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一老人買房被誤導,房地產公司說不知情?接到記者電話中介慌了
買房子對於一些老年人來很簡單,看了房覺得可以就交錢,但是他們根本想不到現在有些中介公司或者是開發商的人會在合同或者協議上做手腳,等發現後已經晚了。
金華東陽的郭女士說最近她的公公被帶到杭州蕭山認購了兩套公寓,交了8萬定金,和丈夫看了合同之後,郭女士說公公被忽悠了。郭女士說當時是一名中介給公公的手機上發了信息,公公就想著給兩個孫子一人買一套房子,就被中介從浙江金華帶到了杭州蕭山看房,一車看房的人都是老人。
郭女士公公認購的這兩套公寓是40年的產權,複式結構,目前還在建設當中。以其中一套為例,商品房認購協議上面積是40平米左右,單價每平方11000左右,總價是44萬多。協議上蓋的是杭州遠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章,此外還有一張認購確認單,但總價顯示是76萬多。
在備註裡面寫明,成交的總價包含了居間服務費15萬,裝修款9萬多。還註明居間服務費是存15萬抵18萬,另外一套公寓的情況也差不多。郭女士說她跟售樓處確認過,15萬的居間服務費不包含在44萬多的總價款裡面,是要另外支付的。
而對於這15萬的居間服務費,郭女士的公公表示中介並沒有告訴他,籤字的時候也沒發現,因為籤字的時候是疊在一起的,中介工作人員只讓籤字,自己當時也沒看到15萬那幾個字。郭女士的公公說他只知道對方的微信名,當時就是他發的微信給自己,然後就被帶來看房了,目前已經聯繫不上了。
來到杭州遠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商的負責人提供了一段售樓處的監控,當時一位白衣女子拿了協議讓郭女士的公公籤名,開發商說這名白衣女子也是中介人員,從監控畫面裡看,白衣女子似乎沒有把材料疊在一起,而是一張一張讓郭女士的公公籤字。
郭女士的公公似乎也沒有表現出猶豫,女子點哪裡,他就在哪裡籤字。對於認購確認單上總價款之所以是76萬多,負責人的解釋是總房款是76萬多,表價裡面減了18萬,再加上15萬和裝修的9萬多,才得出了總房款的價格。
至於為什麼商品房認購協議上總價是44萬多,負責人的說法是這是他寫進網籤合同裡面的價格,不包含居間服務費,不包含裝修費。另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居間服務費存15萬抵18萬,是他們推出的優惠活動,而且以其中這套所謂總房款是76萬多的公寓為例。
如果一次性付款再加上優惠,實際的成交總額只要69萬多,而且已經提前告知了客戶,客戶選擇可以參加或者不參見。如果不參見這個15萬,那麼在房款裡面加上18萬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如果郭女士的公公不願意出15萬的居間服務費,那麼在44萬多房價的基礎上,還要再交18萬,再加上9萬多的裝修款,一共就要71萬多。
郭女士覺得中介在向老人們宣傳的時候故意隱瞞了居間服務費的重要信息,而且關於樓盤的地理位置和地鐵等一些細節問題上,她認為也存在明顯的誤導。當時帶郭女士公公來買房的中介小夥在微信中曾說過我們是在蕭山坎山,明年六月份要開通七號線,離項目只有四百米,坐地鐵可以直接到杭州西湖景區等地方。
可是郭女士她們一分析,蕭山坎山這個樓盤的位置都已經快到紹興柯橋了,而未來的地鐵七號線坎山站離樓盤至少有三公裡的路程,明顯是在忽悠老人。對於這個中介小夥,郭女士的公公根本不知道對方的任何信息。
開發商表示幫他們賣房的中介有很多,他們也不清楚這個小夥是哪家中介公司的。開發商的負責人也表示居間服務費是給中介的,至於為什麼開發商不收這筆錢,負責人說他們去哪裡找客戶?只有中介手裡才有資源。
認購確認單上有銷控和銷售代表的籤字,負責人說銷控是他們開發商的人,銷售代表是中介公司的人。而銷控卻說銷售代表也是公司的員工,不是中介公司的人,這下就尷尬了。這個時候開發商負責人也說是我們的員工,然後呢?
之前還說銷售人員不是你們公司的人,居間服務費也不是你們公司收,現在又說是你們公司的人了,那為什麼之前要撒謊說是中介公司的人呢?這樣尷尬的局面,負責人又叫來了另外一名同事。這名同事說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流程規範的,籤字確實是公司員工籤字,只不過是委託代理銷售,代理銷售就是中介。
隨後,這名同事說了代理中介的公司是功成旅就,至於是哪個地方的他不清楚。通過網上查詢,公司名含有功成旅就的房產中介有好多家,有杭州的,溫州的,台州的等等。郭女士的公公經過仔細查找,終於在手機裡找到了監控中那位讓他籤字的白衣女子的微信。
微信上有對方的電話,當場聯繫了對方,當對方聽到詢問她是哪家功成旅就的員工,並知道是記者給她打電話時候,對方明顯慌了,說聽不清楚,信號不好,等一下打過來,對方掛斷電話後,再打過去就不接了,目前郭女士的要求是退還兩套房子的8萬定金,但開發商方面拒絕了,接下來郭女士打算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很明顯,郭女士的公公被中介公司或者是開發商給欺騙了,如果不是郭女士他們發現合同問題,估計郭女士的公公要多支付幾十萬出去。其實對於郭女士公公遇到的情況,也是很多購房者遇到的情況,大多數都是老人為主,因為他們不懂合同裡面的彎彎繞,只是簡單地以為交錢買房子就可以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別有用心的中介公司和開發商,想方設法的讓這些老人來看房買房,先給出各種優惠條件和宣傳資料,讓老人信以為真,認為房子多麼多麼的好,然後一步一步掉進對方的陷阱裡面。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騙老人的錢,良心上過得去嗎?也不怕遭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