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植物館。
    今天是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的第9天,記者將帶您探秘植物館。
    作為北京世園會四大核心主場館之一,植物館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萬多株、1000多種植物供遊人觀賞。這裡共設有5大展區12個景點,佔地約3000平方米,通過紅樹林、熱帶雨林、蕨類、棕櫚、多漿植物、食蟲植物、苔蘚等各類植物向遊客營造出一個奇妙的「植物王國」。記者趙海江 張昊攝影報導
    
    植物館建築設計理念為「升起的地平」。走進排隊區域,猶如深入了植物龐大的垂墜根系,不僅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還將帶領參觀者踏上一場以感受植物根系力量為起點的奇妙植物世界之旅。
    進入植物館,首先來到teamLab數字展廳,奇幻的光影把大家帶入了紅樹林植物群落的生境「潮間帶」。在這裡,遊客將置身於一個由紅樹植物的根、種子、葉片、候鳥以及水生動植物組成的奇幻世界。
    
    遊客漫步在奇幻的teamLab數字展廳。
    
    從數字展廳出來,就進入了美麗的「熱帶雨林」。
    
    美麗的「熱帶雨林」中有1000多種植物,其中一半來自中國本土,四分之一來自美洲,其他源自非洲、澳洲等地,都是典型的熱帶植物。
    
    美麗的「熱帶雨林」。
    
    你見過這種花嗎?它叫花葉牛蹄豆。它的新葉為粉紅色或者白色,成熟的葉子白綠相間的混合色,開花時有特殊的香氣,常吸引大量金龜子聚集停棲於此樹,故又叫金龜樹。
    
    蘭花牆前,遊客駐足拍照。蘭花是世界上種類最豐富、多樣性最高的一類植物。3萬於種野生蘭花種70%都是附生種類,生長於以樹冠為主的雨林上層。
    
    地湧金蓮,主要生長在貴州、雲南,為中國特產花卉。
    
    在以「恐龍化石」為布景的「億年足跡區」,篦齒蘇鐵、桫欏等植物生機勃勃。它們是食草類恐龍的主食,從這裡可以窺探恐龍時代的植被風貌。
    
    海椰子。它的果實重達25公斤,可以像椰子一樣順水漂流。據介紹,海椰子是已知最大的果,約需10年才成熟。目前,海椰子只有不足一萬株個體,生長十分緩慢,因此也是最珍貴的果實。
    
    「大肚子」的彌勒樹是植物館中長相最奇怪的一種樹,被稱為植物界中的「駱駝」,它粗大的樹幹中存滿了大量水分,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來到植物館二樓。這裡是植物館最熱的區域,生長著各種奇怪的仙人掌和可愛的多肉植物。為了讓遠道而來的植物們在北京「宜居」,溫室內晝夜保持15至30攝氏度。
    
    在植物館二樓,各種與綠色生態息息相關的圖書組成別致的圖書牆。
    
    鮮花與各種植物製成的文創產品。
    
    各種植物製成的文創產品吸引遊客。
    
    植物館露臺上遠眺永寧閣。
    
    位於植物館屋頂的「莫莉Molly和她的家人」是植物館的網紅「打卡」地。這是一組枯木雕塑藝術作品,出自英國藝術家詹姆斯·多蘭·韋伯之手,這是他為2019年北京世園會植物館專門創作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枯木動物雕塑。這些枯木來自菲律賓,是當地人砍伐後沒來得及運走被衝入海水的木頭。30年前,詹姆斯偶然在菲律賓發現了這種木頭,並發現可以用於藝術創作,於是就常年收集,並用這種已枯死的木頭製作動物雕塑,呼籲人類珍視森林和植物、愛惜地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