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式的養豬模式為啥能在農村這麼流行?大棚養豬是藉助塑料薄膜來隔斷冷風溼氣,從而營造一個適合於豬適應的氣候環境條件,讓豬在合適的環境中順利生長,從而達到快速出欄的一種飼養方式。
大棚養豬需要創造什麼條件呢?下面就我地目前推廣的大棚養豬模式作一個具體介紹:1、投入少、成本低。肉豬舍採用塑料大棚,每個大棚面積在180平方米左右,可一次飼養肉豬150頭。如配備年出欄萬頭肉豬,共需20個標準大棚,基建費用在70萬元左右。而常規磚瓦結構豬舍配備年出欄萬頭肉豬,則需要基建費用150萬左右。
2、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塑料大棚飼養肉豬由於採用蔬菜生產大棚標準,大棚配備了通風換氣設備,能協調通風和控制溫度的矛盾。大棚內豬圈圍牆較低,一般在1米左右。因此,在飼餵過程中,操作簡單,飼養管理省力、方便。
3、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高。塑料大棚養豬,如配備萬頭肉豬場,佔地約12廟,而土建的萬頭豬場佔地20畝。由於塑料大棚間隔近,飼養人員管理方便,一個人能同時飼養500頭肉豬,一年養三茬,每個勞動力能養出欄肉豬1500頭比大建豬舍多出欄500頭,降低了飼養成本,降低了飼料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又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勞動力資源。
4、見效快、效益好。一個萬頭豬場採用塑料大棚養豬,飼養成本大約需要投入250萬元左右,一年三茬,按目前的市場生豬出售行情,其利潤是相當可觀。
大棚養豬貼士:大棚養豬是快速養豬的一種無法替代的衡溫生長模式,主要優點有一是提高了舍溫。二是提高了豬的日增重。三是降低了飼料消耗和養豬成本。四是提高了出欄率。五是提高了養豬戶的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大棚養豬溫度高、溼度大,經常性通風換氣是關健。同時,要改良墊層材料,將傳統的硬質地皮改換成溫床滅菌模式,讓豬的排洩物自然發酵變害為利,最大限度改善牲豬生活環境,為快速健康生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