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的猝死,該如何防治?

2020-12-21 閃電新聞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的常見併發症,亦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顯示我國透析患者高達85%以上合併高血壓,而且收縮壓每增加10mmHg,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顯著增加26%,其中心源性猝死已成為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27%。因此如何對透析患者進行有效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交感激活,加快心-腎惡性循環!

透析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和心源性猝死的機制錯綜複雜,其中交感神經激活是關鍵的一環。

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一方面會作用於心肌的β受體,影響心肌的正性變力、變時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血壓的升高,長期作用於心臟可引起心肌重構,從而誘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甚至猝死。另一方面,還會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α受體,造成腎臟內血管收縮、阻力升高,從而造成腎血流下降,加速腎病進展。

而又有大量的研究證實腎損傷會再增加交感神經活性,加重高血壓和靶器官損害。首先不同腎臟病所導致的腎實質受損可刺激腎內的化學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隨後通過脊髓上傳至下丘腦從而上調中樞兒茶酚胺水平,最終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其次RAAS系統的異常興奮、瘦素水平的提高及不對稱二甲精氨酸的堆積等多種因子也會誘發透析患者交感神經的異常活化。

因此,對於透析患者而言,交感神經過度激活是導致和加速腎病進展和心血管疾病進展的重要因素,形成和促進了心臟與腎臟之間病理生理相互作用的惡性循環。所以對於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尤其是血壓管理,應重視幹預交感神經系統,以期更為有效地控制血壓,減慢心率,抑制交感,進而預防猝死!

指南推薦:β受體阻滯劑是在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中具有心血管保護的治療藥物

對抗交感神經過度激活,β受體阻滯劑發揮重要作用。確實,從機制上講,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降低交感神經張力、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臟毒性作用,從而減少心肌氧需求、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減輕心肌氧化應激、穩定斑塊及提高心室顫動閾值等,最終發揮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和左心室功能及預防猝死等多重心血管保護作用。

而且大量的臨床研究也肯定了β受體阻滯劑在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中的治療價值。一項Meta分析發現,伴有高血壓、心衰、冠心病*的透析患者使用β阻滯劑和不使用β阻滯劑在全因死亡率方面有顯著差異(圖1)。另一項採用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發現,心衰伴CKD組中出院時不使用β受體阻滯劑是未來1年患者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圖2)。

圖1 伴有高血壓、心衰、冠心病*的透析患者使用和不使用β阻滯劑的全因死亡率差異

圖2 心衰伴CKD組中出院時不使用β受體阻滯劑是未來1年患者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素

因此國內權威指南一致推薦β受體阻滯劑是透析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保護的治療藥物。如《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明確指出:β受體阻滯劑可以對抗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激活而發揮降壓作用,可應用於不同時期 CKD 患者的降壓治療。《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則同樣認為:β受體阻滯劑依然是心衰合併透析患者的有效藥物之一,且應儘可能逐漸達到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

不僅如此,國外指南也表示了對於β受體阻滯劑的認可。《2017ERA-EDTA/ESH共識文件:透析患者高血壓》表示:β受體阻滯劑可以減少透析伴高血壓患者的猝死風險,是透析患者血壓管理的重要治療選擇。

β受體阻滯劑循證證據充分,

可應用於透析伴高血壓患者

而值得注意的是,β受體阻滯劑是一類具有顯著異質性的藥物,不同β受體亞型選擇性、溶解性和有無內源性擬交感活性的β受體阻滯劑具有不同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和臨床作用。其中,對於透析伴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需要綜合考慮腎臟清除和透析清除,高β1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可能是更優的選擇。與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使用者相比,使用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與全因死亡相對風險降低16%、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相對風險降低14%相關。

