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日本文化廳長官近藤誠一、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每日新聞社社長朝比奈豐、NHK(日本廣播放送協會)會長松本正之等為展覽開幕剪彩。各界來賓和觀眾共12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活動。
主辦方歷經長達4年多的策劃,籌組了來自日本宮內廳、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及民間收藏的王羲之作品的歷代版本和部分王羲之、蘭亭雅集等相關書畫作品163件,蔚為大觀。雖然王羲之書法真跡無一存世,致使後人難見真跡。但留存後世的歷代宮廷中那些精妙絕倫的複製臨摹極品也足已讓後人領悟到書聖的風範,受到書法愛好者的推崇。
展覽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王羲之書法的珍貴摹本,包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收藏王羲之筆《喪亂帖》、前田育德會收藏王羲之筆國寶《孔侍中帖》、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王羲之筆《行穰帖》、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褚遂良模本蘭亭序和王鐸臨本蘭亭序、東博藏王羲之筆《樂毅論》(越州石氏本)、個人藏王羲之筆《妹至帖》、東博藏王珣筆《伯遠帖》等。
第二部分為各種版本《蘭亭序》的集大成,展品包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定武蘭亭序》(許彥先本)、《定武蘭亭序》(獨孤本)、《蘭亭圖卷》(萬曆本)、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藏《定武蘭亭序》(韓珠傳本)等。從唐代的臨本、模本到宋代風行的拓本,《蘭亭序》形成了多種流傳譜系,彌足珍貴。
第三部分展示了歷代奉王為師的書法名家的真跡,包括個人收藏隋代智永筆國寶《真草千字文》、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米芾筆《行書虹縣詩卷》、東博藏元代趙孟頫筆《行書蘭亭十三跋》、東博藏明代董其昌筆《行草書羅漢贊等書卷》、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趙孟頫筆《行草書與中峰明本尺牘冊》、靜嘉堂藏清代王鐸筆《臨二王諸帖軸》、東博藏清宣統帝筆《楷書七言聯》等,構成了洋洋大觀的中國書法史。
更為巧合的是,2013年1月9日東京都國立博物館新發現的又一書聖摹本《大報帖》在此展中首度亮相,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在開幕式致辭中向日本觀眾介紹了王羲之書法藝術和對後世的影響。每日新聞社社長朝比奈豐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書法由中國傳入日本,兩國有著共通的文字文化。希望通過書法藝術構築兩國友好交流的橋梁與渠道。
此次展覽為日本書法愛好者提供集中見證千古墨寶的難得機會,向日本觀眾打開了感受中華文化風採和藝術境界的交流之窗,必將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展覽於1月22日正式向觀眾開放,將展至3月3日。展覽期間,東京國立博物館還將舉辦「書聖王羲之與蘭亭文化的傳播」、「書聖王羲之對日本的影響」等講座。NHK(日本廣播放送協會)將拍攝專題電視片,以幫助觀眾了解王羲之,欣賞其書法藝術的神韻。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參贊何靜等出席了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