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珠海10月24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
中新社記者 唐貴江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23日在珠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作為該座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大橋建設過程中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梁振英對港珠澳大橋有著一份獨特的深厚感情。
10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
中新社記者專訪。梁振英表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一橋跨三地」,總長約55千米,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
「今天上午在大橋開通儀式上,我那一刻非常感動。」從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建議被提出,到現在終於落成即將通車,幾十年前的夢想終於化為現實,梁振英表示,自己有非常多的感慨。
港珠澳大橋建設的親身見證和參與者
「我第一次來珠海是三十多年前,那個時候香港到珠海的交通不方便,那次來珠海,我是應珠海黨校的邀請來講課,要先從香港到深圳,然後穿過深圳市區,從深圳坐渡船,那時的渡船甚至還沒有座椅。」梁振英回憶,那時從香港到珠海,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香港回歸前,中央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以及預備工作委員會,梁振英都是這兩個委員會的成員。梁振英回憶,當時就參與過討論,要在香港、澳門和珠海之間修一座大橋。
10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
中新社記者專訪。梁振英表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粵港澳共同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但在當時確確實實只是一個夢想!在地圖上從香港、珠海到澳門畫一條線很簡單,但要建設這麼宏偉的一個工程,現實建設中就必須要克服很多問題。」過去的三四十年時間裡一直非常關注粵港澳三地基礎設施發展的梁振英注意到,三地的海上運輸陸陸續續建設發展起來了,但陸路交通一直是一個瓶頸。
所以在擔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那五年,梁振英特別重視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因為大橋建設的總指揮部在珠海,五年中梁振英到珠海看大橋就來了三次;他也多次視察大橋在香港的建設,包括關注在海上視察海洋生態的保護,「因為你知道,那裡有珍貴的中華白海豚!」
港珠澳大橋有助於大灣區融入「一小時生活圈」
「有了這座大橋,香港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梁振英強調,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當中,香港如何發揮好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作用,如何配合廣東、澳門這些兄弟城市的發展,形成一小時的生活圈,港珠澳大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我在香港及海外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第一個就要談到港珠澳大橋」,梁振英表示,包括今年已投入運營的廣深港高鐵以及未來要開通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這三大交通動脈將使得香港進出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非常方便,將讓大灣區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一小時工作圈,一小時經營圈。
「我經常鼓勵外國的朋友,可以把辦公室設在香港,每天即可來回大灣區其他城市,很好地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梁振英說,這樣等於香港的一個點就可以覆蓋大灣區六千萬左右的潛在客戶群,而且可以當天來回,這對那些外國友人很有吸引力。
大橋的建成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活力
梁振英曾提出要在香港的大橋口岸區一帶,大力發展「橋頭經濟」。他形象地用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來打比方,看過這張著名畫作的人都會有深刻的印象,橋的兩邊經貿非常繁盛。梁振英笑稱,這就是「橋頭經濟」。
「人員來往和貨物來往會越來越方便」,梁振英說,現在已經有很多海上航班往返港珠澳之間,但貨物的來往通過海運的話效率會較低,這座大橋的通車,直接受益的當然是香港、澳門和珠江西岸的城市群,並可輻射到廣西等大西南乃至越南等東協地區。
梁振英介紹,當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積極地向全世界宣傳好港珠澳大橋,「我正準備組織香港的一百名中學校長,從香港出發,走港珠澳大橋,到珠海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區參訪;之後,還準備組織一萬名中學生,分一百批,到大橋這邊來走走看看。」
因為過去沒有港珠澳大橋,香港市民到深圳、東莞等珠江東岸的比較頻繁,珠江西岸相對來說了解得較少一些。梁振英表示:希望更多的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利用好這座大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