從藥物特點來上講,美託洛爾、比索洛爾和阿替洛爾均為高β1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美託洛爾具有高脂溶性、無內在擬交感活性等特點。因主要經過肝臟代謝,非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無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透析後同樣無需調整劑量。而比索洛爾為水脂雙溶性、無內在擬交感活性,在嚴重腎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20ml/min)的患者,每日劑量不得超過10mg。而阿替洛爾為水溶性,在腎功能損害時劑量須減少,血液透析可予清除。對於不同階段的慢性腎臟病伴高血壓患者需安全而有效地選用β受體阻滯劑。

此外,臨床研究也證實了高β1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大量的心血管獲益臨床證據。MERIT-HF研究發現對於收縮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美託洛爾能夠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相對風險59%(HR 0.41, 95% CI. 0.25 to 0.68; P lt; 0.001),以及死亡和心衰惡化住院複合終點相對風險56%(HR 0.44, 95% CI, 0.31 to 0.63; P lt; 0.0001)(圖3)。而CIBIS-2研究則發現,對於左室收縮功能不全伴腎功能不全(eGFRlt;45ml/min 1.73 m)的患者中,比索洛爾治療同樣能顯著性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惡化住院複合終點相對風險28%(HR 0.72,95%CI 0.53 to 0.99))。

圖3 MERIT-HF研究:在心衰合併eGFR<45ml/min中美託洛爾可降低全因死亡相對風險59%

圖4 CIBIS-II研究:在心衰合併eGFR<45ml/min中比索洛爾顯著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

*除外缺血性心肌病

總 結

透析患者高血壓發病率高,同時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其中交感神經過度激活是透析患者心血管不良預後的重要機制。而高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能夠通過平穩控制血壓和心率,全程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事件和猝死風險,是改善透析伴高血壓、冠心病*及心衰患者長期預後的一線選擇。

專家簡介

劉文虎 教授

教授、主任醫師、博導師。北京友誼醫院腎內科主任、都醫科學腎病學系主任、北京市液淨化質量控制與改進中主任、北京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液淨化分會候任主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泌尿與液淨化專委員副主作委員、中國醫促會液淨化治療與程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衛化協會腎病與液淨化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腎臟內科醫師協會常委、中華腎臟病學會第屆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北京市「百千」衛才。

僅供醫療專業人士進行醫學科學交流,不可用於推廣目的。

內容由阿斯利康提供,審批編號:CN-69498,有效期至:2022-12-8。

參考文獻:

[1] 林靜,丁小強,林攀, 等.上海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現狀的多中心調查[J].中華內科雜誌,2010,49(7):563-567.

[2] Bansal N, et al.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modialysis: th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 study. Hypertension. 2015 Jan;65(1):93-100.

[3] 趙燕茹,倪兆慧.交感過度興奮在慢性腎臟病高血壓中的作用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29(5):724-726.

[4] Jingjing Jin, et al. Effects of Beta-Blocker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Dialysi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lood Purif. 2019;48(1):51-59..

[5] Kenichi M,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ne-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beta-blocker and diuretic treatments. Hypertens Res. 2019 Jul;42(7):1011-1018.

[6]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 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誌,2019,24(1):24-56.

[7]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誌(中英文),2018,2(4):196-225.

[8] Pantelis AS, et al. Hypertens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a consensus document by the European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EURECA-m)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 - 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ERA-EDTA) and the Hypertension and the Kidney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J Hypertens 2017 Apr;35(4):657-676.

[9] Silberstein SD, 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pdat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episodic migraine prevention in adults :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Neurology. 2012 Apr 24;78(17):1337-45.

[10] Shireman TI, et al.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6;16:60

[11] KU Seiler,et al.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metoprolol and its metabolites in dialysis patients..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5: 192-198 (1980)

[12] 富馬酸比索洛爾說明書

[13] 阿替洛爾說明書

[14] Ghali J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renal function on clinical outcome and response to beta-blockade in systolic heart failure: insights from Metoprolol CR/XL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Chronic HF (MERIT-HF) . J Card Fail. 2009 May;15(4):310-8.

[15] Davide C,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bisoprolol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nal impairment: an analysis of 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II (CIBIS-II) trial. Eur J Heart Fail . 2010 Jun;12(6):607-16.

