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大義(崔栢滔)先進篇 第三十章

2020-12-21 論語會館

【原文】

%%%「點,爾何如?」鼓瑟希①,鏗爾,舍瑟而作②,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③。」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④春者,春服既成,冠者⑤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⑥,風乎舞雩⑦,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注釋】

①希:同「稀」,指彈瑟的節奏放慢,收曲,聲音稀疏,餘音繚繞的樣子。②作:站起來。③撰:說的話,陳述的事。《經典釋文》作具字解,鄭本作僎,《說文》,僎,具也。④莫:同「暮」。⑤冠者:成年人。周制,年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⑥浴乎沂:在沂水邊洗頭面手足。浴,盥洗。沂,水名,發源於山東鄒城東北,過曲阜市南經江蘇北部入黃海,傳說當時該處有溫泉。⑦舞雩(yú):祭天求雨的祭壇,古人以舞來求雨,故稱舞雩,有地標性質。雩,音。地名,在曲阜南門外。

【釋義】

孔子又問:「曾點,你怎麼樣呢?」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稀落,接著「鏗」然止住,離開瑟站起來,回答說:「不同於幾位同學的才高志大呀!」孔子說:「那有什麼妨礙呢?也就是各人講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說:「最嚮往的意境就是,暮春三月,脫下冬裝,換上了春天的衣服,能夠和五六位青年人一起,帶著六七個兒童少年,去沂河邊踏青浴面,到舞雩臺上覽勝臨風,再一路唱著歌走回來。」孔子長嘆一聲說:「我都很想與曾皙一起去了呀!」

【按語】

人民真正嚮往的生活,國家治理的終極目標。

【大義闡微】

希,通稀,稀疏,舒緩放慢,準備結束演奏。鏗爾,演奏完畢,起身之前,最後撥動一下瑟弦,發出的聲音。撰,鄭玄作僎,「僎讀曰詮,詮之言善也。」這裡是說三子志向遠大,善言大志。

莫春,就是暮春三月。春服,是春天穿的裡表兩層的袷衣,也叫復衣。魯國在今山東省,春天天氣還比較涼,到暮春三月才可以換下冬天笨重的冬衣,換上春裝比較輕盈的袷衣。

浴乎沂,沂是沂河,是出於沂山的沂水流經魯曲阜城南的部分。晚春三月,剛剛換下冬衣,河裡的水還相當寒冷,如果沒有冬泳的功夫,此時在沂水裡面遊泳還不大可能,但是,春遊到河邊的人,欣賞一下潺潺的流水,彎下身來,掬一汪清泉,洗一洗手,洗一把臉,體驗一下那份清涼,感受一下春的氣息,還是非常愜意的。

舞雩,是一種祈雨的祭祀,殷代已有這種活動,常用跳舞的方式進行,殷墟甲骨中有「舞雨」或「雨舞」。舞雩設有專用的祭壇,魯國都曲阜南門外是沂河,沂河北岸設有舞雩壇。應該是當時百姓休閒旅遊觀光的景點,孔子也非常喜歡到這裡來遊玩,《論語·顏淵》12.21章有「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在這裡,沐浴在春風之中,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一定會有與朱自清先生一樣的對春天的感受(朱自清先生有散文《春》)。

冠者,是已經成年的人。古代男子20歲舉行冠禮,所謂二十而冠,束起頭髮,戴上帽子,叫束髮加冠,標誌著已經成年。一行十幾個人,有各種年齡段的人,有老者,有年輕人,有孩子,一起在春天的氣息下,在沂水河畔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之中,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何等的其樂融融的和諧世界。此情此景,孔子也非常的嚮往。

「吾與點也!」是在三人面前對曾皙的肯定,把曾皙的優點來作對治三子缺陷的藥,使三子有所思,暗示三人的志向沒有問題,但是要統一到曾皙的方向上來,才能夠趨於完美。

這正是國家治理的終極理想,足兵、足食、民信之都是手段,最終都是為了這一理想社會為共同目標,所以,孔子這裡在其他三子面前,首肯「與點」,是在使四人分開的志向合而為一。前面三者是後面的基礎和前提,後面是前面三者的目的和歸宿,沒有前面的政治基礎,人民不能安享自然的快樂;忘記後面的目的和歸宿,前面三者就會走上歧途。一分為四,四而為一,才是孔子的真實行處,奈何四子各執其一。

