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嘗試「鄰裡匯」,老人配藥不再煩

2020-12-21 人民網

年近八旬的顧文英老先生,家住徐匯區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前幾天,他來到新村內的「鄰裡匯」,這裡,籤約家庭醫生顧丹正等候著他。經常規問診,顧丹給老先生開具了處方。就診結束,由專人統一將處方送至社區醫院,代為收費配藥,當天下午再由專人送藥至「鄰裡匯」,由家庭醫生統一整理後,老先生在「鄰裡匯」就能憑號碼領到藥品了。讓他更滿意的是,和自己籤約的家庭醫生團隊,是由曾獲得「全國最美醫生」榮譽的朱蘭所率領的名醫團隊。依託新村「鄰裡匯」,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服務真正延伸到了居民家門口,僅江南新村,與家庭醫生籤約實現慢性病管理的居民就有近2000人。

一個老齡化程度超過35%的社區,究竟該為老年人做些什麼? 在斜土街道,這個答案日益清晰———老年人不僅能在社區與名醫籤約管理慢性病,不出小區輕鬆就診、配藥、領藥,還能享受各類養老服務。

「鄰裡匯」,這是建在江南新村老小區的一個社區綜合服務「加油站」,生活健康、為老服務、文體法律、志願服務等多種服務在此融於一體,由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志願者服務隊伍、社會組織、共建單位共同出力。老年人的幸福感滿溢。

依託家門口的「鄰裡匯」載體,朱蘭家庭醫生團隊在這裡有效開展了很多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比如「1+1+1」籤約服務,即居民在自願選擇社區衛生中心家庭醫生籤約的基礎上,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籤約。目前,江南新村已有1979名居民籤約加入「1+1+1」。

為緩解社區老年人「配藥難、配藥煩」的實際問題,方便部分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引導居民有序診療,團隊為轄區內診斷明確需連續治療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便捷的門診配藥服務,為符合條件的慢性病患者配足四至六星期的治療藥物。此外,還提供就近領藥服務,極大方便了老年群體。目前,江南新村籤約慢性病長處方的老年人共有531人。

此外,「鄰裡匯」內的衛生服務站點積極加入市級慢性病管理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推行社區慢性病管理增值服務,為居民提供手機App、微信等新媒體信息化互動平臺。通過手機App,家庭醫生能與居民隨時互動,籤約居民能享受優先就診、雙向轉診、籤約「長處方」等服務。

小小「鄰裡匯」,不僅成了觀護老年人健康的「最前哨」,還逐步拓展出多種養老服務設施。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快速提高,養老照護成了這些年來小區居民聚焦的問題。「鄰裡匯」建設的初衷就是要成為社區內「醫養結合」的綜合服務站點。

目前,除了就醫配藥服務之外,「鄰裡匯」還逐步嵌入更多功能,比如:引入社會組織提供日間照料、長者照護、心理關愛等諸多專業化社區養老服務,多層次滿足居民需求。此外,結合「長護險」試點工作,凡60周歲以上、參加職保或居保的失能老人通過評估可享受社區居家照護、養老機構照護以及住院醫療護理等多種模式的護理服務。去年,江南新村有54位老人提出長護險申請,經評估員評估定級,均符合條件,並享受到了不同形式的護理服務。

(責編:陳晨、軒召強)