- End -

相關焦點

  • 關注|實現CKD合併高血壓患者全面管理,全程保護
    血透合併高血壓患者應如何進行健康管理?本期特別邀請3位腎臟病領域知名專家為您解答。 提升醫患意識 個體化調整治療策略 針對如何提升CKD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率,蔣更如教授建議,首先應重視患者教育以及醫生專業知識的普及,要知道,血壓達標不僅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還可以延緩持續的腎損傷,延緩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和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進程。
  • 亞洲高血壓患者合併左心室肥厚超40%
    本報訊 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LVH)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腎病風險增加,怎麼辦?
    研究發現,高血壓與糖尿病互為因果關係,靶器官損害、臨床後果均相互影響,因此常常合併發生,形成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壓糖尿病。所以,兩者被稱為「同源性疾病」。腎臟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損害的共同靶器官。據美國早年醫學統計,腎衰的前兩位原因分別是糖尿病(43.8%)和高血壓(26.8%)。由此看來,如果高血壓與糖尿病共存,對腎臟的損害更為嚴重。有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即使被控制,腎衰照樣發生。而高血壓不但是腎病的病因,也是腎病的結果。腎病進展,出現腎結構變化,會導致血壓升高。綜上所述,早期發現血壓升高並早期治療,對預防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腎損害也非常重要。
  • 亞洲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診治專家共識發布—新聞—科學網
    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LVH)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 「妊娠高血壓」該如何治療?
    四、妊娠合併「輕度高血壓」的處理1.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強調「非藥物治療」,積極監測血壓、定期複查尿常規等相關檢查。五、妊娠合併「重度高血壓」的處理1.對於妊娠合併重度高血壓者,治療主要目的:最大程度降低母親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 關注高血壓的你,真的了解腎性高血壓 vs 高血壓腎病嗎?
    腎臟是調節和維持血壓穩定的重要器官,若高血壓長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損傷腎臟,而腎臟疾病本身也可導致高血壓,加劇腎功能惡化,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對於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害和腎病引起的高血壓兩者該怎麼鑑別,又該如何治療呢?什麼是腎性高血壓?
  • 許冠英心臟病發猝死家中 如何有效防治猝死
    那什麼原因會造成猝死呢?當遇到猝死時,身邊的人該如何處理呢?日常該如何預防?帶著這些問題,39健康網採訪了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錢孝賢教授,由他來一一解答。  擅長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風溼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率僅萬分之三 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逐年提升
    ,以臺灣為例,腎透析患者的5年存活率達到56%,而歐美的數據僅僅為30%。據重慶黃泥磅醫院血液透析中心王奎主任統計,目前重慶各大醫院在註冊的腎臟透析患者人數約為10000例左右,這些人群當中,存活10年甚至15年的患者也在逐年遞增。
  • 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降血壓?中醫與西醫的方法都在這裡了
    你知道嗎,在中西醫的眼裡,高血壓的認知和防治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為了讓大家加深對高血壓的認識和了解,昨天(5月15日)下午14:30~15:30,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韓林醫生來到四川名醫健康教育基地,舉辦了有關「高血壓的中西醫認識及簡單防治」的主題講座。
  • 高血壓患者如何限鹽
    但鈉鹽攝入過多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且我國老年高血壓多為鹽敏感性高血壓。那麼,鈉鹽的攝入是如何影響血壓呢?高血壓患者又該如何限鹽呢?一起來了解吧!高鈉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誘因人體對鈉的生理需要量很低,成人每日攝鈉1~2克足以滿足生理需要。
  • 血液透析後該不該停用利尿劑?
    利尿劑是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容量管理和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透析患者使用亦可增加尿量,促進電解質排洩,控制容量超負荷,從而防止容量超負荷引起的不良結局。但在臨床上,一旦患者開始透析,大多數醫生即會停用利尿劑。那麼,血液透析早期該不該停用利尿劑呢?
  • 「等待」透析的6類腎病朋友絕不能「傻等」,還需做好這五件事!
