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的「鄰裡匯」將把家門口的社區生活服務圈打造得更贊

2020-12-21 上海政務

  面對日益多元化的居民服務需求,徐匯區著力改變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的現狀,打造了服務載體「鄰裡匯」。目前已建成「鄰裡匯」16家,總面積達2萬4千平方米,服務活動受益群眾達數十萬人次。

做客「2018夏令熱線區長訪談」的徐匯區區長方世忠

  今天先帶我們走進有著65年歷史的老小區,來看一看這裡的「鄰裡匯」長啥樣。今年的「區長一諾」,徐匯區將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家門口5分鐘生活服務圈為標準,打破街鎮界域規劃布局「鄰裡匯」,形成「1+19+304」多層級社區服務網絡,1個鄰裡國際中心,19個以社區為中心的鄰裡匯,304個以居委會為延伸的「鄰裡小匯」。

  鄰裡匯

  1.打造居民家門口活動的「會客廳」

  鄰裡匯的一周活動排片表,是鄰裡匯服務功能的集中體現。從周一到周日,從醫療健康到親子教育,共8大類28項服務項目,是對接了居民需求後梳理形成的。每一項活動安排由居民說了算,每周由居民志願者匯總更新後寫在公告板上。

  鄰裡匯365天24小時全時段開放,居民在這裡結伴休閒聊天,也可以接待家中來客,更可以在這裡參與社區自治、協商公共事務、協調鄰裡關係。可以說,鄰裡匯是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和社區共治的重要平臺。

  鄰裡匯也為居民提供幼託、晚託、親子服務,節假日還可以開展各種種植體驗、烘焙培訓、親子活動。有了這樣一個公共空間,居民通過活動交流拉近距離、互相熟識,慢慢產生社區歸屬感,整個社區就會更有凝聚力,更加和諧。

  鄰裡匯

  2.打造居民家門口的「便民點」

  家門口的醫療資源,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捷。鄰裡匯接入了醫療衛生站點,有一支專業的家庭醫生團隊坐鎮,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診療配藥、打針輸液、推拿按摩、健康自檢等服務。

  很多患慢性病、小毛小病的居民上午就診,下午取藥,不必去大醫院大排長龍。

  目前,全區已有7個街道的鄰裡匯(湖南路鄰裡匯、江南新村鄰裡匯、長橋街道生態家園鄰裡匯、虹梅街道華悅家園鄰裡匯、漕河涇街道薛家宅鄰裡匯、龍華街道怡樂家園鄰裡匯、華涇鎮望月苑鄰裡匯)設置了社區衛生服務站,其餘街道也都設置了健康促進空間,提供了健康自測、健康檔案建立、慢性病健康指導等服務。

  鄰裡匯

  3.打造居民家門口的「託老所」

  「長者照護之家」就是通常說的社區嵌入式養老。與傳統的養老機構不同,長者照護之家主要是考慮到獨居自理老人及部分高齡自理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也為了幫助有喘息式服務需求,比如子女出差或假期出遊的家庭。

  在社區中因地制宜提供的養老服務設施,只要年滿60周歲的街道居民都可以入住,入住時間一般為一周到六個月。在長者照護之家內,配備有2名照護員和1名護士,可以為老人提供叮囑按時吃藥、助浴、起居照料、清洗隨身衣物等必要的基礎護理照料服務及心理慰藉服務。同時配以手指操、手工摺紙、太極拳、保健操等康復服務,幫助老人延緩機能退化。

  目前已建成的16家鄰裡匯中,有13家設置了養老服務功能,其中綜合為老服務中心9家、長者照護之家11家、日間照護機構13個、助餐服務點11個。

  同時還積極引進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機構運營,既保證了為老服務的專業化、品質化,也可以通過市場調節機制促進服務不斷優化升級。

  鄰裡匯

  4.打造全新的鄰裡國際中心

  鄰裡匯還將繼續向上延伸。未來,徐匯區將在漕河涇高科技開發園區建一個四萬多平方米的鄰裡國際中心。這個鄰裡國際中心將打造全新「鄰裡國際」的理念,在文化、運動健身、就餐、託幼等方面滿足高科技園區白領年輕化、專業化、個性化、一站式的社區生活服務需求。

  方世忠說,未來,徐匯區構建的「1+19+304」能夠形成一張網,不僅在線上形成網上「鄰裡匯」,而且在線下形成一張網,網上網下能夠連為一體,「鄰裡匯,匯鄰裡,一起打造美好生活共同體」,這是徐匯區建設「鄰裡匯」的初心。

