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2020-12-12 廈門網

  2008年12月15日,「盛達2」、「曉江」、「華航1」和「錦春」四艘海峽兩岸海運直航貨輪駛離廈門港,啟航駛往高雄、臺中和基隆港。這標誌著兩岸海運直航正式啟動。記者陳理傑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啟動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的航班、海運和郵件傳輸再也不用經過第三地中轉。自此,兩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兩岸同胞從音信隔絕到如今往來方便快捷,縮短的不僅僅是溝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縮短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來,臺灣民眾西進大陸經商、求學、就業、婚戀、旅遊等已成家常便飯。但2008年以前,情況可不是如此。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告訴記者,開放直飛前,因為往返兩岸耗時又花錢,他只有重大節日才會回臺灣,一年最多四五次,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但直飛開放後,幾乎是想回家就回家,當天買機票就能飛,一日往返也不成問題。

  兩岸「三通」不僅為兩岸同胞往來提供了便利,也催生出許多新商機。兩岸「三通」不僅讓人流來往自如、便捷,讓物流時間縮短,成本降低。

  如今,廈門已成為對臺經貿的重要口岸,是大陸從臺灣進口水果、酒類、大米、圖書及聲像製品等的最大口岸,得益於這一點,越來越多的臺商、臺幹紛紛「登陸」發展。

  2008年,「小三通」首次實現散裝輪運載冷藏貨櫃進口臺灣水果抵廈,同年稍晚,大陸船舶運載自廈金航線直航的臺灣水果也在廈門登陸,隨後首批臺中直航臺灣水果登陸廈門,海上運輸時間由7天縮至22小時,廈門的臺灣水果進口量實現跨步式飛躍。如今,廈門已成為大陸進口臺灣水果最主要的口岸。

  「三通」也直接推動了兩岸旅遊的交流合作。2008年7月4日,大陸居民赴臺團隊遊正式啟動。幾年來,大陸分三批漸次擴大開放區域,至2010年7月實現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放赴臺旅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從團限10人變更為5人以上,在臺停留時間由不超過10天延長至15天。

  廈門對臺旅遊龍頭作用更加凸顯。2008年大陸居民經廈門口岸赴臺遊人數為1.6萬人次,2010年增至16.5萬人次,之後快速升溫。臺灣11個縣市和臺灣觀光旅遊總會等16個民間協會在廈門設立旅遊代表處,數量居大陸之首。如今的廈門已成為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溫馨家園。

  臺灣貨物經廈門運往歐洲

  晨報記者白若雪

  200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廈門航點直航序幕拉開,結束了兩岸近60年來不能直接通航的歷史。

  廈門港擁有廈金直航航線、廈臺客貨滾裝航線和廈臺直航貨運航線。十年來,客貨量保持穩步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起,廈門與臺灣更是攜手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將廈蓉歐班列起點延伸至臺灣,讓臺灣商品搭乘「中遠之星」兩岸直航客滾輪抵達廈門,並搭乘廈蓉歐班列前往歐洲。將廈蓉歐班列「升級」為臺廈蓉歐班列,讓臺灣商品有了更高性價比的運輸方式出口歐洲,大大地凸顯了廈門的重要橋梁作用。

  據悉,十年間,廈門港的兩岸航線貨物吞吐量累計達1.24億噸,貨櫃吞吐量累計達347.74萬標箱。同時,截至今年10月底,「中遠之星」客滾輪累計運營865個往返航次,運送旅客437996人次,貨櫃76488標箱,鮑魚等生鮮貨物1705噸,各種車輛1557部,以及海運快件1309標箱。

  旅遊交流頻風景也醉人

  兩岸直航後,越來越多民眾往來兩岸進行旅遊。新華社圖

  晨報記者陳翠仙

  兩岸「三通」十周年來,兩岸間的交流突飛猛進,也打開了兩岸民眾往來旅遊的大門。

  80歲高齡的張阿珠是兩岸旅遊交流的見證者。「2009年,我通過旅行社到臺灣旅遊,這次赴臺遊還上了新聞。」張阿珠一邊說著,一邊拿出珍藏多年的報紙。「現在兩岸往來十分便利,我們到臺灣更容易,臺灣的親朋好友也經常到大陸來旅遊。」

  身為旅遊業者,廈門康輝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林志民明顯感受到兩岸旅遊往來的熱絡情況。據介紹,2008年之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熱也在持續,海峽兩岸雙向旅遊及往來人數從2008年的470萬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792萬人次。記者從廈門市旅發委了解到,2018年1月-10月,廈門共接待入境過夜遊的臺灣同胞91.13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1%。

  林志民告訴記者,這幾年來,由於多種原因,赴臺灣本島遊熱度下降,但金門澎湖等地卻成了旅遊熱門地,金門遊已經成為廈門旅遊的延伸產品。兩門旅遊業者通力合作,打造了廈金旅遊節品牌活動,為金門招攬了數十萬陸客。

