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畫|是畫家,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

2020-12-14 瀟湘晨報

11月20日

廣西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全區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

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

驕人成績的取得

離不開那一個個奮戰在

脫貧攻堅駐村一線的身影

當一位畫家

帶著第一書記的使命走進深山

會擦出怎樣神奇的火花?

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

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

廣西德保縣東凌鎮

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

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

也是一位青年畫家

2015年10月

他被選派到大山深處的多脈村

開展扶貧工作

兩年半的時間裡

他將自己的專業與扶貧工作結合

在忙碌之餘

畫村裡的一鋤一犁、一草一木

畫圍爐話桑麻,拄杖踏青山

一幅幅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畫作

一個個沾染煙火氣與人情味的故事

這位第一書記親手為我們繪就

一幅迤邐淳樸的山村風情長卷

廣西雲-廣西新聞網設計團隊

採用圖像處理軟體及影視後期製作技術

將平面的靜態畫作動態化處理

讓一幅幅水墨畫「動」起來

他帶領村幹對接城鎮超市,

籌劃設立精準扶貧展銷攤位,

四處聯繫電商平臺,

建立產銷一體產業發展模式。

短短一年時間,

村裡黑豬的產量與銷量就翻了一倍。

現在多脈村已被評為「百色市文明示範村」。

雖然尚新周離開村子兩年了,

但在與村民組建的微信群裡,

總有人不時給他發消息聊聊村裡的現狀。

村民們仍將這位書記掛在心上。

作者還用文字記錄下了許多駐村時笑淚交織的工作經歷:

沒有路,就手腳並用翻越每一道石嶺;

缺資金,就耐心遊說每一家愛心企業、每一位愛心人士;

遭質疑,就登門拜訪每一戶貧困戶,

用真心傾聽他們的實際訴求,

用誠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他用畫筆和幽默風趣的語言,

勾勒出一段段人與人之間的真摯交往。

字裡行間,畫裡畫外,

充滿了鄉音、鄉情、鄉趣。

回顧自己的駐村扶貧經歷,尚新周說:

「兩年半時間,是我一輩子的財富。走進人民群眾、用自己力量努力解決群眾的問題,是我最自豪的事。」

而在廣西的扶貧一線,

還有許多和尚新周一樣的年輕幹部不畏艱險,

紮根農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辛勤汗水,

落實政府扶貧政策,

千方百計融入群眾,

扶貧又扶智,

帶領鄉親們走出致富新路子,

譜寫出了一曲曲

或平凡、或慷慨的壯歌!

今年10月

尚新周的新作《駐村畫記》

正式來到讀者面前

區內外反響強烈

多家媒體報導及引用

翻開書頁

撲面而來的正是那些

最生動的脫貧一線真實寫照

讓我們也藉此機會

向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

駐村第一書記致敬

你們辛苦了!

