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夫妻出攤賣早點 小推車多出8萬多現金(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90後小夫妻出攤賣早點 小推車多出8萬多現金(圖)

2014-09-13 11:14:59來源:揚子晚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失主(右一)拿出錢酬謝小夫妻倆。 焦哲 攝

  昨天上午是從河南來到南京賣早點的小夫妻潘明明、郇小青第一天出攤。沒想到這第一次就讓他們攤上一件「大事」:收攤時,兩人意外發現早點攤的推車上多出了81100元現金!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這對小夫妻都是「90後」,男的叫潘明明,女的叫郇小青,是個孕婦。一年前他們從河南商丘夏邑老家來到南京江寧打工,今年南京青奧會期間,所有工地都停工,老婆已經懷有身孕,需要用錢,潘明明為了養家餬口就利用青奧會工地放假的時間回到老家學習了做白吉饃的手藝,準備回南京賣早點。

  9月12日早上,夫妻兩人設在江寧高新園附近的早餐點第一次開業。雖然外面下著雨,郇小青挺著7個月的身孕和老公一起早早來到街面指定的位置開始做饃。潘明明心疼老婆,讓郇小青早早回家,但是郇小青還是在一旁幫著丈夫做饃,早上的生意很不錯,他們做的饃饃又香又甜,很多上早班的市民來買。8點多就收了攤,潘明明夫妻兩人做的饃全部賣光了,他們推著早餐車有說有笑地往回走。他們希望以後每天生意都像今天這麼好。

  回到出租房內,郇小青收拾早餐車時才發現車上多了一個塑料單,打開塑膠袋一看,裡面都是百元大鈔的人民幣,看起來大概有10萬呢!小夫妻倆都是第一次一下見到這麼多現金,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他們更關心的是:這錢究竟是誰的呢?一定是有買他們饃饃的人落下的。早上的生意很好,他們已經記不清都有哪些顧客。「這麼多錢,人家丟錢的一定很著急。」樸實的夫妻倆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們雖然生活不富裕,腹中的胎兒也急需要錢,但夫妻兩人默契地對視了一下,決定撥打110報警電話。

  另一邊,就在小夫妻倆報警沒多久,家住在江寧天印山農貿市場附近的市民秦女士正在家中到處翻箱倒櫃。她和丈夫也是在這裡做小生意的,昨天老公給了她8萬多元現金,讓她存到銀行用來支付採購商品的費用的。秦女士的姐姐在菜場賣菜,孩子就讀的幼兒園離姐姐地方很近,每天都是姐姐幫她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早上7點多秦女士帶著這些錢將孩子送到姐姐那兒,然後買了一個白吉饃,吃了一碗胡辣湯,回到家後才發現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辦,就是幫老公去存錢,這時她發現錢不見了!秦女士說,自己在家回憶早上經歷過的各種場景,可就是想不起來錢掉在哪兒了。最後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剛打,電話那頭江寧高新園派出所的警察就告訴她,好心人已經將錢送到了派出所。

  秦女士趕到派出所,見到了潘明明夫妻。在民警的見證下,秦女士清點現金,81100元,一分錢不少。對於拾金不昧的好夫妻倆,她再三感謝,並當場拿出1100元作為答謝,但小夫妻兩人怎麼說也不同意收,最後在民警的反覆勸說下小夫妻倆才收下500元酬金。

  在交談中大家發現,原來秦女士也是河南商丘夏邑人,三人還是老鄉。郇小青說,也許他們夫婦賣一年的白吉饃都賺不到8萬多元錢,但是撿到別人的錢就要歸還,這是應該做的。「我也是給肚子的孩子做個榜樣。希望他將來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揚子晚報記者 焦哲)