  早上來廈泡茶晚上返臺歇息

  晨報記者潘薇

  對於吳家瑩來說,作為一位來廈門創業生活20多年的臺商,兩岸「三通」的意義對他而言十分重大。

  1997年,吳家瑩「登鷺」從事貿易業。他說,那時候從臺灣來大陸需要七八個小時,長途勞累奔波。如今,「十年過去了,兩岸『三通』帶來的變化,我作為親歷者是深有感觸的。」吳家瑩說。

  身為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常聽朋友講述這10年的故事。「有的臺幹往來兩岸做業務,經常當周周五回臺灣,下周周一再回廈門。」吳家瑩笑著說,「『三通』的實現,讓『一日生活圈』變成了現實,早上可以坐飛機來廈門泡茶,晚上再回臺灣。更多的兩岸同胞循著『三通』的足跡往來兩岸,拉近了兩岸同胞的感情距離。」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吳家瑩感慨道,那個年代余光中的《鄉愁》讓人潸然淚下,那時兩岸相隔。隨著兩岸「三通」,兩岸同胞的願望都在一步步實現,《鄉愁》在兩岸同胞心中已悄然釋懷。

  吳家瑩說,今年是兩岸「三通」十周年,十年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的實現和深入,讓兩岸邁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嶄新時代,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造福了兩岸同胞。

  從全面直航到招臺籍空乘

  晨報記者雷妤

  2008年12月15日,廈航MF885航班從杭州蕭山機場滿載起航,廈航成了兩岸包機截彎取直後從北線飛抵臺灣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廈航兩岸常態包機也正式啟動。

  據老臺商們回憶,兩岸自1987年開放人員往來,但一直未實現直接通航通郵,臺胞「登陸」必須繞道香港,相當折騰。直到2005年,兩岸首次實現雙向對飛。2006年廈門成為當年春節包機的直航點之一,又迎來了與高雄間五十七年來的破冰之旅。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籤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12月15日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標誌著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成現實。

  作為兩岸空中航線主要承運商,十年來,廈航直航點實現從大陸的廈門、杭州等6個點到臺灣的桃園、高雄、松山3航點的航線網絡覆蓋,航班量也從每周8班增長至40班。近五年來,兩岸往來旅客人數增至52.6萬人次,貨郵運輸量增至3532.8噸。

