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市民中心」搬到家門口 杭州這個街道社區服務好便利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7-09-08 20:1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王湘雲 通訊員 王夏

圖為「橋西之家」公共服務中心。

「這裡就像是我們家門口的市民中心啊!」酈大姐說,「橋西之家」公共服務中心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以來,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街道以打造「一廳服務多居」為突破口,撤併3個社區辦事大廳,打造「橋西之家」公共服務中心和五大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建立以「專職+專業」「全科+全能」「網格+網絡」等為主要運行機制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成為杭州社區治理「供給側」改革的新亮點。

「專職+專業」 更多專業人士進社區

「您好,我想辦理低保。」「負責低保的社工下社區了,您明天再來吧!」居民去社區服務大廳辦事,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橋西片衢州路、橋西、文瀾3個社區共有27名社工,既要負責條線事務,又要兼顧網格工作,人手不足成為社區工作的難題。

今年,「橋西之家」建成後,3個社區行政類事務統一歸口「橋西之家」辦事大廳,由5名社工專職坐班,為居民提供幫扶救助、就業等行政服務,承擔3個社區65%的事務性工作,節省窗口人員58.8%。

剝離了行政事務,「解放」出來的是一支專職社工隊伍。而「省下來」的22位社工,全力以赴投入網格化服務、項目領辦、居民自治等社區服務的「主業」當中去。

同時,為破解社會組織在成長發展中「無專職人員、無正常活動、無公益性質」等老大難問題,助推社會組織快速孵化,近年來,街道引進了元墅、萬科隨園等專業社會組織,為轄區內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為居民提供朗讀互動平臺。「橋西之家」公共服務中心則為各專業社會組織解決場地問題。

圖為「橋西之家」辦事大廳。

「全科+全能」 一人挑起多個人的活兒

「辦理醫保需要帶什麼材料?我們小區物業電話是多少?」如今,王阿姨一有事情,就會撥通盧夢娜的電話。

盧夢娜是天陽上河小區的網格長,黨建、文體、消防安全、社會化管理、醫保等該小區相關的事務,全歸她一個人負責,是群眾眼中的「全能社工」,也是拱宸橋街道創新社工服務模式的一個縮影。

如今,社區內每一位全能社工都要擔任網格長,負責協調處置網格內居民提出的各類問題,實現網格內矛盾處置、專兼職隊伍管理、業務知識掌握、上下協調能力培養等全方位的鍛鍊提升。

為保障「全能社工」式的服務內容落到實處,社工們也要經過全科式的培訓。

今年,街道在登雲路、衢州路、文瀾等3個社區及「橋西之家」辦事大廳同步設置「全科受理服務臺」,實現一崗多能、輪值服務,使社工掌握全科業務能力;組織社工輪流講業務講案例,全方位學習社區其他各條線內容;定期組織社工全科業務考試通關,使每一名社工都成為社區群眾的「全科管家」。

「全科+全能」,拱宸橋街道走出了一條「以能力提升增強服務供給」的新路徑。

「橋西之家」貝貝學堂公益班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網格+網絡」 打造指尖上的社區服務

「只需動動手拍張照片,當天下午問題就解決啦!」體驗社區網上服務的便利性後,家住風景大院的張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據悉,拱宸橋街道本著「網格化、組團式」的服務理念,在街道層面成立綜合信息指揮室,同時下派網格指導員與聯絡員。居民通過「溝通掌中寶」隨手拍上傳照片並在線上提問,網格員線下處理線上的反饋,提高服務效能。

發現家中牆壁滲水,張先生通過拱宸發布公眾號的「網格聚焦」服務,將滲水的照片發至對應網格平臺上,請社區幫忙協調解決。上傳後不久,文瀾社區第一網格的網格長王國軍就打來電話了解相關情況,問題當天下午得到妥善解決。