相關焦點

  • 90後夫妻為買房拼命賺錢,每天賣扇貝生蠔2000個
    為了早點買房給1歲大的孩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26歲的鄭仙芝和老公吳振彪每天在夜市擺攤經營到凌晨2點多。在他們如此「拼命」的狀態下,每天的收入平均能穩定在1500元以上。截至目前,這對做了近2年小生意的夫妻,已經攢了20多萬元積蓄,按照兩個人的計劃,他們很快就會買房,正式告別租房生活。
  • 80後夫妻倆,擺攤賣「稀罕「小吃,20元兩串,剛出攤路人就排隊買
    80後夫妻倆擺攤賣「稀罕」小吃,20元兩串,剛出攤路人就排隊買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了,過去生活條件差時,對於吃的東西沒太多講究,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味覺和精神上的享受。
  • 小縣城最火熱早點攤,客人驅車幾十公裡只為吃上這美食,生意火爆
    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的新生活就是從早晨開始的,那麼早晨起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早餐了,人體在經過一整晚新陳代謝和消化,起床後就需要吃到早餐來補充營養和體能,只有吃了早餐一個上午才會是精神滿滿的,不過現在很多人年輕人都不是很注重吃早餐,以至於身體出了毛病。
  • 這年頭,連早點攤也要做定位![有定位,賣到爆]
    有一次喝酒聊天的時候,鐵拐李說起他爸媽想弄一個早點攤。一來發揮點餘熱,二來賺點零花錢,但不知道攤位開在什麼地方好?於是我就給他出主意,開在寫字樓多、學校多的地方比較好,那裡需求量大。現在的小年輕一般都比較懶,自己做早餐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在寫字樓或者學校附近生意會很不錯。
  • 一個人適合做什麼早餐攤,哪些早點小吃簡單又好賣
    一個人適合做什麼早 餐攤,哪些早點小吃簡單又好賣?下面跟隨食為先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一、雜糧煎餅雜糧煎餅是一種小吃形式的煎餅,中華傳統小吃。主要特色是香、裡外全 脆、味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雜糧煎餅為越來越多的人所 青睞。
  • 賣油條年入30萬?細算一筆帳,也就是比月入6000元多賺個657元吧
    90年出生的男子,考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專業,畢業之後放棄了專業相關的工作,選擇了賣油條。他和自己同為90後的妻子一起開的這家早點油條攤因為年入30萬被廣泛關注,因為這名男子還在直播,因此還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學習炸油條和開店的技巧。
  • 放棄6000塊月薪的工作 轉行賣早點真的值得嗎?
    圖片來源網絡有時候刷下新聞時會看到「攤煎餅大媽月入3萬」,「90後小夥賣早餐日賺1000多,一年能掙30萬」等新聞,不禁讓人懷疑賣早點真的有那麼賺錢嗎?有人或許覺得,「一個月的收入比他們的工資還要高,不如改行賣早點?」
  • 賣早點月入2萬,這些不起眼的工作其實很賺錢
    今日小編看到一個讓人羨慕的新聞:「45歲的台州人吳偉軍,在寧波擺攤賣早點,夫妻倆起早貪黑,每月收入2萬多,去年剛買了房。「看完這個新聞,一種後悔的感覺湧上心頭,當年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創業計劃不就是賣早點嗎?眼看著人家成功步入中產收入家庭,我只能是羨慕嫉妒恨。
  • 農村大哥擺攤賣「自助餐」,10元10個菜吃到飽,出攤1小時被搶光
    農村大哥擺攤賣「自助餐」,10元10個菜吃到飽,出攤1小時被搶光!中國地大物博,美食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的,而且每個地方的美食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地理環境不同和文化的差異,所以食物的味道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 90後小夥回家賣臭豆腐,三年賺回100萬
