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推介#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藝術理論家。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1836年3月14日出生於塞納-馬恩省,1851年考入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萊昂·柯涅(Léon Cogniet,1794 - 1880年)的學生。
約瑟夫的這位老師萊昂·柯涅可不簡單,他1794年出生於法國巴黎,1812年進入巴黎藝術學院學習,1817年贏得了羅馬獎。他的油畫作品起初具有古典主義風格,但後來轉向了浪漫主義。他的學生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除了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外,還有法國畫家保羅·多米尼克(Paul Dominique Philippoteaux,1846-1923年)。
作為一位典型的學院派藝術家,約瑟夫以傳統的歷史題材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1861年,以歷史畫《普裡阿摩斯死亡》他贏得了著名的羅馬大獎。這也追平上了他的老師成績,可謂不負師名。
後來,也許是考慮到大眾的喜好和市場行情,他開始專注於繪畫人像,特別是女性的肖像畫,這帶給他巨大成功。
1855-1898年間,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多次參加巴黎的沙龍展覽,共展出了72幅肖像畫,都是單一的美女肖像,好評如潮!
1891年,他也如願成為了法蘭西藝術學院的院士,實至名歸。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的作品充分展現了歐洲古典繪畫的藝術之美!比如他的代表作《真理》:
這幅畫不僅構思獨特,而且象徵意義深遠。在這裡,《真理》是一盞黑暗中的明燈,被一個美麗純真的裸體少女用一隻手高高舉起,而她的另一隻手則緊握著一根繩索,「光明」照亮了黑暗,使得黑暗放射出光芒!這個形象也說明了真理既複雜又單純。畫家勒費弗爾以浪漫主義繪畫的手法,描繪了身材修長的窈窕少女,少女純淨的眼睛凝視前方,體態勻稱,曲線流暢,富於青春活力。無疑,美麗的裸體少女是真理的象徵,也是藝術理想的象徵。
後來,這幅畫經過藝術家們的進一步加工和修改,成為美國自由女神像的最初的塑造形象。
後來,約瑟夫一邊作畫,一邊在巴黎朱利安學院教授學生,他先後教過超過1500名學生學習繪畫,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費爾南德·赫諾普夫(Fernand Khnopff)、菲利克斯·瓦洛東(Félix Vallotton)、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Georges antoine Rochegrosse)。
約瑟夫的作品風格寫實,造型精準,注重人物內心的描寫與刻畫。
比如他的另一幅代表作《著日本服裝的少女》,畫的是一位身著和服盛裝的歐洲少女,頗有些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意味。
畫中以紅色為主調的和服,烘託出熱烈的氣氛與情調,少女右手執扇遮著下巴,朱唇輕啟,笑意滿臉。這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充滿青春的魅力。畫家約瑟夫以寫實的造型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少女的笑靨、紅色的和服和淡雅的環境。
1911年,法國學院派畫家、教育家和藝術理論家朱·約瑟夫·勒費弗爾去世,享年75歲。藝術界也失去了一位十分重要的、傑出的、富有同情心的好老師。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