  這十年間,兩岸青年因兩岸通航得到了更多交流。2011年至2016年期間,廈航選派6期90名乘務業務骨幹前往臺灣中華航空進行交流學習;2017年,廈航招聘首批60名臺籍空乘,今年又有一批新的臺籍空乘入職。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記者陳理傑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啟動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的航班、海運和郵件傳輸再也不用經過第三地中轉。自此,兩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兩岸同胞從音信隔絕到如今往來方便快捷,縮短的不僅僅是溝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縮短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三通」十周年兩岸心更通 實現「一日生活圈」
    記者陳理傑攝­  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啟動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的航班、海運和郵件傳輸再也不用經過第三地中轉。自此,兩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兩岸同胞從音信隔絕到如今往來方便快捷,縮短的不僅僅是溝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縮短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臺辦:兩岸「三通」十周年 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今天(12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今年是兩岸「三通」開啟十周年。十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極大地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廣大臺灣民眾也從中受益,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馬曉光在當天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協商談判。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僅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十年來就承運了往來兩岸的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兩岸全面「三通」,讓「兩岸一日生活圈」變成現實。  在廈門創業的臺青宋愷熙,每個月都坐飛機在廈臺之間往返。她對記者說,她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出發,約三個小時後就可到達臺北家裡。
  • 國臺辦:兩岸「三通」十周年 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今天(12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今年是兩岸「三通」開啟十周年。十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極大地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廣大臺灣民眾也從中受益,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馬曉光在當天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協商談判。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僅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十年來就承運了往來兩岸的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兩岸全面「三通」,讓「兩岸一日生活圈」變成現實。  在廈門創業的臺青宋愷熙,每個月都坐飛機在廈臺之間往返。她對記者說,她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出發,約三個小時後就可到達臺北家裡。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往來暢通無阻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一日生活圈」 臺灣臺南宏昌旅行社領隊黃顯祥就是兩岸旅遊交流的見證者。「以前還沒有小三通時無論從高雄還是臺北出發都得香港中轉,現在乘坐小三通從高雄出發到廈門大約兩個小時,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而且票價也更便宜。」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往來暢通無阻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一日生活圈」 臺灣臺南宏昌旅行社領隊黃顯祥就是兩岸旅遊交流的見證者。「以前還沒有小三通時無論從高雄還是臺北出發都得香港中轉,現在乘坐小三通從高雄出發到廈門大約兩個小時,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而且票價也更便宜。」
  • 「三通」啟動 兩岸雙贏 將形成「一日生活圈」
    以往,兩岸間只經營信函業務。如今,新增了除信函以外的水陸路包裹、特快專遞、郵政匯兌業務。    兩岸將形成「一日生活圈」    每日包機、截彎取直,使得兩岸同胞尤其是臺胞往來兩岸更方便、快捷,民眾所期待的「兩岸一日生活圈」也即將成為現實。
  • 互利雙贏 兩岸「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聯合採訪啟動
    2018年12月19日 15:31:11 來源:福建日報   「全面『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行」聯合採訪活動18日在廈門啟動。
  • 綜述:「兩岸一日生活圈」起飛 往來更省時省錢
    自1979年大陸方面首次提出「三通」主張,到近30年後這四項協議的籤署,兩岸實現了「三通」時代,也將邁入「一日生活圈」,海峽兩岸真正實現「千裡一日還」。 航路截彎取直 不用再轉機轉到頭暈在四項協議中,最受人矚目的《兩岸空運協議》提到,雙方同意開通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建立兩岸航(空)管部門的直接交接程序。
  •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互通取佳績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全面』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行」聯合採訪活動在廈門啟動。本次活動以全面「三通」十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和福建省「臺胞服務年」為背景,來自海峽兩岸23家媒體34位記者將在六天的時間裡前往廈門、泉州、平潭和福州等地,採訪記錄下兩岸三通的歷史及閩臺經貿合作交流的發展動向。    首站到達廈門五通碼頭,五通客運碼頭於2008年8月31日投入使用,開通廈金航線「第二通道」。自2014年4月25日開始,廈金航線船班全部調整到五通客運碼頭。
  • 兩岸一日生活圈催生通勤族 往來旅遊更省錢(圖)
    ,實現海上直航既節省時間又節省成本。中新社發郭曉帆 攝  中新網12月15日電 12月15日,隨著兩岸海空運直航和每日包機的啟動,臺灣媒體早前設想的「兩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為現實,這將大大便利於兩岸同胞的往來和兩岸經濟、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特別是旅遊觀光更為省時省錢,選擇更趨多樣化。
  • 大陸各地臺商喜迎兩岸「三通」基本實現
    大陸各地臺商喜迎兩岸「三通」基本實現 2008-12-18 08:53     來源:新疆日報     編輯:張方翼   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及直接通郵15日正式啟動,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實現。大陸各地臺商、臺生、臺胞紛紛表示,「三通」新時代的到來,讓他們「離家越來越近了」。  江蘇揚州臺商協會會長、揚州虹揚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方丁玉表示,自從1992年到揚州創辦公司後,就一直盼望著兩岸「三通」早日到來,他形容自己的心情是「盼望已久,樂見其成」。  「兩岸實現直航之後,將會形成揚州—臺灣一日生活圈。
  • 兩岸實現「三通」整10年:心通則百通
    心通則百通(觀滄海)十年彈指一揮間,2018年12月,兩岸實現海運直航、空中直航、直接通郵整10年。如今,從上海飛臺北90分鐘,在臺灣可以很便利地網購大陸商品……直接通航、直接通郵已經成為人們不經意的日常。回首兩岸來時路,感慨頗多。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廈門與臺灣越走越近
    2008年12月15日,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啟動。那一天,「盛達2」輪從廈門港直接駛向臺灣高雄港,航行時間從33小時縮短到8小時。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廈門由此拉開兩岸全面「三通」的序幕,迄今已整整十年。十年來,廈門擁有了廈金航線、廈臺客貨滾裝航線、廈臺直航貨運航線、廈臺空中直航航線,與臺灣越走越近。
  • 兩岸「三通」10周年 馬曉光籲民進黨重回「九二共識」
    兩岸「三通」10周年 馬曉光籲民進黨重回「九二共識」 2018-12鄭巧)今年是兩岸「三通」開啟10周年,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2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肯定「三通」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呼籲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
  • 兩岸實現「三通」整10年:心通則百通
    心通則百通(觀滄海)十年彈指一揮間,2018年12月,兩岸實現海運直航、空中直航、直接通郵整10年。如今,從上海飛臺北90分鐘,在臺灣可以很便利地網購大陸商品……直接通航、直接通郵已經成為人們不經意的日常。回首兩岸來時路,感慨頗多。
  • 馬祖縣籲打造兩岸三地一日生活圈
    馬祖縣籲打造兩岸三地一日生活圈 2010-02-25 0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社福州2月24日電 (張羽)24日上午11時許,馬祖縣長楊綏生一行十餘人,乘坐「小三通」班輪直航抵達福州馬尾,前來參加當晚亮燈的今年「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
  • 「小三通」15周年 「廈金生活圈」漸成型
    「小三通」15周年 「廈金生活圈」漸成型 2016年01月04日 07: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樣的親情故事,在廈金「小三通」過程中並不少見。  隨著「小三通」的發展,金門以及臺灣民眾赴廈門更加便利,也讓廈門及閩南地區經商、工作和生活的臺胞,多了一條便捷的返鄉之路。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密,「小三通」又成為大陸民眾赴金門或由金門轉赴臺灣旅遊的便捷通道,尤其每逢節假日,「小三通」都會迎來大陸民眾「金門遊」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