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間一壺酒
在世界歷史上,龐貝古城(Pompeii)非常有名,它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它的發現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在中國,也有一處地方被稱為「中國龐貝古城」,它就是位於河南省內黃縣梁莊鎮的三楊莊遺址。這是中國發現的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影響深遠的大規模漢代農耕聚落遺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該遺址因黃河泛濫,被淤沙深埋地下,古道路、庭院圍牆、瓦屋頂、廁所、樹林殘存、田壟等遺蹟以及車轍和牛蹄的牛蹄的痕跡,都保存完好。並出土大量的石臼、石磨、石磙及「貨泉」銅錢和「益壽萬歲」瓦當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的文物。
內黃縣地處黃河故道,因黃河而得名。早在上古時代,顓頊帝嚳二帝就在內黃建都立業,黃河古道上留下了燦爛的華夏文明。1986年,二帝陵被世人發現,後經清理,元、明、清歷代御祭碑碣165通展現於世人面前。
這裡是春秋時期政治家商鞅、東晉十六國時期冉魏皇帝冉閔、唐代大詩人沈佺期故裡,也是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之地和民族英雄嶽飛童年生活成長的地方。
內黃還是華夏尋根祭祖聖地,中華傳統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發源地,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當地有商中宗陵,是商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墓,陵區內現存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銘並序》,螭首龜趺是河南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
大興寺塔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裡處,因地屬裴村,俗稱裴村塔。該塔建在大興寺遺址上,四周萬畝森林環護,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將近1400年的歷史。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衝擊,仍巍然屹立。
內黃是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旅遊名縣,國家級生態示範縣,中國綠色小康縣,中國名特優經濟林紅棗之鄉。內黃現有槐林12萬畝,三春時節,槐花盛開,幽香撲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調,也是蜜源,釀製的槐花蜜非常有名。
內黃大棗林分布在衛河以南12個鄉鎮,連片成林,面積42萬畝,是名副其實的棗鄉。內黃種植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內黃大地棗林似海,綠意盎然。各鄉鎮中,面積產量以後河鎮為最大,居中國鄉鎮之首,素有「中國紅棗第一鎮」之稱。
內黃縣是豫北最大的尖椒集散基地,六村尖椒市場年交易量13萬噸,遠銷祖國各地,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尖椒集散地。
內黃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農民畫、麥稈畫、柳根畫、根雕、書法、落腔等民間藝術久負盛名,皮影、印花、剪紙、刺繡、燈籠畫、紙紮、家譜畫等遍及鄉裡。
其中,麥杆畫是中國已失傳的隋朝宮廷工藝品,已有千年歷史,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被世人譽為「中華一絕、巧奪天工」,產品暢銷海內外。
內黃的特色名吃包括內黃灌腸、楚旺扒糕、梁莊狀饃、井店馬蹄燒餅、東莊羊頭等。
參考資料:《內黃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