為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一納米」,拱宸橋街道還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探索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在「拱宸發布」微信公眾號平臺中,設置了「最多跑一次」服務窗口,公布13大類申報事項清單,包括就業、養老、社保等服務事項,一鍵即知各個項目的申請條件、所需材料及辦理流程,並提供相關表格下載功能,除必須提供原件和籤字蓋章的事項外,部分事項可實現「審批不見面」。

此外,不熟悉系統操作、出行不便的居民,也可以利用智慧養老平臺,或聯繫「全能社工」上門協助辦理項目。

1504872883000

相關焦點

  • 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把醫保服務「搬到」家門口
    原標題: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把醫保服務「搬到」家門口來源:大眾日報菏澤市牡丹區把醫保服務「搬到」家門口
  • 「家門口」養老!全市60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集中開業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青島市構建了「1+8」的新一輪養老服務政策體系,打造了城市養老服務的「青島模式」,為青島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政策環境。今年市政府將建設90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12000張養老床位列為市辦實事任務,全力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讓更多的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到醫養結合的專業養老服務。
  • 讓更多市民家門口看上病 我市今年將新建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
    王德猛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江雨豐 通訊員 王德猛)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是深化醫改、助力分級診療實施的一項重要內容。記者從廈門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我市將持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建設,完善基層衛生服務網絡覆蓋。
  • 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原標題: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標準化醫療場所、規範化日常運營、人性化專業團隊……近日,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於2月初完成室內裝修,面向社區居民開放。近2000平米的衛生服務中心,設有患者醫療區、公共衛生服務區、辦公區,開放後,將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坐診,提供體檢、護理、診療等基本醫療服務。
  • 徐匯的「鄰裡匯」將把家門口的社區生活服務圈打造得更贊
    今年的「區長一諾」,徐匯區將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家門口5分鐘生活服務圈為標準,打破街鎮界域規劃布局「鄰裡匯」,形成「1+19+304」多層級社區服務網絡,1個鄰裡國際中心,19個以社區為中心的鄰裡匯,304個以居委會為延伸的「鄰裡小匯」。
  • 濟南六裡山街道打造便民服務「振大社區2.0版」
    原標題:濟南六裡山街道打造便民服務「振大社區2.0版」   繼在濟南市郎茂山社區打造出社區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全國樣板之後,振大社區又將在濟南市推出模式、功能全新升級的
  • 「市慈善扶貧中心超市進街道(社區)」活動昨啟動 方便市民家門口...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嚴曉冬 攝  本網訊(記者劉晶晶、見習記者崔蕾,通訊員朱東梅)昨日,「市慈善扶貧中心超市進街道(社區)」活動啟動儀式在歐陽修廣場舉行,現場接受愛心市民捐贈,並為部分困難群眾發放了慈善救助物資。  據介紹,此次活動由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聯合組織。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好「家門口的健康」
    新華社西寧10月3日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好「家門口的健康」新華社記者張子琪「我先去入戶了,有事打電話啊
  • 老人在"家門口"養老 僑英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投用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通訊員許曉霞 記者 應潔)僑英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投用,轄內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養老、照料服務。  僑英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位於集美區兌山裡小區114號,建築面積1111.2平方米,設計床位12個,由專業的醫療、康復、護理、社工組成運營團隊,內部功能區包括多媒體教室、康復訓練室、心理諮詢室、圖書閱覽室、親子活動區、休息室等,並設有監控系統、無障礙設施、應急呼救系統等。
  • 家門口的便利店陸續復工,杭州主要超市「網購服務指南」來了
