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這座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景」的大橋,問鼎多項「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大橋通車縮短了海峽三地的路程距離,意味著將粵港澳三地的經濟發展推向至另一個高潮,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座落於香港大嶼山,在地理位置上毗鄰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也讓大嶼山成為通往世界和內地的「雙門戶」、「雙大門」。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一方面可以全世界,一方面可以內地,所以這個橋同時拉動一個橋頭的經濟,從方方面面看,大橋的通車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推動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眾多自駕的新能源車主,充電站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公眾停車場裡,依威能源(EV POWER)集團建設89臺交流樁及2臺50千瓦直流樁,完成整體電力及網路系統工程承辦、客制化的管理及收費系統開發及建造,其充電設備經過了嚴苛的高溫耐寒檢驗,系統歷經八年的市場應用,為海峽三岸新能源車充電。此港珠澳大橋全國唯一地標充電項目的完成,也證明了依威能源充電設備品質與後臺穩定性及服務方面的卓越能力。
依威能源集團(EV Power Group)業務涉及設備系統研發、充電站建設及運營,為小區停車場、公共充電站及車廠合作商提供全方位充電解決方案。目前是全國最大的為住宅小區辦公樓的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營運商。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10月24日),總車流量2474次,往香港方向車流量1053次、往珠澳方向為1421次;入境旅客數為17939人次、出境旅客數20518人次。通車次日(10月25日),總車流量1084次,往香港方向車流量501車次(包括小型客車165車次、穿梭巴士及過境巴士332車次、普通貨車2車次,貨櫃車2車次)、往珠澳方向車流量583車次,(包括小型客車239車次、穿梭巴士及過境巴士335車次、普通貨車7車次、貨櫃車2車次);入境旅客數為7918人次、出境旅客數為9716人次。(以上數據來源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由以上數據來看,在大橋開通初期已有一定人車過境流量,不難預期大橋往後龐大的使用需求。
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這個超大型橋隧組合跨海通道,設計壽命達120年,設計抵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能力。大橋無論從建設規模還是工程技術,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至於港珠澳大橋能夠為三地以致全國人民的交通、生活、經濟等帶來的改變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