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不忘記祖先 新加坡華人清明時節忙祭祖

2020-12-17 中國僑網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區墳場、骨灰甕安置所和廟宇的道路上,總會出現連綿不斷的「車龍」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新加坡資深報人、文史研究員韓山元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他說,新加坡著名的商業街烏節路幾十年前便是來自中國潮州的移民的墳場,「足見報恩和安葬先人在華人傳統中的重要性」。

  韓山元介紹說,東南亞地區擁有獨特的宗鄉會館文化,其形成與華人的清明節祭祖傳統密切相關。正是為了處理同胞的身後事,早年闖蕩南洋的華人共同湊錢置地,建「義山」(免費墳場),蓋大伯公(土地公)廟,以實現共同的祭祖願望,由此逐漸形成對東南亞華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鄉會館文化。

  不過,在華人約佔總人口75%的新加坡,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紀60年代起採取了移風易俗的措施,倡導華人改土葬為火葬,並在郊區建造了大型骨灰甕安置所,市區內的墳場因此漸漸消失。據了解,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買一處政府提供的墳地約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約合1.52新元),不僅費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華人至今仍按照傳統儀式掃墓。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會舉家出行,在親人墓前擺上酒食果品和鮮花,燃起香燭,再將紙錢焚化,磕頭行禮,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一名新加坡華人在《聯合早報》上回憶說,小時候掃墓比現在熱鬧,親戚朋友都會相邀同往,坐滿兩輛小貨車浩浩蕩蕩去掃墓,仿佛去野餐。「大家會準備五牲祭拜祖先,當中少不了蛤、螃蟹、雞鴨等。祭拜完畢便當場剝蛤吃,然後把蛤殼丟在墳前,表示子孫已來掃過墓。」

  回中國尋宗認祖、祭拜先人,則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華人興起的潮流。在清明節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華人見面時往往會用家鄉話互相詢問:「回屋(家鄉)做清明不?」祖籍海南的韓山元告訴記者,他已多次回海南祭掃祖墳,「去年清明節還回去過,機票很緊張」。

  千裡迢迢回中國祖籍地掃墓的原因只有一個:不能忘記祖先。韓山元說,他不太能接受時髦的「網上祭拜」方式,「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親自到先人墓前磕頭」。(鄭曉奕)


