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能忘記的歷史(圖)

2020-12-12 新加坡頻道

  在新加坡高樓林立的市中心,一座高高的紀念碑並不顯得起眼。紀念碑佇立在一座公園內,碑座用4種文字刻著「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見圖,王 慧攝),偶爾有三三兩兩的人走過,歷史的硝煙化作綠樹清泉,格外肅穆。

  1942年2月15日,是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英軍投降,日本陸軍第25軍佔領新加坡。太陽旗下,等待新加坡華人的是一場浩劫。日軍「肅清」新加坡華人的大規模屠殺行動即將開始。

  2月18日,日軍第25軍司令山下奉文正式下達「肅清」命令。「肅清」一詞在中文、日文中字形一樣,是指在華人中清除反日分子。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教授、軍事歷史學家布萊恩·法雷爾在接受筆者採訪時這樣說:日軍一方面根據某些項目名單來找出所謂「反日分子」,比如戴眼鏡的要被抓,因為他們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文身的要被抓,因為他們可能是「結黨歹徒」;積極抗日人士毫無疑問要被抓;海南人也要被抓,因為他們被認為是共產黨……另一方面,在每個驗證點,一些告發者蒙著面協助日軍進行指認,日本士兵更是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新加坡18歲至50歲的青壯年華人男性都被帶到這些驗證點進行「驗證」。從現有資料看,那些被選中的人被推上卡車,大部分被運往海邊射殺,也有些人被砍頭。

  「很多人都是無辜的,因為每個驗證點對驗證出多少『肅清』對象都有配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二戰歷史學家凱文·彼特·布萊克班對筆者如是說。日軍通過屠殺以達到對新加坡的完全控制,這已是日軍在亞洲的一種行為模式。山下奉文此前在中國東北戰場就通過屠殺來控制形勢。日軍把「驗證」出來的人帶走,秘密殺害。但對其親屬來說,因心存親人仍然活著的希望而不再反抗,期待有朝一日親人能僥倖歸來。這種心理戰術震懾住不少人。

  入侵新加坡前,日軍已認為當地反日情緒強烈。佔領新加坡後,「肅清」令的下達導致的是有預謀、有組織的屠殺,這和日軍在南京、馬尼拉進行的大屠殺不一樣。中國與東南亞的聯繫歷史悠久,盧溝橋事變後,新加坡華人積極支持中國抗日。新加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就豎有一座「南僑機工」紀念碑。在那個烽火硝煙的年代,南洋華人不僅積極捐款,籌措大量資金援助中國抗日,3000多名南洋華人司機更是回到祖國,在滇緬公路上冒險運送抗戰物資。新加坡作為南洋華人抗日的中心,早已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因此在佔領新加坡後對華人更加殘酷。

  「肅清」的血腥歷史,並沒有被新加坡人遺忘。新加坡政府將當年肅清之處作為文物遺址。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發掘出大量肅清被害者遺骸,引發了社會向日本討血債、要道歉的強烈呼聲,「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也隨之建立。

  在新加坡舊福特工廠紀念館、樟宜博物館等二戰歷史博物館裡,一幅幅圖片資料、一份份文字記錄、一具具被害者遺骸,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的恐怖。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海面浮屍組成了一個時代一個族群的災難記憶。而倖存者口述歷史,控訴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慘無人道。

  布萊克班每年都在學生中做口述歷史的項目,讓學生採訪家中的老一輩,講述新加坡在二戰中的故事。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馬來族學生的故事。學生的祖母扎萊哈·蘇門是華人,出生在距新加坡只有50公裡的馬來柔佛州哥打丁宜縣一個村莊。1942年2月28日,在日軍對新加坡和馬來亞的「肅清」中,扎萊哈的父母被殺害,村裡同時有2000多名華人遇難。6歲的扎萊哈成了孤兒,被馬來族鄰居收養,學習馬來語言和文化,成了穆斯林,後來嫁給馬來人。本為華人,因為戰爭失去親人,最後變成馬來人,只會說馬來語。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奕鵬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他外婆的弟弟在驗證時被日本人帶走,再也沒有回來。全家人都很難過,以致再不願買日本貨。

  新加坡「肅清」大屠殺到底有多少華人遇難?日軍戰後提供的數據是大約5000人,而新加坡當地華人認為有5萬人之多。具體數據已無從知曉,然而毫無疑問,這是一段應該正視的歷史。卓先生是少有幾位能把筆者準確帶到一些二戰博物館的新加坡計程車司機。他說,從歷史課本上學過新加坡在二戰時被侵略的歷史,但是這麼多年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流,年輕一代難以體會其中的感情。

