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1日訊 綜合消息,國家發改委昨日對外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鐵路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聞發布會實錄
2030年基本實現省會高鐵聯通
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至4小時交通圈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於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2008年曾修訂。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2.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裡,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
此次發布的《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4年啟動修編計劃,2016年6月29日經國常會審議通過,7月13日印發,規劃期為2016-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規劃》設計了2020年、2025年、2030年三個階段的目標。其中:到2020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裡左右;展望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規劃》提出建設高速鐵路網、普速鐵路網「兩張網」。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介紹,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裡左右。全國鐵路網全面連接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至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至2小時交通圈。
"八縱八橫"線路確定 包含京臺高鐵
貫通特大城市高鐵時速可達350公裡
《規劃》提出,在原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費志榮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在規劃中提出建設「高速鐵路網」。
《規劃》還明確劃分了高速鐵路網建設標準,提出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目原則採用時速250公裡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採用時速350公裡標準。區域鐵路連接線原則採用時速250公裡及以下標準。城際鐵路原則採用時速200公裡及以下標準。
在「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八縱」通道為: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臺)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為:綏滿通道、京蘭通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京港(臺)通道。今年3月,「十三五」綱要發布時,京臺高鐵曾引發廣泛關注。《規劃》披露,京港(臺)通道為北京-衡水-菏澤-商丘-阜陽-合肥(黃岡)-九江-南昌-贛州-深圳-香港(九龍)高速鐵路;另一支線為合肥-福州-臺北高速鐵路。費志榮昨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早在2008年的鐵路網規劃中已規劃到臺北的通道,這次沿用原規劃,但將其調整至高速鐵路網主通道。
鐵路選線將儘可能避免自然災害
絕不能為了圖一時之快
昨日有記者提問,近期暴雨對鐵路出行造成影響,鐵路規劃中是否有考慮極端天氣影響?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回應稱,鐵路選線將儘可能避免受到一些大的自然災害影響。
費志榮表示,這次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更多的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布局,同時也從自然、地理條件的角度進行統籌研究,明確了宏觀布局走向。但是具體的建設中,線路具體走向應避開一些敏感的地質災害和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要進行詳細的勘察設計。根據地理條件、自然條件來選線,儘可能避免受到一些大的自然災害影響。
他指出,考慮洪水、山洪泥石流甚至地震災害等大的自然災害的影響,對交通建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特別是在項目的前期工作中,有關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也包括項目業主單位,都會很好地研究這些問題。
費志榮說,中國國家那麼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自然條件非常艱苦,也很難完全規避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但要把這些損失儘可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扎紮實實地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絕不能為了圖一時之快,而影響今後基礎設施的長遠效益的發揮。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用改革精神破解鐵路投融資等難題
規劃提出,用改革精神破解鐵路投融資等難題,創新市場化融資方式,放寬市場準入,培育多元投資主體,鼓勵支持地方政府和廣泛吸引包括民間、外資在內的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鐵路建設,形成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鐵路投融資模式。
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鐵路建設投資非常巨大,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建設。目前鐵路投資保持在8000億以上。主要資金來源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鐵路建設基金、鐵路建設債券以及專項建設基金,還有銀行的融資、地方政府的出資等,資金來源是多渠道的。
費志榮指出,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總的來講,國家現有的鐵路都向社會資本開放,同時在土地綜合開發方面,也享受相同的政策,這樣更多地擴大社會資本,包括民營資本、外商投資參與到鐵路建設中來。通過各方面共同的努力,特別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鐵路建設資金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
發布會要點:
發改委:2020年修建高鐵將達3萬公裡 覆蓋80%大城市
發改委:貫通特大城市的高鐵時速可採用350公裡
發改委:遠期將實現相鄰大中城市1至4小時交通圈
發改委: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擴大鐵路有效供給
發改委: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
發改委:鐵路線路將進行詳細的勘察設計應對極端天氣
發改委:「十三五」期間鐵路裡程將達到15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