相關焦點

  • 讓「鄰裡匯」成為社區居民的溫馨港灣
    這樣的「鄰裡匯」, 應該在上海全面推廣,很多社區都不妨參照和借鑑「鄰裡匯」模式,建立起居民交流互助平臺,鼓勵和幫助各個年齡段的居民在社區裡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的情趣與人情的溫暖,讓彼此從原先「熟悉的陌生人」而轉變為「熟悉的好鄰居」。
  • 徐匯的「鄰裡匯」將把家門口的社區生活服務圈打造得更贊
    今年的「區長一諾」,徐匯區將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家門口5分鐘生活服務圈為標準,打破街鎮界域規劃布局「鄰裡匯」,形成「1+19+304」多層級社區服務網絡,1個鄰裡國際中心,19個以社區為中心的鄰裡匯,304個以居委會為延伸的「鄰裡小匯」。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鄰裡匯,匯鄰裡:上海徐匯打開多彩社區...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鄰裡匯,正在「匯」出一幅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 「鄰裡匯」成家門口的新樂園
    位於徐匯區斜土街道的江南新村鄰裡匯,是徐匯首批建成啟用的「鄰裡匯」之一,這裡的醫養結合特色為民稱道。依託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江南新村鄰裡匯將養老服務嵌入社區,打造家門口的「託老所」,形成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這裡既有家庭醫生、康復理療,也有營養膳食、日託照料,還為老年人如何上網、使用智慧型手機、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提供服務培訓,從而幫助更多老年人實現了居家養老。
  • 社區更新·影像|上海鄰裡匯③:南丹社區會客廳的一天
    1/36 社區更新·影像|上海鄰裡匯③:南丹社區會客廳的一天 2020-05-06 10:21 責任編輯:馮婧
  • 社區更新·展|上海鄰裡匯①:除了老年活動室,還有啥
    本系列是2019年社區更新觀察團最後一場,將關註上海徐匯區的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鄰裡匯。受疫情影響,本系列沒能如期在2020年春節後發布,也沒能像之前幾場舉行漫步和討論活動。社區活動中心是承載社區服務的公共空間,也通常是社區更新的著力點。
  • 上海:創新型鄰裡匯亮相衡山路
    人民網上海1月14日電 (記者 曹玲娟)天平街道創邑.鄰裡匯開放日活動今天在滬舉行。這一高顏值的創新型鄰裡匯即日起在風情衡山路正式向社區居民、社區單位開放。 天平街道創邑.鄰裡匯是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共治平臺,也是徐匯區鄰裡匯的創新模式。
  • 電瓷新村社區:鄰裡美食匯 讓這個中秋很有情懷
    南報網訊 (通訊員 聶露露)近日,棲霞區燕子磯街道電瓷新村社區黨總支舉辦了「黨建引領,電瓷新村社區鄰裡美食匯」活動,社區居民歡聚在一起品嘗月餅、觀看節目、評選菜餚,過了一個很有情懷的中秋節。據了解,「鄰裡美食匯」是當天活動的重頭戲。
  • 徐匯鄰裡匯,「匯」出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 答卷人|打造品質民生 上海徐匯聚焦「鄰裡匯」「水岸匯」品牌建設
    ,著力聚焦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市民遊客的「水岸匯」兩大特色品牌。方世忠表示,提出建設「鄰裡匯」其實是源於「行走式的辦公」方式:「我們在行走式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現在社區的公共服務空間比較少、資源比較散、功能比較弱,特別是嵌入式社區養老會遭遇鄰避效應,同時社區治理缺少有效抓手和平臺。所以提出建設一站式『鄰裡匯』,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黨建站、客堂間、便民點、託老所,實現『鄰裡匯、匯鄰裡,美好生活共同體』的願景。」
  • 共構凌雲鄰裡匯新空間 同築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
    松風花園鄰裡匯,側重喘息照護、機構養護、社區照護,涵蓋了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食堂、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護理站等。 漁書二手書屋「鄰裡匯」,引導居民參與圖書循環,目前上架二手書籍約2萬冊。同步登記成立上海徐匯漁書社區公益發展中心,開展與承接社區文化活動及志願服務活動。 此外,還有發揮黨員志願者的作用,抓好邊界區域的管理,豐富居民的親子生活的隴南「鄰裡匯」。
  • 加強品質民生建設,上海徐匯重點打造「鄰裡匯」和「水岸匯」
    徐匯「鄰裡匯」已經成為了一個民生服務特色品牌。7月3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介紹,近年來,徐匯在推動解決「老小舊遠」、抓好底線民生和基本民生的同時,著力加強品質民生建設,重點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市民遊客的「水岸匯」「兩匯」品牌。國際鄰裡中心效果圖 。
  • 「鄰裡匯」升級,居民「心寬大過房寬」
    「窪地」社區「彎道超車」        微雨燥熱的天氣,走進樂山二三村的這個「鄰裡匯」,眼前「畫風清新」——空間設計精巧簡約,這邊廂,有老人帶著孫輩在書屋閱讀;那邊廂,志願者在電腦前教授老人如何清理手機內存、玩轉電腦修圖;一旁,有居民現場辦理涉醫保事項,候場的鄰裡在交流如何登錄直播間;二樓,專業護工正幫助老人完成健康打卡
  • 徐匯升級版「鄰裡匯」推動社區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打造家門口的美好...
    近年來,徐匯區著力改變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狀況,探索建設一站式社區服務平臺,逐步實現全區13個街鎮鄰裡匯和306個居民區鄰裡小匯全覆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在排摸社區載體資源基礎上,打破街鎮界域規劃,統籌選址建設18家街鎮鄰裡匯,同時做好兩端延伸,向上延伸謀劃建設區級鄰裡中心,打造鄰裡匯「旗艦店」;向下以居委會為載體延伸建設306家「居民區鄰裡小匯」,讓居民走出家門即享服務,形成「一體多元、一網覆蓋、全時響應、全區聯動」的徐匯社區治理服務新體系。
  • 「鄰裡匯」匯聚鄰裡心 ——上海市徐匯區創建居民共治共享新空間
    就診結束後,「鄰裡匯」衛生站的工作人員將處方送至社區衛生中心,代為付費配藥,當天下午有專人送藥至「鄰裡匯」,周老伯憑號碼就能領到藥品了。為他提供服務的是「全國最美醫生」朱蘭率領的名醫團隊。這個團隊10名醫務人員在此為社區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務,與近2000名居民籤約,提供優先就診、雙向轉診、籤約「長處方」等服務;與此同時還有社會組織提供諸多專業化服務項目。
  • 「鄰裡匯」+「水岸匯」,徐匯不斷推進城市治理,共創美好生活共同體
    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徐匯區的「鄰裡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龍華新時尚,打卡新地標——濱江水岸鄰裡匯共融空間新體驗!
    清冬的上海陽光明媚,風中不時夾雜著幾聲清脆的鳥鳴,沿著雲錦路漫步,一抹亮麗的橙色躍入眼帘——濱江水岸鄰裡匯。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多個部門的共同推進下,濱江水岸鄰裡匯於2019年12月13日正式啟動。
  • 打響鄰裡匯品牌,徐匯306個鄰裡小匯實現居民區...
    鄰裡匯 匯鄰裡打造美好生活共同體徐匯區區長方世忠去年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夏令熱線區長訪談》節目時表示近日,金阿姨驚喜地發現家門口的天平街道鄰裡匯「梧桐院」也開張了,不僅能在「鄰裡餐廳」就餐,還能在「影吧」看老電影,到「四史館」聽講座,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地處衡復歷史風貌區掩映在梧桐樹下的「66梧桐院」鄰裡匯,曾是一座有87年歷史的文保建築,徐匯區為了加強公共服務統籌,將體育局機關整體遷出,將這裡轉型為老百姓家門口的「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引擎。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徐匯區的「鄰裡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