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診治專家共識發布—新聞—科學網

2020-12-15 科學網

 

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LVH)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8月12日,首部專門為亞洲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診治定製的專家共識——《亞洲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診治專家共識》正式發布。該《共識》由亞洲心臟病學會、中國高血壓聯盟、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組織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多位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聯合制定,並得到了默沙東中國支持。

左心室肥厚是一種心室壁增厚、心肌重量增加和心肌重塑的心肌變化現象,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中風或暫時缺血性心臟病乃至猝死的獨立風險因素。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約有 2.7億,而高血壓患者中,合併左心室肥厚比例高達42.8%。

亞洲心臟病學會主席、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霍勇教授表示: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面臨更大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心律失常風險、房顫風險、腦血管事件風險、全因死亡風險。此次《共識》的推出,將對亞洲範圍內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規範化管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並將更好地指導中國心血管醫生的臨床實踐。

《共識》主要參考了亞洲相關指南、以亞洲人群為基礎的臨床研究數據,並且納入了大量循證醫學證據,從診斷方法到藥物治療,對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進行了闡述與推薦。

《共識》從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流行病學、發生機制與危害、診斷方法和診斷流程、治療策略、臨床管理推薦及患者隨訪,六大方面逐一解析。明確了普通高血壓患者的左心室肥厚診斷路徑;指出了心電圖、ECHO以及心臟核磁共振成像(CMR)三種檢查方法在左心室肥厚診斷中的不同臨床意義;治療策略方面,《共識》結合多個國內外高血壓指南,指出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患者應接受降壓治療,並把血壓目標設為<140/90mmHg。

藥物治療方面,《共識》指出雖然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左心室肥厚,但作用機制和效果不同,因此對於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有效控制血壓達標的同時,應針對高血壓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發病機制,優選具有逆轉左心室肥厚並改善患者預後、循證醫學證據充分的藥物。目前RAAS阻斷劑的證據最多。

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孫寧玲教授表示:「左心室肥厚是可逆的,臨床獲益多。依據一項名為在氯沙坦幹預以減少終點事件的研究(LIFE研究),有效逆轉左心室肥厚顯著降低心血管終點事件的發生,臨床實踐中應注意篩查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患者並積極幹預。」

LIFE研究由《柳葉刀》權威發布,是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在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人群中進行的前瞻性心血管終點研究。納入9193例心電圖診斷的LVH 的高血壓患者,隨機接受以氯沙坦或阿替洛爾為基礎的降壓治療。終點事件或隨訪結束時50%的患者使用氯沙坦100mg(平均劑量82mg),在不達標的情況下增加氫氯噻嗪,結果顯示在降壓水平相當的前提下,氯沙坦較阿替洛爾有更強的逆轉LVH 的效果,並進一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的複合終點風險 13% 以及腦卒中風險25 %,同時顯著降低新發心房顫動風險33%和新發糖尿病風險25 %。

《共識》支持方默沙東中國表示:「此次支持《共識》的編撰及發布,不僅體現了默沙東對中國高血壓及慢性防治領域的持續支持,同時體現了我們『患者為先』、更好地幫助亞洲高血壓患者接受更加規範的治療,提高生命質量的決心。」(朱迪/文)

