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夫妻賣早點,天微亮就出攤,7元一份搶著買,每天只賣150斤

2020-12-26 少龍聊美食

說起美食,小龍自認為自己是最有話語權的人,不論別的,就論小龍對美食有一顆炙熱的心。前段時間,小龍外出旅遊除了發現能填飽肚子的正餐之外,還發現了奇特的美味早餐。比起豆漿油條,更讓大家喜愛的高級「豆漿油條」!

小龍了解到這是一對六旬夫妻開的早餐店,一開始是老頭在年輕的時候跟著師傅學藝,最後師傅回鄉之後,老頭將師傅的技藝「發揚光大」。這對夫妻的配合也十分默契,老頭絞面放進油鍋,老伴只需要負責油炸就好。老頭表示自己每天就賣一盆面,也就150斤,賣完就收攤回家。

因為成本不高,所以他們的定價一直保持在7元一份,裡面有蛋、油條還有一碗湯。出於對美食製作的愛好,小龍問過老頭每天的製作方法和步驟,他也很慷慨地全部告訴小龍。首先,每天收攤之後要回家準備第二天的食材。

小龍發現這對夫妻用來裝油條的是個風扇殼,老頭表示,之所以用風扇殼是因為它的縫隙大,如果人多,炸好的油條能快速漏掉多餘的油,方便食客裝起來帶走。老伴每天要走的是就是陪著老頭一起做炸油條,同時密切把握好火候,這樣炸出來的油條味道恰到好處。

老頭用來炸油條的原材料是糯米,也就是每天收攤之後,老頭會讓自己的女兒去買來新鮮的糯米,然後磨成粉。最後將糯米粉做成麵團的步驟是老頭一個人來製作,這是個力氣活。老頭說,每天自己就靠這個來鍛鍊,不僅能掙錢還能保證運動質量。最主要的還是麵團裡沒有鹼、沒有礬,只有放有小蘇打粉。

老頭還表示,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說這是高級版的豆漿油條,是因為炸出來之後它的外形神似油條,但是口感卻有糯米軟軟的感覺,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結合了雞蛋灌餅的方法做出了油條灌蛋。這也就是大家所喜愛他們家早餐的原因,是因為這對夫妻時刻都在為食客們著想。

每天天剛剛微微亮,那就是這對夫妻的出攤時間。更是有食客表示,大下雨天都有很多人排隊購買,七元錢一份已經不算貴了。每天看到的大棚裡面都是坐滿人的狀態,基本上老頭快賣完之後,人才會慢慢減少。

所以,你們喜歡吃油條嗎?你們覺得什麼早餐有營養?你們家鄉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龍哦~

