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匯的「鄰裡匯」將把家門口的社區生活服務圈打造得更贊
面對日益多元化的居民服務需求,徐匯區著力改變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的現狀,打造了服務載體「鄰裡匯」。目前已建成「鄰裡匯」16家,總面積達2萬4千平方米,服務活動受益群眾達數十萬人次。今年的「區長一諾」,徐匯區將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家門口5分鐘生活服務圈為標準,打破街鎮界域規劃布局「鄰裡匯」,形成「1+19+304」多層級社區服務網絡,1個鄰裡國際中心,19個以社區為中心的鄰裡匯,304個以居委會為延伸的「鄰裡小匯」。
-
「鄰裡匯」匯聚鄰裡心 ——上海市徐匯區創建居民共治共享新空間
就診結束後,「鄰裡匯」衛生站的工作人員將處方送至社區衛生中心,代為付費配藥,當天下午有專人送藥至「鄰裡匯」,周老伯憑號碼就能領到藥品了。為他提供服務的是「全國最美醫生」朱蘭率領的名醫團隊。這個團隊10名醫務人員在此為社區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務,與近2000名居民籤約,提供優先就診、雙向轉診、籤約「長處方」等服務;與此同時還有社會組織提供諸多專業化服務項目。
-
「鄰裡匯」升級,居民「心寬大過房寬」
7月1日,經過數月置換打造,一個涵納豐富功能的「鄰裡匯」在樂山新村向居民開懷。近400平方米的三層小樓內,養老服務、健康管理、文娛場所、閱讀教育,一應俱全,還率先創新接駁入街道社區事務受理功能,實現40項居民高頻業務現場辦理——拓展了居民的活動空間,更營造出一種「心寬大過房寬」的心理舒適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鄰裡匯,匯鄰裡:上海徐匯打開多彩社區...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鄰裡匯,正在「匯」出一幅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
讓「鄰裡匯」成為社區居民的溫馨港灣
而現在,當一個數千人的社區裡也開出了「公共客廳」,又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不同的場景?近年來,一幢幢橙色外觀的小樓在徐匯區部分社區裡陸續出現,這就是被當地居民親切稱呼為「公共客廳」的「鄰裡匯」。筆者由衷地為徐匯區推出這樣的」鄰裡匯」而叫好。相信有了」鄰裡匯」這樣的平臺,徐匯區的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應該更加有滋有味,更加舒心。
-
「鄰裡匯」成家門口的新樂園
為了解決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的「頑症」,建立一座家門口「公共客廳」的構想由此應運而生——在社區建立一個一站式、一體化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治理空間,通過項目化運作,整合社區資源,引入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團隊,為居民提供養老服務、健康服務和便民服務。居民們可以在這裡參與社區自治,協商公共事務,協調鄰裡關係。
-
徐匯鄰裡匯,「匯」出家門口的理想生活圖景!
鄰裡匯不僅能承擔起解決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食為天」任務,更為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平臺,成為社區居民的共享空間、社區服務的載體陣地、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
徐匯升級版「鄰裡匯」推動社區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打造家門口的美好...