  去年「一諾」兌現,大家是否記得這24個字,天上有雲,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能管事,事皆有序,序後評估。

  屏幕上每一個市民投訴,網格監督員發現的案情均有記錄,可以迅速查詢到解決狀況

  徐匯區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率先試點的「城市雲腦」

  通過這24字秘籍,徐匯區這一年來把「人、地、物、事」放入格中,把處置痕跡曬在網上,把老百姓的事做在實處。徐匯努力在城區精細化管理中體現「徐匯範式」,致力於「三全」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和「四化」法治化、社會化、智能化、標準化。去年在全區13個街鎮中試點20個「標準化管理網格」創建成功,今年目標63個網格全覆蓋。同時,啟動街道鎮網格化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升級工作,以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為基礎,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GIS、視頻融合等信息技術手段,打造融常態管理和綜合服務於一體的城市管理的綜合性平臺。

  來源:話匣子

相關焦點

  • 徐匯升級版「鄰裡匯」推動社區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打造家門口的美好...
    今年6月召開的市委全會上,徐匯「鄰裡匯」被寫入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見》。站在新起點,徐匯將奮發有為,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鄰裡匯納入十四五規劃的總體框架深耕打造,成為彰顯「人民城市」內涵的新地標。
  • 加強品質民生建設,上海徐匯重點打造「鄰裡匯」和「水岸匯」
    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介紹,近年來,徐匯在推動解決「老小舊遠」、抓好底線民生和基本民生的同時,著力加強品質民生建設,重點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市民遊客的「水岸匯」「兩匯」品牌。國際鄰裡中心效果圖 。
  • 答卷人|打造品質民生 上海徐匯聚焦「鄰裡匯」「水岸匯」品牌建設
    方世忠表示,提出建設「鄰裡匯」其實是源於「行走式的辦公」方式:「我們在行走式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現在社區的公共服務空間比較少、資源比較散、功能比較弱,特別是嵌入式社區養老會遭遇鄰避效應,同時社區治理缺少有效抓手和平臺。所以提出建設一站式『鄰裡匯』,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黨建站、客堂間、便民點、託老所,實現『鄰裡匯、匯鄰裡,美好生活共同體』的願景。」
  • 社區服務一應俱全,徐匯區「鄰裡匯」成了居民家門口的新樂園!
    社區服務一應俱全,徐匯區「鄰裡匯」成了居民家門口的新樂園!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提起徐匯
  • 「鄰裡匯」成家門口的新樂園
    為了解決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的「頑症」,建立一座家門口「公共客廳」的構想由此應運而生——在社區建立一個一站式、一體化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治理空間,通過項目化運作,整合社區資源,引入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團隊,為居民提供養老服務、健康服務和便民服務。居民們可以在這裡參與社區自治,協商公共事務,協調鄰裡關係。
  • 打響鄰裡匯品牌,徐匯306個鄰裡小匯實現居民區...
    >要實現鄰裡小匯在居民區全覆蓋一年過去了這一承諾已經兌現目前徐匯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5分鐘家門口服務圈為輻射半徑已累計建成18家街鎮鄰裡匯在這裡,居民區通過購買服務和志願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每兩周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方便居民在家門口解決生活實際需要,比如修傘、理髮、磨刀這樣一些老年人非常喜歡的服務;在這裡,居民通過協商自治,解決了小區實行停車管理多年來十多輛車欠費停車等公共事務,為居民營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在這裡,通過舉辦「新村的老故事」「跟著阿紫奶奶一起畫」等展覽展示自我,激發社區居民自豪感,弘揚社會正能量。
  • 「鄰裡匯」+「水岸匯」,徐匯不斷推進城市治理,共創美好生活共同體
    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徐匯鄰裡匯,「匯」出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鄰裡匯,匯鄰裡:上海徐匯打開多彩社區...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鄰裡匯,正在「匯」出一幅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 共構凌雲鄰裡匯新空間 同築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