    90的阿萊厭倦了給別人打工後,也回鄉創業。阿萊聽一個老師傅說賣臭豆腐一個月能掙兩三萬,於是跟著老師傅學習了臭豆腐的製作技巧,回到長株潭也開了家臭豆腐攤位。製作臭豆腐成立低,利潤高。以白豆腐為例,一碗臭豆腐有6片,成本為七毛二,不到一塊錢,一碗的純利潤有4塊多。
  • 夫妻大學畢業後棄醫賣油條年入30萬!有人質疑大學白讀了,丈夫這樣說
    最近,一對「90後」小夫妻因為改行擺攤賣油條火了丈夫學的是中藥專業妻子學的護理學專業然而小倆口畢業後都沒從事醫療工作>卻在市場附近賣起了油條現在年收入30萬夫妻倆大學都讀的醫學專業畢業後覺得不合適改行賣起油條6月18日早上6點半
  • 杭州早點快餐車30萬一輛該怎麼賺錢(圖)
    如今杭州人也能在成龍式的快餐車上買早點了。  昨天上午,杭州武林街道最後一批39輛早點攤車被電焊工一一分解,武林街道副主任範俠義說,將會用這種流動的早點餐車和15個新型的早點售賣亭,以及固定早點店取代傳統的早點攤。  用快餐車和早點售賣亭賣早點的是一家叫「渴口地帶」的早餐公司,走的是「集中生產、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的路子。
  • 男子不聽勸就要這樣賣早餐,剛出攤就被食客圍住了,2小時全賣光
    做這個小吃的是一位30歲的男子,男子是做早餐生意,賣油條稀飯之類的早點的,以前顧客對味道沒有那麼叼,生意還算可以,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僅給講究吃的飽,更要吃的好,吃出了花樣,也吃出了新鮮感,由於小吃行業更新換代非常快,男子一直沒有推陳出新雖說是老字號,但是也擋不住食客對味道的選擇
  • 千裡之外的早點攤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收到了冰花的小視頻,點開看後很會驚訝。我沒想她弄個早點攤,我以為怎麼也是個店鋪。仔細想想,一個女人帶個孩子,能有多少積蓄。怎麼開得起店面呢,可能是我把生活想得太輕鬆了。不由得開始心疼這個女人,其實我可以幫她,對我而言不費什麼力氣。但就是感覺她不會接受,她骨子裡恨男人。我內心深處也是恨女人。
  • 六旬夫妻賣早點,天微亮就出攤,7元一份搶著買,每天只賣150斤
    小龍了解到這是一對六旬夫妻開的早餐店,一開始是老頭在年輕的時候跟著師傅學藝,最後師傅回鄉之後,老頭將師傅的技藝「發揚光大」。這對夫妻的配合也十分默契,老頭絞面放進油鍋,老伴只需要負責油炸就好。老頭表示自己每天就賣一盆面,也就150斤,賣完就收攤回家。
  • 拍遍武漢N個小推車,找到了最有人情味的美食
    武漢小推車不完整合集,歡迎補充喲~徐東無名燒烤地址:徐東戶部巷旁每天下午5點出攤,晚10點半收攤車水馬龍的徐東,很少有人知道這裡藏著一個美味的燒烤攤遊記生煎地址:解放大道循禮門地鐵口的天橋下晚上9點半出攤,凌晨2點半收攤從武廣回家,總會路過循禮門,於是每回都會看到那裡有個小攤子擠滿了人,而這個備受武漢伢寵愛的小攤子,就是遊記。
  • 臺北夫婦來漳州賣西式早點 出街才4天生意就火了
    鄭先生剛買了兩份三明治,一會兒又來要了五份綠茶凍;幽默的葉先生和林宗榮聊上了,他說,看他們做得很衛生,吃起來就放心;愛吃西點的林小姐說,漳州的早餐車賣的都是包子饅頭,現做的西式早點沒有,這家的早餐價格合理,比較符合漳州消費水平。  一早上,陸陸續續有市民過來詢問,夫妻倆就打開保溫桶一一介紹。找錢時,林玉杏把錢放進一個紅包袋,還說上幾句祝福的話。
  • 4年買房買車,「90後」大學生夜市擺攤月入2萬
    後大學生擺夜市月入2萬」的話題直衝同城熱搜第一位這個一夜之間火了的杭州90後大學生是來自江西的29歲姑娘,趙靜。大學剛畢業就開啟全職夜攤生涯這一逛,就讓靜靜與喬司夜市結下了不解之緣,隔天靜靜就開始打聽攤位租賃,
  • 寒冬上市,草莓畝效益2萬,「90後」夫妻有訣竅
    這麼多草莓,紅紅的,特別誘人……」就在這個草莓大棚裡,婆媳倆就採摘了五六十斤草莓,倆人雖然辛苦,但特別開心。 媳婦是一位90後,叫朱慶,特別賢惠,田裡有活兒,處處搶著幹。朱慶說,從本月初,就開始採摘了。不過,這兩天,量大了一點,一天有好幾百斤。
  • 街頭早點攤塑膠袋多數「超薄」 或對身體有害(組圖)
    東大街的早點攤前,掛著好幾摞沒有任何標誌信息的薄塑膠袋,記者告訴攤主要買油餅和小籠包,攤主隨手扯下一個又輕又薄的袋子,裝入油餅和包子。  記者本意想要一個剛剛從鍋裡撈出的油餅,但女攤主卻給拿了旁邊一個已經晾了一會兒的油餅,稱「剛炸的不能馬上裝袋,袋子會受不了的」。  海澱彰化路上的4個早點攤,使用的也都是沒有任何信息的薄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