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吳都麵館蘇州湯麵:湯頭鮮美 食後不幹

2021-02-07 鹽城晚報

  「湯清味鮮而不膩,麵條細白且爽滑,各式澆頭如紅燒牛肉、韭菜肉絲、清炒蝦仁、醬爆腰花應有盡有,一碗湯麵下肚,無限美味在心頭,仿佛體驗到了蘇州人的閒適慢生活。」這是昨天鹽城晚報記者在吳都麵館品嘗過蘇州湯麵後的感受。

 

面好吃湯頭很關鍵



  昨晚,記者來到位於人民南路紫薇菜場附近的吳都麵館,門頭上的魏體字招牌和店中的雕梁畫棟、深紅色實木桌椅,無不體現出一股濃濃的古韻古風,令人在繁華喧囂處能獨享一份寧靜與閒適。


  記者看到麵館內樓上樓下座無虛席,「來一碗吳都牛肉麵,外加一籠湯包。」「一碗本幫長魚面再加一份蝦湯水餃。」麵館內顧客的要求多種多樣。不多時,店員們便端著竹製託盤端上桌來,一個個精製的青花瓷碗中分別盛著面、澆頭、點心……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看著如此的美味真令人無法抵擋,於是記者也點了一份吳都牛肉麵。湯色略深,碗中細面緊而整齊地嵌在湯中,上面飄著些許碧綠的蒜花,給人的感覺無比清爽。旁邊的小碗中盛著大顆粒的紅燒牛肉,實實在在,足有近三兩。牛肉可以直接吃,也可澆到麵條上,根據個人習慣而定。記者夾起一塊牛肉品嘗起來,醬香濃鬱,肉質鮮嫩。再趁熱用筷子把麵條散開,喝一口麵湯,清爽而不膩,吸幾根麵條入口,爽滑勁道。


  「蘇州面講究湯頭,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食後不幹。不同的麵館所用的湯料都是不一樣的。」吳都麵館老闆胡忠衛告訴記者,麵館裡每天用豬膀骨、老母雞、火腿骨、鱔骨等熬湯,文火慢熬五小時而成。「這樣麵湯自然很鮮。正宗的蘇州麵湯頭偏甜,我們經過改良,作了適當調整,使之更加符合鹽城人的口味。」

 

蓋澆面融入鹽城本地元素




  「湯頭調好了,下麵條也是個技術活。」胡忠衛說,在蘇州當地下麵條叫「撈麵」,撈麵的工具叫「抖」,最高技術的師傅能做到在很小的撈麵工具裡撈麵,這個技術叫「觀音抖」,裡面剛好裝下一碗麵的分量,而且整整齊齊,撈麵時要甩盡下面時用的水,緊而整齊,這樣放到碗裡清湯和面是完全分開的,中間是面周圍是湯,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在一樓的廚房裡,記者看到麵館師傅下麵條是用的一口很大的電磁面灶,直徑大約有80釐米,「這樣麵條在鍋中能夠充分舒展開,使麵條更爽口。這樣一鍋能下七八碗。」胡忠衛說,「除了湯頭和下面技術,面的加工也是很講究的。我們麵館的麵條都是訂製的,裡面加了鹽、鹼、雞蛋等,經過多道工序的揉制,壓出的麵條細白而有勁道。」


  「蓋澆面是在蘇州面的基礎上融入了鹽城本地的傳統做法,很適合鹽城人的飲食習慣。」胡忠衛介紹道,韭菜肉絲麵、牛肉麵和青椒肚絲面是客人點得最多的。韭菜肉絲、青椒肉絲等許多品種都是現點現炒,確保新鮮。而牛肉麵是客人最愛吃的,「我們每天採購本地屠宰的新鮮牛肉,回來自己加工、紅燒,加入了多種中藥材精心烹製而成。」


