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惠臺舉措:率先試點建築業市場對臺開放 62家臺企完成備案

2020-12-25 閩南網福建

日前,「率先試點建築業市場對臺開放」被評為平潭自貿片區五周年十佳對臺融合創新舉措之一。18日,記者從實驗區交建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62家臺企在平潭自貿片區完成備案,備案臺灣執業人員118人。

當天上午,記者走進東門社區,一條引進臺灣工法的試點道路讓人眼前一亮,剛經歷過暴雨衝刷,道路卻完全沒有積水。據了解,這條道路採用的是臺灣生態透水鋪面施工工藝,由兩岸專家團隊共同參與,在建築耐久性、地質地基安全以及瀝青混凝土等方面啟動4項兩岸工程標準體系對接研究。這也是平潭自貿片區率先試點建築業市場對臺開放,在標準互通方面取得的一大成效。

早在2015年,平潭自貿片區就率先試點建築業市場對臺開放,對臺灣企業的從業範圍和資質證書進行認定,允許臺灣建築業企業備案後即可承攬業務。這是大陸建築市場面向境外經濟體最為開放的政策,也是全國首創。

「包括營造業、建築師事務所、工程技術顧問業等等,只要通過備案,就可以在平潭從事工程建設的相關活動。」實驗區交建局城建處副處長李思雄表示,在個人執業方面,平潭自貿片區也允許臺灣建築專業人才備案後即可執業。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62家臺企在平潭片區完成備案,包括16家營造業、5家工程技術顧問公司、41家建築師事務所;備案臺灣執業人員118人,其中建築師37人,專業技師81人;經職業資格採信人員45人。

李思雄介紹,目前,平潭自貿片區正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應用。今年3月,平潭臺胞社區正式動工,率先應用《海峽兩岸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成為全國首個「由臺灣規劃單位設計、臺灣營造企業施工、臺灣建設標準驗收、臺灣同胞入住、臺式物業管理」全鏈條體現臺灣元素的項目。

