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梁振英:港珠澳大橋開通是粵港澳發展重要裡程碑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珠海10月24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

  中新社記者 唐貴江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23日在珠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作為該座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大橋建設過程中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梁振英對港珠澳大橋有著一份獨特的深厚感情。

10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

中新社

記者專訪。梁振英表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中新社

記者 陳驥旻 攝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一橋跨三地」,總長約55千米,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

  「今天上午在大橋開通儀式上,我那一刻非常感動。」從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建議被提出,到現在終於落成即將通車,幾十年前的夢想終於化為現實,梁振英表示,自己有非常多的感慨。

  港珠澳大橋建設的親身見證和參與者

  「我第一次來珠海是三十多年前,那個時候香港到珠海的交通不方便,那次來珠海,我是應珠海黨校的邀請來講課,要先從香港到深圳,然後穿過深圳市區,從深圳坐渡船,那時的渡船甚至還沒有座椅。」梁振英回憶,那時從香港到珠海,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香港回歸前,中央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以及預備工作委員會,梁振英都是這兩個委員會的成員。梁振英回憶,當時就參與過討論,要在香港、澳門和珠海之間修一座大橋。

10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

中新社

記者專訪。梁振英表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中新社

記者 陳驥旻 攝

  「但在當時確確實實只是一個夢想!在地圖上從香港、珠海到澳門畫一條線很簡單,但要建設這麼宏偉的一個工程,現實建設中就必須要克服很多問題。」過去的三四十年時間裡一直非常關注粵港澳三地基礎設施發展的梁振英注意到,三地的海上運輸陸陸續續建設發展起來了,但陸路交通一直是一個瓶頸。

  所以在擔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那五年,梁振英特別重視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因為大橋建設的總指揮部在珠海,五年中梁振英到珠海看大橋就來了三次;他也多次視察大橋在香港的建設,包括關注在海上視察海洋生態的保護,「因為你知道,那裡有珍貴的中華白海豚!」

  港珠澳大橋有助於大灣區融入「一小時生活圈」

  「有了這座大橋,香港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梁振英強調,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當中,香港如何發揮好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作用,如何配合廣東、澳門這些兄弟城市的發展,形成一小時的生活圈,港珠澳大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我在香港及海外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第一個就要談到港珠澳大橋」,梁振英表示,包括今年已投入運營的廣深港高鐵以及未來要開通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這三大交通動脈將使得香港進出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非常方便,將讓大灣區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一小時工作圈,一小時經營圈。

  「我經常鼓勵外國的朋友,可以把辦公室設在香港,每天即可來回大灣區其他城市,很好地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梁振英說,這樣等於香港的一個點就可以覆蓋大灣區六千萬左右的潛在客戶群,而且可以當天來回,這對那些外國友人很有吸引力。

  大橋的建成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活力

  梁振英曾提出要在香港的大橋口岸區一帶,大力發展「橋頭經濟」。他形象地用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來打比方,看過這張著名畫作的人都會有深刻的印象,橋的兩邊經貿非常繁盛。梁振英笑稱,這就是「橋頭經濟」。

  「人員來往和貨物來往會越來越方便」,梁振英說,現在已經有很多海上航班往返港珠澳之間,但貨物的來往通過海運的話效率會較低,這座大橋的通車,直接受益的當然是香港、澳門和珠江西岸的城市群,並可輻射到廣西等大西南乃至越南等東協地區。

  梁振英介紹,當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積極地向全世界宣傳好港珠澳大橋,「我正準備組織香港的一百名中學校長,從香港出發,走港珠澳大橋,到珠海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區參訪;之後,還準備組織一萬名中學生,分一百批,到大橋這邊來走走看看。」

