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2020年12月4日)
品世間,觀萬象,今天周末來給您曝新聞。(末尾還有一段視頻)
標題:今天 被這隻「熊爪」治癒了!
近日,上海永康路上,多了一家特別的咖啡店,店員通過「熊爪」將做好的咖啡,從牆上的「山洞」中遞出,顧客在等待咖啡時,還可以和「熊爪」互動。
而這隻萌翻全網的「熊爪」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暖心的故事。。。這家咖啡店採用無交互式的購買體驗,飲品單二維碼掛在牆上,任意款咖啡售價均為20元,顧客可以自助掃碼下單。製作完成的咖啡會從洞口由毛茸茸的「熊爪」遞出,可愛的小熊爪還會對你「比耶」,送出玫瑰、握握手、摸摸頭等,賣萌技藝100分。其實,咖啡店本身是個公益項目,店長便是一位聾啞咖啡師,在咖啡衝調比賽中還得過獎;而用熊爪遞咖啡的店員是面部燒傷者。兩人都是上海市殘聯技能培訓班的學員,他們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為顧客帶去暖心的服務。
咖啡店裡也有其他工作人員負責叫號、提醒等工作。若是碰上「選擇恐懼症」的消費者,也會有工作人員走出來進行講解和推薦。如果是持有殘疾人證的客人到店,還會獲得一杯免費特調咖啡。防疫期間,店家每天定時清洗消毒「熊爪」,讓客人們多一分安心。咖啡店最初的紅火是由這隻毛茸茸的「熊爪」帶來的。當顧客逐漸了解到牆洞之後的故事,以及這家咖啡店為幫助生理殘疾人士就業的初衷後,「打卡」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還沒正式開業,這家店就已是點評網站上咖啡排行榜第一名。網友親切地稱其「熊掌咖啡」。據咖啡店創始人介紹,希望通過開這樣的店,給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寒意漸深的冬天,這家街頭小店 讓不少網友直呼「太可愛,太溫暖了」!還有網友表示「知道了背後的故事,一定要去支持一下」,還有網友希望這樣的店,能夠多一些。昨天,是國際殘疾人日。「熊掌咖啡」也選在這一天正式開業,我國現有約8500萬殘疾人,他們或許看不見,或許聽不見。。。很多普通人做起來輕而易舉的事,對於殘障人士來說卻難如登天,所以,請給他們多一些關愛和幫助,也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吧!
身著藏族服飾、眼神乾淨透亮、面露純真笑容、騎馬肆意奔跑……近日,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藏族小夥丁真,因為一條不到10秒的視頻意外走紅。
網友因他「野性與純真並存」,稱他為「甜野男孩」。隨後,四川甘孜理塘縣國資委下屬的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丁真籤約,邀其擔任理塘縣旅遊形象大使。對於自己的走紅,丁真有什麼感覺?未來又有何打算?日前,丁真接受了央視記者的採訪。因為一條短視頻一夜爆紅,丁真坦言,自己不知道是怎麼紅的,「但很高興出了名,可以做很多關於家鄉的宣傳工作。」未來如何規劃?
丁真稱,自己首先要學習。「希望能擔任公司安排的任務,做好每一件事情,還想要繼續騎馬拿冠軍。」應該說,作為個體丁真能這麼火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我們也看到,丁真的背後有家鄉之美,我國一些欠發達的地方,有著非常豐富的「美麗」資源,「甜野」的丁真就是他美麗家鄉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他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也代表著大家對純真美好的欣賞和嚮往。所以有人就說,丁真火了之後,當地文旅部門的一波操作很及時,因為這裡缺的就是關注。其實,這個事情也說明流量要是引導得好,走上了正途就會變成正能量,而走歪了就可能成為鬧劇。
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樣的流量會不會是曇花一現,因為人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可能很快會消失。這就告訴大家,流量來了之後一定要善用,千萬不能濫用。蹭熱點只是一時,可別過度消費玩壞了。真正把「美麗」資源盤活盤好,這樣流量才可能長流。在這裡也祝福丁真,繼續保持那份真,這才是真的好。
鐘點工拍視頻曬僱主家衛生間、臥室……網友炸鍋!
最近,短視頻平臺上有位擁有17.5萬粉絲的鐘點工「火」了,這位鐘點工半年更新抖音300多條:購買的食物塞滿僱主的冰箱、給小朋友做早餐、孩子彈琴做作業……據了解,這位鐘點工已在上海工作十年,同時在幾個僱主家裡工作。從今年5月30日更新第一條短視頻起,至今她已上傳了314個作品。她的視頻常以「今天第X家」開頭,可以看出她每日輾轉在4個僱主家之間,十分忙碌。
然而,這位鐘點工曬的內容卻引起了爭議。搜索短視頻平臺可以發現,以視頻方式拍攝記錄自己工作生活的家政人員不止這位鐘點工一人。時阿姨也是一名在短視頻平臺上活躍的鐘點工,從2018年開始更新,迄今發布了200多條,擁有5000多名粉絲。據了解,時阿姨在上海做家政至今已是第十六年。
她說,自己比較喜歡分享,想把這些年的勞動經驗分享給更多家政姐妹,一起提高工作技能。她還分享了很多隨著音樂跳舞的視頻,這些視頻中不只她一人,還有僱主或僱主的家人出鏡。對於鐘點工阿姨網上分享「打工人日常」,網友意見也並不統一。
反對方理由:侵犯隱私、不務正業;也有網友認為這沒什麼,說:「這和上班族有什麼區別,難道你們上班從不玩手機?」家庭服務行業業內專家認為,保姆在僱主家打工,工作場地是僱主家庭,所接觸的物品等基本上都是僱主家裡的。未經僱主允許拍視頻上傳短視頻平臺,很容易暴露僱主家隱私。因此,不建議保姆在打工時拍視頻,更不要將所拍視頻上傳至短視頻平臺。而律師則表示,這是明顯的侵權行為,僱主有權要求鐘點工承擔侵權責任。電視機前的您對此怎麼看呢?歡迎掃描二維碼在微信平臺留言,分享您的體會。
寒風中的廢品站 一位老人的特別舉動悄悄走紅...
近日,有這麼一段視頻悄悄走紅。在山東濟南,有個叫錢玉田的老人,今年76歲,愛好收藏的他連續幾年在廢品回收點,挑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品相好的圖書,買下之後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我是從農村出來的,知道有的孩子看書比較困難,買不起太多書,有的書我看了覺得很好,孩子看著也會受益」。
從親戚朋友到同事鄰居,他的捐書範圍越來越廣,到後來和賣書、挑書的都熟了「《昆蟲歷險記》,這本還不錯」,「看這個《腦筋急轉彎》這個書挺好,不過品相不行了」。在一人多高的廢品書堆裡,他彎腰拾起舊書,每一本都翻開看看。受老人關注的除了圖書還有各類文具,「原來這個比較新的空白本,我收的不少,都攢著」。
這些年來,老人總共捐了一萬多本圖書,平均兩天就來一次廢品回收站。老人說,自己的所作所為主要是關心教育後一代。
「只要還能動,就會一直捐下去」不少網友看到老人此舉都紛紛點讚,表達內心感動也有網友被善意打動提出自己的建議,想要加入進來。凡人善舉,澆灌夢想的爺爺!你太暖了!
看出觀點,品味在線。還想再看,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