    2.高血壓一直持續不能控制達標腎病可有腎性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引起腎病。然而高血壓與腎病不管「誰引起誰」,控制血壓達標都是治療的重點之一。因為高血壓是促進慢性腎臟病進行性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未控制達標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將加速發展至尿毒症,這類腎病患者或就在「等待」透析的路上。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值世界高血壓日來臨之際,就讓我們回顧學習一下這份《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吧。高血壓伴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推薦進行抗血小板治療 ( Ⅰ,A);高血壓合併血糖異常患者:血糖控制目標 HbA1c < 7% ; 空腹血糖 4. 4 ~ 7. 0mmol /L; 餐後 2 小時血糖或高峰值血糖< 10. 0mmol /L。容易發生低血糖、病程長、老年人、合併症或併發症多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可以適當放寬。
  • 一個總統猝死,十幾億患者確診:高血壓的危險被誇大還是忽視?
    1969年,弗萊明翰心臟研究得出的「高血壓與冠心病風險升高有關」結論,算是給羅斯福去世後持續了20多年的「高血壓算不算疾病」爭論徹底收了場。爭議解決了,接下來該啃「治療高血壓」這塊難啃的骨頭了。向高血壓宣戰,那時候也是恰逢其時:噻嗪類利尿劑誕生,取代了療效不佳的舊降壓藥物;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VA)的醫院體系成形,讓多中心大規模臨床試驗得以開展;加上醫學界的意見統一。
  • 尿毒症患者除了透析,還要吃藥?一般和血液有關,這5種較常見
    尿毒症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通常會出現腎功能完全缺失的問題,因此是以透析治療和腎移植治療為主要治療來延長患者生命。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對尿毒症患者使用一些藥物,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幫助患者控制疾病。為什麼尿毒症患者也需要用藥?
  • 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了C型肝炎病毒怎麼辦?
    血液透析患者是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C肝主要通過血液進行傳播,除了輸血、使用血製品、器官移植等,還有一條不容忽視的途徑,就是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相較於普通的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合併HCV感染的患者全因死亡率會明顯升高,即使在進行腎移植術後其死亡風險仍然較高。
  • 高血壓知識科普: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及防治,太全了!
    網絡配圖高血壓如何判定?網絡配圖高血壓患者有60%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有高血壓,那麼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多加注意。此外,長期情緒波動較大(緊張、憤怒、壓力、悲傷等),也會導致持續性的高血壓。高血壓如何防治?1、生活方式幹預
  • 起點·徵途·新時代:縱橫指南,試看與時俱進的高血壓防治策略|全程...
    獲得最佳依從性的障礙可能與醫生的態度、患者的信念和行為、藥物治療的複雜性和耐受性、醫療保健系統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關13。2018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強調及時檢出高血壓是防治的第一步12。如無條件進行人群篩查可建立「首診測血壓」機制及提供其他機會性測血壓的條件。
  • 【精彩回顧】華潤健康鄉村|陳琦玲教授:猝死與高血壓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死亡為猝死。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非預期死亡的人,在內因或無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出現症狀後,一小時內發生非暴力性死亡。 80%的猝死由心源性因素引發,稱為心源性猝死(SCD)。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近60萬人死於SCD,每分鐘2人出現SCD。
  • 上海規模最大、設備全新的透析中心在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揭牌運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尿毒症患者翹首以盼的上海市規模最大、設備全新的透析中心,今天上午在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揭牌運行,將為透析患者提供便捷、優質的治療。近年來,為了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尤其是包括尿毒症在內的大病被納入重點保障範圍以來,患者的經濟負擔大為減小,透析貴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已得到解決,但由於高血壓、糖尿病的高發,導致繼發性腎損害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因終末期腎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這個透析人群中來,這也導致全國各家血透中心人滿為患,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患者不得不多方奔走,四處排隊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