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80年代

2021-02-20 兿庫

         

點擊兿庫關注 | 藝術交流  讓生活更精緻

東京國立博物館

Tokyo  National  Museum


此館位於東京東臺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


東京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由象徵日本歷史的建築物構成,歷來被稱之為"美術館建築與博物館建築的博物館"。主館中分類展出了日本美術品、出土文物、工藝品。

東洋館中陳列著亞洲、埃及等地的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另外法隆寺寶物館中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館內時常舉辦以某一專題為中心的"專題展覽"以及跨學科的展覽。

本文展示的是東博於80年代初整理出版的部分「中國陶瓷」。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    攝於80年代初

彩陶渦紋把壺     仰韶文化      高:約19cm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

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遊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當前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共計2040處,佔全國的仰韶文化遺址數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的仰韶村遺址。

灰陶狩獵紋壺     後漢      高:約28cm

漢代用泥土為坯胎、經入窯燒制的器物。主要是各種飲食器、貯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專為隨葬而製作的明器。因年代和地區的差異,器物的種類形態、製法、紋飾及燒成溫度等都有所不同。

加彩樂人舞人像(一組)     後漢       高:約14cm

眾所周知,中國漢俑起於殷商時代,河南安陽殷商時代的墓葬群就有墓俑出土。它們被當做隨葬品,因為人形而稱為「俑」。

秦始皇兵馬俑就是震驚世界墓俑群。

至漢代,不再有秦兵馬俑那樣大型且風格寫實的隨葬俑,但漢俑的風格變得更為多樣,所涉題裁也涉及的較為廣闊,人物的姿態與內心活動都變得豐富而多彩。

這三尊舞樂俑小像中,舞俑所呈現的應該就是當是非常流行的「盤舞」。

加彩舞人像     後漢       高:約14cm

此俑在燒制前,先塗上白土,在施以彩繪,因為在土中長年存放,其色彩現已多半脫落。

加彩舞人像     後漢       高:約12cm

綠釉獸環壺     後漢       高:約45cm

綠釉水井     後漢       高:約38cm

青瓷四耳壺     晉       高:約32cm

六朝時以浙江北部為中心,江南各地都燒出了「原始」的青瓷,其釉層較厚,器型則多模仿當時成熟已經的金屬器皿。

黑釉天雞壺     南北朝       高:約27cm

此器肩部裝飾有雞頭,謂之「天雞壺」。此器型一般都帶有大型的壺把,壺嘴做成雞頭的樣式,有人說它是專門做為「明器」而制。

青瓷蓮花紋皿    南北朝       高:約32cm

青瓷圓壺    隋唐       高:約16cm

這件器皿的釉色很像古越州窯的青瓷。素地、釉調、做工都是古越州窯的特點。

白瓷碗      唐       口徑:約9cm

白瓷碗     唐      底徑:約3.5cm

白瓷鳳首瓶      唐       高:約28cm

白陶胎,掛白粉。花式杯口,長頸,頸與杯口間塑貼一鳳鳥,神態栩栩如生。瓶寬肩瘦足,圈底,整體造型極似一隻頭頂花環昂首斂翼的白色鳳鳥,素雅中見高貴。

三彩龍耳瓶      唐       高:約47cm

龍耳瓶的造型可能傳自西方,它和希臘的一種裝飾品安福羅很相似。

此種瓶子在我國大概是在六世紀以後才開始被仿製,北朝末期至隋朝的白瓷就有此一類型的作品。唐三彩的龍耳瓶是屬於同一流派的作品,而本件在瓶身有醒目的貼紋,增加不少裝飾效果。三彩龍耳瓶的遺物常被發現,但沒有一件能夠和此一既大型又優秀的作品相比擬的。

此器型也可謂是唐代三彩的代表作之一。

三彩長頸瓶      唐       高:約25cm

藍彩壺      唐       高:約12cm

三彩壺      唐       高:約25cm

-  歡迎關注公眾平臺微信號 -

《藝庫》愛生活,愛藝術,鑑藏資訊

藝術交流,精緻生活分享!

