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

2021-01-10 求是網

  【核心看點】 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這為我們發展現代物流,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指明了方向。未來,我們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提升全球連接、全球服務、全球解決方案的能力。

  世界進入到全球連接的時代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時代特徵之一。全球化深化了國際分工,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擴張,推動了全球範圍的人員、商品、資源、資金、信息、數據、知識和技術的流動。全球化要求各國間加強交通運輸、物流、信息通信、網際網路、金融、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連接。全球連接、全球流動進一步推動著全球化與全球經濟的增長。

  過去的數十年,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著眼於全球市場和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主導著全球連接,推動著要素、商品、服務的全球性流動。美國著眼於全球戰略,將建設一個能夠保障美國經濟增長的全球交通運輸、物流與供應鏈服務體系作為國家戰略,通過掌控覆蓋全球的交通運輸網絡、物流網絡、信息網絡和供應鏈網絡,力圖控制全球主要物流通道。歐盟的戰略是通過建設一體化交通及物流網絡確保歐盟的產業和產品有效進入歐洲統一市場及國際市場。日本高度重視流通發展,通過實現與東亞之間的無縫銜接,建立將東亞與世界各地聯繫起來的綜合國際交通運輸系統和物流系統。

  最近這些年,隨著新興經濟體的興起,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不斷增強全球連接能力,特別是中國在全球流動網絡中的地位變得日益重要,有望成為超越美國的全球貿易中心與流通樞紐。

  此外,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等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中小企業能夠與傳統跨國企業一道,參與全球連接的大潮。

  對於我國而言,全球物流體系的建設,將大大增強中國連接世界的能力,支撐中國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造、全球運、全球遞」。

  中國連接世界的物流能力有待加強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大國、最大的物流市場。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目前,中國鐵路、公路、水路等貨運量、貨運周轉量排名世界第一,快遞量居世界第一,內河裡程、高速公路裡程、高速鐵路裡程位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物流業規模雖大,但績效並不理想。大而不強、粗放式發展、互聯互通性差、全球連接能力弱、物流成本高、質量效益低,中高端、體系化、集約式物流服務與供應鏈服務嚴重不足,傳統發展模式與運作方式難以為繼。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標表明,從基礎設施、物流能力、海運能力、通關效率、貨物跟蹤、及時性等維度衡量,中國領先於發展中國家,但落後發達國家不少。麥肯錫的研究表明,美國和德國是全球連接能力最強的國家,中國的全球連接能力只有它們的一半。比如,中國國際海運在全球海運市場中控制力較弱,中國對主要國際海運通道影響力較小。從中國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國際快遞網絡、跨境倉儲配送體系的建設看,還處於起步階段。中國缺乏國際物流服務標準制定的話語權。中國的產品出口已經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尚無一家物流企業具有全球遞達能力。這些問題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亟待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中國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構想

  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緊緊圍繞全球生產、流通、貿易需要,加強與各國戰略對接,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逐步構建起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提升全球連接、全球服務、全球解決方案的能力,支撐中國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造、全球運、全球遞」。

  一是構建國際鐵路貨運網絡。打通中國陸路商貿通道、交流通道,推動中國鐵路技術標準、技術裝備、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及相關產業走向世界,構建起布局合理、標準適用、安全高效的國際鐵路貨運網絡。

  二是完善國際海運網絡。完善中國的海運航線與全球港口布局,增強中國與貿易夥伴國(地區)之間的海運能力,推進中國與各國海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海運航線密度,加強中國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海運班輪航線。加強全球港口碼頭資源整合,完善中國海外港口碼頭布局。完善國內沿海煤炭、石油、糧食、貨櫃等主要貨類海運系統。積極參與國際海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擴大國際海運合作網絡。加強中國的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動海運開放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海運治理,加強國際海運通道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完善國際公路貨運網絡。完善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公路通道體系,積極參與亞洲公路運輸系統和全球公路運輸系統建設。提高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公路網的連通性,形成「一帶一路」國際公路運輸通道。廣泛參與境外公路基礎設施設計、諮詢、建設和運營等「全鏈條」環節。