相關焦點

  • 亞洲高血壓患者合併左心室肥厚超40%
    本報訊 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LVH)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 心臟超聲報了「左心室肥厚」,嚴重嗎?給你一份詳細的評估流程
    做完心臟超聲,許多人會在報告中發現異常的結果,比如「左心室肥厚」。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不舒服,超聲卻意外發現左心室肥厚,到底嚴重不嚴重?原因可能有哪些? 作者:林高峰 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左心室肥大原因及危害是什麼?如何預防左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原因及危害是什麼?如何預防左心室肥大?同時,一旦發現高血壓,一定要積極控制,千萬不要覺得高血壓沒有任何不舒服而不在意,高血壓這種潛移默化的對心臟的損害,最主要的受損對象就是左心室,一旦左心室擴大,幾乎是不可逆的,等待的只有心衰。冠心病也要早期幹預,尤其心肌梗死,千萬不能耽誤,心肌梗死為什麼分秒必爭,除了是為了救命,另一個原因就是防止缺血時間長,壞死心肌增多,造成左心室擴大。
  • 肥厚心肌病若合併心尖部室壁瘤,預後明顯較差!歐洲心臟雜誌子刊...
    該研究報告,中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患病率為2.3%,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者的預後明顯較差。此外,超聲心動圖漏診了64.5%的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在超聲未識別出的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中,90%是小室壁瘤(直徑 圖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研究者指出,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相對較高、預後差,因此呼籲重視該類患者的識別和臨床管理。
  • 肥厚心肌病若合併心尖部室壁瘤,預後明顯較差!歐洲心臟雜誌子刊...
    該研究報告,中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患病率為2.3%,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者的預後明顯較差。此外,超聲心動圖漏診了64.5%的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在超聲未識別出的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中,90%是小室壁瘤(直徑 圖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研究者指出,合併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相對較高、預後差,因此呼籲重視該類患者的識別和臨床管理。
  • 初發高血壓應做哪些檢查?高血壓鑑別診斷方法
    心電圖:反映高血壓對心臟的影響。高血壓病人可有心肌肥厚勞損。合併冠心病可以ST-T改變。   二、推薦的檢查   超聲心動圖:評價高血壓的心臟損害,如心臟的結構與功能變化。高血壓早期可以見到舒張功能下降,繼而出現心肌肥厚-心房、心室腔擴大,心力衰竭時有收縮功能下降(EF值)。
  • 診治手段有哪些?
    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徵就是心室壁出現不對稱性肥厚現象,而且會侵犯室間隔,心室內腔明顯變小,左心室舒張期呈現順應性下降的趨勢。根據受累的部位不同,肥厚型心肌病又分為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室間隔肥厚型心肌病,根據梗阻的程度不同可分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該病有著較高的猝死率,是導致運動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一位高血壓患者的憂與喜
    一位高血壓患者的憂與喜 2021-01-09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主...
    但是主動脈弓再梗阻、左室流出道梗阻、遠期高血壓仍是術後隨訪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組織專家組進行了討論,對主動脈縮窄及主動脈弓中斷的外科治療達成了一些共識。希望此共識有助於中國同行進一步提高主動脈縮窄及主動脈弓中斷患兒的整體手術效果。
  • 陳琦玲:刪繁就簡,切實提升基層醫生高血壓診治水平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病因不明,並且高血壓是累及全身多系統的疾病,這意味著醫生需要有整體觀念,光了解心內科的知識遠遠不夠,還必須充分掌握內分泌科、泌尿科、神經內科、免疫科、精神心理等等相關知識;但基層醫生工作繁忙,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掌握或有時間學習各科各室各種疾病的診治知識。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七):右心室雙出口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七):右心室雙出口.1   方法與證據本共識採用國際通用的 Delphi 程序,檢索 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萬方資料庫及 NCCN 指南等,回顧性分析 1968~2019 年關於右心室雙出口文獻,通過專家討論結果篩選存在爭議的調查項目,根據文獻提供的循證資料和專家討論意見,最終形成以下共識。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法洛四聯症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法洛四聯症.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doi: 10.7507/1007-4848.202007065點擊查看本文圖表摘要法洛四聯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其基本病理解剖改變為右室流出道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
  • 高血壓的8個危害你知道嗎?
    高血壓可對全身重要器官造成損害,導致心、腦、腎、血管、眼底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及損害。 1、導致左心室肥厚 在所有高血壓病人中,有20%-30%做超聲心動可查到左心室肥厚,較度高血壓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要比正常高出2-3倍,而重度高血壓患者可達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梗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並影響左心室收縮功能,因此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是一個與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九):主動脈瓣下狹窄
    根據組織形態及手術策略不同,SAS 可分為 5 種類型:隔膜型、纖維-肌型、隧道型、肥厚型心肌病型和合併其它畸形的 SAS。不同類型各具特點,診斷標準和治療策略基本統一,但仍有某些類型的手術方式選擇上存在爭議。我們根據文獻提供的循證資料和專家意見,制定該專家共識,力爭逐步完善 SAS 的外科治療方案。
  • 高血壓最可怕的不是動脈硬化,是靶器官損害!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專家表示,高血壓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血壓升高,也不只是簡單的動脈硬化,而在於血壓升高後帶來的靶器官傷害,進而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會慢慢造成患者身體的一步步衰退、病變,甚至致殘、致死!那所謂的靶器官又是什麼,高血壓是如何一步步損害這些靶器官的?
  • 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的猝死,該如何防治?
    指南推薦:β受體阻滯劑是在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中具有心血管保護的治療藥物對抗交感神經過度激活,β受體阻滯劑發揮重要作用。確實,從機制上講,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降低交感神經張力、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臟毒性作用,從而減少心肌氧需求、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減輕心肌氧化應激、穩定斑塊及提高心室顫動閾值等,最終發揮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和左心室功能及預防猝死等多重心血管保護作用。
  • 一文打盡:左室肥厚的心電圖表現及診斷標準
    左心室肥厚(LVH)是左心室的質量增加伴/不伴左心室室壁厚度增加。LVH常伴有心室肌復極異常,在心電圖上表現為ST-T改變:R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倒置或伴ST段壓低,S波為主的導聯中T波直立或伴ST段抬高。通過心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便可診斷。
  • 臨界單純性高血壓,是高血壓最危險的一種情況,怎麼辦?
    收縮壓(俗稱「高壓」):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 ,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這時的動脈血壓值稱為收縮壓。舒張壓(俗稱「低壓」):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血壓多高才算高血壓(中國高血壓分級標準)對於「高壓150,低壓68mmHg」的血壓算不算高血壓問題,我們先來看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果在4周內複查兩次,均達到收縮壓(高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低壓)大於等於90mmHg的情況都是高血壓。
  • 堪稱治療高血壓合併心衰的「黃金三角」,服用注意5點,安全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患有心衰的病人,當問起病史來,基本上都有高血壓,八九不離十。可見控制血壓的重要性,那麼高血壓病人為什麼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呢?高血壓合併心力衰竭的朋友,血壓應控制在什麼範圍?該如何用藥治療?在治療中又該注意什麼呢?今天就和大家講一講,希望對這部分朋友有幫助。
  • 專家共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
    2020年5月30日在第十四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結構論壇上,《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 隆重發布。發布會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達新教授主持,葛均波院士、王建安教授、吳永健教授、周玉傑教授、陳茂教授、蘇晞教授、羅建方教授、陶凌教授、潘文志教授、宋光遠教授等參加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