    深淺相宜、雅俗共賞的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的完整形態布局,受到了凌雲街道居民的一致點讚! 松風花園鄰裡匯,側重喘息照護、機構養護、社區照護,涵蓋了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食堂、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護理站等。
  • 乘風破浪,逐浪前行,怡樂家園鄰裡匯2.0版本正式上線!
    ,打造「教育+文化+服務+黨建」「指尖上、家門口、一體化」一站式鄰裡共享生活圈。社區居民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愈趨於多元化,特別是針對現代化智能產品的使用、智能出行等,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豐富。怡樂家園鄰裡匯前期為了奠基居民基礎,更精準掌握居民感覺性需求,因此在日常服務傾向於滿足居民的活動需求,精神文化領域涉及不多。現今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服務經驗,與鄰裡匯居民產生了服務聯結,有了深厚的情感共鳴。
  • 昆明盤龍區:打造公租房社區和諧「鄰裡圈」
    昆明盤龍區:打造公租房社區和諧「鄰裡圈」 昆明盤龍區:打造公租房社區和諧「鄰裡圈」 「我以前做過銷售,有幾年工作經驗。」「銷售代表這個崗位比較適合您。」「我的社交能力很強,有什麼崗位推薦嗎?」「客服專員、酒店前臺等崗位都可以投遞簡歷。」
  • 「鄰裡小匯」重構鄰裡美好生活共同體,來看長橋實踐
    長橋街道,是徐匯區體量最大的居住型社區。街道黨工委在徐匯區「鄰裡匯、匯鄰裡,美好生活共同體」的指導下,著手推進32個居民區鄰裡小匯建設。經過近3年的實踐探索,街道用繡花的功夫勾勒人民個性需求,使鄰裡小匯逐漸從社區「一站式」服務綜合體升級為居民家門口的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便民點,將服務型居委的理念融入鄰裡小匯的日常運行中,共同打造有顏值、有溫度、向居民敞開、由人民共享的鄰裡美好生活空間。
  • 徐匯區委書記到康健、凌雲街道調研鄰裡匯建設工作
    據徐匯區消息:日前,區委書記鮑炳章到康健、凌雲街道調研鄰裡匯建設等工作。鮑炳章先後到凌雲街道松風花園、梅隴六村,康健街道長虹坊、長青坊,查看鄰裡匯及鄰裡小匯建設、河道整治、小區綜合治理等工作,並聽取了相關情況介紹。鮑炳章指出,居住小區環境提升和服務配套是群眾身邊的小事,也是民生大事。
  • 「鄰裡匯」升級,居民「心寬大過房寬」
    聚焦「美好生活共同體」,經過近年的實踐,徐匯區所打造的家門口品牌服務站點「鄰裡匯」已覆蓋全區13個街鎮和306個居民區。然而,如何回應人民不斷升級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社區服務的精準供給、品質供給?
  • 應勇赴徐匯調研徐家匯中心項目、長橋生態家園鄰裡匯
    第二批主題教育離人民群眾更近,要把問題整改抓得更緊、更實、更到位,加強市級部門與基層的溝通協調,上下聯動,合力解決發現的問題。  應勇指出,要把主題教育與推動本單位、本地區中心工作結合,把黨員幹部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要在對接實施「三大任務、一大平臺」中構築優勢,主動跨前、主動作為、主動融入。
  • 讓「鄰裡匯」成為社區居民的溫馨港灣
    筆者由衷地為徐匯區推出這樣的」鄰裡匯」而叫好。相信有了」鄰裡匯」這樣的平臺,徐匯區的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應該更加有滋有味,更加舒心。這樣的「鄰裡匯」, 應該在上海全面推廣,很多社區都不妨參照和借鑑「鄰裡匯」模式,建立起居民交流互助平臺,鼓勵和幫助各個年齡段的居民在社區裡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的情趣與人情的溫暖,讓彼此從原先「熟悉的陌生人」而轉變為「熟悉的好鄰居」。
  • 上海社區嘗試「鄰裡匯」,老人配藥不再煩
    前幾天,他來到新村內的「鄰裡匯」,這裡,籤約家庭醫生顧丹正等候著他。經常規問診,顧丹給老先生開具了處方。就診結束,由專人統一將處方送至社區醫院,代為收費配藥,當天下午再由專人送藥至「鄰裡匯」,由家庭醫生統一整理後,老先生在「鄰裡匯」就能憑號碼領到藥品了。讓他更滿意的是,和自己籤約的家庭醫生團隊,是由曾獲得「全國最美醫生」榮譽的朱蘭所率領的名醫團隊。
  • 「鄰裡匯」匯聚鄰裡心 ——上海市徐匯區創建居民共治共享新空間
    家門口的「公共客廳」布置溫馨的休息室,綠意盎然的大陽臺,居民在看書、下棋、編織或聊天。一樓的醫療健康服務區,家庭醫生正在為80歲高齡的周老伯問診開方。就診結束後,「鄰裡匯」衛生站的工作人員將處方送至社區衛生中心,代為付費配藥,當天下午有專人送藥至「鄰裡匯」,周老伯憑號碼就能領到藥品了。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徐匯區的「鄰裡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