  吳都麵館品種非常多,單是湯麵就有15種,此外,還有蓋澆飯、湯包、餛飩、蒸餃和各類小吃。「總之,來的客人總能找到自己愛吃的品種。」胡忠衛笑著說。

 

從愛吃麵到開麵館



  今年42歲的胡忠衛,18歲開始學烹飪,做過廚師,開過飯店,不過從小就愛吃麵的他最愛的還是做麵條。


  胡忠衛說,兩年前去蘇州旅遊,愛上了蘇州湯麵,「就喜歡那種湯湯水水的感覺,湯清味美、澆頭品種多。於是,就跟當地一位正宗的面點大廚學習了兩個多月。回來開了這家麵館。」想當初,麵館選址也費了一番工夫。市中心繁華地段人流量大,但飯店麵店太多了;南邊飯店雖少,但不繁華,貿然開店,有點冒險。「記得當初開店前,我每天一早就到這裡來,看人流量。現在麵館開業兩年多了,每天食客盈門,說明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平時我和員工都在麵館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只有自己滿意才能讓顧客吃得放心。」胡忠衛說,談到以後的打算,他希望把吳都麵館的品牌越做越大,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鹽城晚報記者 谷蓉

本期微信編輯 居奕名


相關焦點

  • 蘇州必吃的十家麵館!
    面,似乎成為了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蘇州人的生活日常裡。蘇州城不大,麵館卻有2000多家,百年老字號也多,於是到哪裡去吃麵,吃什麼面,就大有講究了。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麵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麵館中吃上一碗頭湯麵,這才心滿意足,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
  • 高新區這8碗地道的蘇式湯麵,是舌尖上的蘇式情結!
    ,可以從一碗「清而不油」的蘇式湯麵開始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食後口不幹正宗蘇式湯麵湯色透明如琥珀不見任何雜質,噴香撲鼻,鹹淡適中特色:景區內的一大美食特色,結合傳統蘇式湯麵的特點,由糕面師傅高湯烹飪,搭配精心配製的面澆。
  • 蘇州這家上過舌尖2的麵館,招牌面只賣6個月,錯過只有等明年!
    說起大名鼎鼎的蘇幫面,很多人都好豎起大拇哥老蘇州人常說:「冷天吃紅湯麵,熱天要吃白湯麵。」可見蘇州的麵條有多講究蘇幫面蘇幫面從湯到麵條,再到澆頭,都是十分講究的首先是湯湯必須是高湯,清而不油,味鮮而食後口不幹製作麵湯稱為「吊湯
  • 蘇州,用一碗麵徵服你的胃
    悅食epicure早晨一碗麵,賽過活神仙。蘇州人離不開面,蘇州也離不開麵館。但要在蘇州開好一間麵館卻不容易,這裡有著最挑剔的食客,湯不純面不韌澆頭不新鮮都不行,所以留下來的麵館都一定有過人之處。蘇州還有「不令不食」的習慣,不同季節去蘇州吃的面也不一樣,例如春末吃三蝦麵、盛夏吃楓鎮大面。
  • 蘇州必吃的10家麵館