近年來,徐匯區著力改變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狀況,探索建設一站式社區服務平臺,逐步實現全區13個街鎮鄰裡匯和306個居民區鄰裡小匯全覆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因此,徐匯區把「公共客廳」作為鄰裡匯的內涵之一,牢固樹立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摸清資源家底,回應群眾需求,以高標準推進鄰裡匯建設布局。規劃布局上,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5分鐘家門口服務圈為標準,實現就近服務群眾。
-
上海社區嘗試「鄰裡匯」,老人配藥不再煩
年近八旬的顧文英老先生,家住徐匯區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前幾天,他來到新村內的「鄰裡匯」,這裡,籤約家庭醫生顧丹正等候著他。經常規問診,顧丹給老先生開具了處方。就診結束,由專人統一將處方送至社區醫院,代為收費配藥,當天下午再由專人送藥至「鄰裡匯」,由家庭醫生統一整理後,老先生在「鄰裡匯」就能憑號碼領到藥品了。
-
上海市徐匯區——先服務再治理 合力構建好社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上海市徐匯區——先服務再治理 合力構建好社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本報記者 田 泓金秋午後,居民柴秀英和幾位老鄰居,坐在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樂山六七村小區西門的「緣驛站」,聞著桂花香,嘮著家常。
-
上海市徐匯區:先服務再治理 合力構建好社區
金秋午後,居民柴秀英和幾位老鄰居,坐在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樂山六七村小區西門的「緣驛站」,聞著桂花香,嘮著家常。綠色柵欄,磚紅牆壁,一頂遮陽傘,幾把休閒椅,「緣驛站」不過四五平方米,卻收拾得雅致時尚。 「一年前,這裡還是垃圾堆放點,現在卻成了小區居民的好去處。」61歲的柴秀英在樂山住了30多年,「沒想到我們社區能變得這麼好。」
-
打響鄰裡匯品牌,徐匯306個鄰裡小匯實現居民區...
在這裡,居民區通過購買服務和志願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每兩周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方便居民在家門口解決生活實際需要,比如修傘、理髮、磨刀這樣一些老年人非常喜歡的服務;在這裡,居民通過協商自治,解決了小區實行停車管理多年來十多輛車欠費停車等公共事務,為居民營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在這裡,通過舉辦「新村的老故事」「跟著阿紫奶奶一起畫」等展覽展示自我,激發社區居民自豪感,弘揚社會正能量。
-
徐匯區建好家門口的「大食堂」,米道老靈額!
為了讓社區老人吃得好、吃得香,徐匯區建好家門口的「大食堂」,老人不僅能吃到菜品豐富、價格實惠的老人餐,區民政局還不斷完善點位布局,與鄰裡匯融合,將滿足居民為老助餐需求納入鄰裡匯功能設置,實現就餐、社交、議事等功能的同步融合。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徐匯區的「鄰裡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徐匯區的「鄰裡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答卷人|打造品質民生 上海徐匯聚焦「鄰裡匯」「水岸匯」品牌建設
,著力聚焦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市民遊客的「水岸匯」兩大特色品牌。方世忠表示,提出建設「鄰裡匯」其實是源於「行走式的辦公」方式:「我們在行走式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現在社區的公共服務空間比較少、資源比較散、功能比較弱,特別是嵌入式社區養老會遭遇鄰避效應,同時社區治理缺少有效抓手和平臺。所以提出建設一站式『鄰裡匯』,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黨建站、客堂間、便民點、託老所,實現『鄰裡匯、匯鄰裡,美好生活共同體』的願景。」
-
社區更新·展|上海鄰裡匯①:除了老年活動室,還有啥
本系列是2019年社區更新觀察團最後一場,將關註上海徐匯區的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鄰裡匯。受疫情影響,本系列沒能如期在2020年春節後發布,也沒能像之前幾場舉行漫步和討論活動。社區活動中心是承載社區服務的公共空間,也通常是社區更新的著力點。
-
「鄰裡匯」+「水岸匯」,徐匯不斷推進城市治理,共創美好生活共同體
上海徐匯區著力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鄰裡匯」和面向遊客的「水岸匯」,將百姓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強化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源源不斷的動力
-
乘風破浪,逐浪前行,怡樂家園鄰裡匯2.0版本正式上線!
為了進一步滿足居民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完善社區共享空間功能,激發基層社區的治理活力,按照徐匯區建設鄰裡匯的具體要求,龍華街道以服務居民、服務家庭、服務社區為宗旨,立足於近期基本內涵的建設目標,著眼於中長期特色化的發展目標,營造社區和諧的氛圍
-
應勇赴徐匯調研徐家匯中心項目、長橋生態家園鄰裡匯
作為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遵循,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繼續把主題教育作為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 應勇對徐匯區開展主題教育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