蘭西藝術學院的院士,實至名歸。

《clemence isaure》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的作品充分展現了歐洲古典繪畫的藝術之美!比如他的代表作《真理》:

《真理 》(局部)1870年 現存於巴黎奧

這幅畫不僅構思獨特,而且象徵意義深遠。在這裡,《真理》是一盞黑暗中的明燈,被一個美麗純真的裸體少女用一隻手高高舉起,而她的另一隻手則緊握著一根繩索,「光明」照亮了黑暗,使得黑暗放射出光芒!這個形象也說明了真理既複雜又單純。畫家勒費弗爾以浪漫主義繪畫的手法,描繪了身材修長的窈窕少女,少女純淨的眼睛凝視前方,體態勻稱,曲線流暢,富於青春活力。無疑,美麗的裸體少女是真理的象徵,也是藝術理想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

後來,這幅畫經過藝術家們的進一步加工和修改,成為美國自由女神像的最初的塑造形象。

《朱利亞·弗斯特·沃德的畫像》1880年

後來,約瑟夫一邊作畫,一邊在巴黎朱利安學院教授學生,他先後教過超過1500名學生學習繪畫,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費爾南德·赫諾普夫(Fernand Khnopff)、菲利克斯·瓦洛東(Félix Vallotton)、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Georges antoine Rochegrosse)。

《girl with a mandolin》

約瑟夫的作品風格寫實,造型精準,注重人物內心的描寫與刻畫。

《la fianceejules》

比如他的另一幅代表作《著日本服裝的少女》,畫的是一位身著和服盛裝的歐洲少女,頗有些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意味。

《著日本服裝的少女》1882年 現存於諾福克 克萊斯勒博物館

畫中以紅色為主調的和服,烘託出熱烈的氣氛與情調,少女右手執扇遮著下巴,朱唇輕啟,笑意滿臉。這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充滿青春的魅力。畫家約瑟夫以寫實的造型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少女的笑靨、紅色的和服和淡雅的環境。

1911年,法國學院派畫家、教育家和藝術理論家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去世,享年75歲。藝術界也失去了一位十分重要的、傑出的、富有同情心的好老師。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

