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量子力學中量子究竟是什麼?與分子原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2020-12-13 量子科普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

量子是研究微觀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可能說起量子,大家會常識性的認為:量子與分子、原子、中子、電子一樣,也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但實際上量子與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下面就給大家深度科普一下:微觀世界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

說起量子這個重要的現代物理概念,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馬克斯·普朗克,他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量子(能量子)這個概念就是由普朗克在1900年率先提出的。

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中能量發射與接收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當使用伽利略與牛頓建立的經典物理體系,即假設能量是連續不斷傳遞的時候,就無法解釋黑體能量輻射問題,普朗克發現必須假定:能量在發射和吸收時,並非是連續不斷的,而是被分成一份一份的、存在最小單位的時候,很多物理現象才能被解釋的通。

普朗克假設能量是被分成一份一份的、存在最小單位的,這個假設在當時的物理學界看來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因為能量是連續不斷的這個定論早已經像真理一樣被烙印在每一個人心中,舉這樣一個例子:如果有人對你說:一輛汽車沿著直線運動,汽車從A點行駛到C點,但是汽車卻不經過A、C之間的B點,那麼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會懷疑這個人智商是否存在問題。

物體的溫度從20度上升到30度,但是卻直接跳過了25度,你同樣也會覺得不可思議,是的,能量是連續不斷傳遞的不僅僅是物理學的定論,也是人們總結的常識,普朗克提出的假設直接推翻了這個常識,使物理學的基本根基產生了動搖,立即在物理學界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普朗克認為能量在傳遞的時候必須分為有限的一份一份的、必須有一個最小的單位,就像一個人在吃完飯後準備付帳的時候,不論他有多少小氣、多麼的囊中羞澀,他最少也要付上一分錢,因為一分錢是錢的最小單位,沒有比一分錢再小的單位了,不存在二分之一的一分錢,能量傳遞也是一個道理,能量不可能被無限的分割,能量一定存在一個最小單位,這個最小單位可以保持能量的基本特徵。

這個不能被分割的能量的最小單位就是能量子,也就是量子,絕對不會存在二分之一的量子,量子只能是整數倍的方式存在,那麼量子這個最小單位究竟是多少呢?於是誕生了普朗克常數,即h=6.62606896(33)×10^(-34) J·s,其中能量單位為J(焦)。

量子最早的概念是指最小單位的能量,不過後來物理學家們發現,不單單能量可以表現出這種不連續的分離化性質,其他物理量例如角動量、自旋、電荷等都可以表現出量子化特徵,於是量子的範圍又被擴大到了整個物理體系中,進而構建了量子力學。

