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臺灣抗議大陸護照動到「一中各表」根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方日前強硬抨擊大陸新版護照地圖及圖片涵蓋臺灣日月潭等,「昧於事實、挑起爭議之作為,並且傷害兩岸近年來努力建立的互信基礎,及臺灣2300萬人民的感情。」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的文章稱,馬政府發言再度挑動了統獨敏感神經,在兩岸都同意落實「九二共識」擱置爭議的情況下,相關傾向「臺獨」主張的宣示,對兩岸和平發展並無幫助。

馬政府日前針對大陸新版護照發布多次新聞稿,最近的一次在11月28日更針對外界質疑其說法「違憲」做出說明,呼籲大陸「遵守九二共識中『擱置爭議、正視現實』的意義與精神,充分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現狀,客觀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共同維護兩岸得來不易的互信基礎。」

大陸推出的新版護照引發波瀾,對臺灣民眾固然有糾結難解的矛盾情結,然就法理,大陸作為並未脫「一中各表」範疇。亦即,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均為「中華民國」主權所及;大陸亦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及於臺灣。部分學者將此解釋為「主權重迭」,簡而言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陸新護照放進臺灣圖片意在彰顯主權,同樣的,臺灣官版「中華民國地圖」包括大陸地區,也是主權表達形式之一。換言之,在「中華民國憲法」法理下,臺灣的護照若要加上北京故宮、長城也是「合憲」的。

馬政府針對大陸新版護照發布新聞稿強調,「大陸治權不及於臺灣…。在雙方共同認知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狀況下,當然也沒有所謂大陸法理主權及於臺灣的問題。」此一說法是怕被綠營扣紅帽子的反射動作,但基本上是政治凌駕法律的表現。

根據「九二共識」內涵,馬政府所謂的「互不承認主權」是指兩岸分治現狀,基本架構仍是「一中」。有「一中」為基礎,臺灣才能在「九二共識」之下,與大陸籤訂包括ECFA在內的18項協議。主權與治權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大陸治權固然不及於臺灣,如果臺灣否定「大陸法理主權及於臺灣」,便跳脫了「一中各表」。假定去否定大陸與臺灣的連結,馬政府主張的「一中各表」要表向何處?總不能去跟美國、日本「各表」吧。「一國兩區」不就是說假的?

馬政府如果認為大陸治權不及於臺灣,所以大陸的法理主權沒有及於臺灣;換個角度,「中華民國」治權沒有及於大陸地區,主權如何及於大陸地區?在此論述下,兩岸就是「一邊一國」了。

主權範疇是現在紅藍綠最大爭執之所在,紅藍的交集在於「一中」或「一國」,民進黨不承認兩岸「一中」或「一國」,紅綠無交集以致難對話。「臺灣法理主權沒有及於大陸」是典型「法理臺獨」主張,也是民進黨1999年制定《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在此論述下,臺灣雖使用「中華民國」之名,兩岸卻是「一邊一國」,意即蔡英文在年初大選所提的「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法理臺獨」論述毫無「一中各表」空間,無庸置疑。

質言之,馬政府認為「大陸法理主權沒有及於臺灣」,就兩岸關係而言是非同小可的說法,這等於是出手否定「一中屋頂」與「一中各表」,也等於是掏空「九二共識」之舉。

馬政府對大陸新版護照的回應其實可以有很多更面面俱到,避免傷害兩岸情感的說法,會上綱到「否定大陸法理主權及於臺灣」,令人意外,這等於已經刨到了兩岸關係的根,不可謂不重。馬政府從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國兩區」,一下子跳到「否定大陸法理主權及於臺灣」這是一個怎麼樣的跳躍邏輯?

臺灣民間對兩岸關係的認同,互信的培養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民進黨執政花了8年時間「去中國化」,馬政府上任後推動兩岸融冰,並沒有從基礎上處理臺灣民間兩岸認同工程。以這次的大陸新版護照事件為例,馬政府的回應難道不是讓兩岸距離更遠,臺灣民間更難認同兩岸有一個共同的「一中」屋頂!。