相關焦點

  • 90後小夫妻出攤賣早點 小推車多出8萬多現金(圖)
    90後小夫妻出攤賣早點 小推車多出8萬多現金(圖) 2014-09-13 11:14:59焦哲 攝  昨天上午是從河南來到南京賣早點的小夫妻潘明明、郇小青第一天出攤。沒想到這第一次就讓他們攤上一件「大事」:收攤時,兩人意外發現早點攤的推車上多出了81100元現金!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這對小夫妻都是「90後」,男的叫潘明明,女的叫郇小青,是個孕婦。
  • 80後夫妻倆,擺攤賣「稀罕「小吃,20元兩串,剛出攤路人就排隊買
    80後夫妻倆擺攤賣「稀罕」小吃,20元兩串,剛出攤路人就排隊買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了,過去生活條件差時,對於吃的東西沒太多講究,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味覺和精神上的享受。
  • 大叔集上賣醬牛肉,1斤45元,顧客排長隊,鄰攤老闆:傻子才會買
    大叔賣「良心醬牛肉」1斤42元,顧客排隊搶著買,鄰攤:聰明人才不買!轉眼間還有17天,2020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必將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過去的終將過去,著眼未來,心若大海,期待2021年會更好!前幾天趕大集時,從一位大叔那裡花90塊錢,買了2斤多醬牛肉,1斤只要42元。每次來趕大集時,顧客都拍著長隊搶著買,這可刺激了鄰攤的門店老闆,並時不時地對他攤位上的顧客說:聰明人才不會買呢,一斤生牛肉都40元了,稍微一想就知道不是啥好肉,傻子才會買。
  • 廣州小巷創業小夫妻,只賣豬腸和牛雜,30元一份每天供不應求
    所以,為了滿足生活工作快節奏的人群,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快餐的食物,這些食物沒有經過廚藝的烹煮,很難體現出食物的美味。但是現在餐飲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迎合上班族的口味,店家開始研究出各種既健康又美味的食物來吸引快節奏生活的上班族。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廣州的一個街頭美食,廣州小巷創業小夫妻,只賣豬腸和牛雜,30元一份每天供不應求。
  • 夫妻擺攤賣小吃,只收錢不找錢,一出鍋顧客搶著拿,日賺700元!
    夫妻擺攤賣小吃,只收錢不找錢,一出鍋顧客搶著拿,日賺700元!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享到這個美食,也是小吃攤上的一個美食,而且這個小吃攤是一對夫妻擺的攤,看起來都是比較簡陋的,幾天前還放了一個很大的招牌,在他這上面還有一顆大大的鍋,這個鍋裡面也就是他們買的這個小車,而且這對夫妻他們的生意都是非常不錯的,他們賣的這個小吃就是水煎包,水煎包可以說也是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小吃,而且在北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小吃,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而且水煎包吃起來外焦裡嫩的
  • 大姐校門口賣「新奇」小吃,1個5元,每天只賣200個,家長搶著買
    大姐校門口賣「新奇」小吃,1個5元,每天只賣200個,家長搶著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很多人街邊的小吃攤不衛生,但依然有人抵擋不了它的誘惑,你聽過都想買點嘗嘗,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和學生黨,據說現在的小吃攤是最賺錢的
  • 夫妻兩口賣雞叉骨,15元一斤送半斤,每天上百斤不夠賣,你吃過麼
    夫妻兩口賣雞叉骨,15元一斤送半斤,每天上百斤不夠賣,你吃過麼?在我們這兒的集市上,每10天一個集市街上有很多賣小吃的各種小販都在這裡買各種小吃吃了,非常美味,明早起身的時候街上的人流量特別多,男女老少,擠得路都走不動了,人們熱情很高,特別喜歡這種鄉村集市。
  • 60歲大爺賣「天價燒烤」1根20元,每天能賣500根,行人看見搶著買
    文/小白60歲大爺賣「天價燒烤」1根20元,每天能賣500根,行人看見搶著買!提到美食很多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像我就比較喜歡吃燒烤,尤其是路邊攤賣的燒烤。沒到不那麼冷的時候,街邊就會支起棚在裡面賣燒烤。每次回家路過燒烤攤我都要去吃兩口,妥妥的吃貨。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種你沒吃過的燒烤。我是偶爾發現的它,真的太好吃了,現在想想好想念它的味道,有空一定要回去吃一下。
  • 新婚夫妻街邊賣「滷肉」22元一斤,顧客搶著買,一天收入讓人眼紅
    新婚夫妻街邊賣「滷肉」22元一斤,顧客搶著買,一天收入讓人眼紅。圖片中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美食,你看的出來是什麼東西嗎?他看上去是黃色的,而且也是特別有食慾的,它是一種肉,這是一對新婚夫妻在結了婚之後擺攤賣的一種美食,它就是滷牛雜。這個鍋裡面盛的牛雜可以說是非常多的,但是他的生意火爆的不得了,不一會的時間,這樣一大鍋的牛雜就全部賣光了。
  • 小鎮夫妻專做「滷水豆腐」,1斤賣2元日賣500斤月入3萬
    2017年8月17日,一名顧客開著車在買豆腐。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寨裡河鎮駐地,「武家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就連縣城的很多人都會驅車20多公裡,專程來買豆腐。圖為一名顧客開車10多裡地專程來買豆腐。圖為武永士和李秀玲夫妻倆正在用機器磨豆漿。做豆腐雖然很多人都會做,但是如果做出豆香濃鬱,口感豐潤的豆腐,就得有一定的技巧。圖為武永士和李秀玲夫妻倆正在用機器磨豆漿。武永士說,做豆腐一是得用好黃豆,二是得用木柴,三是得用滷水,這是最基本的,豆腐好吃,關鍵還得看熬製豆汁的火候。圖為武永士正在用木柴燒火熬製豆汁。
