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醒:
學校食堂不得用五指毛桃煮湯。
一時間,又把五指毛桃,這種廣東傳統湯料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實上,除了五指毛桃,
還有木棉花、綿茵陳、護肝草、地膽頭等湯料,或許都岌岌可危。
老火靚湯,或許會失去了藥材的那份獨特的味道。
學校食堂不得用五指毛桃煮湯
4月2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醒:學校食堂不得加工製作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以及禁止加工製作、外購三明治等高風險食品;不用五指毛桃等中藥材煮湯,避免誤採誤食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
眾所周知,五指毛桃是廣東人相當喜愛的湯料之一,不僅自帶椰子的清香,還有具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溼,舒筋活絡等功效。
不過,五指毛桃卻與另一種植物——斷腸草非常相似。
廣州本地美食家勞毅波告訴記者,斷腸草根部外觀與五指毛桃十分相似,普通市民難以鑑別。斷腸草根髓部呈褐色或中空,根部斷面密布放射性紋理,而五指毛桃根部斷面則呈同心形環紋;而在氣味上,斷腸草根氣味微苦,而五指毛桃根有椰子清香。
這種根莖較大的五指毛桃易與斷腸草區別開來
而人稱「湯水先生」的陳智超表示,其實學校不得用五指毛桃煲湯也可以理解,因為其與斷腸草相似,難免會出現漏網之魚;其次,五指毛桃容易蛀蟲,所以有些商家會使用化學品來防蛀;再者,五指毛桃並不適合所有人食用,胃熱的人食用五指毛桃會出現胃痛、胃脹等症狀。
因此綜合以上幾點,再結合這個疫情特殊時期,不難理解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的決定。
五指毛桃,是藥還是食材?
不過,有熟悉藥食同源的餐飲人告訴記者,事實上,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裡,並沒有五指毛桃這一藥材,他們擔心在這種時候對五指毛桃「動刀」,會再一次將藥食同源的廣東老火靚湯推上風口浪尖,廣東人引以為豪的粵式靚湯,會失去了藥材的那份獨特的味道。
記者馬上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現《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及《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確實沒有五指毛桃,不僅如此,連廣東人最常見的木棉花、黨參、北芪、綿茵陳、護肝草、地膽頭等常見中藥材湯料都沒有位列其中。
隨後,記者以「五指毛桃」為關鍵詞,繼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進行搜索,發現在《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五指毛桃有關問題的復函》中同意將五指毛桃作為有傳統食用習慣的普通食品管理的意見。生產經營上述食品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但卻沒有發現針對木棉花等中藥材湯料的批覆,甚至明確規定蜂膠、冬蟲夏草等不得掛「食」字號。
廣州一粵菜酒樓老闆黃先生告訴記者,我國自古就有食療養生的傳統,尤其在廣東,春季的雞骨草煲豬骨,夏季的土茯苓煲龜,秋季的沙參玉竹煲老鴨,冬天的當歸生薑煲羊肉等,廣東老火靚湯向來講究時令,用於入湯的也多選對應的中藥材。但是,不少藥材都處於一個灰色地帶當中,一旦酒樓,尤其是粵菜酒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藉此舉報,最後必定是罰款無疑,幾年前就有酒樓試過被顧客舉報用冬蟲夏草燉湯而被罰款的案例。
不過,中醫師張聰表示,人們常說的「藥食同源」,其實通常只是取有潛在藥性的食物,事實上我們很少機會是在吃「藥材」。
他舉例,土茯苓剛採下來時,它只能算是一種有「藥性」的藥材原料,但如果它要成為藥材並不簡單,因為這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種植的茯苓,然後經過特定的人工炒制方式、曬存(例如日曬的時間、日曬的強度)等以後,才能稱之為「藥材·茯苓」的。再如生熟地、綿茵陳等,它們要入藥,前期也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製作才能成材,是完全不同於同名食物的形狀的。總而言之,雖然大部分中藥材的本質就是食物,而且名字大多相仿,但實際上它與同源食物之間是兩碼事。
那麼用了什麼食材,有可能違法?
在這一方面,確實不太好說明。不過,有關專家提醒:老火湯中的某些食材,有機會屬於「違法」行列。專家提到,時下如木棉花、綿茵陳、蟲草花等一類處於「藥」「食」中灰色地帶的食材,有可能步「冬蟲夏草」的後塵。但是,只要大家遵守《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及《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的規定使用,基本上可以發現大部分湯料或常用食材都是可用的,也就不必擔心犯錯誤了。
勞毅波則認為,廣東人以中藥材入湯,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因為藥膳而中毒的事件是少之又少的,應該放開名錄,讓更多經歷了時間考驗的靚湯中的藥材能夠進入名錄。中藥在抗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廣東的藥膳又有藥食同源的理論基礎,他希望有關部門在抗疫關鍵時期能夠將廣東藥膳傳播出去,以此傳播粵菜文化,同時打造更加穩定的中藥材產業鏈,保證藥膳的安全性。
(來源: 美食導報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社融媒體中心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