相關焦點

  • 臺灣抨擊大陸新護照地圖 稱其嚴重損害兩岸互信
    馬政府日前針對大陸新版護照發布多次新聞稿,最近的一次在11月28日更針對外界質疑其說法「違憲」做出說明,呼籲大陸「遵守九二共識中『擱置爭議、正視現實』的意義與精神,充分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現狀,客觀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共同維護兩岸得來不易的互信基礎。」大陸推出的新版護照引發波瀾,對臺灣民眾固然有糾結難解的矛盾情結,然就法理,大陸作為並未脫「一中各表」範疇。
  • 菲律賓宣布蓋章新規 抗議中國大陸新版護照(圖)
    中國新版護照第八頁左上角中國地圖  【中央社馬尼拉12月3日電 】菲律賓外交部表示,停止在中國大陸護照上蓋章的新規今起生效,以抗議中國大陸新版護照納入南海地圖。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勞爾·埃爾南德斯下午在記者會上宣布,菲律賓各駐外使領館均已接到有關蓋章新規的通告,新的籤證申請程序立即生效。  但在菲律賓國內,移民局仍在做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會在最短時間內執行蓋章新規。  中國大陸最近將數個爭議區域的地圖印到新版電子護照內頁,包括南海及九段線在內,引起越南、菲律賓的抗議。
  • 臺陸委會:臺灣人不得在大陸設籍或領用護照
    【觀察者網綜合】據港媒11月9日報導,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今天下午在記者會表示,「臺灣人民不得在大陸設有戶籍或領有大陸的護照」,若有上述行為,就明顯的違反臺「兩岸條例」的相關規定。無論是否為一次性的護照,均屬妨礙臺灣「利益與尊嚴的情況,這是不被允許的」。同時也呼籲民眾及旅遊業者不得便宜行事,以免觸法。
  • 港媒評論:大陸正名「中國臺北」 臺灣難以拒絕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官方媒體從4月11日起在轉播體育賽事中,稱臺灣的代表隊為「中國臺北」,一改2008年之後稱「中華臺北」的作法。大陸涉臺部門尚未就官媒的作法發表評論。對此,香港中評社18日發表評論稱,相信官媒的作法不是「擅作主張」,而且會持續下去。
  • 臺陸委會又髮禁令:臺灣民眾不得領用中國大陸護照
    據環球網7月31日援引臺媒消息稱,陸委會今天發布新聞稿稱,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之1規定,臺灣民眾不得領用中國大陸護照,如違反規定將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份及相關權益。而據臺媒稱,陸委會突然發布這樣一則消息是因為,香港媒體28日刊文稱,有大陸學者提議籌組「臺灣特區委員會」及試行「臺灣特區護照」。
  • 南投縣長:要九二共識 不要再提「各表 」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月9日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天召集藍營縣市長開便當會談兩岸交流議題,吳敦義在中常會上重申「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結果沒想到南投縣長林明溱接受訪問時,卻強調「一中各表」是過去臺灣的「九二共識」方向,「現在就不談『一中各表』」,兩岸和平相處,認同「九二共識」,往來就比較密切。
  • 港媒:試點陸客中轉 中國大陸對臺灣訴求友善回應
    國臺辦5日表示,大陸有關方面擬試點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的中轉業務,南昌、昆明、重慶為首批試點城市。屆時,大陸居民在上述三城市可持護照及聯程機票和赴第三地的登機牌經臺灣桃園機場進行不出機場的中轉。這是繼最近大陸增加赴臺「專升本」試點城市、雙方兩岸事務首長熱線正式開通後,「習馬會」第三項共識獲得落實。
  • 大陸擬封殺「中華民國護照」?臺胞證將成有效證件
    有島內媒體8日報導,大陸涉外人士透露,大陸正研擬全面封殺「中華民國護照」在聯合國相關組織的使用,臺胞證將取代「護照」,成為臺灣民眾參與國際活動的有效證件;此外大陸也要求駐外使館宣揚對臺胞的急難救助,只要持臺胞證,在海外同樣可享受大陸使館的急難救助,最終封殺「中華民國護照」的政治意涵,並將臺胞證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 臺媒稱大陸研擬封殺「中華民國護照」,臺胞證將成有效證件
    有島內媒體8日報導,大陸涉外人士透露,大陸正研擬全面封殺「中華民國護照」在聯合國相關組織的使用,臺胞證將取代「護照」,成為臺灣民眾參與國際活動的有效證件;此外大陸也要求駐外使館宣揚對臺胞的急難救助,只要持臺胞證,在海外同樣可享受大陸使館的急難救助,最終封殺「中華民國護照」的政治意涵,並將臺胞證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 蔡英文將「護照」上「臺灣」字體放得再大,一中事實也不會被改變
    從模糊「九二共識」到在島內「去中國化」,從與美政府曖昧升級,私相軍售到美豬美牛照單全收,在「謀獨」的路上,蔡當局再次推出老套路。蔡當局又作妖根據中國臺灣網所報導,臺「立法機構」近日通過了一項所謂的提高「護照」上「臺灣」辨識度,也就是說,將「護照」中「臺灣」字體放得再大些。
  • 臺灣的「憲法一中」,靈活運用?