  每年2月15日,在新加坡都會有二戰紀念活動,不少人會來到「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前悼念。歷史無法忘記,也不能忘記。唯有知曉過去苦難的道路,才能找到未來進步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紀連海等知名學者雁門關下講長城:發展旅遊不能忘記歷史
    長城腳下,知名歷史文化學者紀連海、董耀會、王立群分別講述長城故事。談及山西文旅未來發展,紀連海表示:「我們在做旅遊的時候,不能忘記歷史。」圖為活動現場。 雁門關是中國古代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經歷了3000多年的滄海桑田,險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雁門關見證了歷史上無數大事件。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活動之一「走進雁門關」儀式在忻州雁門關長城舉行。 劉小紅 攝活動現場,《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講道,中國歷史上那些非常有名的名將們大多都在此戰鬥過。
  • 紀連海等知名學者雁門關下講長城:發展旅遊不能忘記歷史
    長城腳下,知名歷史文化學者紀連海、董耀會、王立群分別講述長城故事。談及山西文旅未來發展,紀連海表示:「我們在做旅遊的時候,不能忘記歷史。」圖為活動現場。劉小紅 攝紀連海表示,雁門關見證了太多中華民族的戰爭,這些戰爭既是我們的苦難史,也是我們的輝煌史,更是我們的奮鬥史,「必須得說有長城在,有中華民族在,所以我們在做旅遊的時候就不能忘記歷史。」活動當天,山西省交響樂團在雁門關下現場演奏交響樂《長城長》《長城隨想》第一樂章,樂曲在巍峨的青山間迴蕩,氣勢恢宏。
  • 83年了,從未忘記,也不敢忘記,更不能忘記!
    12月13日,這是一個所有國人都從未忘記,也不敢忘記,更不能忘記的日子!這一天,侵華日軍攻破南京,進而製造了一場持續40多天的血腥屠殺,30多萬同胞就這樣倒在日軍的槍口與刀下!在悼念同胞的同時,也時刻提醒著每一個國人,國恥不能忘,歷史不能忘!同胞流下的血和淚更不能忘!如今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83年過去了,將近一個時代,但當年的血和淚,永遠都不會隨著時間而消散!雖然如今為了和平,不延續仇恨!
  • 身在異鄉不忘記祖先 新加坡華人清明時節忙祭祖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區墳場、骨灰甕安置所和廟宇的道路上,總會出現連綿不斷的「車龍」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 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新華社  作者:  2020-12-14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 阿都卡夫回教堂:新加坡的歷史文化,新加坡的市中心
    建於1910年的阿都卡夫回教堂 位於新加坡的一片老商業中心區域。入口上裝飾著一個日晷,日晷上以阿拉伯文書法刻出 25 道度數,並以 25 名傑出先知為其命名。這是伊斯蘭世界中獨一無二的設計。祈禱堂左側的先知族譜圖也是回教堂中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 王建凱《歷史不能忘記​——參觀中朝友誼大橋隨筆》
    歷史不能忘記——參觀中朝友誼大橋隨筆王建凱2018年8月12日上午,天朗氣清,秋色宜人這裡記載了一段廣為人知的歷史,雖然時隔近70年,但它仍在並將永遠銘記人們心中。它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地方,是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的象徵。任江水奔流不息、歲月遠去,它默默的靜立在那裡,卻在訴說著歷史,並且告訴人們未來。
  • 新加坡生活|新加坡之旅,不可錯過的景點——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在這裡有喧囂的酒吧、標誌性的夜店以及不拘一格的餐館。除此之外,新加坡的駁船碼頭、羅拔申碼頭以及拉克馬頭也坐落在此。無論是愛 「串吧」 的旅客、還是雞尾酒鑑賞家,或是新加坡 「派對」 一族,都把新加坡河一帶視為娛樂天堂。想要去夜店瘋狂,一定不能錯過Zouk 夜店,這家夜店在新加坡已經有將近30年的歷史,是世界一流的夜店,可以讓你徹夜縱情歡樂。
  • 歷史上的今天,是民族屈辱的開始!永遠不能忘記!
    那是一個令人痛惜的時刻,成為了我們民族記憶裡揮之不去的傷痛,在176年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這段屈辱歷史......現如今,距離那一段遭受侵略欺壓的屈辱歷史,已經過去了整整176年,神州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21年前,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五星紅旗終於能夠冉冉升起,100多年來在外漂泊無依無靠的「遊子」,終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的會展中心舉行。曾經的屈辱與不甘在這一刻畫上了句號。
