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藝茂)6月27日,為期三天的端午小長假收官。記者從樂山市文廣旅局獲悉,按照「預約、限流、錯峰」要求,樂山全市35家A級景區恢復營業30家,據統計,30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2.69萬人次(對醫護人員免票1405人,接待在華外籍遊客174人),實現門票收入443.13萬元。
自駕、避暑成主流
從遊客在樂山的出行方式和類型看,短途自駕和避暑休閒「唱主角」。
受疫情影響,樂山各A級景區預約限流,加之天氣較炎熱,遊客關注焦點從傳統的前往熱門景區景點遊覽觀光轉至尋找周邊鄉村旅遊點避暑納涼。研溪溼地、古郡·花果溪、山水世界、63號自駕車營地等新興網紅點位遊客如織,避暑、戲水、親子、採摘、垂釣等出遊方式吸引廣大遊客紛紛回歸大自然。「端午」期間,樂山列入統計的9家鄉村旅遊點累計接待遊客4.13萬人,實現旅遊收入202.32萬元。
線下遊線上「曬」,「曬旅遊」催熱美食和住宿追求。隨大眾高漲的出遊而來的,還有強烈的「曝光」意願。樂山相關部門調查顯示,超過70%的遊客會將出遊見聞和體驗感受上傳至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臺,甚至會通過撰寫攻略、製作vlog等分享旅遊經歷。加之疫後遊客更加追求健康、安全、舒適體驗,享受「吃美食住民宿」度假慢生活狀態,因此打卡特色美食、精品民宿受到廣大遊客追捧。
「端午」期間,樂山納入統計的20家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超過85%,每日入住率達100%的民宿超過10家。各大美食街區,尤其是聚集眾多特色美食的上中順、張公橋、峨眉東門等街區吸引大量遊客爭相打卡,每日都有有序排隊等候用餐情況。
預約出遊成共識
疫情與旅遊「蹺蹺板」效應明顯。
受疫情影響,前往樂山的遊客堅持行前無預約不出遊,行中不遠行少花費,從供給側來看,30%限流是共識,周邊遊是主流。「端午」期間,樂山各地各景區實施分時段預約,預約率達90%以上,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變被動現場分流為主動行前計劃和引導。峨眉山景區、樂山大佛景區全部實行網絡購票,確保了遊客行前信息準確、準備充分,切實增強遊客安全感和體驗感。景區還在重點環節增加工作人員、體溫監測點等,並設置人員疏散場所、隔離室和醫療點。
針對後疫情時期文旅市場品質化、差異化競爭加劇的特點,樂山「出招」促文旅回暖。
記者了解到,樂山推出「打開樂山」工具書、一批「重大文旅活動」、一攬子「文旅惠民政策」、一系列線上宣傳活動與遊客見面。還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為遊客提前了解心儀打卡點位和最新旅遊諮詢服務,幫助制定最佳出遊計劃。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區持續推動遊客安心遊、祈福遊、預約遊;「雲遊樂山」「智遊樂山」等線上服務持續不斷,整合航空、高鐵、酒店、餐飲等優質資源,為遊客推出系列出遊套餐,引導產業鏈上下遊之間合作共贏。
數據顯示,峨眉山景區接待遊客2.22萬人,門票收入244.65萬元;大佛景區接待遊客2.46萬人(其中遊山15791人次,遊江8828人次),門票收入154.82萬元。(圖片來自樂山文廣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