  四是完善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加快完善國際航空運輸網絡,擴大航空運輸網絡輻射範圍。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航空貨運一體化。提高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航空線路密度,增加中國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國際航空線路。增強中國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功能,實現國際航空貨運跨洲多樞紐網絡運作。加強境外航空貨運機場和航空物流中心戰略布點,支持航空貨運、航空物流、航空快遞企業深化與國際專業服務機構合作,拓展國際航空貨運服務市場。

  五是完善國際管道網絡。在促進國內管網互聯互通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主要油氣供應國、途經國、中轉國、消費國的國際管道連接。重點推進中國與中亞、俄羅斯等的國際油氣管道的互聯互通。完善中國的海上油氣進口通道建設。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能源市場、油氣交易與定價中心建設。完善國際油氣儲備庫的建設。

  六是構建全球快遞、倉儲、配送網絡。加快國際快遞網絡布局,加密中國與國際重要城市的快遞網絡,開闢中國與世界多數國家的快遞專線。鼓勵快遞企業通過設立分支機構、合資合作、委託代理等方式,拓展國際服務網絡。支持建設一批國際快件轉運中心,完善國際郵件處理中心布局。部署海外倉儲網絡體系和配送網絡體系。

  七是構建國際多式聯運系統和綜合物流樞紐。提高貨物運輸貨櫃化率。著力構建設施高效銜接、樞紐快速轉運、信息互聯共享、裝備標準專業、服務一體對接的國際多式聯運組織體系。完善多式聯運經營人管理制度,建立涵蓋運輸、包裝、中轉、裝卸、信息等各環節的多式聯運全程服務標準。支持基於標準化運載單元的多式聯運專用站場設施建設和快速轉運設施設備的技術改造,提高標準化、專業化水平。建設集報關報檢、國際運輸、多式聯運、倉儲加工、信息處理、跨境電商等功能於一體、具有跨區域集聚輻射作用的國際綜合物流樞紐。

  八是構建全球物流運營和供應鏈服務體系。依託中國的全球物流能力,推動國際運輸、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貿易企業、金融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其他相關企業加強合作,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數位技術、智能技術,加強信息對接、協同發展、共享商業機會,形成全球供應鏈服務的能力,構建共享共贏的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生態體系。

  九是構建全球物流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提升中國物流企業信息化、數位化水平,按照「統一標準、對等開放、互聯互通、共享服務」的理念,構建全球物流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收集處理國內外各物流活動主體、各環節及物流資源的信息,為物流企業提供國際物流運行的實時在線信息,優化國際物流資源配置和運行控制。

  完善全球物流體系建設的保障措施

  構建全球物流體系,工程宏大、任務艱巨、周期很長,會面臨一系列挑戰與困難。一個友好共贏的國際環境對保障全球物流體系的建設至關重要。

  第一,全方位推進國際物流合作。中國需要統籌戰略與戰術、近期與遠期,秉承「開放、包容、共贏」的理念,以「多層次的國際物流合作對象、多元化的國際物流合作方式、多渠道的國際物流合作形式、多領域的國際物流合作內容、多任務的國際物流合作進程」來務實推進全球物流體系的建設。

  第二,加強與各國戰略對接及政策溝通。將全球物流體系建設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就國際物流發展戰略、政策、規劃與各國進行充分交流,聯合制定合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為共同推進務實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第三,積極參與全球運輸、物流、通關治理。深度參與國際鐵路、航空、海運、公路、郵政、快遞等相關規則、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提高中國在全球運輸、郵政、快遞中的話語權,保障國際物流通道與供應鏈安全。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推進國際油氣管道互聯互通。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雙邊與多邊運輸合作機制建設,推動與國際通用運輸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對接,消除跨境運輸制度性障礙。加強各國海關合作,降低清關成本,縮短中轉時間,推進通關便利化。與各國共同建立統一的全球物流政策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推動形成兼容規範的全球物流政策體系。

  第四,加強資金保障,創新融資方式。進一步完善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國際資本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積極探索PPP模式,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國際機構資本等參與到全球物流體系建設中來。對重大建設項目給予財稅支持。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領軍物流企業、創新型物流企業的金融支持。