    臺灣的薪資多少年來普遍甚少增長,無法與其他地區相比。優秀的臺灣大專教師,轉往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任教,不勝枚舉。    管校長更擔心臺灣應屆高中畢業生,申請去境外讀大學的人數增加迅速;五年來激增五成。他們都是最優秀的學生,臺灣大學若無法招收到本地最菁英的學子,國際排名還要降。
  • 臺胞證比臺灣「護照」好用:臺居民海外求助大陸使館
    臺灣《旺報》12日發表題為《當臺胞證比臺灣「護照」好用》的社論文章認為,大陸正不斷強化臺胞證的功能,不但在大陸使用愈來愈方便,在海外持有臺胞證的民眾,也開始得到大陸使領館的保護。臺胞證功能的擴充是大陸給予臺灣民眾「國民待遇」的一部分,對臺灣民眾來說,將與臺灣「護照」形成某種程度上的競爭。 臺灣「護照」在大陸沒有任何功能,必須使用臺胞證,隨著臺胞證功能逐漸擴充,現在基本上已接近大陸的居民身份證或者港澳居民回鄉證,在購買車船機票、開設銀行與投資帳戶時,已相當方便,未來可能會更方便。
  • 護照、港澳通行證、臺灣證一表三證辦理知識大全!
    特別說明:唯一說明的是河南地市的辦理臺灣通行證需要旅行社開具發票才能辦理。詳解:如戶口是某某市就可以去市出入境管局,如在某鎮/鄉或村就要去最低縣級的出境管理局。G籤和L籤的區別G籤:就是「個人旅遊籤注」,是有城市限制的,可以自由出入香港,不用跟團出境,而且從內地可以直飛香港L籤:就是「團隊旅遊籤注」,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是L籤注,要跟團出境,L籤注個人不能直接飛香港注意:不管自由行或跟團,每次在香港或澳門逗留不超過7天
  • 以「臺灣」稱呼中國臺灣,加拿大高校公然挑釁一中原則!
    在該校最新的招生報告,「臺灣」被修正為正確的稱呼該校學生報紙「Ubyssey」透露,在該校之前的年度招生報告中,「臺灣」一直以單獨的稱呼出現,而在2019-2020年度的招生報告中,臺灣被修正為中國一省(Taiwan,Province of China),然而這樣正確的做法卻讓臺灣當局急得跳腳,向該校提出「抗議」,要求校方「不要屈從於」中國大陸的壓力
  • 國民黨副主席大陸人對臺灣人惡感增加 不是好現象
    針對兩岸關係,他認為,最近大陸人對臺灣人的不友善與惡感增加得很明顯,這不是好現象。吳敦義訪美期間質疑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的新政綱只提「九二共識」刪除「一中各表」引發紛爭,與吳出席同一場合的郝龍斌先行返臺,4日下午與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出面說明,強調洪秀柱、黨中央都已言明沒有刪除「一中各表」,因此他與吳敦義、黨中央及洪秀柱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並沒有不同。
  • 鬱慕明:大陸新版護照納日月潭是幫臺灣做宣傳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報導,大陸新版護照因地圖引起臺灣「抗議」,新黨主席鬱慕明26日說,大陸護照列日月潭的問題,「為什麼不去說是因為有很多陸客來觀光所去做的宣傳?」他認為這是心態的問題。鬱慕明說,謝長廷日前訪陸,在大陸所說的話,現在民進黨內部有些人的思維跳出那個框框,不願糾纏在政黨惡鬥內,「這是一個正面的趨向」。
  • 大陸借臺胞證打壓臺灣"護照"? 綠營的被害妄想症又要犯
    大陸借臺胞證打壓臺灣"護照"?近日,「大陸欲借強化臺胞證功能,打壓臺灣『護照』」的說法,又在島內甚囂塵上……</p><p align="justify">  據島內媒體報導,今年5月蔡英文當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美夢破碎後,如今,連島內人士要到聯合國相關單位,持臺灣「護照」也將不被承認(其實,這樣的例子早前也屢見不鮮)。
  • 蔡英文母校認同一中 將校內地圖臺灣和大陸標註相同顏色 臺北從...
    蔡英文母校認同一中原則,校內地圖上臺灣和大陸「顏色一樣」。(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4月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內有一個地球裝置藝術,原本在全球地圖上將大陸與臺灣分成不同顏色,結果引發大陸留學生抗議。對此,倫敦政治經濟學院3日找來了大陸與臺灣留學生開會,最後決議把臺灣塗上和大陸一樣的顏色,並且把臺北從「首都」標記改為城市標記。
  • 港媒:從中華臺北到中國臺北是一種信號
    大陸官方媒體從4月11日起在轉播體育賽事中,稱臺灣的代表隊為「中國臺北」,一改2008年之後稱「中華臺北」的作法。大陸涉臺部門尚未就官媒的作法發表評論。對此,香港中評社18日發表評論稱,相信官媒的作法不是「擅作主張」,而且會持續下去。
  • 臺媒社論:臺胞證比臺灣「護照」好用 臺居民海外求助大陸使館
    臺灣《旺報》12日發表題為《當臺胞證比臺灣「護照」好用》的社論文章認為,大陸正不斷強化臺胞證的功能,不但在大陸使用愈來愈方便,在海外持有臺胞證的民眾,也開始得到大陸使領館的保護。臺胞證社評指出,大陸正不斷強化臺胞證的功能,不但在大陸使用愈來愈方便,在海外持有臺胞證的民眾,也開始得到大陸使領館的保護,近來一些臺灣人在海外遭遇突發事件時,都得到大陸使領館的協助。臺胞證功能的擴充是大陸給予臺灣民眾「國民待遇」的一部分,對臺灣民眾來說,將與臺灣「護照」形成某種程度上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