孔子杏壇講學圖

相關焦點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二十一章
    《論語》本篇僅舉三例,陳列三點,已將父子情感的培育完整地勾畫出來,作為培育人與人之間真實情感的基礎,作為孝道的精髓,為仁的基礎,在本篇中居於重要的地位,讀者欲誠心向學,則必當細細品味。【大義闡微】「父母的年歲,不可不常記在心呀!」每當父母生日之時,實在是又是歡喜,又是憂懼。對父母的年歲,要做到心裡有數,常記在心。
  • 論語大義(崔栢滔)先進篇 第十四章
    【大義闡微】府,是國家儲藏財物文書與兵甲武備的府庫。長府是魯國內府的名稱,在魯君宮內,長府承擔的就是這樣的儲藏功能。在本章中,「為」長府,又被稱為「改作」。王船山先生對此依據《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指出,「修舊為新,有加其度曰作曰為。」
  • 論語大義(崔栢滔)堯曰篇 第三章
    所以本篇內容非常簡潔明了,三章篇幅,分為七個大的層面,就把為政的要點作了準確全面地概括,堪稱為政的寶典。知命、知禮、知言,三者非常重要。命本於天文,中國傳統文化建立在堅實的天文和數學成就基礎之上,對此,我們看下面的數據支持。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四章
    這是緊接著前面一章來說的,對前面一章語義的進一步深化,前面一章說只有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愛人是發之於真實的本性的真感情,而這樣,仁者之惡人,他的心仍然是出於愛。又一說,惡字讀如善惡之惡(è)。仁者發之於真情的去厭惡某人,其實也只是出於愛人,並不是惡意。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一章
    【本篇引語】本篇主要講仁。仁是人心所能達到的最高精神境界,這一境界是人之為人的本質內容。人的本性在仁的境界中得到滋養生發而不斷的成長,人才能夠獲得與天地平齊的地位和能力。仁是孔門全部學問的核心,是全部《論語》文心之所在。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八章
    【按語】繼前面講了仁之後,本章開始講求仁道的問題。前面探討過君子求仁沒有誰會力不足,這裡接著說明求道主要在於用志而不是用力。石經「可矣」作「可也」,相比於「矣」字,「也」字似乎語氣不足,鞭策人心的力度欠弱。【大義闡微】未死先學死,不死得長生。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六章
    讀了這一章句,仁者,您看到孔子的心了嗎?前面數章主要講裡仁之美,本章開始講如何智慧地選擇才能夠「處仁」、「利仁」。【大義闡微】富貴與貧賤之間,人們很容易就表現出好與惡,從而做出取捨;仁與不仁之間,人們卻不容易就表現出好與惡,從而難以做出取捨。這裡孔子講了兩種人:真正理解了人之為人的仁之美,而追求仁的人,是好仁者;真正理解了不仁之惡,而非常地厭惡不仁的人,即是惡不仁者。
  • 論語大義(崔栢滔)微子篇 第一章
    【本篇引語】這一篇以「殷有三仁」開篇,結尾以「周有八士」與之遙遙相對,殷商的衰落,與周的興起,其原因就非常的明顯了。在以周有八士的人才盛況結尾之前,末尾第二章直接說明了形成這種盛況的原因,那就是周初統治者的人才觀念和人才政策。
  • 論語大義(崔栢滔)子路篇 第二十五章
    【大義闡微】在最初的本義上,君子、小人只是德稱,並不是與職務有關的稱呼。先王政治架構中,領導崗位要求有德操的君子來擔當,這可以說是最基本的任職條件或崗位要求。習慣了以後,人們就把君子等同了領導。本章就是講這兩種領導風格,作為領導者,不可不察。原文中講得很清楚,讀者慎思之。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九章
    【按語】本章是反面講上章朝聞夕死的至誠向道之心。會有人表面上似乎已有向道之意,其實卻難以擺脫有形的物與欲的誘惑,這樣也會經不住誘惑,為其所累而終究失去道心,或者說根本就不能夠入道。道是內心上的追求,如果不能擺脫物與欲的誘惑,那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在兔子的頭上希望找到牛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 《論語譯註》---中國文明網
    《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  《論語》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文》,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二、 作者簡介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家。