  因為過去沒有港珠澳大橋,香港市民到深圳、東莞等珠江東岸的比較頻繁,珠江西岸相對來說了解得較少一些。梁振英表示:希望更多的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利用好這座大橋。(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出席開通儀式並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裡,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對港珠澳大橋這樣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質量建設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意義特別重大
    從設計到開通,港珠澳大橋前後歷時35年!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三個意義特別重大!   1、基建狂魔,再破世界級難題   港珠澳大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建設難度之大,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也被英國《衛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港珠澳大橋開通 將如何影響三地
    珠海房產之窗訊10月24日,總投資約13 0 0億元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座全長達5 0公裡,連貫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大橋的開通,將把以前歷時3 - 4小時的交通時間,縮短為30分鐘左右。港珠澳大橋開通,除了帶來路程上的變化,經濟、文化等層面也將帶來不一樣的變化,並給港珠澳三城未來經濟發展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 梁振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橋頭經濟」價值極高
    原標題:梁振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橋頭經濟」價值極高  中新社香港4月4日電 (記者 李焯龍)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4日乘船視察港珠澳大橋(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工程進度,他說,口岸人工島鄰近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和珠三角西部之間的門戶,有極高的「橋頭經濟」價值。
  • 港珠澳大橋海事局揭牌成立 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19年11月25日,廣東海事局在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舉行港珠澳大橋海事局成立揭牌儀式。廣東海事局局長陳畢伍和珠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曾進澤共同為港珠澳大橋海事局揭牌。珠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有關單位,香港海事處、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海關、邊防、廣東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單位出席活動。港珠澳大橋海事局的掛牌成立,是廣東海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廣東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
    地處粵港澳交匯點和「兩個前沿」,特殊重要的區位讓港珠澳大橋在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強化的互聯互通中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大橋的開通,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助力。廣東省法學會港澳基本法研究會會長鄒平學指出,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來,為香港、澳門與珠三角、廣東以及整個內地的溝通聯繫上,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 港珠澳大橋到底有多重要?
    繼廣深港高鐵通車之後,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再進一步。今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在了解到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的消息後,他顯得非常期待。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史欣向稱,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對香港、澳門和珠海最為直觀的影響是,三地人員的往來將更為便捷。
  • 港澳媒體熱評港珠澳大橋通車:為中國經濟發展創建新戰略增長極
    港澳媒體認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極大地便利了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往來,為香港和澳門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香港《南華早報》10月23日報導稱,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最先受益的便是香港的貿易和物流領域。往來珠海和香港葵湧貨櫃碼頭的行車時間將從3個半小時大幅縮減到75分鐘,香港同內地之間的貨運量有望翻一番。
  •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裡,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開通儀式在珠海口岸旅檢大樓出境大廳舉行。9時30分,伴隨著歡快的迎賓曲,習近平等步入儀式現場,全場起立鼓掌。
  • 港珠澳大橋開通,泰禾布局大灣區!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對於提升珠海城市的形象、旅遊、環境、服務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好處。而泰禾集團,在這次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時間裡,看到了投資之道。繼國家最高領導人十月下旬視察珠海,並為全球第一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通車剪彩後,港珠澳大橋馬上就成為三區市「一地兩檢」的快速便利通道,成為三地跨境旅遊的最新熱門線路。
  • 港珠澳大橋今天正式開通
    這是一條從未走過的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新路,而就從今天起這條通向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路將開啟車流湧動的模式,為粵港澳三地帶來從未有過的便捷通達。在口岸大廳寬敞明亮整潔,一切出入境設施就緒。上午9:30分,就在這個大廳,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會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習近平:了不起
    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一史無前例的世紀工程跨越伶仃洋,將粵港澳緊緊連在一起,為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這座大橋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下新的裡程碑,更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粵港澳大灣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圖片來源:遼寧衛視)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 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這座大橋如巨龍騰躍在伶仃洋的上空,將港珠澳三地緊密相連,打開一個全新的時代。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
  • 一橋越滄海——寫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之際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港珠澳大橋建設給予更高要求與期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大橋建設,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他專程來到大橋香港段建設工地了解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區域更好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積極推進後續工作,確保大橋順利通車、安全運行。
  • 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車暢人旺」譜寫融合發展「灣區新篇」
    新華社廣州10月23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車暢人旺」譜寫融合發展「灣區新篇」  新華社記者王攀 周強  金秋時節,伶仃洋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橋凌波飛架三地,寬闊整潔的橋面上,車流、客流穿行不息。
  • 港媒盛讚港珠澳大橋開通 冀港把握機遇更好融入大灣區
    正如習近平主席會見大橋管理、施工等方面代表講話所指,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體現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亦體現中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
  • 港珠澳大橋開通「滿月」了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上月24日正式通車,在大橋開通滿月之際,交通運輸部表示,港珠澳大橋運行總體上實現了「安全、便利、有序、通暢」的預期目標。截至11月20日24時,港珠澳大橋客運量共約179萬人,平均每日約6.4萬人次,最高約10.3萬人次。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 香港、澳門社會各界充滿期待
    央廣網香港10月23日消息(記者張磊 周偉琪)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23日),連接珠海、香港、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舉行通車儀式,明天(24日)上午9點,大橋將正式通車。  大橋開通在即,香港社會各界對大橋的開通充滿期待。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22日)接受了央廣記者的獨家專訪。
  •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群英薈萃、人才輩出,齊心協力建大橋
    在伶仃洋之上有個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它是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國《衛報》稱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的名字叫——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將推動粵港澳成世界級灣區數十萬億經濟效益正在路上
    被稱為「世界奇蹟」的港珠澳大橋,幾乎牽動著粵港澳三地所有人的視線。香港青年袁梓朗就密切關注著大橋的一舉一動。在聽說大橋通車的消息後,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前從香港去澳門,主要是乘船,航行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大橋開通以後,時間能縮短一半左右。」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