相關焦點

  • 細膩溫婉的清麗女性——法國學院派畫家朱爾斯·勒菲博爾油畫作品
    文| 大雨798朱爾斯·約瑟夫·勒菲博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年)法國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理論家,出生於法國塞納河畔馬恩省的圖爾南恩布裡。來到巴黎一年後,勒菲博爾順利考入了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跟隨老師萊昂·科涅特(LéonCogniet 1794—1880年)學習油畫。萊昂·科涅特是法國著名的歷史題材及肖像畫家,他所教授的學生中有一百多位在後來成為了頗有名氣的畫家。如:託尼·羅伯特·弗萊裡(Tony Robert Fleury 1837年—1911年)
  • 19世紀法國畫家讓-萊昂·傑羅姆,把學院派繪畫藝術推向了頂峰
    #油畫藝術推介#法國畫家讓-萊昂·傑羅姆(Jean-Leon Gerome,1824 - 1904),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古典主義學院派畫家和雕塑家,他與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是同時代的法國學院派翹楚。
  • 少女迷離眼神的視覺解構——法國19世紀學院派天才畫家卡巴內爾
    文| 大雨798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Alexandre Cabanel 1823—1889年)以學術風格繪畫歷史、古典和宗教題材,更以其肖像畫作而聞名。學術藝術,即學院派,也被稱為學院主義或折衷主義,傳統上用來描述歐洲藝術學院,尤其是美術學院所倡導的藝術風格。對卡巴內爾來說,學院派才是真正的藝術,以至於有生之年,他不斷地在反對印象派畫家及其藝術風格。
  • 法國學院派畫家亨納,以在繪畫作品中運用模糊和明暗對比法而聞名
    HENNER」,裡面展示著法國學院派畫家讓·雅克·亨納當年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以及他的許多藝術作品,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讓-雅克斯·亨納(Jean-Jacques Henner,1829- 1905年),以擅長運用模糊和明暗對比法而聞名,創作了許多具有自然主義風格的肖像畫和眾多宗教作品。
  • 學賞畫: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Paul Delaroche作品賞析
    Paul Delaroche (1797-1856年)法國19世紀中期學院派畫家之一保爾·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年7月17日,生於巴黎,1816年,德拉羅什在C.H.瓦泰爾門下學習。1818年,轉到A.-J.格羅畫室。
  • 法國學院派藝術家,朱爾斯·約瑟夫·萊菲博瑞,油畫人物作品欣賞
    朱爾斯·約瑟夫·萊菲博瑞(Jules Joseph Lefebvre,March 14, 1836- February 24, 1911)是一個法國的人物畫家,並且是19世紀末期法國學院派藝術家的其中之一。他以優秀的肖像畫和裸體畫被人們所知曉,同時,在朱利安畫院中還是一個備受尊敬的老師。
  • 徐悲鴻:列賓是世界一流畫家,堪與法國的德拉克羅瓦相媲美
    ▲列賓自畫像俄羅斯繪畫大師列賓(1844—1930),以其豐富的作品、獨特的畫技和深邃的思想,著稱於世。早在1897年,列賓及其作品就傳入我國。除了如今通用的「列賓」這一中文名字外,在20世紀上半葉,這位俄羅斯畫家在我國還有列平、李平、雷賓、雷平、萊濱、萊賓、烈炳、雷丙、李萍和裡賓等中文譯名。在俄國,列賓的作品一出,即被人收購。列賓早年獲得了公費留學法國的機會,但後來沙皇政府斷絕了他的留學費用。列賓不得不向人借錢回國,後來用他的名作《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償還了這筆回國的借款。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但丁·迦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作為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的但丁·迦百利·羅塞蒂(1828-1882)顯然與同時代的其他幾位畫家不同。
  • 唯美的浪漫-法國學院派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作品欣賞
    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Pierre Auguste Cot)(1837-1883),法國學院藝術畫家,繪畫主要以神跡為主題,以肖像畫著名。他出生於Bédarieux ,最初在法國土魯斯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然後來到巴黎。他師從雷歐、亞歷山大-卡巴內爾和威廉-阿道夫 。從19世紀70年代,他的人氣上升很快。
  • 他就是從尖銳的學派鬥爭中走出的法國新古典畫家——安格爾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位文化藝術的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870年——1867年,出生於法國加龍的蒙託邦(Montauban),是新古典主義畫家、美學理論家和教育家。藝術本來也只是一個夢,不過比權勢的夢、財富的夢、情慾的夢,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藝術,是個最好的夢。
  • 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繪畫作品欣賞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 - 1905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畫家,法國19世紀學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後在安格爾畫室、法朗索瓦·愛德華·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訓練,後入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以及到羅馬進修。
  • 本周日5位「學院派」畫家東莞開展
    「繼往開來——龍虎、蔡偉國、李燕祥、陳瑾、劉凱|5人聯展」將於7月19日在南城篁溪雅韻南城文化藝術展廳開幕,展覽將展出龍虎、蔡偉國、李燕祥、陳瑾、劉凱等5位「學院派」畫家的優秀作品。展覽由廣州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東莞文聯、南城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
  • 法國畫家馬奈的藝術作品,都充滿著寫實主義的真實性
    法國著名畫家莫奈曾這樣評論過他:「我們是許多藝術家、作家和繪畫愛好者的代表和發言人,這些人早已認識到,這位過早地被死神奪去了生命而離開了自己的藝術和國家的畫家,他應當在本世紀的歷史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的確,馬奈在他那艱苦、崎嶇的藝術道路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足跡,他那五彩繽紛的藝術花園散發著馥鬱芳香!
  • 法國巴比松第二代畫家,裘利恩·杜普荷的鄉村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裘利恩·杜普荷(Julien DUPRE 1851-1910),法國巴比松第二代畫家,他是巴比松第一代代表畫家裘勒斯·杜普荷(Jules Drpre)的侄子,裘勒斯專事描繪風景。裘利恩·杜普荷是法國十九世紀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是畫農民的生活。但他與之前介紹的,也是法國畫家雷荷密特的表現農民生活,有著截然不同的繪畫視角:杜普荷筆下呈現無比的詩意和幾許浪漫,而雷荷密特則用寫實的手法,真實地表現農民勞動、生活的艱辛,二人的畫風也大相逕庭。
  • 19世紀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保羅·德拉羅什,以歷史題材繪畫而聞名
    #畫家#法國學院派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 - 1856),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這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條件跟著啟蒙老師學習繪畫。自畫像 1838年德拉羅什的老師是擅長創作生活畫的著名畫家安託萬·簡。可謂是名師出高徒吧,1822年,德拉羅什的第一幅個人的作品在法國展出,受到了當時著名畫家傑裡科的關注。兩人因畫結緣,成為了好朋友。
  • 法國新古典畫家 雨果Merle簡介和作品賞析
    雨果·摩爾(Hugues Merle,1823年生於聖馬丁,1881年卒於巴黎,肖像畫缺失以作品代替)法國學院派畫家,學院派新古典風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偏好有寓意的神話、文學主題,表現母愛的作品尤為突出,也是布格羅同時代的強勁競爭者,作品也經常被兩相比較。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著名畫家、教育家——秦嶺雲
    秦嶺雲 秦嶺雲,多用於中國人名,最為知名者為著名畫家、教育家秦嶺雲(1914年2月8日—2008年1月29日),生於河南汲縣(今衛輝市);曾用名維新等;畫室堂號五瓜草堂、聞雞樓;字嶺雲;秦嶺雲在畫行作坊度過童年,從小對傳統造型藝術有濃厚興趣;1934年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湖南沅陵國立藝專學習
  • 對中國二十世紀油畫影響很大的法國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法國畫家,現實主義美術的代表。 角落讀畫 中國油畫發展從徐悲鴻在中央美術學院推行寫實為主流的美術方向後,作為官方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的無論是五年一次的全國美術展還是每年大大小的展覽油畫基本上是入選的寫實題材為主,寫實裡面一部分是類似印象派帶點俄羅斯味道風景,一部分是弘揚主旋律的現實主義式「農民工」,當然也有部分「躺在沙發上的女人」式的是學院派已經是中產階級的一群教授們的小資情調
  • 評析英國最傑出學院派畫家威廉·透納的精品名作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男,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在透納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