  • 湯殷權《論語》講義:《為政第二》篇「子張學幹祿章」
    ,指放置起來寡:少疑:懷疑,不確定,所未信殆:危險,不安,所未安尤:過失悔:後悔講義:一、此一章書《論語.子張》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又: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論語.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 最好聽的語文|《〈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選自:七年級上冊 第11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播音員、播音指導,中國播音學研究會會長。誦讀者:方明戳視頻,一起聆聽最好聽的語文↓最好聽的語文 | 《〈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初中語文新課標重點文言文《論語12章》考點要點
    目前,中考語文試卷中,第二大題默寫題10分全部出自必背61篇古詩文,一篇文言文閱讀題分值也是10分,加上第一大題選擇題有可能考到,文言文部分所佔分值至少20分以上(總分100),2021年起,語文中考分值為120分,根據文言文課文在初中三年新教材的比重高達51.7%
  • 女孩名字大全:論語機靈聰明的女寶寶名,你想做那個有趣的人嗎?
    《論語》中有很多的講到一些倫理思想與道德修養的,很多的人觀點都非常的有道理,而且也促進人的修養,父母們採用論語中的字眼來取名,非常的好聽有寓意。 一、《論語》中機靈聰明的女寶寶名1.念希出自《論語》: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文中的「希」是稀少,變少之義。「念」在本文中是記的意思。4. 書然出自《論語第11章(先進)》: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 大益茶芳村最新報價丨王牌「春秋大義」面市 大益再提班章概念
    點評:事件一:5月27日,大益直播發布了重磅「春秋大義」,茶餅版面以「關公」的形象為素材,並且有80周年的LOGO,是八十周年的一個茶,廠家宣稱原料是採用了班章原料,定位是高端熟茶。在直播間還特意拿了601大益班章有機熟茶現場開湯,並宣稱春秋大益是2006年有機白茶班章熟茶之後的高端熟茶。直播間只介紹了春秋大義的簡介,具體規格和發售政策並沒有說明。春秋大義信息面市之後,大益熟茶一下子變成市場炒作對象,2001批7572大漲至1.1萬、1901高山韻象0.46萬。春秋大義芳村期貨暴漲至9萬/件。
  • 我讀《論語》62:裡仁為美
    孔廟這是論語的第四篇第一章,也即為《論語.裡仁》的第一章,《論語.裡仁》共計26章,主要談仁、義、利等,整體而言較談禮的《論語.八佾》更務實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於《論語》通篇中,不斷地提及仁。我個人理解,該篇僅僅只是強調居住環境應該是充滿仁的,居住環境中沒有薄情寡義、輕薄殘忍之輩,而是充滿仁愛,父子親近,兄弟友愛,鄰裡和睦,其樂融融。
  • 從《論語》看孔子遇到的不同思想者的質疑
    此類內容包括六章:(一)《論語·憲問》篇"微生畝謂孔子"章;(二)《論語·憲問》篇"子路宿於石門"章;(三)《論語·憲問》篇"子擊磬於衛"章;(四)《論語·微子》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章;(五)《論語·微子》篇"長沮、桀溺耦而耕"章;(六)《論語·微子》篇"子路從而後"章。
  • 人格魅力,師範天下,從《論語 先進 侍坐》說起
    近讀《論語》感觸很多。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由自主的滋生出敬意,同時也產生疑惑。一生不能伸其志,處處碰壁的孔子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追隨者,而且個個都「安其學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其實,只要認真推敲一下《論語 先進》中最能體現孔子完整的教育過程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就不難領會其中的奧妙。當時,孔子已年屆甲子之年,而大弟子子路已年屆知命,小弟子公西華才十八歲。面對這樣一群老老少少的弟子,孔夫子不溫不火,因人施教,循循善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