相關焦點

  • 量子是什麼?與分子、原子、電子有什麼關係?
    說的簡單一點兒「量子」指的就是:「一個不可以再繼續分割的基本單位。」理解了這句話之後,我們就會明顯地發現分子、原子、電子它們都不是量子,因為它們是可分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分子可分,分子很明顯就不可能是量子;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也可分
  • 什麼是量子?與我們熟知的分子、原子、電子是什麼關係?
    量子力學自從1900年被普朗克提出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了。可以說,沒有量子力學就沒有能帶理論,就不會用我們如今的電子產品,網際網路。量子力學是信息革命的巨大引擎。人們一提到量子力學首先會問什麼是「量子」。量子是類似電子,光子的微觀粒子嗎?其實量子只是一種概念,它不是特指哪一種具體的粒子。分子,原子,電子是具體的粒子,量子只是符合某一特徵的粒子總稱。比如光子就是光量子,是量子的一種!
  • 關於量子力學幾大問題的解答:量子不是粒子,而是一種物理概念
    問: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答:量子力學是一門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理論,研究對象(微觀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光子、夸克、電子、中微子等),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之一,經典力學是主要解釋宏觀低速物質的運動規律,相對論是主要解釋宏觀高速世界物質的運動規律,量子力學主要解釋微觀世界粒子的運動規律。
  • 量子力學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回事?不懂這些你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我們這期視頻告訴你。帶你了解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悉的也是正在運用的叫做經典力學。
  • 量子力學誕生120年了,它究竟說的什麼,五分鐘帶你搞懂
    一旦這個假設成立,那麼便意味著由伽利略、牛頓所建立的經典力學的根基就要被動搖,因為在經典力學中,時間、空間、能量都是連續不斷的,可以無限被分割的,普朗克的這個假設就意味著經典力學的根本就是錯誤的。而這一天,也將註定被載入史冊,當普朗克在發表這一偉大成果的時候,就標誌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新物理學革命宣告開始。量子力學在今天被定義為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貝爾定理是另一個重要的基礎概念,它證明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不是對隱藏變量的認知不足所引起的,而是宇宙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也導致了非定域性的概念。然後是對能量進行量子化,這就像電子這樣的物體只能具有確定的能量的地方,這是量子力學中量子這個名稱的起源。
  • 在量子力學中,只要敢想,會出現很多奇蹟,費米子凝聚就是證明!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上文說中把兩個費米子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玻色子性質的「費米子對」即庫柏對。就是回答了這個問題,即組合的費米子不是玻色子。但它具有玻色子的一些性質。不過從自旋方面來說,這些組合粒子也是整數自旋。但從根本上的統計來說,是不同的。什麼是庫柏對,是指電子結合在一起的狀態。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學是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微觀世界為主要對象。「量子」說的是離散性,20世紀前後有一系列直接的實驗證據顯示微觀世界的量子性。不好說離散性是量子世界最本質的特徵,但是,它的確觸發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而量子力學的創立則歸功於海森堡和薛丁格。量子力學一開始就是以公理表述的形式出現的。
  • 量子論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我們要先從兩個理論描述了什麼來進行入手。 相對論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科學家普遍認為物理學基本上已經發展到了盡頭,由於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方程實在是太準確了。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譚師出品 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神奇的實驗之一。該實驗由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楊在1807年提出的,證明了光波動性;到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給雙縫實驗增加了新的解釋。
  • 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論戰的內容涉及到對量子力學的物理圖景、基本原理、完備性甚至哲學基礎和世界觀等根本問題的爭論。 四次論戰的內容極為豐富,而且極具深度,觸及到物理學的基礎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論戰爆發
  • 量子力學為何如此詭異?
    但奇怪的是,確定性的薛丁格方程,卻有一個概率性質的波函數,以至量子力學從它誕生之日起,就陷入了無法自洽的困境,由此引發的各種怪異問題層出不窮,讓科學家傷透了腦筋。薛丁格為什麼要引入一個「非定域性」的波函數,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薛丁格方程的建立機制,以及它所描繪的物理圖像至今沒人知道,這些無疑都是量子力學詮釋的關鍵。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1926年,玻恩提出電子波函數的本質是概率後,愛因斯坦寫信給他,信中說:「量子力學是很不錯,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不是事物真正的本質。這一理論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它無法告訴我們上帝的秘密。不管怎麼樣,我堅信,上帝不擲骰子。」直到1964年,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還在康奈爾大學的一個講座上說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
  • 小白的天文學量子力學入門讀物推薦
    《給孩子講宇宙》我看的第一本講宇宙學的書不是這本,而是理論物理學家勞倫斯的《A universe from nothing》。因為我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來自不同的恆星。這是我所知的關於物理的最有詩意的事情-你的一切都是星辰」,因此慕名而去。
  • 每日科普(1):量子力學中的觀察者效應是什麼?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當涉及到量子領域的奇異定律時,荒謬是正常的。量子力學定律的工作原理與一般大小世界的物理原理非常不同。在我們理解觀察者效應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學領域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第一個支柱是量子化特性,量子化屬性給出了粒子的位置、速度、顏色和其他屬性,這些屬性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和實例中出現。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量子不是一個實體  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
  • 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實質性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趙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擬在化學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通過對磁場的精確調控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基態分子與原子之間的散射共振,向基於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導讀:宇宙,量子力學科普書籍推薦。1.世界物理奇遇記。書中沒有繁瑣的數學描述,以當代物理前沿理論為基礎,進行了具有啟發性的探索。是一本通俗易懂,暢快淋漓的科普書籍,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為他們了一扇思想之門。該書在靈遁者淘寶有售。28、而關於質量的產生,必須回歸量子力學的相關理論。也就是說用希格斯場,希格斯機制來實現。所以整個理論體系,一定是一個圓圈。
  • 雙色光模式為原子創造出陡峭的量子牆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當量子粒子聚集在一起並彼此交談時,異國情調的物理學就會發生。理解這樣的過程對科學家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粒子相互作用很難被窺見,甚至更難控制。此外現代計算機模擬難以理解大量粒子中所有複雜的動態。
  • 曹則賢跨年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
    但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科學的力量快速地變革著我們熟悉的日常,在相對論、量子力學中曾經艱深無比的物理概念,早已悄悄地滲透進生活中。新時代的我們,在跨年之際應該做點什麼? 2019年12月30日,由物理所長三角研究中心與中國物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新年悟理」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舉行,主講人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曹則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