  第五,支持物流企業整合國際資源。支持物流企業開拓和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提升其適應國際市場的能力,不斷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支持優勢物流企業聯合或參股、收購、兼併周邊、新興市場、歐美各國物流企業,延伸服務網絡,逐步建立覆蓋全球的物流網絡。相關部門可考慮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完善信貸、外匯、財稅、人員出入境等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在多方面給予支持;有關部門可為物流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務。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相關焦點

  • 阿里菜鳥新計劃:全面開放數據 智慧物流連接世界
    中新網杭州5月22日電(趙小燕 胡亦心)「只有全局優化能力,才能打破數據孤島,產生廣泛連接,讓數據網絡發揮出真正的威力。」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宣布,未來幾年,菜鳥計劃全面開放數據,全局優化智慧物流生態,使智慧物流從中國連接世界,升級為世界連接世界。
  • 菜鳥早謀先行添力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打造全球抗疫救援重要通道,物流不斷航穩住全球產業鏈  菜鳥早謀先行添力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
  • 來伊份攜手日本大福打造高效物流供應鏈體系
    來伊份將引進大福全球領先的,集高度信息化、自動化、機械化作業於一體的物流設備及立體式倉儲系統,加快打造更為科學、高效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體系。  「物流與供應鏈響應速度及運營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京東物流的海外賦能體驗計劃:通全球、興科技、建鏈條
    略曉京東創業史的人,大多都會知曉劉強東當年力頂投資人壓力而執意興建物流計劃一事,事實也最終證明劉強東當年的眼光和舉措是正確的,作為京東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京東物流的重要性如今已經不言而喻。但對於京東而言,這一曾經耗費巨大資金、人力、物力等等資源打造而成的物流體系,如今亦將迎來全面的改革和前進計劃。
  • 寧夏眾一物流攜手貨車幫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原標題:寧夏眾一物流攜手貨車幫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新華網寧夏頻道8月11日電(張潔龍)查找車源信息、發布配貨請求、實現精準車輛定位……眾多物流服務只需一個客戶端或手機APP就能解決。張潔龍 攝寧夏眾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袁責鈞在籤約儀式上說,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是物流行業發展中的訴求,建設智慧物流配送體系,更是提高物流運行質量和效率的迫切要求。
  • 來伊份攜手日本大福打造高效物流供應鏈體系(組圖)
    來伊份將引進大福全球領先的,集高度信息化、自動化、機械化作業於一體的物流設備及立體式倉儲系統,加快打造更為科學、高效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體系。  「物流與供應鏈響應速度及運營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鐵路局攜手河鋼集團打造綠色物流體系
    12月26日,北京鐵路局與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鋼集團)籤訂戰略協議,積極打造和構建開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綠色集疏運網絡」新模式,實現天網(京鐵雲平臺)與地網(2+9的綠色物流網絡)的深度融合發展,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中的帶頭作用。
  • 全球跨境電商專業倉儲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易通達海外倉
    而跨境電商通過搭建一個自由、開放、通用、惠普的全球貿易平臺,並透過網際網路實現了全世界的連接。未來隨著跨境電商不斷取代傳統貿易市場,有望成為全球貿易的主要形式。 據行業專家介紹,「跨境電商的快速增長主要取決於對傳統貿易市場的替代,我國跨境電商滲透率逐漸提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 CJ榮慶物流建「TES戰略研究中心」 打造全方位智能冷鏈體系
    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及新零售時代的到來,物流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而建立完善的智能物流體系也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CJ榮慶物流為應對 未來趨勢,提高自身競爭力,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創新,TES戰略研究中心應勢而建。
  •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 打造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
    2018年,南航物流公司成立並被列入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綜合改革企業名單。2019年5月,南航物流被列為國家發改委第四批「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  混改完成後,南航物流的註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18.18億元,南航股份公司依舊保持控股地位。