    面,似乎成為了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蘇州人的生活日常裡。蘇州城不大,麵館卻有2000多家,百年老字號也多,於是到哪裡去吃麵,吃什麼面,就大有講究了。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麵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麵館中吃上一碗頭湯麵,這才心滿意足,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
  • 最愛江南那一碗溫潤纖細的面,不容錯過的蘇州麵館TOP10!
    有人說,蘇州人被兩樣東西被絆住了腳步,一是評彈,還有就是蘇州的面。蘇州麵館那麼多,到底哪裡最好吃?小美告訴你,蘇州麵館TOP10,排名不分前後。1得月樓(老樓店)美食林一星江浙菜人均¥150地處鬧市,傳統的蘇式麵館,無論湯頭熬製澆頭製作都相當地道和傳統,值得品嘗。《舌尖上的中國2》的播出,同得興在開始逐步為外界了解,字號開始響亮了起來,老闆勤懇堅守,多年未開分店,實屬不易。
  • 靜安十大人氣麵館!以後吃麵再也不愁了~
    靜安十大人氣麵館你必須了解~谷沙屋面鋪說起谷沙屋面鋪,上海灘的資深吃貨們應該都不陌生吧!輕輕一抿,魚肉就在舌尖溫柔綻放,再配上小魚和魚骨熬製的湯頭,混合了鹹菜和豬油,鮮上眉梢!雞肉嫩滑,不綿不柴。雞皮Q彈,原汁原味。附帶的雞粥、雞汁拌麵、雞湯麵,都讓人讚不絕口。
  • 蘇式湯麵 & 日本拉麵 | 一碗麵跨越百年的相逢
    蘇州人吃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達官顯貴們南下來到當時作為江南經濟中心的蘇州(平江府),也在飲食裡融入了吃麵的習慣。山溫水暖的蘇州不僅讓百姓變得慵懶,連麵條都改了式樣。傳統的北方寬面竟變成唯有一毫米左右的細面,並沿用至今。蘇式湯麵在中國種類繁多的特色麵條裡自成一派,是蘇州的全民美食。 和朱自冶一樣,蘇州人愛吃麵,尤其愛吃頭湯麵。
  • 早上來一碗蘇式湯麵,是蘇州人開啟美好一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用一種食物代表蘇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蘇式湯麵絕對是不二之選。都說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愛吃米,蘇州人卻偏偏吃麵吃得比北方人厲害。也許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過北京的炸醬麵,蘭州的牛肉拉麵,武漢的熱乾麵,但蘇州人,哪有不好這一口蘇式湯麵的。
  • 早點開始 | 精心設計的一天,從一碗蘇式湯麵開始
    蘇州之美,體現在種種細節之中:一步一景的園林,行腔婉轉的崑曲,細膩風雅的錦緞,處處透著匠心巧思的精緻設計,卻不顯得刻意。即使是飲食,也細緻講究,從不肯忽視遺忘,甚至成為代代相傳的飲食文化。在這樣一座充滿細節設計的城市,我們更有理由去發掘真正的生活美學,而這一切,都可以從最有煙火氣的早點開始。
  • 蘇州的面——世界上澆頭種類最多的原湯麵
    魚米之鄉,水多魚多,蘇州人愛吃魚,尤其愛吃爆魚,年夜飯、團圓飯、家庭聚會都少不了一份爆魚,就是吃麵的時候,紅油爆魚面也是老蘇州的不二之選。爆魚說的通俗易懂就是油炸後的草魚,但又不是那麼簡單。醃製的調料,魚塊的厚度,醬汁的比例都有講究,平淡無奇的草魚做出了令人驚豔的口感。炸到焦脆的魚塊趁熱泡入醬汁中,吸滿了汁水的爆魚,皮是脆的,肉是鮮的,淡淡的鹹香,微微的酸甜,真是好吃的停不了口。
  • 「不時不食」的蘇州人,在夏天都吃些什麼?