文案丨梁雨芃

美編丨李冬豔 周桎羽 萬晶

編輯丨梁笑天

責編丨陳佳嘉

值班主任丨黃儷

廣西日報新媒體出品

【來源:廣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歲月靜好和脫貧致富路
    >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驕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那一個個奮戰在脫貧攻堅駐村一線的身影當一位畫家帶著第一書記的使命走進深山會擦出怎樣神奇的火花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廣西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
  • 十萬大山裡的潛心耕耘者——記廣西石化駐村第一書記陳作文
    雨後的十萬大山清澈明淨,雲霧繚繞,圖景猶如仙境一般,美麗而又神秘。蒼翠欲滴的濃綠鋪蓋在山林間,夾雜著泥土和綠植芳香的清新空氣沁人心脾……防城港上思縣平福鄉那明村的第一書記陳作文就是呼吸著這樣的空氣,紮根於扶貧一線,耕耘在十萬大山北麓南北64公裡的村屯。「我來接你的班!」
  • 第一書記|北大畢業生:駐完一村又一村 蘇勇力的6年「扶貧路」
    簡單的隨身用品、寫滿駐村經歷和感受的駐村日記、印著自己名字的小馬甲……兩年前,蘇勇力收拾行囊踏上他的「連任」之旅,目的地是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加尤鎮一個叫案相的山村。皮膚曬得黝黑的他,已沒了曾經「白面書生」的樣子。2011年,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蘇勇力放棄北京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工作。2014年,他主動申請到凌雲縣下甲鎮加西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並在2015年9月任期屆滿後,申請繼續留在加西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百色田陽縣巴浪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峰成典型
    田陽縣巴浪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峰成典型  百色新聞網田陽7月3日訊(通訊員 黃國順 何流)7月2日,澎湃新聞派出記者千裡迢迢專程趕到百色市田陽縣五村鎮巴浪村,對廣西典型90後駐村第一書記、廣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孫峰進行實地採訪,把其「紮根基層攻堅脫貧無怨、奉獻青春振興鄉村無悔」的「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事跡推薦給全國青年讀者。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鄭州舉行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上,影片拍攝地村民代表向駐村第一書記們送上本村的農特產。趙暉 攝  中新網河南新聞11月23日電 (趙暉 李明明)「每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故事都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題材,所以我把所有的故事融合到這部電影之中,記錄他們為脫貧攻堅付出的努力。」
  • 稅務駐村第一書記黃朝偉:我把長路奉獻給遠方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9月29日訊(通訊員 黃玫潔 劉建軍)「駐村工作就是要務實事、解難題。」這是國家稅務總局防城港市港口區稅務局派駐防城港市光坡鎮光坡村的第一書記黃朝偉寫在扶貧筆記扉頁上的話。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凱倫 攝用腳步丈量民情光坡鎮地處濱海丘陵地帶,既是防城港市港口區最大的農業鎮,也是防城港市海水養殖面積最大的鄉鎮,黃朝偉所駐的村子是光坡鎮其中一個沿海村落——光坡村。黃朝偉已有四年基層工作經歷,大有可為的鄉村工作和鄉親父老的深情厚誼給予了他極大的人生啟迪。
  • 【砥礪奮進的五年】廣西梧州市龍圩區寨中村:大山深處開出「希望之...
    2017年05月27日 06:41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梁乾勝 朱慧倩 編輯:韋仲達
  •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首映
    恰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一部由河南人導演、河南人主演、在河南拍攝,以2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的電影——《駐村第一書記》登上熒幕。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
  • 當好群眾的「好閨女」——烏蒙山區「90後」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記事
    新華社昆明12月11日電題:當好群眾的「好閨女」——烏蒙山區「90後」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記事新華社記者林碧鋒冬日的晨霧尚未散盡,郭登會和駐村扶貧隊員沿著蜿蜒山路驅車半小時,來到巖洞腳村觀音巖村民小組村民趙慶元家中,這是郭登會最牽掛的貧困戶之一。
