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城平遠頭段實拍

2020-08-25 左衛老王

平遠頭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晉冀蒙三省區的交界處,素有「雞鳴聽三省」之稱。圖為平遠頭村的地理位置圖。

平遠頭的衛星圖

平遠頭村,由東向西拍攝

明長城平遠頭段的文保碑

東西向從平遠頭村穿過的內長城

內長城的一座墩臺

位於村北約1公裡的外長城

外長城的一座墩臺

長城腳下的枯樹和一座小廟

外長城的墩臺

外長城的墩臺

外長城

長城腳下的老窯洞

外長城的墩臺

外長城的墩臺

外長城的墩臺

外長城的墩臺

相關焦點

  • 明長城遺址古浪段修繕工程將於8月底完工
    蘭州晚報訊 明長城遺址在武威市天祝縣、古浪縣、涼州區、民勤縣均有分布。近年來,在武威市及各縣區政府的領導下,當地對明長城遺址不斷加大修繕和保護力度,使得蜿蜒古樸、雄渾巍峨的明長城,成為一道文化和旅遊的風景。
  • 景泰明長城索橋堡段、玉門花海漢長城段 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
    景泰明長城索橋堡段、玉門花海漢長城段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景泰縣明長城索橋堡段玉門花海漢長城段>每日甘肅網12月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30日,記者從白銀市有關部門獲悉,國家文物局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的《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在充分聽取長城沿線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央、國務院相關部門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其中我省景泰縣明長城索橋堡段、玉門花海漢長城段榜上有名。
  • 明長城古北口—金山嶺段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近日,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印發的《國家文物局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的通知》文物保發〔2020〕36號文件發布,其中54段明長城列為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古北口-金山嶺段位列其中。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
  • 初秋,去河北省懷安縣與尚義縣交界處,探訪明長城南槽碾段
    其實,懷安縣的明長城分南北兩路進入山西省天鎮縣境內,一路是上面縣誌中記載的南路;另一路是北路,由桃溝村經尚義縣南槽碾村南部和懷安縣馬市口村北部交界處進入天鎮縣的平遠頭村,接著向西與北路長城相接。▲ 明長城南槽碾段的文保碑
  • 明長城的命(第44期)
    中國自戰國、秦、漢、隋、明,歷代長城在寧夏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建築體系,總長度達到1500多千米。寧夏境內,主要有西長城、 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城,長度共約400多千米。其中,位於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三關口明長城,已被高速路截斷,它也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
  • 行走武威看明長城腳下花海正妍
    8月10日,位於武威市古浪縣泗水鎮光輝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遺址,只見蜿蜒古樸、雄渾巍峨的明長城腳下,三三兩兩的遊人在美麗的花海邊走過,一群來自古浪縣城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給他們講述長城的歷史.。 明長城遺址在武威市天祝縣、古浪縣、涼州區、民勤縣均有分布。
  • 陝西明長城的噩夢,遊客「狗撒尿式」刻字留名,整段難見完整石磚
    陝西明長城石磚被遊客刻滿了字,幾乎無一倖免,難見完整石磚,具體是什麼情況呢?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長城有很多段,其建設的年代和建設者也各不相同,秦始皇只是把這些各個分段的長城連接了起來,現在秦代的長城基本不復存在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長城都是明代長城,說是明長城,其實很多地段也是在秦長城的一個基礎上維修、擴建而成的,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居庸關,長6000多公裡。
  • 秦漢長城與明長城的歷史功過
    秦漢長城與明長城的歷史功過寧夏周興華對秦漢長城與明長城的歷史地位與功過評判,前提必需是要根據長城作為保家衛國的國防軍事工程這一根本屬性
  • 探訪內蒙古明長城
    ↑這是1月19日拍攝的清水河縣北堡鄉境內的明長城。↑這是1月19日拍攝的清水河縣北堡鄉境內的明長城。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這是1月19日拍攝的清水河縣北堡鄉境內的明長城局部。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這是1月19日拍攝的清水河縣北堡鄉境內的明長城局部。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 遼寧七段長城入選,四段在葫蘆島!
    近日,按照《長城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國家文物局研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我省戰國燕長城建平縣段、明長城虎山段、明長城龜山段、明長城植股山段、明長城小虹螺山段、明長城錐子山段、明長城九門口段等7個點段入選。
  • 千餘公裡明長城縱貫遼境 立體防禦體現在哪兒
    與此同時,省測繪局也派出200多名技術人員對我省境內的明長城進行了實地測量。通過艱苦的努力,明長城遼寧段的全貌終於清晰地呈現出來。   核心提示   ●遼寧境內的明代長城,史稱 「遼東邊牆」,是於明洪武年間開始陸續修築的我國北方「九鎮」(亦稱「九邊」)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公布!河北山海關、金山嶺等19段(處...
    明長城大境門段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長城,是中華文明的象徵。明長城青山關段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為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
  • 秦長城與明長城的對比
    紅色為秦長城,綠色為明長城秦帝國長城,即趙國長城、燕國長城。從圖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陰山為一線山脈,燕山為二線山脈,趙長城是沿著陰山山脈的,明長城是沿著燕山山脈的。燕趙長城都是在今內蒙境內,明長城則是在今河北、山西境內以及陝北北界。燕趙長城,今包頭、呼和浩特、赤峰、瀋陽,都在長城以內,今平壤在長城東頭。
  • 甘肅5處長城入選騰訊地圖明長城街景
    從最西端的甘肅討賴河長城,到河北山海關老龍頭,總計20處明長城街景圖片中,長城的巍峨雄壯和壯觀宏偉盡顯無遺。說起長城我們想到的便是盤踞在險峰峻岭的長龍,它曾經是華夏兒女的護盾將軍,如今是中華歷史上的華麗瑰寶。
  • 有人說秦長城就是牆,明長城才是城,但這是存在誤解的!
    分為戰國長城和秦長城及明長城。史學家們認為明長城是在原來基礎上進行加固修繕的。這個是真實的,但是這個修繕不是普通的修繕。明長城對於原來的幾大關防附近的修繕加固是下了很大力氣。明長城遺址秦代修的長城遺址很多,有很多已經只有些許痕跡了。
  • 談古論今話寧夏-8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系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甕城等共同構成的。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
  • 西寧這段長城入列首批國家級名單
    (9)漢長城西尼烏素段(10)居延遺址及漢長城(11)漢長城花海段(12)漢長城玉門關及烽燧二、明長城(共54段/處)(1)明長城虎山段(2)明長城龜山段(3)明長城植股山段(4)明長城小虹螺山段(5)明長城錐子山段(6)明長城山海關段(
  • 居庸關八達嶺等北京段長城組團入圍首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國家文物局昨天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居庸關、箭扣、八達嶺等北京段長城組團入圍。明年,這些重要點段將完成險情隱患排查。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為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