藝術鑑藏 珍貴藏品交流,請加微信號:yiku77

相關焦點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從明治時期發展至今,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已達十一萬餘件,其中外國藏品一萬七千件,約半數來自中國。這些外國藏品中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的有十四件,其中八件是中國文物。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中國文物都構成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外國藏品的主要部分。東京國立博物館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經歷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個時代,走過了明治草創期、帝國博物館時代、戰後的國立博物館時代。
  •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文物陶瓷玉石篇:九州銅人分享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文物陶瓷玉石篇九州銅人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
    東京「國立博物館」——歷史和文化的對話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所以,這次我來到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來感受一下異國的歷史故事和文物。
  • 國立東京博物館 I - 日本藝術品
    我們一起瀏覽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東京博物館的藏品。國立東京博物館收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我們會分多期陸續為你介紹,希望讓你足不出戶,也能來個博物館深度遊!第一期先請你瀏覽和欣賞館藏的最有代表性的日本藝術精品。我對日本藝術品了解甚少,只能和你一起看個熱鬧了,希望你喜歡。
  • 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幾方線刻鏡
    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幾方線刻鏡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託保管的文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身為文部省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該館藏有4件敦煌繪畫品、2件敦煌文書,其中繪畫品中有3件是伯希和1908年從敦煌劫走的,1957年法國吉美博物館用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交換館藏。該畫在法國1976年出版的《敦煌繪畫品》中有圖版與解說,為第106號(吉美博物館館藏號EO.1399)。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年代定在晚唐。圖見日本講談社1966年出版的該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第2卷第2圖,講談社1995年出版《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藏伯希和收集品」(2)第54圖。
  • 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的中國玉器
    與世界其他大型博物館一樣,中國玉器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佔據了一席之地。 展示中國文物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 中國玉器主要展示在該館的東洋館裡,以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為主,兼具宋元明清玉器和一些珠飾品。
  • 東京國立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建築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地方在於,很多展館定期更換展品,比如法隆寺寶物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批展品、每個月會有一件國寶展出(展廳裡入口處貼有當年展覽安排)。想想清明上河圖和千裡江山圖少則兩三個小時的排隊時間,多則耗費一天的等待,還只被趕著往前走的窘境,在這裡,想看多久看多久,還是挺好的。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打造「掌上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5月18日電 輕輕滑動指尖,從繩紋時代到江戶時代的土器、佛像、武士刀、書畫等歷史文物,悉數躍然於手機屏幕上,猶如一個包羅萬象的「掌上博物館」。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隨筆:以人為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網東京5月17日電(記者陳曦 報導員江易易)博物館被普遍視為教育人們「博物洽聞、通達古今」的工具,但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現今不少國家的博物館早已跨越了原始的社會職能,不再單純扮演補給文化養分的角色,而是一種創造以人為本休閒空間的文化複合體。  東京國立博物館便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 藝術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於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本館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是典型的歐洲巴洛克式建築。
  • 茶的宗教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茶の湯》特展參觀記
    2017年4月11日這一天,東京國立博物館在上野公園櫻花怒放的季節,再一次舉辦大型日本茶道美術特展——茶の湯。此次特展一共參展展品259件,其中日本政府定為「國寶」品20件,「重要文化財」品79件,「重要美術品」4件。在總共自4月11日至6月4日,近兩個月的展期中,參展作品不會一次性展出,而是會按時間調整更替。
  • 上野舉辦博物館周活動 東京國立博物館遊客劇增
    人民網東京5月19日電(許永新)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相關資料表明,日本有各種博物館大約6千座。但有意思的是,日本博物館的概念與中國並不完全相同,在日本,博物館的概念中包含動物園、植物園及水族館等,而這些地方在中國通常不被列入博物館範疇。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國東京都臺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
  • 東京國立博物館《三國志》文物展掠影
    近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此次在東京帝國博物館的展覽將進行至9月16日,此後還計劃赴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
  •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唐代 8世紀 寶慶寺如來三尊佛龕作為世界著名博物館,1872年創建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擁有40多個展廳,藏品總量超過、朝鮮藝術和西域藝術等部門,東洋館也是中國境外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銅鼓陳列從公元前6世紀至漢唐時期,演變到明清時期,從中國南部到東南亞地區(以印度尼西亞為例),講述了銅鼓的變遷與多樣性。
  • 朱滸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西域文物精華
    東京國立博物館西域文物精華朱滸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餘平方米,約有11萬件收藏品東京國立博物館西語專題陳列中,有部分是所謂日本西域探險的大谷探險隊攫取中國新疆的部分文物。大谷探險隊的3次考察活動,其收穫結集為《西域考古圖譜》、《新西域記》等書。其他著作則收錄於《大谷光瑞全集》中。
  • 東京國立博物館攻略(門票+開放時間)
    東京國立博物館概述   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5年(1872)在湯島聖堂大成殿舉辦的博覽會,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事業包括對日本以及東方的美術和考古等各種文化遺產實施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