    說到應季而食,蘇州人最有發言權。蘇幫菜最重要的信條,便是「不時不食」,在特定的季節,必須選用最當造的應季食材來入饌,分毫不能混亂,方顯老饕本色。其實在靠天吃天的年代,萬物生長皆由天定,想「不時不食」都不行。
  • 麵館的湯頭那麼好喝,有何秘方?湯底是如何製作的呢?
    麵館的面好吃不好吃,首先被它徵服的就是湯頭,其次才是麵食,有些非常不起眼的小店,如果湯底做的美味,就會吸引大量食客的前來排隊,可見美味的湯汁,對一碗麵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傳統知名的老麵館,新湯熬出來後,往往會添加些老湯進去來調和,它會讓湯頭更為鮮美醇厚,所以就有」百年老湯」的說法,絕對是商家的金字招牌。
  • 靜安區10大人氣麵館 味道贊環境好
    漢舍小雅麵館  招牌是「秘方黃魚面」,新鮮黃魚入湯慢煮,濃鬱鮮香甩路邊攤好幾條街,雪菜乾炸,更增口感和精緻度;「牛頭馬面」也不止是名字吸引,選用上等牛臉肉和牛筋慢燉入味做澆頭  韓媽媽臺灣麵館  來自報到臺灣的韓媽媽臺灣麵館,老闆和潘瑋柏從小就是好友,潘瑋柏也是股東之一哦!招牌臺灣牛肉麵的湯底是牛骨慢熬,每天在湯底的熬製上都要花費8小時,一點都不將就!
  • 除了蘇式湯麵,蘇州還有哪些好吃的麵館?
    爆魚面、奧灶面、楓鎮大肉麵、三蝦麵……蘇州是一座要「面」子的城市,想要吃遍所有的蘇式麵館,恐怕這輩子都吃不完。可總是吃著蘇式面,未免也有些膩味,今天掌門就帶大家去看看這些火爆蘇州的外地麵館。強烈推薦咖喱烏龍麵,麵條很筋道,屬於那種軟硬適中型的。
  • 早起驅車百裡只為吃一碗蘇州頭湯麵,上海食客的這份執著數十年來仍...
    日前舉行的「尋味中國·文化美食巡遊活動」上,各路美食專家學者給出了他們的解讀。 【上海人趕去蘇州吃頭湯麵,早有先例】 「寬湯、重青~」「緊湯、免青~」一聲又一聲似江湖黑話般的「接頭暗語」,是曾經的蘇州老字號麵館裡常出現的地道蘇州俚語。
  • 蘇州美食探店丨祖傳三代的蟹粉灌湯包,我在這家老湯麵館裡找到了
    不光是作為我們蘇州人喜歡吃蘇式面,沒想到我上海的朋友也是超愛,每次藉口來蘇州找我都是想讓我帶她去吃一碗——爆魚面、大排面、蝦仁面....實在拿這個小饞鬼沒辦法~這不,這幾天嘴又閒不住,吵著讓我帶她去發現新的麵館,就想到之前躺在收藏夾的陸佰碗老湯麵,而且聽說他家的蟹粉灌湯包也是一絕!
  • 蘇州麵食研究報告
    所以放眼全蘇州,隨便找一家麵館,湯頭基本都不會隨便糊弄,想要隨便糊弄,就算是自己砸自己生意了……澆頭蘇式湯麵澆頭的重要性,一點也不遜於面和湯。一碗麵的身價也是根據面澆來決定的,沒有澆頭的蘇式湯麵是不完整的。蘇式湯麵的頭澆基本就一本蘇幫菜的菜譜,隨隨便便一家麵館,就可以看到幾十種澆頭。
  • 蘇式湯麵,一座城市的記憶
    蘇州人的清晨是被一碗湯麵喚醒的。「一望二三裡,麵館四五家」,形容的就是星羅棋布在蘇州大街小巷裡數不清的麵館。 要吊得好湯,得選好料,蘇式麵館湯料配方有鱔骨、雞(雞架)、蹄髈、豬骨、蝦殼、青魚、火腿等,用文火熬製8、9小時,「吊」出了五味混元的神韻,出湯後選用豬腿骨、脊梁骨,再慢慢煨上三小時左右。記得小時候,祖父帶我上麵館,我從不吃麵,光顧著喝湯,一大碗鮮篤篤的湯喝完,居然也不覺得口渴,可見貨真料實。
  • 還以為走錯了地方……現在蘇州的星巴克和餐廳都是這樣的
    目前店內最大容量是三四十個人,現不供應白湯麵,可能要一周後才會有。 兩個人結伴進店,也會被迫天各一方。這樣的一人一桌,中途不允許換桌拼桌。看著像考試,其實都是在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