    明康匯在省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許可和支持下,恢復了生產經營,儘管目前員工到崗率不足30%,但仍然克服種種困難,推出員工共享計劃、招募社區愛心志願者等,在確保嚴格實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計劃未來三天,在杭州復工33家門店,為市民提供基地直供的新鮮蔬菜、禽肉蛋品和肉類產品,確保每日基地直供蔬菜50噸以上。
  • 服務居民半數來自境外,上海這個國際化市民中心又有三個「首創」
    上海「一網通辦」總門戶正式上線已滿2周年,近日,古北市民中心實現「三個首創」,包括首創社區版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首創境外人員服務站、虹橋海外人才薈、移民融入服務站點、蒲公英雙語稅收服務站、「一網通辦」古北市民中心服務站等「五站合一」的服務平臺,首創海外人才「政社聯動」服務模式。
  • 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
    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450人前來就餐。11月28日,全市首家規模化經營的食堂——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魚香肉絲、紅燒茄子、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 「四史」學習教育 | 家門口的「頂流」市民驛站,到底有多好?
    「四史」學習教育 | 家門口的「頂流」市民驛站,到底有多好?幸福的味道嘉興路街道將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虹口市民驛站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精心打造「總書記來到了市民驛站」情景黨課,組織親歷考察的黨員群眾參與《牢記囑託、踐行使命——我們的市民驛站》情景式宣講報告會,廣泛組織文化活動團隊傳唱《我們的市民驛站》,組織親歷者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傳遞親切關懷、分享幸福時刻、
  • 通州蓮花寺社區:胡同主事移動式辦公,把議事廳「搬到」您家門口
    昨日一大早,在中倉街道蓮花寺社區的胡同裡,一支由胡同主事組成的「移動式主事議事廳」開始了流動辦公。隊員們身穿紅馬甲,手拿民情日記本,檢查片區內環境衛生情況,記錄居民反映的困難和訴求,及時勸阻不戴口罩或聚集聊天的居民,宣傳科學防控知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 看城市 新風貌 新活力 百餘市民點讚張店王舍人「家門口」的幸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7日訊 (記者 寇亞群 通訊員 馮萍 王業宏) 11月27日,張店區「市民代表看城市變化提意見建議」暨2020年市民採訪活動,邀請市民代表、媒體記者、網絡大V等百餘人,來到張店市民中心、齊悅國際小區、張店環衛南站、王舍社區、潘苑社區、民康宜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圍繞生態環境、社會治安、文體生活等重點領域以及「張店服務」進展成效進行集中採訪。
  • 新城市鄰裡:市民中心裡的「秘密」
    —2019年11月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的第二站,來到了位於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社區內的市民中心,了解社區治理與服務情況。各區因地制宜,側重內容略有不同,因此在上海16個區誕生了13種不同稱呼的社區公共空間——徐匯的鄰裡匯、閔行的鄰裡中心、楊浦的睦鄰中心、浦東的家門口服務站、黃浦的零距離、嘉定的客堂匯、奉賢的生活驛站、松江的「好鄰居」社區服務站、普陀的片區和寶山的公共客廳等。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 社區變化翻天覆地,市民「看在眼,喜在心」 張店區湖田街道黨工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胡明 通訊員 劉濤 淄博報導12月4日,張店區湖田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舉行「市民代表看城市變化提意見建議」活動,活動期間,百餘名市民代表共同參觀了湖田街道辦事處新華街社區的紅色驛站和民康宜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 「家門口」的服務驛站 北院門街道新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當然是「跑腿」啦跑一次也就罷了有時還要跑好幾趟這樣的煩惱,在蓮湖區北院門街道不會有!因為街道新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啦!!!多項便民服務 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服務驛站北院門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建築面積約460平方米,總體布局為「兩廳一站一沙龍」,即便民服務大廳、紅色會客廳以及市民沙龍,既是黨員提升能力素質的加油站,也是群眾開展文化生活的溫馨家園。
  • 長江新城首家社區紅色影院落成 市民在家門口免費看電影
    楚天都市報6月6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王曉旋)為豐富新城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滿足長江新城建設期間轄區居民文化休閒娛樂需求,不斷提升新城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6月6日上午諶家磯街道整合各方資源打造長江新城首家社區紅色影院。
  • 市北區延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介
      市北區延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市北區中部,街道總面積1.45平方公裡,轄區服務人口2.2萬餘人,覆蓋3個社區。中心實行一體化管理,下屬臺東街道臺東八路社區衛生服務站,轄區服務人口1萬人,覆蓋2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