  • 浙江省委書記提出:建立浙江快遞物流指數,打造全球航運物流風向標
    近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在會上明確指出:「建立浙江快遞物流指數,打造全球航運物流風向標。」省長鄭柵潔主持會議。會議強調,要完善海陸空運輸口岸服務、分撥轉運、保稅倉儲、快遞配送,加快物流核心樞紐建設,推進物流全產業鏈要素的數位化、智能化。要推進中歐班列「義新歐」的常態化運營,積極擴大進口,構建複合型多式聯運通道。要依託杭州、寧波雙國際航空港的基礎優勢,圍繞「航線+航權」的國際運輸開放路線,落實開通第五航權航線,逐步形成航線豐富、航權開放的國際運輸格局。
  • 智慧冷鏈一體化 促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原標題:智慧冷鏈一體化 促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8月23-24日,由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主辦,福田戴姆勒汽車承辦的2018中國高效物流卡車公開賽上海站成功舉行。這也是繼廣東站之後,本屆賽事再度聚焦冷鏈運輸行業。因此,吸引了來自上海及長三角區域的25名一線司機參加比賽。
  • 浙江:2035年建成引領全球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
    如到2025年,浙江要在智慧高速公路等方面取得可複製推廣經驗,到2035年,建成引領全球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此方面,記者了解到,連接該省杭、甬兩大都市圈的杭紹甬智慧高速正在建設,官方提出該高速將力爭於杭州2022年亞運會前建成試運行,設計時速預計將突破120公裡/小時,將支持自動駕駛、邊通車邊無線充電等「未來科技」。
  • 統籌謀劃 加快推動航空物流通道體系和格局建設
    一、重要性:航空物流通道建設的新任務  建設航空物流通道是國家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必要內容。在2018年發布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核心目標是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作體系,其中通道是指交通運輸通道和國內物流大通道。
  • 打造中國「孟菲斯」驚豔開局 | 千億級海航物流航母西安啟航  要做西安本土的世界500強!
    對於這個名字我們一般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在物流人眼中那裡可是殿堂級的地方!它是世界物流的中心!它有美國「航空都市」的美譽!更值得一提的是,海航現代物流集團在西安註冊,它的目標可是在三年左右衝進世界500強呢。
  • 從自動化物流查詢系統切入售後體系 ,出海企業「AfterShip」要服務...
    AfterShip 以 API接口連接物流平臺和電商平臺,用戶可直接查詢物流;此外,AfterShip 為商家搭建了 SaaS平臺,商家可以登陸後可以實時查看貨品物流進展、給用戶發郵件追蹤、並在用戶查詢物流的頁面上定製延伸商品;同時,企業能夠通過 SaaS平臺建立跨境電商的退換貨流程。總的來說, AfterShip就是利用雲端技術把快遞跟蹤和退貨流程全自動化。
  • 聚焦淄博兩會丨市人大代表王明光:冷鏈聚能 構建新型智慧物流體系
    王明光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指出,2020年將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抓好國家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試點,實行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平臺全覆蓋。樂物作為全國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試點示範企業之一,將以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為契機,積極發揮示範帶動效應,以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為根本,創新智慧物流新模式,打造融合種植、流通和消費的農產品數字產業鏈,優化提升物流供應鏈,創新重構平臺價值鏈,打造能向全國輸出、具備淄博特色的融合物流創新解決方案。
  • 洛陽打造東聯西進、貫通全球的高效交通物流運行網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祁思元 通訊員 張毅12月15日,記者從洛陽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洛陽市「十四五」交通物流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依託幹線鐵路、公路、港口和機場,加快重要物流樞紐節點建設,初步謀劃23個物流園區、41條物流運輸通道,通過優化樞紐布局
  • 遞四方:構建生態體系,勇做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先行者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遞四方最新資訊 > 正文 遞四方:構建生態體系,勇做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先行者
  • 菜鳥網絡「折返跑」背後:中國應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菜鳥網絡「折返跑」的背後:中國應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北京時間3月16日晚,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比利時和義大利的一批口罩和檢測試劑,通過菜鳥網絡包機運抵列日機場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樞紐,按照菜鳥網絡提供的信息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