相關焦點

  • 人在天涯清明也要回鄉祭祖 浙江海外遊子的「尋根」情結
    【摘要】「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轉眼間清明時節又將翩然而至,每當這個時節來臨時,萬物復甦,空氣清朗,草木滋長。但更重要的是,遠在海外的遊子會千裡迢迢歸國尋根,緬懷祖先、寄託鄉愁。   【前言】:在歷史的鏈條上,清明節肩負起了文化傳承與變革的重任。「父母在,不遠遊」的孝道更是讓「葉落歸根」成為一種深孚眾望的美德和靈魂的最終歸依。
  • 祭祖方式多元化 海外華人返鄉祭祖與網絡祭拜並行
    據法國《歐洲時報》英國版報導,又到清明時,身居海外的華人不免更加思念親人,長期以來,在很多人心中,回鄉掃墓才是真正的清明節祭祖傳統,然而由於海外華人時間和經濟上的種種限制,無法在清明節返回祖(籍)國,於是想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祭祖方式
  • 圓通古寺「清明祭祖三永日」法會通啟
    春暖花開憶先靈,清明時節祭祖魂又到清明每當這個時節思念心境都會猶然而生不論身在何方都要回家掃墓祭典我們至親至愛卻無法再見的親人自古,生者就是通過清明節對家中的祖先和亡者表示虔誠、恭敬和感恩。因此,圓通古寺定於清明節期間隆重舉行「清明祭祖三永日」法會。
  • 新馬印華人首辦祭祖大典 6000人將參與
    信息 新馬印華人首辦祭祖大典 6000人將參與 2016-08-03 17:05: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中元節:祭拜祖先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附祭祖流程)
    春秋兩祭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而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
  • 清明時節——看花,吟詩,飲酒!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再有幾天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清明節習俗不斷發生變化,但掃墓、踏青等活動至今仍被人們重視,清明節的酒禮習俗更是傳承至今。古人清明飲酒有三大原因:一是寒食節期間,不能生火吃熱食,只能吃涼食,飲酒可以增加熱量;二是借酒來平緩或暫時麻醉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三是郊遊踏青享受大自然春天的美景,賞花野餐,把酒言歡。
  • 天眼揭示清明祭祖的真相!祖先的遭遇令人落淚!(最如法的祭祖方式)
    天眼揭示清明祭祖的真相!祖先的遭遇令人落淚!(最如法的祭祖方式)清明節掃墓禁忌祭祖的發心本來能幫助祖先解脫,但殺生祭祀,導致祖先苦不堪言!看到了清明節期間各個地方特別是在各地的高速公路上,由於祭祖造成堵車的狀態。
  • 清明祭祖的講究:祭祖程序?順序?時間?輩份?
    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2、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柬埔寨之清明時節
    每當西曆三月底到四月初,正值華人傳統的清明節。柬埔寨華人很重視清明節掃墓活動。華人掃墓祭祖活動一般安排在清明節前後三天。這些天,通往金邊郊外墓地的公路變得繁忙起來。柬埔寨約有七十萬華人,其中祖籍潮州的最多。其中,長期生活在金邊的華人約有20多萬,根據各自的鄉源產生了潮州、客屬、廣肇、海南和福建五大會館或者同鄉會,此外還有根據姓氏組建的十幾個宗親會。
  •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時節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諸多節氣中唯一一個與傳統節日「清明節」重合的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鬥柄從寅位開始,順時針旋轉。當鬥柄指向乙位時,即為清明節氣。一般冬至之後的第105天為清明時節,落在公曆4月04-06日之中的任意一天。
  • 清明祭祖倍思親 文明祭掃寄哀思
    清明插細柳,祭祖倍思親。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按照以往,家家戶戶都會去拜山祭祖。但今年因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放棄了掃墓祭祖,通過網絡文明祭掃,同樣也是一種對先人的緬懷。不僅是清明節,祭祖一直以來都是惠州民間一項重要的習俗。
  • 頤山公學清明時節話清明:氣清景明 萬物皆顯(組圖)
    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我們重拾生活的勇氣,其實是祖先的祝福。  4月4日是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跟著頤山公學一起來學清明節的相關知識吧。
  • 華僑華人清明祭掃: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
    中新網4月4日電 又是一年清明時。無論身處何方,對先人的感懷、對故土的思念之情,一直深深流淌在華人的血液裡,永葆不變。海內外許多華僑華人,都踏上了祭掃之路。踐行傳統習俗,是一種對逝者的情感寄託與釋放,也是一種生者對過去,對未來的感懷與展望。在這些習俗背後,歷史曾寫下了哪些動人的故事?「南僑機工」張修隆珍藏的勳章。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三十六個風水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有清明掃墓習俗,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節氣知識丨正是清明春光好,祭祖踏青折絲絛
    古往今來,清明時節,人們都會祭祖,也相約踏青,更適時開展農事春耕。在嶺南地區,廣府人家也在清明時節祭祖思親、踏青插柳,並形成以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餈為主的「清明四味」飲食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明不出遊」的觀念被逐漸革新,喪葬與祭奠方式也逐漸變得綠色環保。
  • 清明祭祖用金豬,紅皮赤壯一整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對於河源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
  • 清明臨近,祭拜祖先同時如何能趨吉避禍,逢兇化吉?
    作為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主要活動的節日,清明不免給人惆悵之感,加上那綿綿細雨,讓人的愁思不禁又加重了幾分,真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的歷史由來已久,自周朝逾今已兩千五百年有餘,在形成及發展的過程中,各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清明習俗。
  • 基督徒不祭祖=不要祖先?誤會大了!
    於是,美國人率直的問臺灣人:「你的祖先真的會起來吃嗎?」臺灣人不假思索的回答:「你的祖先若會起來聞你的鮮花,我的祖先就會起來吃這些食物。」這看起來像是一則笑話,卻也真有其事,不僅看出中西方在祭祖與信仰的價值觀上非常不同調,值得更深省思祭祀、拜拜背後的動機,究竟為了什麼?一旦理清背後的動機與目的,就能除去一般大眾對於「基督徒不祭拜=不要祖先」的錯誤認知。
  • 孝子賢孫預訂燒豬祭祖 澳門清明時節燒味銷情旺
    中新網4月6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導,不少孝子賢孫預訂祭祖用的燒豬,準備清明祭祖,澳門部分燒臘店五日午後仍然擠滿排隊買燒味的人群。  有燒臘店負責人表示,今年燒味銷情較去年旺,清明節前兩天已開始停止預接訂單。
  • 二十四節氣:清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清明是節氣,也是節日清明節,兼具了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清明這一節氣,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公曆4月04-06日交節。此節氣萬物皆潔齊、吐故納新,大地春和景明,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掃墓祭祖的好時節。