  • 90後夫妻為買房拼命賺錢,每天賣扇貝生蠔2000個
    為了早點買房給1歲大的孩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26歲的鄭仙芝和老公吳振彪每天在夜市擺攤經營到凌晨2點多。在他們如此「拼命」的狀態下,每天的收入平均能穩定在1500元以上。截至目前,這對做了近2年小生意的夫妻,已經攢了20多萬元積蓄,按照兩個人的計劃,他們很快就會買房,正式告別租房生活。
  • 重慶夫妻倆在樓道裡賣肥腸,價格高無門面無招牌,每天只賣200斤
    重慶人喜歡吃肥腸,做肥腸的小店也有很多家,有的人憑藉著肥製作肥腸的好手藝,不需要像樣的店面,也擁有高人氣,重慶有夫妻倆在樓道裡賣肥腸,每天在家裡煮好後抬到樓道口銷售,這就是重慶非常有名的楊肥腸。夫妻倆賣肥腸有些年頭了,最早的時候13塊錢一斤,如今賣到110塊錢的高價,仍然一腸難求,有人為了吃到他家的肥腸,只好提前預約,因為不預約根本吃不到。
  • 賣瓜翁寧願天熱似蒸籠 一天多賣兩三百斤(圖)
    地點:金牛路  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  「賣瓜,賣瓜,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早上7點,在金牛路美域花園小區門口,來自亳州的姜大姐扯著嗓子大聲吆喝著賣西瓜。她黝黑的臉上汗水直淌,藍色襯衣也就被汗水浸溼了。  姜大姐的攤位上,足有四五百斤西瓜。
  • 重慶外賣菜攤「一姐」每天線上能賣6000多元
    在重慶南坪正揚大市場,每天生意最好的菜攤前,來來往往最多的不是買菜的市民,而是取菜的外賣小哥。原來,這個經營了20多年的菜攤已經率先數位化升級,有了「網際網路思維」。近一年來,重慶菜市場正加速上線。外賣蔬菜一天可以賣6000多元「我今年50歲,但是我總感覺心態像二十幾歲。」在南坪正揚大市場菜攤經營者石姐向記者表示,「賣菜有二十多年了,不過接觸外賣的時間也不短了。」石姐的這個菜攤,就是位於南坪正揚大市場生意最好的攤位。在這個不足7平米的鋪子上,石姐正經營著一筆大生意。
  • 90後夫妻校門口賣「爆米花」,10元一份遭哄搶,家長:健康又營養
    可以說學校門口的小吃攤的生意都是非常火爆的,每當學生放學的時候,個個小時他都被圍堵的水洩不通,在放學的時候,孩子也都是飢腸轆轆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拿著家長給的零花錢就想要品嘗各種各樣的美食,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學校門口賣的一種小吃,這是一對90後的夫妻擺攤賣的一種小吃,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不僅非常的喜歡吃,就連一些大人看到之後也是搶著買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三男子收費站附近強賣早點7元進貨至少賣20元
    自3月份以來,莎木佳派出所多次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東河區莎木佳鎮沙爾沁收費站附近有人「強賣早點」。民警多次出警,但因嫌疑人流動性大,看到警車就提前逃離,故均未抓獲犯罪嫌疑人。每次報警的受害人大多是過往的大車司機,而且全部都是河北、山東、天津等地的外地司機。
  • 90後小夥夜市擺攤賣「辣條」,現做現賣1斤10元,吃貨排隊搶著買
    90後小夥夜市擺攤賣「辣條」,現做現賣1斤10元,吃貨排隊搶著買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之後,我們的很多人工作壓力就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都認為讀書有文化之後,肯定應該在辦公室當白領,這種工作會更加有面子,但是這個小夥子就認為做小吃行業非常有發展前途,所以他就要自己創業去賣小吃。這個90後的小夥子,於是就選中了人流量特別多的夜市,就在夜市上吃了一個小攤子,擺攤兒去賣辣條,這種辣條是他現賣現做的手工辣條,一斤要10塊錢,很多吃貨看到了都排隊搶著去買。
  • 一隻烤鴨只賣18元 你敢吃嗎?
    現場 生意不錯,一小時賣近20隻  在沙坪垻沙北街,兩家烤鴨店隔街相望,一家宣稱是百年祖傳的臺灣風味,另一家自稱是來自成都的名小吃。臺灣風味烤鴨賣20元一隻,成都風味則祭出了18元一隻的特價。而離兩家店鋪不遠的梁平張鴨子,售價是每市斤45元。
  • 街頭早餐攤只賣了他,一碗5元,賣了15年,淨收入2輛車3套房
    街頭早餐攤只賣了他,一碗5元,賣了淨收入2輛車3套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口味和烹調方法也發生了變化。吃不僅是為了避免飢餓,更是為了追求食物所帶來的味覺和精神的雙重享受。他在80後情侶的早餐攤上出售,每碗售價5元,限量6桶,晚上買不到我在第一次吃的這種零食是在陝北裡吃的,即使我現在想想,也會讓我回味無窮。他的名字叫油茶。很多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美味食物的名字,尤其是的年輕人,很多人看到他都不想吃,即使他們吃了他,他們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畢竟這種油膩的食物會讓人覺得一大早就沒胃口了。
  • 大學生賣蛋餅賣出神奇 擺攤三小時月入三千元
    陳波的大學不是白讀的,即使對於擺小攤賣蛋餅,也賣出了與眾不同的想法。  一天工作3小時,月收入至少3000。陳波還有充足的時間打遊戲、享受生活,思考如何拓寬業務。在他賣蛋餅的社區裡,他的「粉絲」還不少呢。一個經常來買他蛋餅吃的大學生直言自己欣賞陳波:「他用頭腦實現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