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間一壺酒
在中國歷史上,衛國作為一個諸侯國絕對是個傳奇,它立國前後共計907年,傳41君,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
衛國,首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帝丘(今河南濮陽)等。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商鞅、呂不韋、許穆夫人、端木賜、李悝、鬼谷子等。
戰國時期,衛國人商鞅就因輔佐秦孝公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而被永久載入史冊。
商鞅,姬姓,公孫氏,據說出身於衛國公族,有學者以此推測他是衛國國都帝丘之人。帝丘,河南一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東南部的五星鄉高城村的高城遺址,在黃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 衞遷於帝丘 。」 杜預註:「 帝丘 ,今東郡濮陽縣 ,故帝顓頊之虛,故曰帝丘 。高城之名源於帝顓頊高陽氏。在顓頊建都帝丘時代,天文非常先進在帝丘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天文曆法——顓頊曆,把一年定為366天。
除了商鞅,據當地史志記載,曾主持編纂《呂氏春秋》的呂不韋也是濮陽人。作為戰國末年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呂不韋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鬼谷子,史稱東周衛國人,在世百年,後不知去向。常年入清溪雲夢山鬼谷採藥修道,被譽為千古奇人。他身懷曠世絕學,培養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多位精英,《鬼谷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傳說張姓始祖張揮為黃帝之孫青陽氏之子。生於帝丘(今河南濮陽)。是弓箭的發明者。因發明弓箭,被帝嚳賜姓張氏,為世界張氏始祖。如今當地建有張揮公園。
濮陽縣文明久遠、文化燦爛,上古五帝中的顓頊、虞舜及其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開啟華夏文明;春秋衛國在此建都長達388年,素有「顓頊遺都」「帝舜故裡」「中華帝都」之稱。
特別是1987年在縣城西水坡發掘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型圖案,轟動中外考古界,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因此被譽為「中華龍鄉」、「華夏龍都」。
濮陽古城牆是濮陽文化的標籤,始建於五代,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北門樓亦稱披雲樓,宋真宗曾在北門樓外大敗遼兵,籤下了「澶淵之盟」。
當地有一迴鑾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於濮陽城內御井街西側。此碑原為青石,高2.6米,寬1.3米,碑文為宋真宗所賦《契丹出境》詩。
濮陽城內北大街有一八都坊,又叫「澶淵名閥坊」,坊為青石結構,由石條、石柱疊砌嵌合。八都坊為明朝萬曆年間所建,由明代濮陽籍御史紀著、侯英等八家共立。
濮陽古十字街位於古城中心區域,它的標誌性建築叫做四牌樓,街上至今還保留有200多家傳統店鋪,如有裝裱、木刻、傳統食品、茶肆、古字畫、傳統手工藝等。
「濮陽糟魚」是豫菜的經典名餚,多流行於豫北和豫東一帶,以黃河鯉魚為原料,需以溫火細煨而成,吃起來魚肉鮮嫩,魚刺酥香,魚肉魚刺都是入口美味。
參考資料:《濮陽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