  • 北投扶貧故事④ | 沿海高速分公司4任駐村第一書記接續奮鬥的那些事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2013年以來,在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的領導下,沿海高速分公司先後派出蘇和家、龍集輝、陳敬強和黃宗等4名扶貧第一書記深入扶貧聯繫點開展工作。拿著這筆錢,蘇和家購置了垃圾清運車1輛和垃圾桶200個,解決了百豪村「清潔鄉村」工作資金短缺的問題。眼看資金物資都到位了,蘇和家立即組織鄉親們行動起來,先後開展了6次全村清潔活動,清理出垃圾近2000公斤,受益群眾100多戶,極大改變了百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認可。2013年5月,蘇和家(右一)在百豪村工作的場景。
  • 廣西區局駐防城港市上思縣渠坤村第一書記樊盛 十萬大山下 俯身解...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陳偉斌 記者 韓嘉樂作為十萬大山裡的一個偏遠山村,上思縣渠坤村許多屯都被列為生態核心保護區,人只能徒步進入。飲水貴、交通難……這裡,是不折不扣的攻堅主戰場。今年7月17日,樊盛(右)協助建檔立卡戶裝運晾曬的稻穀。
  • 駐村第一書記白雲: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紅河鎮文溝村駐村第一書記白雲憨笑著說。  在村裡行走時,村民見到白雲都會熱情地打招呼。3年前,自治區民委(宗教局)教育文化處副處長白雲剛駐村時,很多村民投來的卻是不信任的目光,入戶時常聽到「你幹啥的」「有啥可看的」。  「我們來到文溝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信於村民。」白雲說,村民感到特別苦的是路難走,全村幾乎都是土路,硬化路不到1公裡。
  • ...字字寫真心丨湄潭縣茅坪鎮地關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遠行
    大山深處,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水泥路,環繞村寨,一棟棟堅實穩固的民居,錯落有致。  這裡是湄潭縣茅坪鎮地關村。我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已有5年。翻開日記,駐村點滴,緩緩浮現。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陰  春節過後,我開始到地關村上班。
  • 「我的扶貧故事」大山深處開出幸福之花|威寧自治縣石門鄉年豐村駐...
    我願做大山深處脫貧攻堅的踐行者,讓大山深處開出幸福之花,我叫朱海東,是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9月起,我開始擔任威寧自治縣石門鄉年豐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駐村第一書記。   年豐村,距石門鄉14公裡,606戶2450人,其中貧困戶208戶965人,11個自管委,47個十戶一體(中心戶),是全鄉佔地面積最大最邊遠的一個村。
  • 把六萬大山當「大」家的書記
    地處六萬大山腳下的平睦鎮新豐村是浦北縣「十三五」規劃時期的貧困村之一,這裡山高路遠,經濟不發達,村民大都外出廣東務工,譚永春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還有20戶,共85人未脫貧,部分貧困戶「等要靠」思想嚴重,是廣西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塊「硬骨頭」。
  • 小鄉村成就大事業——駐村第一書記的新春感悟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在省委北院一樓會議室裡,10名來自我省脫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參加了由省委書記王國生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他們述說鄉村新變化,交流駐村收穫感悟,暢談新年新打算,共同描繪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  共識: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
  • 湘潭大學駐張家坪村工作隊:大山深處斬「窮根」
    11月12日,走進瀘溪縣大山深處深度貧困的洗溪鎮張家坪村,新建的村部樓拔地而起、新修的公路通到村民家門口、自來水譁譁地流進農家……這是湘潭大學駐張家坪村工作隊把扶貧與扶智、扶志深度融合,村校共建攜手斬「窮根」帶來的變化。 張家坪村位於洗溪鎮北部,轄3個村民小組10個自然寨,貧困戶101戶403人,貧窮落後,被列為瀘溪縣深度貧困村。
  • ...田野看見希望」——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舉行
    恰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一部由河南人導演、河南人主演、在河南拍攝,以2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的電影——《駐村第一書記》登上熒幕。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
  • 駐村「第一書記」——初心點亮扶貧路
    唐縣供電公司駐南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駐村第一書記婁文彪發現,甄蘭勇等10戶貧困群眾養殖了340多頭山羊,但養殖模式都是放養,牧草以山草為主,對山坡植被有破壞作用。山區野生植被繁雜,山羊也容易誤食有問題山草而發病。冬春季節山上植被乾枯,牧草「季節性短缺」,山羊養殖效益易受影響。
  • 寧鄉:駐村第一書記的「硬核」擔當
    嚴瓊是寧鄉市委辦派駐煤炭壩鎮雙龍村第一書記,為該村群眾脫貧致富做了不少實事,深受當地群眾擁戴。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雖未有工作任務,但他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就主動趕到村部,與支村「兩委」一起開展疫情宣傳和防控工作。當談起自己的「戰績」時,嚴瓊靦腆地笑著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