「設計方和施工方都有臺灣團隊的參與,希望能夠建立一套兩岸合作的標準模式,能夠成為兩岸合作的典範。」平潭臺灣社區項目建設方負責人、廈門瑞助建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深鉛表示。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丨兩岸強強融合,亮出平潭建築產業「金字」招牌
    「十三五」期間,實驗區新增建築業企業769家,其中2019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3.18億元,佔GDP比重25.9%……一組數據展現了實驗區建築業過去5年的快速成長。5年來,實驗區將建築業作為主導產業進行扶持,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平潭建築業提質升級。
  • 平潭擴大對臺開放 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活圈」
    平潭,福建東部的一座海島,也是大陸離臺灣距離最近的地區,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加強與臺灣的交流聯繫創造更好的條件。據悉,截止7月,有超過3000名臺灣人和863家臺企入駐當地。吳雨霖,臺企海峽友誼集團的年輕副總,已攜團隊入駐平潭臺灣創業園。他說,大部分的臺灣人來大陸創業或工作,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 24家臺灣建築企業在平潭完成備案 註冊建築企業達95家
    昨日,記者從區交通與建設局獲悉,平潭作為福建省內唯一可以接受臺灣建築企業備案的地區,從2012年6月至今,在平潭備案的臺灣建築企業已達24家。  這24家在嵐備案的臺灣建築企業中,營造業5家,工程技術顧問1家,建築師事務所18家。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讓兩岸交流之路更平坦
    兩岸應通盡通、平潭先通,平潭對臺海運航線已成為兩岸物流貿易的黃金通道。2019年6月,兩岸(平潭)農漁產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打造了臺灣農漁產品「登陸」的新通道。今年4月,兩岸農漁交易平臺率先運行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版智能通關服務,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 平潭自貿區將率先試點「臺車入閩」「閩車入臺」,今後在平潭可以看到掛著臺灣省牌照的車啦!
    點上方「平潭時報」快速關注
  • 平潭打造兩岸共同家園:願景正逐漸變為實景
    今年3月5日,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臺胞社區項目正式在嵐動工,施工單位是一家臺企。項目實行臺企設計、臺企施工管理、臺胞購買、臺企物業運營及管理,計劃引進臺灣精細化的管理模式、臺灣現代住宅設計風格,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平潭方案」。
  • 平潭持續推進對臺金融改革創新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中新社平潭7月8日電 (閆旭)在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驅動下,平潭在「十三五」期間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特色金融產業集聚區。2015年10月底,平潭共有328家金融及類金融企業。截至今年5月底,這一數字增長到2256家。
  • 15家臺灣建築企業掘金福建平潭
    中新社平潭5月11日電(記者 張建忠) 大陸建築市場面向境外經濟體最為開放的政策已經在平潭顯現效應。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11日披露,目前,平潭已吸引15家臺灣建築企業進駐。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備案的這15家臺灣建築企業中,建築師事務所企業10家,技術顧問企業1家,工程營造業企業4家。
  • 全國推廣、全省前列……平潭開創兩岸融合新局面
    貨暢、人興、業旺、心合是近些年平潭呈現的兩岸民間互動景象立足「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十三五」期間平潭全力推動「應通盡通」打破臺胞、臺企、臺貨進入大陸的隱形壁壘在對臺職業資格採信互認的探索上,平潭不斷先行先試,主動求新求進。「直接採認臺灣地區部分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中餐烹飪、西餐烹飪、美容、女子美發)入選國務院公布的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改革更快一步 交流再深一度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掛牌以來,平均每個工作日有6家企業設立,65項對臺創新舉措相繼落地,建築、規劃、醫療等行業陸續對臺開放——  改革更快一步,交流再深一度  東南網8月4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上半年,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註冊企業「井噴式」增長,新註冊企業828家,註冊資金
  • 福建平潭啟動「臺車入閩」
    新華社福州5月19日電(記者 許雪毅)19日,7部臺灣轎車首次直接換取臨時牌照進入福建平潭,標誌著「臺車入閩」實現常態化運行。今後,臺胞可以駕駛自有車輛,通過平潭口岸在福建省內行駛。當日中午12時許,高速客滾輪「麗娜輪」自臺北抵達平潭澳前碼頭。
  • 平潭臺胞社區開建 打造高品質臺胞生活區
    項目業主、平潭和新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廣靜介紹說,項目採用EPC模式建設,實行臺企設計、臺企施工管理、臺胞購買、臺企物業運營及管理,且引進臺灣生活元素和密網服務,建設具有臺灣特色、符合臺灣標準的高品質臺胞生活區。
  • 麒麟島上 創新浪湧——從平潭創新論壇說起
    在自貿試驗方面,平潭「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立足於體制機制創新,立足於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發揮自貿試驗區的示範引領作用。  自掛牌以來,平潭自貿片區累計推出14批次166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有72項、對臺創新舉措60項,3項創新成果入選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105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國複製推廣。
  • 廈門170多家臺企將赴高雄徵才 計劃提供2200個職位
    2017年,在廈臺企赴臺徵才取得不錯的成效。(資料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潘薇)新的一年,在廈臺企在轉型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布局。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透露,協會在春節後將組織170多家在廈臺企赴臺灣徵才,計劃提供2200個職位,涵蓋高科技製造業、物流業、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2月14日,吳家瑩率團赴高雄,同高雄市長韓國瑜會面,探討廈門跟高雄產業交流、人才招聘的事宜。
  • 平潭試點多項外匯管理政策 新臺幣購買「海峽號」船票
    記者昨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平潭綜合實驗區支局獲悉,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平潭綜合實驗區外匯管理試點操作細則》日前下發,這標誌著平潭外匯管理試點政策正式開始實施。  這是繼7月平潭入選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改革試點地區之後,又獲得的多項外匯管理試點政策。這些政策為平潭量身打造,重點針對區內企業。
  • 龍崗啟動電動二輪車備案上牌,這3個街道率先試點
    其中,龍崗、平湖、坂田三個街道將作為先行試點,於11月15日起開展電動二輪車備案工作,其餘街道於12月1日啟動電動二輪車備案登記推廣工作。也就是說,即日起龍崗、平湖、坂田三個街道的小夥伴可以率先為自己的電動車上牌啦!
  • 全力服務臺企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淮安推進臺資集聚示範區...
    去年,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不利因素,淮安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緊扣淮臺高質量融合發展主題,全力服務臺企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臺資集聚示範區「二次創業」的新動能正快速激活。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十五屆臺商論壇上,總投資20.88億美元的32個臺資項目籤約落戶淮安。
  • 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金融創新 臺企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
    原標題: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金融創新 臺企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 中國江蘇網7月29日訊28日,位於崑山開發區的臺資企業定穎電子籤署跨境人民幣貸款協議,從臺灣玉山銀行借入600萬元人民幣用於新產品研發。
  • 全島大開放:麒麟騰躍,平潭藍色跨越正當時
    2011年初,「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相繼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年11月,國務院批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同意平潭實施全島開放,在通關模式、財稅支持、投資準入、金融保險、對臺合作、臺胞就業生活、土地配套等方面,賦予平潭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更加優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