  • 中國歷史不能忘記,革命精神需要傳承——對話郭裡口村村民
    王立千表示他們從小受到老一輩的人的薰陶,雖未經歷過那段歷史,卻不知從老人口中聽了多少遍。「我很少去仔細觀察紀念館中的文字介紹,我很浮躁,看不下去那些,比起那些文字記錄,我更喜歡聽老人們口頭講述。」浮躁的又何止是村民,我們這代年輕人一樣的浮躁。王立千表示有不少專門慕名前來回顧歷史,欣賞紀念館的物品的,不過大多是中年人。
  • 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高唐人對孔家的巨大貢獻
    高唐歷史悠久,為春秋齊國五都之一。高唐「居中原橫衢」,有官馬大道,「南通吳會,北拱神州」。素有「上古之民樸,中原之士敦」的美譽,很早便成為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屬中華民族黃河文化發祥地之一。高唐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遺產,書寫了中國教育文化歷史的光輝篇章。高唐地近孔孟之鄉,尊孔崇儒,古為風尚。
  • 歷史不能忘記!銘記是對英烈們最好的緬懷
    歷史不能忘記!銘記是對英烈們最好的緬懷!——致敬三位英雄母親○ 翟慎曄題記:戰爭是殘酷的!殘酷的戰爭,讓原本柔弱的母親,變得堅強無比!這意味著她的親人們,再也不能推開她為他們守著的家門;再也不能回到她身邊喚她一聲:孩他娘!再也不能聽孩子們親親地喊她一聲:奶奶!再也不能聽女兒喊她一聲:娘!那是怎樣的一種痛!她是女人,是妻子,也是母親;她是奶奶,是婆婆,也是女人。她也知道丈夫待在身邊有多好;她也希望孫女們圍在身邊盡享天倫。但她更知道,不把燒殺掠搶的小鬼子趕出中國去,老百姓永遠都沒有安生的日子過。
  • 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3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製造了 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 83
  • 「螢火一號」:不能忘記的「探火」歷史
    首先,我們考慮,如果有去火星的機會,為什麼不能一起去火星呢?在國際上相互搭載,聯合探測的先例有很多。比如,當時剛剛發射不久的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就是我們和歐洲空間局的聯合探測計劃,中方的衛星上搭載了近50%的歐洲科學載荷,而歐洲一個獨立的、包括四顆衛星的科學計劃——「星簇計劃」的數據與我們完全共享,開展聯合探測。又如,就在這個俄羅斯的火衛一土壤返回計劃中,也搭載了多個歐洲國家的科學載荷。
  • 五位新加坡歷史建築保護者榮獲政府嘉獎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10月4日電 新加坡房屋重建局3日公布了2013年新加坡歷史建築遺產獎獲獎名單,鳳山寺、chatsworth park、48 North Canal Road、如切125和lorong 24A店鋪系列五處建築獲獎。
  • 不要忘記歷史,忘記歷史,等於背叛!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所以圓明園除了是古代園林建築的燦爛結晶,也是中國人的恥辱起點。所以不能無視它的價值與存在,圓明園跟頤和園是分別於道路的兩邊,後歷經同治,光緒皇帝修復了頤和園。而圓明園破壞得很徹底,也無力修復了。
  • 【獅城必去】新加坡不能錯過的景點
    整潔的街道、良好的治安、淳樸的民風以及繽紛多彩的文化和景色,讓新加坡這個綠意盎然的國家充滿了無窮魅力。下面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去新加坡不能錯過的景點。到新加坡必定不能錯過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魚尾獅」!你能想像一個雕塑每年吸引超過100W的遊客拍照留念嗎?
  • 不能忘記的搖滾樂歷史 -邁克傑克遜,BEYOND,夜願,PANTERA
    搖滾樂的歷史,是由每一個藝人和聽眾組成的。我們開始這樣的一個欄目的意圖是想告訴每個人,即使是在今天,即使是在搖滾樂文化並不發達的中國,我們沒有忘記那些創造、改變了搖滾樂歷史的人們;沒有忘記那些經典的音樂和歷史時刻。謹以此,向他們致敬!
  • 不能忘記的搖滾樂歷史 - NEIL YOUNG, LED ZEPPELIN, PINK FLOYD
    搖滾樂的歷史,是由每一個藝人和聽眾組成的。我們開始這樣的一個欄目的意圖是想告訴每個人,即使是在今天,即使是在搖滾樂文化並不發達的中國,我們沒有忘記那些創造、改變了搖滾樂歷史的人們;沒有忘記那些經典的音樂和歷史時刻。謹以此,向他們致敬!
  • 在新加坡絕對不能做的事,中國遊客:在中國我要經常做
    在新加坡絕對不能做的事,中國遊客:在中國我要經常做,第一件事就是吃口香糖,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提神醒腦或者清新口氣都會吃一顆口香糖,但是在新加坡是不能吃的,因為新加坡覺得沒有處理好的額口香糖非常的汙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