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2020年8月10日,《財富》雜誌正式發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及各企業營收總額。其中比較令人振奮的是,中國上榜世界500企業數量(含港澳臺)高達133家,超過美國的121家,位居全球首位。
既然我國有100多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那麼這些企業都分布在哪些城市呢?這是一個比較讓人好奇的話題,21世紀新聞實驗室做了一個分布圖,很客觀的反映出了各個城市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如下圖)
從圖中不難看出,作為我國首都的北京分布有5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數量上遙遙領先國內其他任何城市,是排在第二位的上海的6倍,可見首都的吸引力確實遠非其他任何城市所能及。
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城的上海只有9家企業上榜,這確實令人感到很意外,不過當你看到以繁華和國際化著稱的香港也只有7家企業上榜時,你可能就會明白,世界500強企業不在於多,而在於實力強,營收高。
發展得最快當然還得數深圳,今年這座城市有8家企業上榜,比去年增加一家,僅僅比上海少一家,而且超過香港的7家。相對而言,隔壁的廣州則只有3家,已經落後於杭州。深圳與廣州之間的這種此消彼長已經是大勢所趨,深圳將快速追趕北京和上海的步伐,而廣州接下來可能要與杭州、重慶、成都等城市之間開展攻防戰了。
除了廣州和杭州外,蘇州、廈門各有3家企業上榜,而福州、濟南、西安和烏魯木齊這4座城市有2家上榜,可能誰也不會想到,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後的烏魯木齊竟然分布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其實,大家都能想到,這兩家企業都是由其他城市支援西北地區遷移過去的。
看完整個分布圖,比較讓人詫異的是,兩大直轄市天津和重慶竟然顆粒無收,沒有一家企業上榜,其中天津之前是有2家的,但是由於經營不佳,而且進入世界500強的門檻每年都有提高,已經退出了。而重慶則一直都沒有企業上榜,發展得最好的長安汽車雖然市值比較高,但是仍然沒有達到世界500強門檻。
當然顆粒無收的何止這兩大直轄市,常年位居新一線城市之首的成都也沒有任何企業上榜,包括整個四川省。四川省內發展的比較好的是老牌企業長虹,長虹的電器曾風靡一時,也進入過世界500強,但是後來不景氣,已經退出了,而且長虹的總部位於綿陽,而非成都。成都目前做的比較大的是新希望,然而新希望2019年的營收目前只有800多億,離世界500強的門檻還有很大的差距,預計未來數年,也無法誕生一家世界500強。
一個城市是否有世界500強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決定經濟的發展,但是他確是一個城市的一張產業名片,特別是對於重慶、成都、天津這些國內排名前十的城市來說,沒有誕生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其實是一種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